刘彝
刘彝(1029~1091年)
刘彝,字执中,怀安县刘宅乡(今福州郊区建新镇刘宅村)人,宋天圣七年(1029年)生,系刘奕同胞兄弟。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
刘彝小时从学胡瑗,尤长于治水,因此受命为都水监丞。当时久雨不晴,汴河水涨,众议要开长城口,以减水患。但刘彝独持己见,只开杨桥水门,水即退去。为此大功受奖,升都官员外郎,又外放为两浙转运判官,改知处州。处州风俗崇尚巫鬼。刘彝著《正俗方》训导百姓,又强令淫巫3700家改业为医。于是处州风俗大为一新。当时饥荒,饥民多抛婴于路。刘彝发布告招人收养。收养人每月抱婴儿到官署检查一次,可每日发给仓米2升。于是争相收养,救活了许多幼小的生命。
熙宁七年(1074年),刘彝知桂州(今广西桂林市),因禁止“边贸”,引起交趾国不满,举兵犯境,连陷廉、钦、邕3州。熙宁九年(1076年),朝廷以“妄生边事”罪,降刘彝为检校水部员外郎、均州(今湖北省均县)团练使,随州安置,不久又除名为民,充军襄州(今湖北省襄阳县),一直到元祐六年(1091年),哲宗皇帝念刘彝治水之功,才召回授以都水丞,但刘彝还没有到任,就在中途逝世,年62岁。
刘彝著作甚多,有《七经中义》170卷、《明善集》、《居阳集》各30卷。绍圣初年,福州郡守温益,以刘彝、陈襄、郑穆、周希孟、陈烈立祠于学,称“海滨五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