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庭坚(1893~1943年),漳浦县石榴龙岭村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少年时曾读过二三年私塾,后因生活困难而辍学,帮助家里捡柴、放牛等。稍长,与两位兄长一起租种地主的田地或外出打短工。
民国17年(1928年)春,平和-后,龙岭小山城、大坪等村的人民群众自发组织“雷公会”,反抗豪绅地主的压迫和剥削。吴庭坚初步意识到只有反抗、斗争,才能改变长期受欺压、做牛马的命运。民国19年,陶铸、谢少萍等到车本开展革命活动,吴庭坚毅然加入革命行列,把革命火种带回家乡龙岭村,秘密成立和发展农会组织。
民国20年底,中共厦门中心市委巡视员邓子恢和闽南工农游击队长王占春带领游击队来到小山城,领导农民反抗征收“航空救国捐”,吴庭坚发动龙岭群众积极支持这一革命行动。邓子恢派他到小龙溪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在大坪、院前等村成立农会。在斗争实践中,吴庭坚得到锻炼,并接受党的考验,经邓子恢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21年4月,中央红军攻克漳州,进驻漳浦。吴庭坚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成立农民赤卫队,为以小山城为中心的靖和浦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做出很大的贡献。红军离漳后,吴庭坚与其他同志一起,领导组织根据地人民,配合闽南红三团,粉碎敌人对苏区的多次围剿,并到根据地周围的乡村开展工作,不断扩大红色区域。民国22年2月,吴庭坚积极发动人民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健全基层中共党组织、农会和赤卫队。
吴庭坚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经常用通俗的语言宣传革命道理,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还为群众采药治病,在群众中很有威望,也得到中共党组织的信任。民国23年3月,成立中共靖和浦中心县委,吴庭坚任委员,兼任中心区委书记。同月,成立靖和浦苏维埃政府,吴庭坚任副主席。他和其他同志一道,致力于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并领导靖和浦苏区14个乡近1万人口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同年5月,吴庭坚在根据地各基点村组织赤卫队、模范队、儿童团等,有力地配合和支援红军游击队,击退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反动民团对苏区的进犯。10月,中央红军开始万里长征,国民党加紧对靖和浦苏区“围剿”,闽粤边特委为粉碎敌人进攻,决定冲破敌人的-线,向外围开展新游击区。民国24年春,吴庭坚带领工作人员到梁山的龙潭、后井一带开展新区工作。
吴庭坚到龙潭、后井以行医和帮工为掩护,宣传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成立农会,建立党组织。此后,把革命工作发展到梁山东侧的巷内、竹仔林、笼仔埔、黄厝路、五社等村,建立龙潭、后井革命根据地。民国24年夏,成立浦南工作团,吴庭坚任工作团主任。同年10月,成立中共浦南区委,吴庭坚任书记。从此,他一直同张太西、洪椰子、林素兰等在这一带开展工作,先后建立18个支部,组织赤卫队、抗日义勇军等地方革命农民武装,配合红军游击队袭击地方反动武装,镇压反动豪绅地主。民国25年10月,成立中共漳浦县委,吴庭坚担任县委书记兼中心区委书记,对旧镇、霞美、杜浔等地的反动势力进行袭击,并配合红军第三团第一、三连,先后攻打驻防在霞尾、旧镇等地的粤军157师和反动壮丁队,打死打伤敌人100余人,缴获步枪80多支,拔掉碉堡5座,巩固龙潭、后井一带的革命根据地。
民国26年7月,“漳浦事件”发生后,卢胜、王胜等百余名指战员冲破敌人的-,到梁山清泉岩集中,供给困难。吴庭坚带领工作人员到各基点村搜集0、粮食、衣服等物资,送到清泉岩,支持重建红三团。同时,吴庭坚又同闽粤边特委巡视员朱曼平一道,为恢复健全漳浦地方党组织做了大量的艰苦工作。
民国27年3月,红三团北上抗日,漳浦实现国共合作抗日,吴庭坚领导下的漳浦县委,利用有利时机,大力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发动组织群众参军打日寇,募捐支援前线。同年5月,吴庭坚由于体弱多病,改任县委委员,但他仍不顾环境恶劣,在根据地坚持革命斗争。
民国28年后,国民党顽固派破坏合作抗日,继续围剿革命根据地,漳浦革命运动处于低潮,敌人不断进行搜山,斗争环境极为残酷。在一次敌人搜山时,为不暴露目标,吴庭坚把出生不久的亲生孩子捏死,确保同志们的安全。在革命斗争严酷的环境下,吴庭坚带领工作人员在金岗山开荒种粮,坚持革命斗争,保存革命有生力量,同时,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到各村给群众诊治疾病。
民国32年1月29日深夜,国民党反动-在叛徒的带领下,突然包围中共漳浦县委驻地霞美虎崆岩,吴庭坚与张太西等县委机关人员正在研究工作,突遭袭击,在场全体工作人员奋力抵抗,开枪反击,吴庭坚当场壮烈牺牲,时年50岁,漳浦人民永远怀念这位为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捐躯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