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松山(1894~1965年),城关人。幼年受业于族亲、秀才谢北垣,后就读家乡丹诏书院。辛亥革命时,他带头剪掉辫子投身革命,追随同盟会诸先贤奔走。后考入香港“圣保罗学院”英文系,毕业后任县政府教育局长,不久赴港经商。
民国21年(1932年),谢松山移居新加坡,受聘为《南洋商报》副刊。民国30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南侵,狂轰滥炸,华侨四散逃难,谢松山身受其苦。民国34年日本投降后,谢松山以其饱醮血泪之笔,写下近百首《昭南竹枝词》,淋漓尽致地揭露日寇的法西斯罪行,用“劫后余生”的笔名,连载于《南侨日报》,引起强烈反响。后又编印成册,书名《血海》,再版4次,创南洋出版界售书记录。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谢松山在新加坡报刊载文欢呼,为“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而自豪。1957年,他应邀参加北京国庆观礼,受到周恩来的接见。返新加坡后,谢松山又写不少诗文,抒发其热爱祖国的赤子心怀。著有诗集《赤雅轩吟草》。
谢松山热心华侨事务,积极参与新加坡诏安会馆的筹建工作,深受华侨爱戴,曾被选为新加坡诏安会馆副主席。1965年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