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王青士(1907~1931),原名王之绾,化名王青士、汪秋实,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出生在霍邱城关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父亲王人鹏,字友梅。民国初年曾任秋浦(今东至县)、亳县、来安等县知事。
王青士自幼爱好绘画,就读于城内高等小学堂,民国8 年高小毕业。次年春,年仅13 岁的王青士带领弟弟王冶秋离家到北京求学,他把弟弟安排到北京西山中学读书,自己在北京美术研究会旁听,学习绘画和摄影,开始参加进步活动。民国12 年,王青士考入北京东总布胡同的一所俄文法政学校读书。不久,通过同学瞿云白,结识了在这里任教的-(瞿云白的哥哥),在秋白的教育和影响下,王青士的觉悟不断提高。民国13年,王青士加入了国民党。他积极从事反帝反军阀的-,受到北洋政府侦缉队的监视,乃辍学离京。
民国15 年王青士返乡后,与人合伙在城关开办了一所开明书店,经销新书新报,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使闭塞的家乡人民耳目一新。次年春他与裴荫青结婚。大革命失败后,霍邱在外地的共产党员、青年学生陆续返回家乡,王青士愤然退出国民党,向共产党组织提出了入党要求。民国16 年底,由王冶秋、李何林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民国17 年7 月,中共霍邱县委遵照皖北特小组(皖北特委因阜阳“四·九”-失败而解散,5 月在霍邱成立特小组)的指示,决定举行“文字-”。7 月27 日晚,霍邱境内纵横200 多里的集镇、乡村,到处张贴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军阀蒋介石、打倒-污吏、土豪劣绅”的传单和“中国共产党万岁”等标语。王青士担任城北、新店埠一带的散发传单工作。这一行动轰动了整个皖北,这就是有名的“七·二七”文字-。
-的第二天,县警备队进行大搜捕,首先搜查了城内高等小学和开明书店,面临这一严重危险关头,县委果断地作出决定,已暴露的党员首先撤退。王青士、王冶秋、李力果等从润河集乘船到了上海,住在江湾一个同乡家里。夏去秋来,一直没有找到党组织,他们便离开上海去北平。
民国17 年10 月,王青士等来到鲁迅先生创办的“未名社”。在未名社里工作的李霁野、韦素园、台静农、韦丛芜都是同乡,他们不避风险,毅然接纳了王青士、李何林参加未名社工作。不久,王青士在北平找到了党组织,接上了关系。
民国18 年初,中共组织派他负责北平沙滩一带共青团工作。这时,王青士的公开职业是未名社门市部(北京景山东街四十号)的店员。擅长绘画的王青士经常为新书设计封面和广告,在“未名社”出版的20 余种书籍内,除少数由陶元庆、孙福熙设计外,其余未署名的均出于王青士之手。他为曹靖华译的《烟袋》所作封面和另一本画有契珂夫像的译书封面,很受鲁迅先生赞赏。
王青士在“未名社”工作期间,还担负着沙滩团支部工作,无形中使“未名社”成了共产党的地下联络站。他还利用“店员”的身份,保释过十几名被捕的革命者。为了不给“未名社”带来麻烦,他向党组织请示后离开了“未名社”。
民国19 年春夏之交,王青士受党组织的派遣到太原任山西特委书记。原来的山西省委遭敌人破坏,不少党员干部被捕、牺牲,党的组织瘫痪,党员情绪低落。他到太原后,立即进行党组织的恢复和整顿工作。他以太原兵工厂为重点;积极开展工人运动,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山西特委的工作很有起色。是年冬,山西特委改为山西省委,中共北方局派刘天章任省委书记。王青士离开山西后调到顺直(河北)工作。不久,又肩负重任到山东,和张含辉、吴亚鲁一起组建新省委。他任省委组织部长兼青岛市委书记。
民国20 年1 月,王青士代表山东省委到上海参加中共六届四中全会。1 月17 日,由于叛徒告密,在汉口路222 号东方旅社31 号房间被捕。2 月7 日深夜,王青士和同时被捕的何孟雄、林育南、李求实、柔石等23 人,被国民党秘密杀害于龙华。
解放后,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在龙华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找到了他们的遗骸,移葬于大场公墓。龙华烈士纪念馆里陈列着王青士等23 位烈士的照片和事迹,供人们瞻仰。
上一篇:王冶秋
下一篇:李特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