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谦(1848~1917),字子贞,号肺山。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生于丹徒县(今镇江市区)一个书香之家。幼时全家迁居兴化。学者。他聪颖过人,酷好读书。20岁考取秀才,至城内租屋授徒。又从杨履泰学习,研精算术、天文,通达政治,留心河漕。与杨的女儿结婚。光绪十四年(1888年),应湖南学使的聘请,襄校湖南士卷。在此期间,对三湘水利进行考察研究,写了《论湘皖水利》一文,并远游河北、河南、安徽等地作水利考察。晚年在广东治理水利时,提出疏海口、控江身、掘沟渠、并湖荡的建议。光绪二十年考中举人,次年春去北京会试。时值中日甲午战争中方失败,康有为联合各省举人-,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茅谦不但签了名,还参加了初稿的拟订。
茅谦洞察世变,对中外政教得失进行了比较,著有大量的论文和专著,陈述办教育的重要性。在南京创办养正小学和达材师范学堂,宣传新学,颇有建树。在镇江还与他人合办了南门小学。茅谦还是镇江第一代报人,他受江宁布政使樊增祥之邀,创办了《南洋官报》,为当时江南一大官报。在他的主持下,报纸内容更贴近社会,更适合读者的需要。在清末民初影响很大,发行至全国各个省份。辛亥革命后,曾先后任广东图书馆馆长、北京清史馆协修。1917年,在南京病逝。有《肺山文集》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