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法五
马法五(1894—1992)中国国民革命军中将。字赓虞,河北高阳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8期炮科毕业。1926年10月任河南保卫军第11师炮兵团长,1927年3月任河南保卫军第3军炮兵团长,6月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20军59师师长,1929年1月任第2集团军暂编第14师42旅少将旅长,1930年3月任西北军第6军12师师长,5月参加反蒋中原大战,1931年1月任东北边防军步兵第1师少将副师长,6月任国民革命军第40军副军长兼39师副师长,1935年4月任中将,抗战爆发后在津浦线参加抗战,1937年12月任第40军39师中将师长,1938年2月参加徐州会战,8月任第40军副军长,1939年1月兼任第40军106师师长,1942年5月任第40军军长,1943年6月任河北省政府代主席兼河北省保安司令部司令,仍兼第40军军长,12月升任冀察战区副总司令兼第24集团军副总司令和第40军军长,1945年6月任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40军军长,11月2日在邯郸战役中被俘,1946年3月4日在重庆因与叶挺和廖承志交换而获释,1947年3月任保定绥靖公署副主任,11月兼任天津警备司令,1948年3月辞职赋闲,1949年4月任-中将参军,7月逃赴台湾,任行政院顾问,1992年1月24日在台北病逝,享年98岁。
人物生平
马法五(1894—1992)生于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河北高阳人,号赓虞。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炮兵科毕业。
1922年7月军校毕业后派任北洋陆军第15混成旅(旅长孙岳)炮兵营排长、连长。
1925年1月调升国民三军(军长孙岳)暂编第2混成旅(旅长庞炳勋)炮兵营营长。
1926年4月混2旅改编为北洋陆军第12混成旅(旅长庞炳勋),仍任炮兵少校营长。10月所部扩编为河南保卫军第11师(师长庞炳勋)炮兵团,升任上校团长。
1927年4月所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暂编第5军(军长庞炳勋)炮兵团,仍任上校团长。6月暂5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第20军(军长庞炳勋),升任第59师(辖三团)少将师长。
1929年1月第59师缩编为暂编第14师(师长庞炳勋)第42旅(辖三团),降任少将旅长。
1930年4月第42旅扩编为北京国民政府第2方面军(总司令冯玉祥)第6军(兼军长庞炳勋)第12师(辖三团),升任少将师长。
1931年1月第12师编入为东北边防军第1师(师长庞炳勋),改任少将副师长。6月边1师改称国民革命军第39师(兼师长庞炳勋),升任第40军(军长庞炳勋)中将副军长兼第39师副师长。
1935年4月10日叙任陆军中将。
1936年7月9日获颁国民革命军誓师十周年纪勋章。
1937年12月8日调任第39师(辖两旅)师长。
1938年8月19日升任第40军(兼军长庞炳勋)副军长兼第39师师长。
1939年1月20日改兼第106师(辖三团)师长。
1942年5月30日升任第40军(辖第39师、第106师、新编第40师)军长。8月1日升任第24集团军(兼总司令庞炳勋)副总司令兼第40军军长。
1943年6月15日当选河北省政府委员,代理省政府主席。10月6日获颁三等宝鼎勋章。12月10日升任冀察战区(兼总司令卫立煌)副总司令兼第40军军长。同月23日兼代河北全省保安司令。
1944年1月1日获颁二等景星勋章。
1945年5月9日获颁三等云麾勋章。同月21日当选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6月26日升任第11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副司令长官兼第40军军长。10月10日获颁胜利勋章。11月1日在河北邯郸战败被八路军俘虏。
1946年1月11日获颁忠勤勋章。2月获释后返回国统区。
1947年3月派任保定绥靖公署(主任孙连仲)副主任。12月调任天津警备司令部司令。1948年3月辞职赋闲。6月当选河北省政府(主席楚溪春)委员。9月30日停役。
1949年4月20日派任-参军处(参军长薛岳)参军。7月移居香港。
1950年2月移居台湾后聘任“行政院”顾问。
1992年1月24日在台湾台北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