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长夏(1882—1961),字炳南,光德镇沙坪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因家庭贫困,小学未毕业,15岁就开始替人砍树做杂工。25岁那年(1907)他创办了“三和”瓷厂,因此,人称他为“黄三和”。
“三和”瓷厂从创办到1956年并入县陶瓷专业联社,整整50年。办厂初期是一间设备简陋面积仅有几十平方米的小工场,后发展为拥有12间厂房、占地10Q0多平方米、50多个职工的大厂;产品由单一的碗类普通瓷发展为成套餐具、茶具、杯碟、壶类等50多个品种;成型工艺技术由单一的手拉坯发展为石膏模注浆成型。黄长夏和他的两个弟弟长班、长三都是瓷业行家、技术能手,兄弟三人分别从事瓷厂的原料、成型、窑场等主要工种。
他熟悉业务,对技术精益求精。生产过程中,他坚持做到精选优质原料,精心配制坯釉,认真制作,并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保证每个生产环节都合乎质量要求。他除了非常重视提高和发展原有制瓷技术和传统产品外,还不断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引进,学习各种形式的制瓷方法,试制和仿制新产品。民国22年(1933)他选派技术人员到广州勷勤大学学习制瓷先进技术,在大埔首先采用石膏注浆新技术,生产工效比手拉坯成型提高七八倍,从而使瓷器的产量和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30年代,三和瓷厂生产的薄胎白玉令杯,洁白透明、薄似蛋壳,每只仅有1.8钱至2钱重,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虽然价格比其他厂的同类产品高10%左右,还是招揽了各方顾客,港商亦纷纷前来洽谈订货。民国23年美国商人也曾到该厂考察和订货,产品远销到美国、日本、泰国、缅甸、马来亚等国家。
他见识过人,经营有方,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该厂生产始终持续地增长。民国26年(1937),日军侵华,汕头沦陷,海口-,销路阻塞,各瓷厂纷纷倒闭。他当机立断,及时全部转产内销瓷,加强厂内经营管理,并通过各种渠道推销产品,使生产仍有所发展,每月保持烧3焙窑,月产瓷180多件。
他很讲求信誉,遵守商业道德。向他要求订货的客商虽然很多,产品长期供不应求,但他却从不乱提价。他与客户签订了成交合同,就千方百计按期付货,保证合同兑现。
“三和”瓷厂于1956年并入县陶瓷专业联社后,改称为联社下属的沙坪工场。1958年,县又将该工场迁到高陂新厂,转为国营企业。当时,为迎合用户对名牌产品的要求,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厂名仍定为“三和”瓷厂。1959年,“三和”瓷厂得到华侨的热心投资,扩建厂房,增添设备,改名为大埔县华侨瓷厂。
黄长夏办厂50年,为大埔瓷业直接或间接地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试制和推广了一些新产品,为发展大埔瓷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1961年他在家病逝,享年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