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饶八英(1900—1976),女,茶阳镇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3岁卖给西河黄堂村溪南埔的张华昌作童养媳,20岁正式与张华昌成婚。第二个儿子出生后,华昌离家到南洋谋生,至1973年病逝于印度尼西亚。
民国25年(1936),饶彰风等一批具有进步思想的教师到西河溪南小学教书,办了妇女夜校。饶八英在夜校里开始接受新思想。民国27年,由李碧山(又名李班,越南人,后任越南对外贸易部副部长)、郭素平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她经常向周围的群众宣传,又先后把两个儿子送进了革命队伍。在她的影响带动下,与她住在同一幢房子(攸宁堂)的四户人家20口,除了老人和小孩,十多人都参加了革命工作。攸宁堂成了中共地下联络站,接送过不少同志。李碧山、温碧珍、黄芸、郑敦、张克昌、黎广可、张全福、廖伟、朱曼平、卢叨、巫先科、杨建苍、丘锦才、罗炳钦、张招娣、王立朝、黄维礼、古关贤、刘旭、方方、刘永生、梁集祥等,都在八英家住过,受过八英的保护。同志们尊敬她,称她为革命母亲。
从民国27年(1938)至民国38年的11年间,她除了接送革命人员,送文件、送情报外,还为游击队运粮食、药物、电台等。攸宁堂曾经是中共党组织的地下印刷厂。1941年“皖南事变”时,大量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制造0阴谋的传单,就是在攸宁堂里印刷出来的。
当时,党的活动经费十分困难,她总是尽其所有供游击队员吃用。最困难时,她把茶阳的店铺也卖了,除留一部分作娘家的丧葬费外,其余的都作游击队员的生活费用。
建国后,她当上了村长。土地改革时,任贫雇农主席团主席。她曾被中共大埔县委授与模范党员称号,出席中共兴梅地委的党代会。1957年7月,被选为大埔县第一届政协常务委员。
1976年病逝于汕头,享年76岁。中共大埔县委拨款在溪南埔攸宁堂后山建饶八英纪念碑一座。
上一篇:饶怡生
下一篇:饶璜湘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