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汤显祖

朝代:明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br/><br/>明万历十九年(1591)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家居期间,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br/><br/>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汤氏的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汤显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br/><br/>
上一篇:徐凝
下一篇:姚燮

作品列表

江东歌

三山江上翠崔峨,草绿风烟春气和。
天宫缭绕金陵麓,人家映带秦淮河。
回廊屈曲通晴雨,驰道流离莹月波。
南中富乐风尘少,天下娱游子弟多。
悠悠满目经时岁,忽忽盈怀阻啸歌。
意气周郎三国尽,文情庾信六朝过。
江南丈夫会早夭,春心不饮荡如何。

查看译释

边市歌

中兴汉水天飞龙,天街月气何雄雄。
已深吉囊占河曲,偏多俺答啸云中。
二十年中俱老死,分头住牧多儿子。
一从先帝许和戎,尽说销兵纵行李。
也知善马不能来,去去金缯可复回?未愁有虏惊和市,且
是无人上敌台。
别有帐中称写契,解诱边人作奸细。
上郡心知虏骑熟,西州眼见孤军缀。
也先种色何纷纭,五千余里瞰胡群。
不说辽边小王子,杀降前后李将军。

查看译释

送臧晋叔谪归湖上时唐仁卿以谈道贬同日出关

君门如水亦如市,直为风烟能满纸。
长卿曾误宋东邻,晋叔讵怜周小史。
自古飞簪说俊游,一官难道减风流。
深灯夜雨宜残局,浅草春风恣蹴球。
杨柳花飞还顾渚,箬酒苕鱼须判汝。
兴剧书成舞笑人,狂来画出挑心女。
仍闻宾从日纷纭,会自离披一送君。
却笑唐生同日贬,一时臧穀竟何云。

查看译释

送俞采并示姑熟子弟(采,故叔白鹿生,贤豪

游子常年风性高,生龙地主垂干旄。
绛帐后堂延弟子,春装别墅拥贤豪。
何处山川不留饮,何处风光能荐寝。
花落时粘缥绿笺,杯翻只污蒲桃锦。
尔时闾井多欢娱,尔家弟兄犹读书。
长星出天十年内,经过旧地百不如。
江上更番起戎队,河南学馆今芜废。
地主才高落网罗,门生产尽归闤阓。
君家少父识人稀,白鹿腾空人事非。
频年落第常留醉,几夜浮桥独送归。
此情此日堪怜处,故人上官得陵署。
从今见忆直须来,几日相过那便去。
春酒春灯花月深,离愁今夕动春心。
亲知报李非无玉,直笑栽桃未有阴。

查看译释

听说迎春歌

帝里迎春春最近,年少寻春春有分。
可怜无分看春人,忽听春来闲借问。
始知帘户即惊春,夹道妆楼相映新。
楼前子弟多春目,楼上春人最着人。

查看译释

答姜仲文

白日不可常,孤云亦何媚。
萋芳淡游子,流泊世所弃。
事去息交久,书来喜君至。
爱日生寒姿,停云起高翅。
经营二三月,飒遝岂遑避。
惊看就长揖,道故如失志。
相闻善为乐,相见乃憔悴。
为文宁自伤,情多或为累。
感君珍重意,承眶不能泪。
在沼鱼何乐,先秋叶难翠。
长歌聊复声,短袖时一戏。
今日眼中人,何年心上事。

查看译释

丽水风雨下船棘口有怀

石城双水门,落日远江介。
春潮风雨飞,暮寒洲渚带。
流云苍翠里,绪风箫鼓外。
分披悟曾历,合沓迷新届。
宿雾缅余丘,生洲隐遥派。
地脉有亏成,物色故明昧。
曲折神易伤,幽清境难会。
江花莞流放,岸草凄行迈。
不见林中人,自抚孤琴对。

查看译释

胡克逊

人言西北边,有兽名为逊。
性不喜兽斗,逡巡解其困。
猎者知如此,设斗日驯近。
相愁来解纷,阴遭此人刃。
食肉寝其皮,似貉花文嫩。
西州贵将吏,茵褥厚常寸。
狒狒笑何悯,猩猩啼莫恨。
此兽仁有礼,错莫身为殉。
世有麒麟皮,为鞔复何问。

查看译释

锦衣鸟

太常东署门,连垣接亲卫。
中有怪大鸟,好作犬号吠。
悲啸无时徙,吉凶须意对。
非有伯劳沈,良无子规废。
开天杀人处,阴风觉沈昧。

查看译释

部中鹤

曲台双白鹤,日赋十餐钱。
良为升合资,留滞江海年。
传呼卿出入,引吭飞舞前。
轩墀看鹤人,时与小翩翾。
凤皇犹可饲,安得羽中仙。

查看译释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