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苏辙

朝代: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br/><br/>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br/><br/>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br/><br/>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上一篇:沈与求
下一篇:万俟咏

作品列表

浰阳早发

春气入楚泽,原上草犹枯。
北风吹栗林,梅蕊飒已无。
我行亦何事,驱马无疾徐。
楚人信稀少,田亩任蓁芜。
空有道路人,扰扰不留车。
悲伤彼何懒。
欢息此亦愚。
今我何为尔,岂亦愚者徒。
行行楚山晓,霜露满陂湖。

查看译释

西湖二咏其一观捕鱼

西湖不放长竿入,群鱼空作淘河食。
渔人攘臂下前汀,荡漾清波浮两腋。
藕梢菱蔓不容网,箔作长围徒手得。
逡巡小舟十斛重,踊跃长鱼一夫力。
柳条穿颊洗黄金,鱠缕堆盘雪花积。
烧薤香橙巧相与,白饭青蔬甘莫逆。
食罢相携堤上步,将散重煎叶家白。
人生此事最便身,金印垂腰定何益。

查看译释

林笋

竹林遭冻曾枯死,春笋连年再发生。
天与岁寒终倔强,泽分淇澳转敷荣。
狂鞭已逐草侵径,疏影长随月到楹。
嵇阮欲来从我余,开门一笑亦逢迎。

查看译释

息壤

江上寒沙薄如席,一夕坟起成高丘。
江流倾转力不胜,左啮右吐非自由。
南郡城南独何者,平地生长殊不休。
当中屋背不盈尺,深入百丈皆石楼。
古人不知下有怪,发破不掩水涨浮。
传言夏鲧塞洚水,上帝爱此无敢偷。
窃持大畚负长镈,刺取不已帝使流。
禹知水怒非塞止,网捕百怪杂蜃鳅。
掘壕入土不计丈,投掷填压声鸣啾。
一时既定忧后世,恐此窃出坏九州。
神人已死无复制,故以此土封其头。
发之辄满不可既,意使灵物长幽囚。
前年大旱千里赤,取土盈掬雨不收。
谁言咫尺旧黄壤,中有千岁龙与虬。
高山万仞犹可削,嗟此何独生如疣。
天长地远莽无极,虽有缺坏谁能赒。
我疑天意固有在,患世多事穷镌锼。
埏陶鼓铸地力困,久不自补无为忧。
世无女娲空白石,磊磊满地如浮沤。
耕田凿井自无已,息壤无几安能酬。

查看译释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

辙自绩溪蒙恩召还,将自宣城沿大江以归。
家兄子瞻以书告曰:“不如道歙溪,过钱塘,一观老兄遗迹。
”辙用其言。
既至吴中,迫于水涸,不能久留。
十月八日,游上天竺,子瞻昔与辩才师相好,今隔南山不得见,仍作三小诗以寄之。
我兄教我过东吴,遗墨山间无处无。
忽报冬潮催出氵匽,俗缘深重道心粗。
山色青冥叶未红,湖光凝碧晓无风。
行穷上下两天竺,望断南山龙井龙。

查看译释

送刘长清敏

汝州太守卧病年,亹亹犹复能清言。
平生雄辩嗟不见,风流尚有曹州存。
历下东游少相识,欢喜闻君在西邑。
旧知兄弟无凡俦,相逢一笑开颜色。
三年政令如牛毛,思归南亩皆蓬蒿。
羡君饮酒动论斗,引觥向口收狂潮。
醉后胸中百无有,偃然啸傲倾朋曹。
中朝卿士足官府,君归何处狂歌谣。
〈刘原甫自长安病归,余始识之。

查看译释

舟过严陵滩将谒祠登台舟人夜解及明已远至桐

扁舟匆草出山来,惭愧严公旧钓台。
舟子未应知此恨,梦中飞楫定谁催。
严公钓濑不容看,犹喜桐君有故山。
多病未须寻药录,従今学取衲僧闲。

查看译释

立冬闻雷

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
禾黍饲蝗螟,粳稻委平陆。
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
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
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
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
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
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
平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
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
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
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
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

查看译释

张文裕侍郎挽词

持节西南二十年,华堂遗像已苍然。
归来侍従三朝旧,老去雍容平地仙。
落笔纵横题壁处,诵诗清壮举杯前。
东游邂逅迎归旐,泪落城南下马阡。

查看译释

邵武游氏老人三清堂紫芝

黑龟赤凤早逢师,白发苍颜老不衰。
丹鼎一丸深自秘,紫芝三叶却先知。
烟熏晴日云容薄,色凝秋霜玉性奇。
何日刀圭救羸病,尽芟荆棘种交梨。

查看译释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