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杨慎

朝代:明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br/><br/>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br/><br/>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br/><br/>
上一篇:杨基
下一篇:袁宏道

作品列表

雨中梦安公石张习之二公情话移时觉而有述因

滇越邻天竺,邛来隔夜郎。
五离殊畛域,一别异炎凉。
窜逐他时并,羁怀此夕长。
欢娱渐迢递,晤语落冥茫。
岚霭歊蒸国,烟波瘴疠乡。
秦关生马角,蜀岭断猿肠。
折坂沉黎壁,悬绳沐若梁。
南盘堆枸牴,西毾缉桄榔。
罗汉标孤桧,观音映远杨。
街淜龙簇市,海货贝投庄。
卉服喧丛薄,雕题列太荒。
逡巡《乌爨弄》,噭咷白狼章。
霄汉鸢飞站,星坻虫饮光。
堁风氛甚恶,罔露毒仍防。
树偃申家屋,荷凋屈氏裳。
独愁吟皑雪,九辩感清商。
水昼消棋阵,流年付酒狂。
抨弓穿鴶,鼓枻泛螳螂。
康乐吴趋激,钟仪楚奏伤。
盼归频握糈,忆旧几停觞。
夙昔交游日,峥嵘翰墨场。
金兰通气味,桑梓借徽芳。
健笔夸鹦鹉,灵陶戛凤凰。
执鞭从李杜,倾盖许班杨。
贾谊三书切,相如四赋良。
轶尘追騕褭,缺岸倚踦?羊。
百斛扛文鼎,千帆掣驶樯。
仙才轻绂冕,公望重圭璋。
蒲席青规地,薇垣紫界墙。
璇闺高曳履,琼涩俨分行。
笏捧绨囊奏,衣飘画省香。
辇花簪矗矗,墀草佩锵锵。
儤直承明下,经过韦曲傍。
翠微横半岫,白水溢方塘。
暝宿招堤境,云眠薈蔚房。
樵歌搴薜荔,渔影照沧浪。
倏忽嗟岐路,参差散颉颃。
薰华晨逗雨,蓂荚晓凌霜。
拂郁干将剑,联翩戍客装。
峨嵋临绝顶,瀼暨宛中央。
樾荫江枫赤,庭芜塞叶黄。
闭门非泄柳,偎垒讵庚桑。
纷绪琴心懒,衰颜镜匣藏。
屏居亲猰貐,坐啸和蛩螀。
张敏情还剧,安期好不忘。
形骸元脱落,身世且徜徉。
蚓壤甘怡槁,鸿冥岂慕粱。
艰虞宁暇问,吾道任苍苍。

查看译释

初寒拥炉欣而成咏

闭户当严候,围炉似故人。
胡桃无赐炭,榾柮有穷薪。
儿免号寒喜,翁便永夜亲。
焰腾金菡萏,灰聚玉麒麟。
剪烛休论跋,传杯莫记巡。
煎茶浮蟹眼,煨芋皱蚪鳞。
一点那容雪,干门预借春。
灞桥何事者,冻缩苦吟身。

查看译释

宋玉

文藻三闾并,幽怀《九辩》知。
云为巫峡赋,雪作郢中词。
茅屋还遗址,兰台异昔时。
鸿裁谁猎艳,空自拾江蓠。

查看译释

秋风引

霜凛衔芦急,秋深悬炭轻。
觱篥吹篱响,熠耀傃阶明。
卢女流黄色,班姬捣素声。
谁教《明月引》,翻作《苦寒行》。

查看译释

衍古谚汉时谚云杀君马者路傍儿其言虽小可以

天马龙为友,来自渥洼池。
青丝为之络,黄金为之鞿。
圉人新承命,剪拂下瑶墀。
骑出横门外,茸茸春草时。
东城接南陌,观者咸嗟咨。
弄臣矜迅足,长鞭终日施。
汗血忽憔悴,筋力尽驱驰。
未树边隅绩,徒马冶游疲。
始信杀君马,端是路傍儿。

查看译释

大堤曲

大堤二三月,垂杨千万把。
上枝堪藏鸦,下根堪系马。
藏鸦系马晚楼边,沉水香焚清酒传。
红霞宛宛歌声外,汉水团团明镜前。
夜饮朝眠欢不足,秋去春来芳草绿。
只知郎橐尽黄金,不道妾颜销白玉。
江有方洲岸有沙,牙樯丝缆各天涯。
钗横花困惊残梦,不信行人不忆家。

查看译释

明月篇

桂树生银汉,菱花挂玉台。
山明姑射雪,川静海童埃。
北户烛龙蛰,南枝乌鹊来。
清光殊窈窕,流影自徘徊。
楼上盈盈女,樽前滟滟杯。
孤桐不须荐,锦瑟正相催。

查看译释

西征夜

寒重旅衾单,默对灯花谢。
乱山荒垒间,独客孤眠夜。
寂寞与谁同,寻思似梦中。
劳劳无止极,去去忘西东。
故乡孟冬别,有约仲冬返。
人愿天不从,长征日以远。
异县多相知,樽酒话心期。
含悲不能语,泪为生别滋。

查看译释

八月十三日夜梦亡室安人惊泣而寤因思去年丁

稚子今朝是两周,新衣戏舞拜前头。
伤心孺慕声声切,母在重泉听得不?

查看译释

八月十三日夜梦亡室安人惊泣而寤因思去年丁

五更残梦正迷离,窗纸光明烛焰迟。
却忆去年当此日,催人晨起早朝时。

查看译释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