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的思想与政治主张
"百家争鸣''时期的诸子学说与思想主要有如下诸家,其思想与政治主张各不相同,主要是: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从最初诞生起,其思想就在不断地自我更新和丰富,并逐步融入政治家的统治思想中,使其成为对中国以及东方文明影响最大的学术流派。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子、孟子、荀子等,他们各自代表了儒家思想的不同发展阶段和高度。
儒家思想围绕礼、仁、名这些核心道德构建起了自身牢固的思想体系。礼:从仪式中追寻礼的意味,仪式的秩序象征了一种社会的秩序,儒士继承了仪式的习惯,掌握了象征的知识,重视表现的思想和观念,以及这些思想观念对社会秩序的意义。仁:"仁者爱人'',这是孔子最正面的对仁的诠释。这种思想出自内心深处的平和、谦恭和亲热之情,虽然最初可能源自血缘亲情,在这时已经扩展为一种普遍的感情,儒家用这种以己推人的情感外延来建立自身的伦理基石。名:这里指的是名分,借助对名分的规定来迫使社会认同一种秩序的合理性。
墨家,创始人为墨子,约生于春秋末年,鲁国人。面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墨家提出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兼爱、非攻十种主张。尚贤,就是说出身低贱的人只要有才能,君主也应擢用他们,以此来反对贵族的世官制;墨家又提出节用反对君主和贵族的奢侈无度;同时提出非乐、节葬反对贵族久丧厚葬和对钟鼓之乐的沉溺;以非攻思想反对以强欺弱的兼并战争。
道家,道家思想起源较早,以至于传说中的黄帝也被列为道家,然而今天公认其前期代表为老子。战国时期道家的著名人物有杨朱、列御寇、庄周等人,而以庄周最为突出。
老子名李耳,事迹不详,写成于战国时的《老子》是研究老子思想的主要依据。老子哲学中具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他认为事物中包含着大小、有无、长短、强弱、生死等相对的两个方面,而彼此又互有联系,甚至相互转化,弱可变强、小可变大。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国家的不安定是统治者所造成的。面对繁重的苛捐杂税导致的天下动荡不安局面,他认为使平民生活得到改善,则天下就易于治理。
庄子名周,宋国人,他曾做过漆园吏,他是老子以后道家的重要代表。他把世间事物都看作是相对的,这是庄子哲学的一个特点。在政治上,他激烈而深刻地抨击统治阶级,赞同老子的"无为而治",主张摈弃一切社会制度和文化知识;在思想意识上,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在生活态度上,他顺应自然,追求绝对的自由。法家,著名人物主要有商鞅、申不害、慎到、韩非、李斯等人。以韩非为集大成者。下面以韩非作为代表,探讨法家思想的主要特点。
韩非,韩国公子,为人口吃,不善谈说而善于著述,与李斯俱学于荀子。其思想核心主要分为三部分:法、术、势。法,作为客观的标准,与赏罚紧密相连,倡导依法行事、令行禁止。术,法家所谓之术,实际上是把道家老庄的认识论应用于政治实际,即用它作为人君驾驭群臣的方法。势,这是针对政权和国家机器而言的,所指即为威势,以其作为政权的后盾。韩非这三方面的思想,法取之于商鞅,术取之于申不害,势取之于慎到,他兼取三人之长而弃其短。
其余诸家:阴阳家代表人物为邹衍,将阴阳五行学说运用于政治;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公孙龙,主要修习名辩之学;兵家以吴起、孙膑为代表,顾名思义,主要研究军事战略及用兵方略;杂家以《吕氏春秋》一书得名,此书内容兼涉先秦各家,成于秦和吕不韦门客之手,并非某一人思想。
综上可知,在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七雄及诸弱小国家,均处于战争与兼并的洪流中,发奋图强,增强国力成为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在这一背景下富国强兵成为各国统治者必然的选择,而这种趋向又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从各家思想而言,其核心均立足于政治,谋求更合理、更有效的治国方略。
出自《中国古代历史三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