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秦兵马俑
兵马俑:1974年3月,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打井时无意发现,在骊山陵墓以东1.5公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存在有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坑。经考古工作者多年的努力发掘,揭开了这座埋藏地下两千余年的宝库。1975年国家决定在俑坑原址上建立博物馆。2009年,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再次开掘,之后在一号坑北部中段,又出土彩绘兵马俑,不过出土不久就氧化掉色。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成为全人类的文化遗产,虽然新中国成立后至今陆续于全国各地发现了汉代俑坑,但无论从体积还是制造精细程度均无法与秦俑媲美。
秦兵马俑坑共有三个坑,根据发现的前后顺序分别编为一、二、三号坑。一号坑最为雄伟,其占地面积为13260平方米,长230米,宽62米,是一个长方形军阵。这个大型军阵,有行动迅速的轻装步兵,阵型稳固屹立如山的重装步兵,灵活的侧翼部队,具有排山倒海的气势。坑的中间,排列着有38路战车和步兵的纵队,组成军队的主体。坑底夯土,铺有四种类型地砖,整个俑坑被10道夯土隔墙,分离成东西向11条过道,南北两侧两条南北向过洞。
1976年4月至5月间,考古队在一号坑的东端北侧有目的的钻探工作中,又发现了一个有兵马俑的坑二号坑。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达到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多样,兵种更为复杂,是三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向我们展示了不同兵种联合作战的面貌及相互结合的方式。它是由骑兵、车兵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相对于一号坑而言,这里应该属于精锐部队。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但二号坑兵马俑损坏程度严重,现场发现焚烧痕迹。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2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东面恰为正门所在。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弩兵采取阵中设阵的编列,这种结构有利于临战时内外军阵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补弩张的缓慢。第二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系木质,仅留遗迹)。每列8乘,共有8列。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为驭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每匹马前立骑士俑一个,一手牵缰绳,一手持弓。每乘车后除3名车士外,还配有8至36个步兵俑。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1 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其中第1和第3列为战车6辆。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持弓。而俑坑内的108件骑兵俑是我国考古首次发现的完整形象的古代骑兵,在服饰装束及排兵布阵等方面都向我们展示了古代骑兵的临战布局状况。与步兵、车兵俑显然不同,骑兵俑头戴圆形小帽,帽子两侧带扣系在颌下,身着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连裆长裤,足蹬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手甲。衣服具有短小轻巧的特色,铠甲显得简单而灵活,这些表现了骑兵与步兵在铠甲设计上的差异,骑兵俑特殊的装束也与骑兵的战术特点密切联系。我们知道战国后期赵武灵王开展胡服骑射,骑兵正式作为单一兵种出现在战争中,而这里出土的骑兵俑,形象地展示了其服装特点与步兵的不同,这明显受到胡服骑射的影响。
三号俑坑发现于1976年5月,面积约为520平方米,整体呈凹字形,由南北厢房和车马房两部分组成。车马房中有一辆驷马战车及乘车的四件兵马俑,它与普通的三人战车明显不同。三号坑共出土兵马俑68个,与一号坑不同的是这些兵马俑均无头。从三号坑的内部布局看,所有外围兵俑均面朝外部,呈防御观察态势,从盔甲装束可见,这里应为一、二号坑的指挥部。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俑坑,故出土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扩大,排兵布阵及作战方式与以往也有很大不同,战阵演化不拘一格,指挥者作为军队的首脑,极易受到攻击而致军队溃散,故其位置也由最初的前军转移至中军。秦国的战阵更直接将指挥者从中军中独立出来,成立独立的指挥所,这是战争史上较为突出的进步。
兵马俑的发现意义重大,千百年来历史学家一直在史籍中摸索战国及秦代战争的过程,却从未得到有力的证实。它的发现向我们形象地展示了秦朝军队指挥和排兵布阵的格局,为我们了解秦国及战国时期战争表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轻重装步兵的排列格局更展示了临敌状况下军阵的冲锋顺序。兵马俑的服饰及装束,也向我们展示了秦代服装的特点,以及"胡服骑射"对于服饰改变的程度。
出自《中国古代历史三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