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宝清县:多措并举,真抓实做,乡村振兴谱新篇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变百姓生活、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乡村振兴,意味着乡村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以及组织等各个方面的振兴。而在此过程中,如何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助推乡村振兴,尤为值得关注。
近日,“振兴龙江·新城乡万里行”采访组一行,来到黑龙江省宝清县,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产业发展等民生问题进行了实地采访。
彩云岭下的革命老村
太平村采访组在宝清县农业农村局刘佳慧同志的陪同下,首先来到宝清县西南17公里处的小城子镇太平村。
小城子镇太平村,坐落于宝石河畔。村内现有280户,1200人,现有耕地面积7560亩。
太平村有一道远近闻名的彩云岭,岭北部为308省道新线,西侧临宝石河岸。每年“五一”前后岭上开满映山红,游客可达四五千人。依托这一优势,今年宝清县着力打造集生态环境治理、文化旅游、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精准扶贫、河长制、美丽乡村建设等功能为一体的彩云岭文化旅游民俗景区。
在夏季,来到彩云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宝清妇联承接的五万只七彩风车,在景区形成了百米风车虹廊,在虹廊周边由近及远,紫色的千屈菜、橘黄色的万寿菊、浅黄色的油菜花次第铺展开来,一个产业集群样板在这里现出雏形。
据悉,小城子是宝清早期中共地下党活动区,宝清县的第一个党支部就诞生在小城子。著名的“十二烈士山战斗”发生在这里。小城子镇抗联根据地被黑龙江省确定为“革命老区”。素有“中国‘宝清大白板’白瓜籽之乡和‘宝青红’红小豆之乡”的美誉。
太平村村长张宗海介绍说,周保中等抗联将领曾经在太平村战斗过,映山红花开若彩霞绕林,象征着烈士的不朽英魂,这里的民间也流传着很多关于映山红的美丽传说,而独特的景观带给这里浓郁的环境保护意识。近年来,镇、村两级大力加强对映山红花的宣传和保护力度,村民和志愿者们自发地维护旅游秩序、保护栈道设施、清理垃圾。
宝清县农业农村局刘佳慧说,环境效益的体现是多方面的,除了彩云岭正在进行的产业项目带动的栽植就业外,村民还通过在景区外摆摊位,销售瓜果、玉米、烧烤、工艺品也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毕研君是太平村村民,借着旅游民俗景区的东风,他开起了农家饭店。他告诉记者,虽然饭店刚开不久,但每天收入都在百元上下,这给了他信心。毕研君计划,等整个项目建设完,就扩大营业面积,带动左邻右舍增收。毕研君说:“过去太平村人的特点是节俭、过日子仔细,近几年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让大家的生产生活环境获得极大改善,大家的精气神都为之一振,邻里乡亲聚在一起都在琢磨学习致富,村里没了闲人,大家有精力都想办法增收。
”来到太平村,一定要参观一下中国北方村落古石器文化馆。中国北方村落古石器文化馆位于太平村,2019年3月建成,2019年4月布展完成,正式免费对公众开放,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文化馆共分3个展厅:红色记忆厅、石器陈列厅和民俗展示厅。其中民居展示厅展示的是东北村落民居的缩影,流淌着浓厚的岁月记忆。建国后70年,沧海桑田一瞬间,是昔日北大荒变成富饶的聚宝盆,现代化的农场和村庄,现代化的农业机械驰骋在希望的田野上。
太平村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村标兵,双鸭山市“五个好”先进村党组织,国家级2A旅游景区,全国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但太平村人的勤劳淳朴没有变,改变自然、改变生活的信念没有变。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编织这幸福、编织着平安祥和的新生活!
历史悠久的全国文明村红日村
朝阳乡红日村是一个有着近80年历史的老村子,全村常住户260户,常住人口660人。红日村农业主导产业以大豆、玉米为主。2018年,农民人均收入17829元。
几年来,红日村以清理“三大堆”,绿化村庄,整治污染源为重点,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美化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红日村为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成立了由村书记马怀仁任组长,两委成员全员参与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聘请县规划局及县园林处的专家对《红日村环境整治工作规划》《红日村绿化工作规划》进行了统筹编制。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和开辟专栏、举办讲座、发放资料、张贴标语、广播电视宣传等方式,调动全村农民全员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全村形成了“我爱红日,建设美好红日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红日村组织全村农民结合“三清三化”大力开展村屯环境治理和村庄美化、绿化、香化工作。
统计显示,红日村共清理路障、柴草垛56处,清除垃圾600余立方米,打通取直街道3条。栽植护村林60亩,2.5万株,栽种村屯绿化树3千余株,栽花2.5万余株,栽种草坪600平方米。通过活动的开展,既保持了村容整洁,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又提升了新农村建设品位。
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养成良好习惯,提升道德修养。据了解,红日村《村规民约》经村“两委”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印发成册、张榜公布,针对村屯日常管理、土地管理、村民行为、道德文明等方面的活动行为进一步约束。《村规民约》发布以来,红日村共依规调处邻里纠纷、村民矛盾、环境卫生等事项20余件次,并依据村规民约的规定分别对评比产生的 “十星级文明户”进行了表彰。
在红日村,奖惩分明,争星创星蔚然成风。村民可参与“十星级文明户”评选。评上“环境卫生星”奖100元,评上“孝老爱亲星”奖50元,评上其它星各奖20元,得满十星再奖励100元。保洁员工资为每年每人5000元,全年保洁优秀奖励奖金1000元;每月卫生保洁两次不达标的扣工资100元,并取消年底奖金,三次以上的解除合同。奖惩机制促进了村民交纳卫生费的积极性,激发了村民争星创星的参与意识,增强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文明意识。村风、民风、家风明显好转。
村长王厚国说:“在保洁员制度实施之前村里的环境卫生处于无人抓、无人管的状态,往往都是县乡两级在环境整治期间要求紧了,我村才被动应付出工。环境卫生保洁缺乏一个长远、管用的机制。今年,我村落实环境卫生保洁员制度后,环境卫生大有改观”。
红日村先后荣获“省级新农村建设四星级村”,“省级新农村建设五星级村”,“全省美丽乡村试点村”、“省级生态村”、“省级文明村标兵”、“平安示范村”、“全省优秀基层党组织”等称号。2017年红日村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村”。
美丽宜居的庄园村
“南有彩云岭,北有杏花村”。宝清镇庄园村2017年被评为全国生态宜居美丽村庄,该村以其林果经济发达而著称,每年春季成片粉白的杏花蔚为壮观。
走进庄园村,宽敞的中心街道及村内巷道,全部硬化干净整洁。整齐排列的街道路灯点燃和照亮了村民的幸福生活。白色的水泥路面和笔直的硬质边沟,修进了百姓的心坎里,给村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据庄园村书记刘福忠介绍,2008年庄园村被列入省第一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由民进省委康凤英主委,大庄园集团,金夫人皮草等帮扶帮建483平方米办公楼一栋。庄园村2008年前叫劝农村,日伪统治宝清时在村东北1.5公里处,建一工厂,翻译成中文叫劝农,以此得名,意寓到此务农。当时只有30几户人家。后来为答谢民进省委帮扶,2008年更名为如今的庄园村,通过近几年的新农村建设和改造,庄园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自然的美景和碧绿的良田,给村庄带来了美丽和生机。
“路边橛子栓老牛,柴草粪堆摆街头,垃圾杂物路边放,边沟污水任意流。”的不良的局面在庄园村彻底成为历史。如今的庄园村村民,满脸的幸福和喜悦。
村民宋建龙告诉记者,从2008年开始,他就尝试经营绿色农家乐,目前正在谋求扩大规模寻找合作伙伴。他说,充分利用好村里的林果业和庭院棚室资源,可以做到春季赏花、夏季采摘,绿色鱼禽家畜自产自销,一个观光农业产业链条就能带动村里三四十人就业。
据了解,近年来,庄园村注重抓环境卫生和人文素质工作,村领导包区域、党员包街、低保户和五保户包户的环境卫生整洁措施,农户门前实行三包,自扫门前路,自清门前沟,自护门前花和树,垃圾随产随清。
在庄园村采访时,记者发现村里的每条街巷都非常干净,也不见有家禽出入,于是就找老乡寻个究竟。村民告诉记者,村里很多家都养鸡鸭鹅,不过都不是散养,是在自家院子里用篱笆圈起来养的,就是怕家禽到处排便,影响村里卫生。
“以前走亲串户,边走路边嗑瓜子,瓜子皮扔一道。现在没有人好意思在街上嗑瓜子,那样做觉得脸红。我们村的几个养羊大户,放羊出村回村都不走村里主街,都随身携带铲屎工具,生怕脏了村里的街路。”村里李大妈说出了村民的觉悟,道出了庄园村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
据悉,庄园村业余文化也十分活跃,每到傍晚,村民便自发的汇集到广场进行健身活动。强身健体已成为一种休闲时尚。优美的乐曲,奏出时代的新风,快乐的舞姿舞出了精神文明。
庄园村先后获得省级文明村,国家级巾帼环境卫生示范村,省级生态文明村,市文明村标兵,国家建设部美丽宜居村庄,双鸭山基层优秀党组织等多种荣誉称号。
庄园村优美的自然环境,便利的基础设施,丰富的人文涵养,处处洋溢着村美,人美,心更美的村屯和谐。
天府之县宜居村庄,大美宝清书写华章
几年来,宝清县始终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坚持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统领,聚焦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及村容村貌提升等各项重点任务,逐项编制规划,逐项制定方案,逐级压实责任,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保障各项工作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宝清县先后组织召开各类会议10余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主管领导下乡调研20余次,专题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据宝清县县长徐斌义介绍,宝清县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宝清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村庄清洁、村庄规划、村庄绿化、基础设施建设七个重点工作推进组,各司其职,有序推进各项整治工作。
据了解,宝清县145个村屯全部建立了保洁队伍,共安排保洁人员1046人,全面开展垃圾治理行动。年初以来,宝清县共投入资金329.69万元,清理清运垃圾7262.5吨、路面606.48公里、边沟39.92万延长米、草垛787个、粪污863.2吨、拆除私搭乱建297处,农村面貌的焕然一新。
宝清县注重增强村级投入意识,将自我建设纳入村屯评比内容,将日常管护列入村规民约,鼓励各村集体和村民主动出工、出劳、出资,有效提升了农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七星泡镇德兴村实施的“党员包街包巷、村民携手齐上”,“巧用竹筐垃圾桶、家家争创卫生星”等作法在当地传为佳话,并在全双鸭山市推广。
在村容村貌建设方面。宝清县坚持从“四化”着手,按照“县级保投入、乡镇为主体、村屯负总责”的工作思路,不断推动村屯“亮化、净化、绿化、硬化”建设。截至目前,宝清县累计投入资金1.8亿元,共安装太阳能路灯5283盏、修建村内硬质路面177.8公里、硬质边沟80.7万延长米、完成村庄绿化5000余亩。全县145个行政村文化广场覆盖率100%、村级办公室覆盖率100%、活动室覆盖率56%、农家书屋覆盖率82%,农村面貌实现了突破性转变。宝清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以七星河湿地、彩云岭、梨树沟、龙头桥水库等景区为节点,重点打造沿线特色旅游村,带动人居环境整治形成重点突破。有机结合乡村振兴、文物保护、生态旅游、种植结构调整、河长制、美丽乡村、脱贫攻坚、特色小镇8个方面工作,重点打造的小城子镇彩云岭(北方花卉)特色小镇已初具规模,成为周边县市旅游新热点,年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 宝清县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内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宝清人”及“十星级文明户”等评比表彰活动,全面推进全民阅读、送戏下乡、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群众性活动,教育引导农民革除陈规陋习,倡导法治文明、道德诚信、勤劳致富新风尚,努力实现物的美丽乡村与人的美丽乡村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在双鸭山市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上,县长徐斌义表示,宝清县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严格落实会议的各项安排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举措,全力以赴抓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齐心协力打造干净整洁、富有魅力、彰显品质的美丽乡村。在宝清,生态宜居、产业建设、精神文明齐头并进,不断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形成了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