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志生平简历
发布时间:2000-01-01 04:30:00
宝志[南朝·梁](418~514)僧人。俗姓朱氏,南朝梁代句容县东阳镇(今属南京市栖霞区)人 。齐宋之稍显灵迹,梁武帝尤深敬事,俗呼为志公。工篆书,南唐保大(943~957)中伏龟山屺,得石函中有铭云:“天监十四年(515)秋八月,葬宝公于是。”铭有引曰:“宝公常为偈大字书于版,用帛幕之。其字皆小篆,体势完具。”著文字释训。天监十三年(514)卒。《唐书·艺文志、江淮异人录、传灯录、南史·隐弘景传》
宝志禅师少年出家,止京师道林寺,师事沙门僧俭修习禅业。到了宋太(泰)始年间(465-472),宝志禅师的行为举止发生了变异:他“居止无定,饮食无时,发长数寸,常跣行街巷。执一锡杖,杖头挂剪刀及镜,或挂一两匹帛。
据《释教会考》载:宝志心志通达,以佛教宗旨,诱导梁武帝净心修习,皈依佛门,向善归仁,普渡众生,百姓平安。被尊为“帝师”。《宝华山志》记述宝志有胆有略,“所谓格君之非者,虽古之大臣莫之过也”。大诗人李白尊宝志为“独行绝侣”。梁天监元年(502年)宝志年近花甲,到宝华山结庵,集僧讲经传教。
清时在南京大报恩寺塔中发现一只铁匣子,匣内藏有《宝志说戒图》,坛高三阶,宝志踞上座,这比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终南山道宣大和尚开设戒坛早130多年。后人为纪念宝志,将华山改为宝华山。天监十三年(514年)圆寂,葬南京紫金山独龙阜,明迁灵谷寺。宋太宗谥为“宝公”,赐号“道林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