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防汛抗洪
清同治《桐城县志》载:“桐邑低田,十居其七,……每遇大水,江潮涨入,山水骤发,遏不能出,遂溃堤横流,田成泽国。”民国25年(1936)《桐城县志略》载:江堤“年年冲刷,为害甚巨,久而久之,坝土殆尽,官与民已束手无策”,“惟有任江潮自由进退,收获有无,听之天时”。
建国后,县设立防汛抗洪指挥部,并先后建气象预报站、点,水文观测站、点13处,及时掌握汛期气候变化、雨量、水情,统一部署和指挥全县防汛抗洪。1954年,连降暴雨,洪水陡发。县委书记姚奎甲、县长孙德成和各区乡领导带领干部群众7万多人上堤抢险。县直有关部门及时运送防洪木材57立方米,毛竹6500根,草袋8万条。共抢修险段34处,填堵渗漏、溃口、塌方130多处,抢救被洪水围困的灾民18.78万人。1969年7月,雨骤风狂,洪灾突发,交通、通讯中断。省革命委员会派直升飞机送来通讯器材,及时恢复通讯指挥系统。安庆驻军分赴白果、范圩等地抢救被洪水围困的灾民。省民航飞机于孔城、金神、双港、杨桥等重灾区飞行7架次,空投大批救生圈和食品,使不少灾民免难。县木帆船社出动船舶43艘,抢救灾民5.78万人。1983年,再次发生特大洪灾,县党政负责人桂性达、郑之宽、江锦华、程伯瑜、杨培金等及时奔赴圩区,带领干部群众20万人上堤抢险。县直各有关部门冒雨送达防洪木材92立方米、毛竹4400根、草袋11万条、麻袋1.4万条、铅丝20吨。共抢修险段137处,填堵漏洞、溃口、塌方160多处,设置防浪线共长1.8万米。县境江堤,34处大、中圩堤和57座中、小水库脱险,16万灾民被转移至安全地带。省长王郁昭、省人大主任王光宇乘船至灾区慰问灾民,帮助安排灾区群众生活。省卫生部门派出医疗队和医疗组,分赴孔城、金神、双港等重灾区为灾民治病防病。1987年,全县防汛抗洪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县内1段江堤、2座中型水库、4条大河堤防由县和所在区、乡负责;8座小(一)型水库、9处千亩以上大圩、20条支流堤防由所在乡、村负责。各级分别成立防汛抗洪指挥所,加强戒备,确保所属防洪设施安全度汛。
(表一)1987年江河圩堤防洪水位概况表

(表二)建国后特大洪灾年份汛期最高洪水位概况表


二、抗旱
建国前,县内抗旱能力有限。每遇干旱往往“水道尽涸”,禾苗枯死,“米价腾贵,榆皮叶食殆尽”。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组织群众兴修水利,防旱抗旱能力不断提高。一旦旱情初露,县、区、乡抗旱指挥机构及时组织群众抗旱保苗。
1966年,久旱不雨,县委、县人委组织干部群众20多万人,动用龙骨水车18万部、抽水机400多台,开挖引水渠6000多条长250公里,通过抽提菜子湖水倒灌,使沿湖及上游5区25个公社11万亩农田得到灌溉;沿河地区挖大小河渗2.9万多个;山区和丘陵区掘泉打井3000多口。通过持续提水抗旱,全县受旱农田57.18万亩,成灾面积减到34.84万亩,粮食受灾损失减少1亿斤左右。
1978年,旱情严重,全县绝大部分库、塘、塥、堰相继干涸。7月7日,启动枞阳节制闸,引长江水入菜子湖。动用机电提水设备1100多台套,沿菜子湖开辟提水倒灌线路13条,最高用9级站接递提水。丘陵地区石南、红庙、高桥、白马、石河、范岗、香铺、新安、徐河等19个公社提湖水灌溉农田34万亩。其他受旱地区挖河渗7804处,打井8049口,灌溉农田近7万亩。并使14.8万人和1.8万多头耕畜饮用水困难问题得到解决。省、地等上级部门及时调拨抗旱物资,省委书记万里亲临桐城视察,对大关等地人民抗旱工作予以肯定。当年,全县午季作物、早稻和双季晚稻均获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4.94亿斤,比1977年增产10%。
1986年5月以后,持续干旱,全县受旱面积19.13万亩,小型塘坝干涸8874处。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指示各区、乡全力以赴投入抗旱抢种工作,至6月中旬,全县投入抗旱干部1100余人,劳动力107000人;电动机3180台(套)14252千瓦,柴油机370台套6453马力,大小人力水车7775部;挖河打坝281道,开沟645条,开挖和清理沟渠170公里,掏河渗1365处,抗旱浇灌面积15万亩。保证了当年粮食丰收。
附:1978年鸽子笼生产队抗旱保苗纪实
卅铺公社台庄大队鸽子笼生产队有耕地213亩,其中高土旁田160亩,靠3口小山塘灌溉,水利条件极差。1978年严重旱灾,167亩早稻刚耘二遍草,便塘渠见底,河水断流,地面水源枯竭。全队173个整、半劳力,在生产队长房章贵带领下,奔向干沙滚烫的流沙河里掏河渗。掏1处不见水,再掏1处;挖1米深不见水,再深挖1米。连续10多天,终于在老堰口深4米处挖到渗水。他们立即架上抽水机,日夜提水灌溉,保证了早稻用水,并适时栽插双季晚稻180亩。晚季秧苗插下田,旱情更加严重,1处渗水根本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全队男女老少齐出动,共挖砂石1.5万立方米,先后掏出河渗4处,总长180米、宽11米、深7米。抽水机由1台增加到3台,水车由5部增加到11部。社员们白天连班上,夜晚两班倒,连续113个日日夜夜,把7米多深的地下水,一节一节地盘上23层梯田。180亩晚稻禾苗,平均每7天灌溉一遍“跑马水”,干干湿湿,生长旺盛。这一年,鸽子笼生产队粮食总产21.86万斤,平均亩产1120斤,分别比1977年增产12.8%和9.6%。
1949—1987年水利兴修实绩与经费概况表
二、抗旱
建国前,县内抗旱能力有限。每遇干旱往往“水道尽涸”,禾苗枯死,“米价腾贵,榆皮叶食殆尽”。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组织群众兴修水利,防旱抗旱能力不断提高。一旦旱情初露,县、区、乡抗旱指挥机构及时组织群众抗旱保苗。
1966年,久旱不雨,县委、县人委组织干部群众20多万人,动用龙骨水车18万部、抽水机400多台,开挖引水渠6000多条长250公里,通过抽提菜子湖水倒灌,使沿湖及上游5区25个公社11万亩农田得到灌溉;沿河地区挖大小河渗2.9万多个;山区和丘陵区掘泉打井3000多口。通过持续提水抗旱,全县受旱农田57.18万亩,成灾面积减到34.84万亩,粮食受灾损失减少1亿斤左右。
1978年,旱情严重,全县绝大部分库、塘、塥、堰相继干涸。7月7日,启动枞阳节制闸,引长江水入菜子湖。动用机电提水设备1100多台套,沿菜子湖开辟提水倒灌线路13条,最高用9级站接递提水。丘陵地区石南、红庙、高桥、白马、石河、范岗、香铺、新安、徐河等19个公社提湖水灌溉农田34万亩。其他受旱地区挖河渗7804处,打井8049口,灌溉农田近7万亩。并使14.8万人和1.8万多头耕畜饮用水困难问题得到解决。省、地等上级部门及时调拨抗旱物资,省委书记万里亲临桐城视察,对大关等地人民抗旱工作予以肯定。当年,全县午季作物、早稻和双季晚稻均获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4.94亿斤,比1977年增产10%。
1986年5月以后,持续干旱,全县受旱面积19.13万亩,小型塘坝干涸8874处。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指示各区、乡全力以赴投入抗旱抢种工作,至6月中旬,全县投入抗旱干部1100余人,劳动力107000人;电动机3180台(套)14252千瓦,柴油机370台套6453马力,大小人力水车7775部;挖河打坝281道,开沟645条,开挖和清理沟渠170公里,掏河渗1365处,抗旱浇灌面积15万亩。保证了当年粮食丰收。
附:1978年鸽子笼生产队抗旱保苗纪实
卅铺公社台庄大队鸽子笼生产队有耕地213亩,其中高土旁田160亩,靠3口小山塘灌溉,水利条件极差。1978年严重旱灾,167亩早稻刚耘二遍草,便塘渠见底,河水断流,地面水源枯竭。全队173个整、半劳力,在生产队长房章贵带领下,奔向干沙滚烫的流沙河里掏河渗。掏1处不见水,再掏1处;挖1米深不见水,再深挖1米。连续10多天,终于在老堰口深4米处挖到渗水。他们立即架上抽水机,日夜提水灌溉,保证了早稻用水,并适时栽插双季晚稻180亩。晚季秧苗插下田,旱情更加严重,1处渗水根本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全队男女老少齐出动,共挖砂石1.5万立方米,先后掏出河渗4处,总长180米、宽11米、深7米。抽水机由1台增加到3台,水车由5部增加到11部。社员们白天连班上,夜晚两班倒,连续113个日日夜夜,把7米多深的地下水,一节一节地盘上23层梯田。180亩晚稻禾苗,平均每7天灌溉一遍“跑马水”,干干湿湿,生长旺盛。这一年,鸽子笼生产队粮食总产21.86万斤,平均亩产1120斤,分别比1977年增产12.8%和9.6%。
1949—1987年水利兴修实绩与经费概况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