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耕作制度
1、传统耕作制度
解放前的轮作方式是:
水田:一年两熟制:大、小麦——中稻或单季晚稻;油菜——中稻。一年一熟制:冬闲(沤)——中稻或单季晚稻。二年五熟制:油菜——中稻——秋荞麦套种蓝花草——中稻——泥黄豆。
旱地:一年两熟制:大、小麦——甘薯;蚕、豌豆——甘薯;大、小麦——棉花。一年一熟制:冬闲——棉花。
山区部分开荒地有三年五届,插苗还山的轮作方式,头年豌豆——玉米,第二年小麦——山芋或玉米,第三年插杉树苗还山,套种一季芝麻。
2、耕作制度改革
建国后,耕作制度有三次改革。
第一次是50年代中期,主要是扩大午季作物播种面积,减少一年一熟制的比例,提高复种指数。熟制是:
水田:麦——稻——晚秋作物(秋荞麦、萝卜菜);油菜——中稻——泥黄豆套撒蓝花草;大麦——中稻或单季晚稻。
旱地:小麦———山芋;豌豆——山芋;小麦(蚕豆)——棉花;春马铃薯——秋马铃薯。
这次耕作制度改革后,1955年复种指数比1949年提高41.1%,夏粮面积增长138.4%,夏粮总产增长25.78%,全年粮食总产增长158.5%。
第二次改革是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主要采用以扩大双季稻为主的一年三熟制。熟制是:
丘陵畈区水田:绿肥——早稻——晚稻(比重最大);油菜——早稻——晚稻(比重次之);米麦、大麦——早稻——晚稻(少数);花草种——晚稻秧田——晚稻。
丘陵畈区旱地:小麦——棉花(占旱地面积60%左右);油菜——棉花(占10%左右);小麦——山芋或杂粮(占30%左右);小麦——花生(极少数)。
山区水田:绿肥——早稻——晚稻(约占水田总面积20%);油菜——早稻——晚稻(约占15%);麦——稻(约占30%);油菜——单季稻(约占15%);冬闲(沤)——一季稻(约占20%)。
山区旱地:小麦、碗豆——山芋(约占旱地总面积70%);小麦、豌豆——芝麻或小杂粮(约占30%)。
第三次改革是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主要是调整午季粮油肥作物的种植比例,稳粮、扩油、缩肥。山区压缩双季稻面积,扩大稻麦或稻油两熟田面积。其熟制与第二次改革后期基本相似,但种植比例有所变动。
丘陵畈区水田:肥——稻——稻(占水田总面积55%左右);油——稻——稻(占10%左右);麦——稻——稻(占10%左右);冬闲(早稻秧田)——稻——稻(占5%左右);油——稻(占15%左右);花草种——晚稻秧田——晚稻(占5%左右)。
山区水田:肥——稻——稻(占水田总面积25%左右);油——稻——稻(占10%左右);油——稻(占20%左右);麦——稻(占30%左右);冬闲(沤)——稻(占15%左右)。
旱地熟制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基本相同。
1957——1985年若干年份双季稻及午季粮油肥作物种植比例表

二、种子
1、传统品种
解放前,主要农作物品种是以当地品种为主,以农户自选、自用为主。在水稻品种中,籼稻有猴头粘、平头粘、雷火粘、齐头粘、双杪粘、徽州白、纯阳白、一刁传、见秋红、纂稻、三粒寸、三扎齐、一扎齐、天生早、出笼白、鸡爪籼、杨柳籼、芭茅籼、马尾早、寒露晚、小麻稻、麻壳籼等。这些品种的共同特点是高杆、不耐肥、易倒伏、生长期长,米质多数较好,常年亩产200——250公斤。糯稻有红壳糯、黑节糯、猴头糯、黄金糯、鱼籽糯、乌风糯、雪花糯、大王糯等,一般亩产150公斤左右。
小麦品种有桦子树球、和尚头、蜈蚣鞭、旺山白、火红麦等。大麦有三月黄、四月黄、红筋大麦、米大麦等。
油菜品种有大五花籽、小五花籽、腊油菜籽。
棉花品种主要是铁籽棉,也有少量的绿籽棉。
甘薯品种有红心薯、白心薯、洋红薯、大紫薯等。
2、引进品种
(1)水稻
50年代初期到中期,引进的品种有:
中稻:胜利籼,常年亩产250公斤左右。
早稻:浙早503、南特号,亩产150——225公斤,代替当时的种六十日早。
50年代中期到末期,引进推广品种有:
中稻:中籼399、中农4号,亩产275——300公斤。
早稻:推广有芒早粳、无芒早粳、莲塘早、湖北早,取代六十日早和浙早503,年栽培面积9.4万亩,占早稻栽培总面积的47%。
晚稻:推广红须粳、猪毛簇、老来青、小麻稻,是当时双季晚稻的当家品种。
60年代的初、中期,引进早稻品种有陆才号、南特16号、矮脚南特号、广解9号,加上前期推广的莲塘早,均为这一时期双季早稻当家品种。陆才号、矮脚南特号、莲塘早3个品种年种植面积14.93万亩。晚稻推广十月红、农垦58、公社1号,包括本地选育的高脚农垦,为这一期间双季晚稻当家品种。
60年代中、后期,先后引进团粒矮、普门矮、矮南早1号、青小金早、珍珠矮、广解9号、鼓浪粳等。这期间,早稻的中、迟熟品种以南特16号、矮南1号、青小金早、团粒矮和陆才号为当家品种。珍珠矮、矮脚南特号、广解9号、团粒矮代替中稻栽培,以团粒矮的栽培面积最大。
70年代初期到80年代初期,为历史上引进品种最多的阶段,约百个品种以上。
早稻;朝阳1号、先锋1号、二九青、二九南1号、井岗山1号、广永1号,圭陆矮3号和8号、珍圭58、温革早、华矮15、原丰早、竹广23和29。这一阶段前期早稻当家品种:早熟为朝阳1号、二九青,占早稻播种面积20——30%;中熟为青小金早、华矮15、圭陆矮3号、原丰早、竹广23和29,占20——30%;迟熟为广陆矮4号、先锋1号、广水1号、广解9号,占50%。早、中、迟熟品种的搭配比例,根据劳力、畜力和地区气温而定。
中稻:当家品种有科字6号、桂朝2号、BG902、黑节糯、雪花糯等。
晚稻:先后引进推广的品种有八金368、农桂、农虎6号、桂花黄、武农早、安庆晚2号、当选晚2号、沪选19、红糯。这一阶段前期晚稻当家品种是农垦58、公社1号、十月红;后期为八金368、红糯、糯选2号、安庆晚2号、当选晚2号,搭配珍珠矮、二九青、先锋1号等早稻品种翻作晚稻品种栽插。1977年引进杂交稻品种南优3号、泗优6号、泗优3号、汕优6号作双晚栽培成功后,很快代替晚稻其它品种。1982年全县双季晚稻杂交品种面积占39.3%。
1982——1985年,早稻以浙辐802为当家品种,搭配先锋1号、竹广23和29、温革早、华矮15等品种。1985年,双季晚稻以汕优6号为主,达14万多亩,占双晚栽插总面积的77.5%。
糯稻引进品种不多,除红糯、糯选2号外,引进少量的香农糯、玉姬糯和日本红糯。
(2)麦类
1953年后,引进小麦品种佛手麦、南大2419、中农38、丽英1号、碧玉等。1955年,引进品种种植面积占小麦总面积的22%,其中南大2419种植面积最大,取代中农38和佛手麦。1963到1985年,先后引进武麦1号、吉利麦、64——03、杨麦1号、杨麦4号、华东6号、万年2号、矮杆红、红大粒、万雅2号,引进品种种植面积占小麦总面积的63.5%,其中以吉利麦、武麦1号、杨麦1号、红大粒和万年2号5个品种比例较大。大、元麦引进品种主要是西引2号大麦和北京矮杆齐六棱米麦。
(3)甘薯
解放初引进胭脂薯。1954年,引进胜利百号,成为当家品种。1961年引进南水苕。1975年引进内原、一窝红、栗子香。1980年引进徐薯18,产量高于胜利百号,为农户喜爱。
(4)油菜
50年代末引进胜利52,1965年引进川油2号、芜湖104,1971年引进武油1号、甘油2号,1972年引进油冬儿,1981年引进甘油5号、上油2号、202—23等品种。1985年引进中油820、中油821,加上1981年引进的品种,种植面积占油菜总面积的70%左右。
(5)棉花
1956年,开始引进斯字5号、斯字4号、斯字13号。1958年,引进岱字15号,经过对比示范,筛选确定,重点推广岱字15号。1966年,岱字15号种植面积占棉花总面积的85%。1967年,引进推广鄂光棉。1974年,全县以鄂光棉当家,部分种植岱字15号。1975年,引进推广沪棉479和奉贤160。1982年,沪棉479的种植面积占棉花总面积的90%。1983、1984年,引进中棉所10号,后由于产量低、纤维强度差而未推广。1984年引进泗棉2号,表现早熟优质,列为接班品种。1985年,沪棉479占棉花总面积85%,泗棉2号占15%。
3、良种繁殖
50年代,全县大田用种,主要由农业、粮食部门调运。
60年代到70年代初,公社有农科站,大队有农科队,生产队有种子员,建立以繁殖良种为主的繁殖体系。县农科所和良种场生产原良种。公社农科站和大队农科队扩大繁殖,供生产队大田生产用种。
80年代初期,推广杂交稻,先由县农科所繁殖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再由有关场、所、站、队配制生产杂交第一代种子,然后售给县种子公司,再由种子公司出售给农户。
三、植物保护
1、主要病虫害
(1)水稻病虫害
水稻虫害:主要有稻苞虫、稻蝗、螟虫(三化螟、二化螟、大螟)、黑尾叶蝉、稻管蓟马、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虫害。解放前,以中稻为主,稻苞虫害发生普遍,稻蝗、螟虫害零星发生,有的年份为害较重。建国后,50年代初期,稻苞虫害仍为水稻主要虫害。1954年,全县发生稻苞虫害近10万亩。1955年后,推广双季稻,一度出现早、中、单双晚稻混栽,三化螟、二化螟上升为主要害虫,其次是稻苞虫。每年虫害发生面积8——10万亩,严重年份14万亩。1965年后,除螟虫继续为害外,稻纵卷叶螟、稻管蓟马、褐飞虱、黑尾叶蝉为害相继上升。70年代初,除螟虫受到一定控制外,稻管蓟马、褐飞虱、黑尾叶蝉成为水稻主要害虫。1974年,丘陵地区褐飞虱暴发。1975年,稻管蓟马、黑尾叶蝉发生量大,早稻百株有蓟马60头、黑尾叶蝉67头,双季晚稻百株分别为225头和193头。70年代后期,黑尾叶蝉、褐飞虱为害逐年下降,白背飞虱和中、单晚稻的纵卷叶螟为害急剧上升。1982年,中、单晚稻遭纵卷叶螟为害的卷叶率平均为15.5%,最高达45.05%,双晚卷叶率平均为16.8%,最高达65.5%。1984年,双晚杂交稻平均百丛有白背飞虱1493头,最高101万头,制种田为2840头。1953和1984年,两次暴发稻蝗,为害面积均在2万多亩,由于及时防治,未酿成大的灾害。
水稻病害:主要是稻瘟病、白叶枯病、矮缩病、纹枯病和稻曲病。建国前后,稻瘟病、白叶枯病,均为零星发生,个别年份造成轻微损失。50年代中期,随着大量种子调入,稻瘟病发生逐渐加重。1957年普查,局部地区叶稻瘟感染在30%左右。70年代后,一肥两稻制面积扩大,加之偏施氮肥,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明显上升,为害加重。1977年普查,穗颈稻瘟病发生面积占6.9%,病穗率为22.6——78%。全县常年发生各类病害近10万亩左右。198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于农户施肥量增大,加之相互串换种子,致使病菌传播蔓延,病情更加严重。1981年后,全县每年发生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均在15万亩以上。1982年,全县早、中稻稻瘟病大流行,发病面积突增到7.59万亩,损失稻谷425万公斤。同年,又因双晚杂交稻面积扩大,一些引进的种子夹带稻曲病菌,致使部分地区发生稻曲病造成减产。1983年,夏、秋多雨,白叶枯病大面积发生,仅新仓区就有1.4万亩受害,损失粮食16万公斤。同年,全县早、晚稻发生纹枯病8.75万亩,损失粮食63.4万公斤。1985年6——7月份持续阴雨,稻瘟病、纹枯病发展到施药防治都难以控制的程度,致使早稻受害面积达4.6万亩,损失粮食514.5万公斤。
(2)棉花病虫害
棉花虫害:50年代到60年代,棉花虫害主要是棉蚜、红铃虫、盲蝽象、棉叶螨、棉卷叶蛾、小地老虎等。70年代后,棉蚜、红铃虫为害有所下降,棉铃虫、棉叶螨、小造桥虫、斜纹夜蛾、金刚钻、棉叶蝉为害加剧,特别是6——8月干旱持续时间长的年份,棉叶螨为害严重。1981年后,红铃虫为害上升,所有棉田均遭其害。小地老虎,常年均有发生,一般年份每亩虫口在500——600头,最高年份2400头,造成棉花缺苗断垅。
棉花病害:50年代,棉炭疽病、立枯病、角斑病、红腐病,历年均有发生,但不严重。70年代后,炭疽病、立枯病为害加重,尤其是春季低温、多雨的年份,棉苗常受害死亡,造成大量缺苗。1975年5月调查,棉炭疽病病株率为17.3%,死苗率为1.72%,立枯病病株率为10.8%,死苗率为2.12%。1983年后,发现棉花枯萎病,个别田块病株率达40%。此外,县内低洼积水和缺钾棉田发生过红叶茎枯病。
(3)小麦病虫害
小麦虫害:主要是粘虫、麦叶蜘蛛和麦叶蜂,个别年份粘虫为害较重。50年代前、中期,有蛴螬、蝼蛄为害。1954年姑塘、建设等地,金龟子成片为害,60年代后渐少。
小麦病害:有叶锈病、条锈病、杆锈病、赤霉病、黑穗病及小麦线虫病。为害最普遍的是叶锈、杆锈病,1958年发病面积2万多亩,减产2成。以后由于推广抗锈品种,发病率大为下降。70年代后,赤霉病为害不断加重,1985年病害面积3.28万亩,减产8万公斤。
(4)油菜病害
主要是菌核病。70年代后,由于氮素化肥用量增加,连茬种植多,白菜型品种受害严重。1983年病株率平均20.7%,最高80%,损失率10——40%。1985年全县病害面积3.78万亩,损失菜籽56.75万公斤。
(5)甘薯病害
50年代到60年代,甘薯黑斑病普遍发生,发病田块占甘薯总面积的一半以上。70年代后,推广抗病品种和繁殖无病种苗,黑斑病得到控制,但贮藏期软腐病有所上升。
2、植保措施
(1)人工防治
解放前,农民对病虫害的防治,主要靠人工捕捉、拍打、用虫梳子梳。解放初期,仍以人工防治为主。60年代后,重点社队采取下列方法:点灯诱蛾、糖醋诱蛾、草把诱蛾;铲除稻根、杂草,消灭越冬虫源;播种前用泥、盐水选种,生石灰水浸种,开水烫种(三开一凉),西力生拌种等。
(2)化学防治
50年代中期,推广化学农药防治,如喷粉、喷雾、撒毒土等。70年代后,采取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措施,在害虫越冬场所喷药防治,用药剂对种子进行熏蒸或用药拌种、浸种,田间用化学农药喷雾或喷粉,播种前用药剂对土地进行消毒等。1982——1985年平均每年用化学药剂防治面积98.2万亩,粮食减少损失1774.85万公斤,皮棉减少损失28万公斤,油料减少损失6.8万公斤。
(3)综合防治
70年代后期,植物保护由单一化学药剂防治转向综合防治:选用抗病品种,用药剂处理种子,对调运的种、苗开展植物检疫;轮作改土,改进施肥、用水方法;加强作物栽培管理,创造不利于病虫滋生、繁殖、蔓延的生态环境;投放、保护天敌与田间施药相结合等。防治面积逐年扩大,效果也明显提高。
(4)防治体系
设立病虫测报机构:1959年,县在岔路口建立1个季节性病虫测报站,由县气象站代管。1961年,在县农科所设立常年性水稻螟虫测报站,重点测报螟情,也测报其他虫情。在花园、北中、黄镇设立测报点,系统调查观察虫情,发出适期防治预报。1964年,县农科所测报站迁到刘羊公社赤土大队,配专业技干2人,对全县水稻螟虫和其它虫情进行预测预报,在周围社队作防治示范,起了很大作用。1971年,先后在北中、牛镇、寺前、徐桥等区,各设立1个测报点,由区农技站领导,聘请1名经过短期培训的农民植保员担任测报员。1976年,县农业局在徐桥区姑塘公社双桥大队(1983年迁到徐桥公社新丰大队)建立1个棉花病虫测报站,配技干、工人各1人,开展棉花病虫预测预报。
培训农村植保员:从50年代中期起,每年都要培训一批农民植保员。到1976年,全县经过两次以上培训的农民植保员4100多人。县区有测报站、点,大队有植保员,生产队有防治员,基本形成病虫测报防治网络。1984年,县、区组建植保服务公司10个,乡办公司4个,村办专业防治队17个,专业防治户14户;他们与农户签订承包防治合同,承包防治面积1.36万亩。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