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薄板生产
合肥钢厂七车间是合肥冶金工业薄板钢材生产企业。该企业始建于1958年7月,时因厂址选定不当,致建设工程进行不到一年时间,即半途停建废弃。其后复择新址建设,一年后又因钢铁生产下马,建设工程再度被迫停止。
1969年,合钢七车间建设工程恢复上马。1970年,在工程除主机外,其余项目均未竣工的情况下,企业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视察合肥钢厂12周年,动员职工突击义务劳动,从煤场向六层楼煤气发生炉背运煤炭,当年9月18日仓促点火投产,致设备启动后30小时即被迫停止运转。整个建设工期一直延续至1972年才基本结束。当时,建成投产的主要生产设备有剪板机、平整机矫直机、煤气发生炉、煤气退火炉、电退火炉、主减速机、机后升降台、行车及电器设备等。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薄板3.5万吨,企业定名为合肥第一钢铁厂二车间(今合肥钢铁公司薄板厂,以下简称“薄板厂”)。该企业自1972年正式投产至1976年,平均年产薄板量为0.7万吨。1976年产量达1.1万吨,但仍低于设计生产能力68.6%。
从1978年起,该企业生产出现稳定上升趋势,年产量突破2万吨。1980年,薄板厂与主管部门签订包产量、包质量、包品种、包成本、包利润和高产优质奖、超额利润留成奖、材料节约留成奖、基层干部职务责任奖的“五包四奖”合同,使当年薄板产量达2.5万吨,比上年度增长25.5%,为企业投产以来年产量最好水平。
1982年10月,薄板厂结合开展企业整顿,全面推行以包产量、保质量、超额任务奖励、完不成任务扣工资为内容的经济责任制。同时成立由工程技术人员、干部和工人组成的三结合技术攻关小组,对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进行革新改造,先后完成项目有:改革沥青油熬制配方,在煤气站焦油沉淀池和露天跨加装龙门吊车,将1号、2号加热炉由等外炉改造为一等炉。
1984年,薄板厂又采取把各项经济指标层层分解的办法,实行“五捆一浮动”。即把奖金、20%的工资、高温保健费、岗位津贴和夜班费捆绑一起,随生产实绩浮动,落实到人。采取这样一些措施和办法,使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都获新的提高。1984年,薄板厂被评为合肥市最佳经济效益单位,被合肥钢铁公司授予文明生产工厂称号。1980~1985年,平均年产薄板量达到2.9万吨,比1978年总产量提高28.69%。1985年,该厂总产薄板3万吨,普板合格率达95.83%,成材料达77.34%,矽钢板合格率达100%,均好于往年。
1985年底统计,薄板厂自建成投产以来,共生产薄板材27.98万吨。轧制产品的钢种有:优质钢、普碳钢和低矽钢。产品规格有:1×1000×2000mm、1.2×1000×2000mm、1.5×1000×2000mm、2×1000×1500mm、0.5×1000×2000mm等板材。此外还生产3×1000×1000mm板材。生产薄板所需板坯,全为合肥钢铁公司所属企业供应,产品由合肥钢铁公司统一组织销售。
该厂共占地3.45万平方米,主厂房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有正式职工688人。其中有工程技术人员13人,占企业干部人数23.6%。拥有主要生产设备45台(套),固定资产原值1086.81万元,净值673.08万元。企业为全民所有制,隶属合肥钢铁公司领导,是安徽省唯一生产薄板钢材的企业。
合钢薄板厂历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管带钢材生产
合肥冶金工业生产无缝钢管、热轧带钢、冷轧带钢、焊接钢管、镀锌钢管等产品,始于1966年,专业生产企业是合肥钢厂一分厂(今合肥钢铁公司第三钢铁厂。以下简称“三钢厂”)。
三钢厂前身为中共安徽省委机关钢铁厂,起于1958年6月,1962年7月下马。1965年5月,根据“小三线”建设需要,经华东局计委批准恢复重建,建设规模为年产9500吨管、棒、带特殊钢材。
1966年,该厂冷轧带钢和无缝钢管两生产车间相继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无缝钢管5000吨。1970年,该厂热轧带钢车间初步建成并试投产,1972年进行扩建,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热轧带钢2万吨。1974年,该厂焊接钢管生产车间建成。1979年,镀锌钢管生产车间建成。三钢厂各车间全部建成投产后,使合肥钢材生产结构和品种得到极大改善,尤其是T10A冷轧带钢的生产,减少了国家对这一品种钢材的进口量。
三钢厂在生产实践中,坚持对生产设备和工艺等不断进行革新改造。1973年将无缝钢管退火炉由原抽屉式改革为连续式,使钢管退火进出炉由手工操作,改变为机械操作。1974年,该厂无缝钢管车间自制自装1台20吨冷拔机,增加了钢管生产量。1976年,无缝钢管车间先后自行设计,安装2台小管轧头机,并革新了轧头机工装夹具,增加了无缝钢管的薄小比。1977年,无缝钢管车间又先后对穿孔机、轧管机进行多次技术改造,使穿孔机主机轧辊由89转/分钟提高到114转/分钟,且机械传动平稳,既提高了产量、质量和设备作业率,又降低了原材料消耗和噪音。
1979年8月,该厂生产使用的无缝钢管穿孔顶头,由原采用3CV2W80进口材料锻制,改用由企业家属厂生产的35CVWO材料锻制,成本降低50%以上。1985年4月,该厂又将顶头端由尖头型改为圆顶型,使顶头消耗由0.6只/吨,下降到0.13只/吨,年节约生产成本金额可达1.5万元。此外,该厂无缝钢管车间还对冷拔外模由原采用氰化处理技术改革为渗硼处理技术,不仅改善了工人劳动条件,而且使冷拔外模寿命延长了3倍。1983年,无缝钢管车间复对加热炉进行技术改造,采用链式炉排替代手烧式技术,使荒管煤耗由原327.5公斤/吨,下降到205公斤/吨,烟尘含量由2500毫克/标立方米,下降到25毫克/标立方米,达到国家标准。
该厂热轧带钢车间于1983年初对轧机系统进行改造,增装一个机列“五平”,使冷带、焊管的成材率提高1%。此外,焊接管车间继1973年自装1台电感电容混合反馈200千伏高频电焊机后,又于1981年自制1台纯电容反馈高频电焊机。电焊机三四路采用该反馈技术,在国内属首例。其后,焊接管车间还将外槽路电容改用CCGSI—A000P,使外槽路电容消耗下降75元/只,每年可节约近2.25万元。1984年3月,焊接管车间3号机组改使用高压硅堆,9月,1号机组也改用高压硅堆,不仅杜绝了机械故障,消灭X射线,而且可年节电10万度。
三钢厂自1966年部分试投产到1985年,共生产无缝钢管、冷轧钢管、热轧带钢、焊接钢管、镀锌钢管、钢丝等30.86万吨。其中:无缝钢管8万吨,冷轧带钢4.82万吨,热轧带钢1.3万吨,焊接钢管12.9万吨,镀锌钢管3.8万吨,钢丝368吨。分钢种规格是:冷轧无缝钢管,钢种为15号、20号优质炭结构。规格为φ16~72×2~5mm。直流电焊管、镀锌管,钢种为普沸钢。规格为。冷轧带钢,钢种有碳结钢、碳工钢、弹簧钢、合结钢、普炭钢,规格为0.5~2×80~130mm。
1985年,三钢厂各项生产指标完成情况是:钢材总产量2.6万吨。其中:无缝钢管6848吨,合格率95.2%,成材率78%。冷轧带钢产量3677吨,合格率98.2%,成材率86.2%。热轧带钢产量2.1万吨,合格率98.9%,成材率96.2%。焊接管产量1.51万吨,合格率96.6%,成材率81.8%。镀锌钢管产量6369吨,合格率99.5%,成材率96.2%。人均年产钢材量40.17吨。
1985年底统计,三钢厂共占地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3万平方米,有正式职工165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60人,占企业干部23.9%。拥有主要生产设备149台(组),固定资产原值1770万元,净值1159万元。企业为全民所有制,隶属合肥钢铁公司领导,是合肥冶金工业主要轧材生产企业之一。
合钢无缝钢管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合钢热轧带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合钢冷轧带钢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合钢焊管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合钢镀锌钢管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合钢冷轧带钢车间历年产量和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表

合钢无缝钢管车间历年产量和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表

合钢热轧带钢车间历年产量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表

合钢焊接管车间历年产量和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表

合钢镀锌钢管车间历年产量和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表
上一篇:第三节 轧钢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