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初轧
合肥冶金工业初轧钢生产,筹建工作起步于1958年9月。经2年时间努力,于1960年9月建成初轧车间,并完成了630轧机安装工程。1960年9月采用8时钢锭(19.2cm×19.2cm)进行轧制85mm×85mm坯材的试生产,11月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入轧钢锭为10时(25.4cm×25.4cm)优质钢锭,规格限于断面135mm×135mm、115mm×115mm、95mm×95mm、68mm×68mm4种。生产车间定名为合肥特殊钢厂第一轧钢车间,即今合肥钢铁公司初轧厂(以下简称“初轧厂”)。
630轧机投产后,因设备不配套,生产车间精装区域设备尚未安装,加上工程设计存在一些缺陷,致投产不到10天时间,主动机的启动电阻器即全部烧坏。至1961年,630轧机小时产量仅达11.32吨。全年轧制坯材4106万吨,不足设计生产能力的四分之一。
1962年,初轧厂生产紧缩,裁减大批工人,生产近乎停顿。1964年恢复生产后,又因受人员、设备、钢锭供应量不足等因素影响,产量未能及时上去。1965年,初轧厂共轧制坯材5.39万吨,和1961年相比,增长31%。此后即因受“文革”运动冲击,至1970年,坯材轧制年产量,一直徘徊在5~6万吨之间。
1970年,初轧厂对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将2号加热炉由原来燃煤改用燃油,提高了设备生产能力。加上这期间合钢第二炼钢厂转炉投产,钢锭供应不足状况有所缓解,轧钢产量有所增长。1971年,初轧厂共轧制坯材8.83万吨。
1972年,初轧厂继续进行设备技术改造工作,将1号升降台翻钢及孔型移位技术,改使用“S”滑板进行翻钢及孔型移位,使坯材轧制年产量达到10.7万吨。但此时生产上存在的电机马力不足,设备事故频繁等问题,仍没得到解决,抑制了生产的持续发展。
1973年,初轧厂研制全面技术改造方案,经国家冶金工业部审定批准,并由国家投资600万元,展开对630轧钢系统进行投产以来的首次技术大改造,即“630改造工程”。此项改造工程,当时受到中共安徽省委和中共合肥市委的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630大修改造工程会战指挥部”,中共合肥市委书记郑锐任总指挥,动员省、市近200个单位,调集3000多名壮工协同会战。从当年8月1日起,至9月27日止,历时58天,全面完成改造任务。改造项目:扩增重油连续加热炉、改造1号、2号升降台和二机前后工作辊道、增建200吨热剪机1台、曲柄摇杆式冷床1台、绳轮拨抓式拉钢机3台、500立方米油罐2座、扩建厂房2704建筑平方米、新建东西两个露天跨,跨地面积7776平方米。在生产工艺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显著地提高了生产能力。1973~1979年,初轧厂平均年轧制钢产量达到14.54万吨,比大修改造前的1972年产量增长36.3%。
1980~1982年,初轧厂自筹资金209万元,先后对轧机辊道系统进行两次技术改造,使这一系统设备全部实现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要求。此外,初轧厂还先后对轧材出炉辊道伞齿轮箱、阴阳面翻钢机、机前机后拉钢机、200吨和500吨热剪机、大小冷床,1号、2号加热炉及套筒等机械设备进行技术改革,将供电线路由管线地面铺设改为电缆铺设,增加了主电机预备级电阻,将供电干线分段并在各段之间选用空气开关控制,完成大大小小改革项目70多个,不仅提高了生产作业自动化程度,而且收到了提高生产能力,降低消耗,减少机械事故,便利设备维修保养,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等综合效益。1980~1985年,初轧厂平均年开坯量18.14万吨,比1979年总产量提高2.7%。年均吨油耗91.9公斤,比1979年下降28.5%。轧坯合格率达到99.3%,普坯合格率达到99.43%,电炉钢轧制成坯率达到84.5%,转炉钢轧制成坯率达到91.44%,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达到年人均轧钢256.44吨。
1985年6月,初轧厂首次采用钢锭轧制管坯,并一次性轧成直径75mm管坯,其公差尺寸、弯曲度等工艺和技术要求,均符合部颁标准,填补了安徽省初轧生产的一项空白。
1985年底统计,初轧厂自1970年恢复生产以来,共生产各种坯材236.6万吨,轧制的主要钢材种类有:普通碳素钢、碳结钢、合结钢、碳工钢、弹簧钢、滚珠钢、不锈钢及特殊用钢等;方坯规格有:截面60mm×60mm、63mm×63mm、68mm×68mm、68mm×85mm、1OOmm×100mm、120mm×120mm、150mm×150mm;板坯:截面(厚×宽)7.1mm×240mm、9mm×240mm、9.9mm×24mm、11.8mm×240mm、14.9mm×240mm;圆钢φ65mm、70mm、75mm、80mm、85mm、90mm、1OOmm。此外还生产部分14号槽钢、15mm×175m扁钢和50mm×50mm扁坯。
该厂生产所需钢锭,来自合肥钢铁公司所属第一炼钢厂、第二炼钢厂和机修厂。生产的坯材产品,一部分供应合钢公司所属企业,一部分作商品坯,销往省内外中小型轧钢厂。
1985年,初轧厂全厂占地面积6.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7万平方米,有正式职工78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8人,占企业干部人数26.9%。拥有主要生产设备419台(套),固定资产原值1454.55万元,净值707.11万元。自建厂以来,各阶段轧制坯材产量情况见下表:
合钢公司初轧厂各阶段产量表

合钢初轧厂历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表

小型轧钢
合肥小型轧钢生产企业筹建工作始于1958年,1959年7月建成投产。主要生产设备有:侧出料二段连续式加热炉1座,250×5轧钢机一组,往复拨爪式冷床1座,160吨冷剪机1台,设计生产能力为年轧产钢材1.2万吨,企业定名为合肥特殊钢厂第二轧钢车间(今合肥钢铁公司小型轧钢厂。以下简称“小轧厂”)。
该厂生产在最初的5年中,时起时落。1964午后,虽然生产形势转好,但不久又遇到“文革”运动的干扰,至1976年,除1973年和1975年外,其余年度均未完成生产计划。
从1979年开始,该厂生产回升。当年轧钢量达到1.64万吨,首次突破设计生产能力。1980年后,小轧厂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强化企业管理,加速企业内涵革新改造。采用同步电机实行冷床同步移钢;更换轧机架牌坊,解决了因牌坊跳动致钢材轧制不稳定问题;采用塑料包扎工艺,降低加热炉油耗;采用马达反转,减少轧机反转道次;自制槽型辊道;采用围盘,安装强迫喂钢机、S型翻钢机和双层辊道等,使生产能力和水平获得明显进步。
1982年,小轧厂又增建一条350轧机生产线,主要生产设备有:侧出料三段连续加热炉1座,350×2开口式三辊轧机1组,250×4闭口式三辊横列轧钢机1组,300×2闭口式二辊连轧机一组,步进式冷床1座,10吨行车3台,5吨行车1台,以及相应的配套电器设备和机械加工设备。350轧机生产线全面投产后,使小轧厂产品品种由单一的φ14mm圆钢,发展到φ12mm、16mm圆钢和φ14mm、16mm螺纹钢等5个品种。
1985年底,小轧厂又增建一线材生产车间,主要生产设备有:推钢式连续加热炉1座、400×4粗轧机1组、300×6中轧机1组、280×8精轧机1组、链式卷线机4台、回卷式挂卷机2台、钩式冷却机1台、套圈式卸卷机2台、四炮杆型集卷机2台、行车6台、以及相应的配套电器和机械加工设备。实际生产能力为年产线材10万吨。
小轧厂自1980~1985年,累计生产钢材6.43万吨,平均年产量逾万吨,约比“文革”10年平均年产量高30%。轧制的钢材品种有:普碳钢、合结钢、碳工钢、合工钢、碳结钢、弹簧钢、不锈钢等。产品规格有:φ8mm盘圆钢、φ12、φ14、φ16、φ18、φ19、φ20、φ21、φ22、φ24、φ25、φ26、φ28mm圆钢,φ12、φ14、φ16、φ18、φ20、φ22、φ25mm螺纹钢,厚度6~10mm×宽度65mm弹簧扁钢及冷拔棒材、中空钎钢、4号、5号角钢等。φ14~18mm螺纹钢于1984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是年,小轧厂还被评为安徽省最佳经济效益单位。
1985年底统计,小轧厂全厂占地2.8万平方米,厂区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有正式职工116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0人,占企业干部人数31.3%。拥有主要生产设备22台(套),固定资产原值2140万元,净值2088万元。250轧机当年生产水平是:产品合格率99.04%,成材率95.19%,油耗60.2公斤/吨,电耗62.2度/吨,年人均产量99.84吨。350轧机当年生产水平:产品合格率94.52%,成材率91.18%,油耗68.4公斤/吨,电耗30.8度/吨,人均年产量37.85吨。
合钢小轧厂历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表

中型轧钢
合肥中型轧钢生产企业筹建工作始于1958年,当年8月破土动工兴建,1959年7月建成投产。主要生产设备有:500轧机2台,300轧机3台,1号加热炉1座,最初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普材10万吨,后按国家冶金工业部指示,按轧制优质材工艺要求进行技
术改造,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轧材7.5万吨。企业定名为合肥特殊钢厂第三轧钢车间(今合肥钢铁公司中型轧钢厂。以下简称“中轧厂”)。
中轧厂投产之初,由于生产设备不配套,工艺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加上加热炉烧煤为人工大锹填送,轧钢喂钢采取汽撬,冷床采用人拉操作,故产量低,质量不稳定,轧机作业率只达40%。
1960年,中轧厂试轧成功规格为24公斤/米轻轨。1962年钢铁生产下马,企业职工精减,工厂濒临关停。当时,国家冶金部将生产45号扁钢任务交给合钢。45号扁钢是出口古巴生产农具用钢材。合钢在接受任务后,立即组织技术攻关小组,按期轧制45号扁钢359吨,其质量,经天津第二工具厂用于加工锄头,符合要求。于是,国家冶金工业部再次给中轧厂下达2400吨国家储备钢材生产任务,使企业渡过了难关。
1963年,中轧厂生产复苏,恢复二班制生产。企业围绕增加生产,降低成本,建立干部、工人、技术人员三结合技术攻关小组,开展攻克“三率”即提高轧机作业率、产品合格率和成材率活动,使当年碳结钢材成本由1962年的1211元/吨,下降到777元/吨。
1966年受“文革”运动冲击,生产再度下降,轧机作业率仅达40~50%。1970年后,由国家投资,中轧厂先后对厂房和生产设备进行三次改造,完成的主要项目有:厂房架由原木结构改建为钢结构;主跨延长10跨,面积1080平方米;新建副跨23跨,面积2484平方米;新建一往复式冷床;将燃煤加热炉改为燃油加热炉;采用升降台代替汽撬;300轧机改用交叉辊道;以热锯代替冷剪机等。然此期间生产仍波动很大,没有使企业技术改造发挥出应有的效益。1971~1976年,平均年产坯材3.8万吨。
1977年,中轧厂生产再度回升。1978年总产量达到5.8万吨,为历史最好水平。1980年后,企业开展学习首钢活动,全面推行经济责任制,强化质量管理,严格按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进行产品技术指标考核。并对号称“油老虎”的加热炉进行炉型改造,采用炉筋管塑料包扎以及汽化冷却等技术,使加热炉重油耗降至58.27公斤/吨,达到国家一等炉标准,企业连续2年被评为市级节能先进单位,生产工段被评为省节能先进集体。1985年5月,省、市两级标准计量管理部门对企业计量工作进行检测评定:能源计量器具检测率97%,工艺控制计量检测率99%,质量控制计量器具检测率100%,经营管理计量检测率100%,计量标准周检合格率99.3%,计量器具周检合格率95%,计量器具抽检合格率90%,获二级计量单位合格证书。1984~1985年,企业连续2年被评为合肥市最佳经济效益单位。
中轧厂自1980~1985年,共生产各种坯材39.18万吨,平均年产量6.53万吨,比“文革”10年平均年产量增长71.84%。轧制钢种有优钢和普钢,其中优质钢占80%。品种有:普碳钢、碳结钢、合结钢、高工钢、不锈钢和弹簧钢等。产品规格有:φ30~60mm圆钢,φ75mm管坯,厚度10~35mm×宽度75~150mm扁钢以及带坯。此外还生产5号角钢、8号槽钢、轻轨、方钢等。产品除供应合钢公司所属企业再加工外,并由公司统一向外销售。
1985年底统计,中轧厂占地1.4万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7882平方米,有正式职工55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3人,占企业干部人数36.6%。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73.7万元,净值271.4万元,主要生产设备25台(套)。当年企业人均轧产坯材量为134.11吨,重油耗为57.38公斤/吨,电耗为65.05度/吨,坯材综合成材率93.34%。其中带坯综合成材率94.7%;坯材综合合格率98.3%;普材合格率98.86%;优材合格率97.88%。
合钢中轧厂历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表
上一篇:第二节 炼钢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