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19年6月,合肥至巢县公路始通行官办客运汽车。在通行车辆中,有7辆“福特”、3辆“雪佛兰”牌代客车。经过4年多时间的发展,到民国23年底,合肥客运有东至巢县,南至安庆,西到六安,北抵蚌埠4条班线。民国27年春,为阻止日本军队入侵,省公路局奉命毁坏合肥向外辐射的所有公路,公路客运全部中断。
抗日战争胜利后,合肥至蚌埠、安庆、立煌、巢县、浦口、水家湖、裕溪口等线路先后修复通车,晴通雨阻,无正常客运班次。民国37年12月,合肥临近解放,省公路局奉命集结合肥近50辆客(货)汽车经安庆向江南撤退,造成公路客运中断。
1949年5月,新组建的合肥汽车站利用接管来的公营汽车和私营代客车恢复合浦、合六、合安3条路线的客运,晴通雨阻,日发6个客运班次。至1970年,合肥公路客运班线增至30条,其中省际7条,省内23条;拥有专营客车76辆、3124个座位;日发车34个班次。年完成客运量232.3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4675.4万人公里,营收182.04万元。1979年6月省旅游局在合肥成立旅游车队。时有各种大、中、小型空调客车和轿车23辆,主要承担接待来肥外宾、华侨往返黄山、九华山等景区观光旅游的任务,不计营利。
1985年1月市出租汽车旅游公司成立,时有大、中、小型旧客车13辆。2月,市运输公司旅游分公司组建(翌年8月更名为合肥旅行社),有客车16辆,经营合肥至黄山、合肥至九华山、合肥至天柱山等风景区及省外旅游城市和风景区的客运业务。年底,市专营客运企业计有大、小客车448辆;营运班线81条,其中省际23条,省内58条;日发236个客运班次。年完成客运量2706.9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91039.5万人公里,营收1897.05万元。
1987年,市专业客运企业拥有客车588辆;营运班线104条,其中省际30条,省内74条;日发318个客运班次。年完成客运量7576.3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09965.1万人公里,营运收入2487.27万元。
公路车站
民国19年6月11日,省公路管理处始在合(肥)巢(县)段设合肥汽车站。1985年,合肥市辖区内共有7个县级以上汽车站:合肥汽车站、合肥市出租旅游汽车站、省汽车客运服务公司长途客运汽车站、合肥市运输公司旅行社长途客运汽车站和肥东、肥西、长丰3个汽车站车站。总占地面积8779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947平方米;日发515个客运班次。年完成客运总量2706.9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91039.5万人公里,营收1897.05万元。
1987年,7个站日发837个客运班次。年完成客运量1498.9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92146.77万人公里,营收2690.98万元。
合肥汽车站民国19年6月,省公路管理处在合肥城东买卖街(今三里街立交桥东)设合肥汽车站。该站为合巢公路段客运始发站。民国24年,省公路局在合肥城东崇德街代庵桥下白衣庵处(现蚌埠路第一小学对面)设合肥汽车东站。民国27年日军侵占合肥县城时,东站关闭。
抗日战争胜利后,省公路局于民国35年12月在合肥城南德胜门(现安徽日报社附近),城西二里街分别设1个汽车分站。城南分站建有站房、售票房3间,小砖小瓦结构;城西分站无站房。同年,东站经整修恢复开业,为合肥县城主要的汽车站,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约90平方米。民国35年9月,交通部公路总局南京第一运输处第四运输段合肥汽车站(今蚌埠路第一小学后面)建成启用。占地面积350平方米,有5间小砖小瓦结构的站房,客、货兼营。日均客流量60人次,月均营收200元。
1949年元月初,合肥东站站房毁于大火。其站务人员、营运车辆及主要设备随国民党军政当局撤迁。1月21日合肥解放后,合肥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员接管合肥汽车站。该站有职工26人(含学徒工),有美国产破旧的“道奇”货车3辆及少数几件修车用的手工工具。他们于同年5月利用公、私营汽车恢复公路客运,开通合(肥)浦(口)、合(肥)六(安)、合(肥)安(庆)3条晴通雨阻的营运线路。1952年,合肥汽车站改属省汽车运输公司。内设调度、服务、票房、行李房、站长室;有职工46人;日发车6个客运班次,日客流量300人次。12月,站址向西平行迁移800米(现合肥汽车客运公司保养厂西北角),占地面积510平方米,站房使用面积70平方米。翌年6月,车站增办零担货运服务业务。1955年初,迁至胜利路59号,占地面积1401平方米,隶属省交通厅汽车运输公司淮南运输分公司。
1964年9月,合肥汽车站更名为合肥汽车中心站。内设客车队、货运站、客运室和保养场,是综合性的运输服务单位。1969年4月,该站隶属市交通支队。1970年11月,隶属安徽省合肥汽车运输公司。
1980年2月,中心站所属的客车队经改编直属安徽省合肥汽车运输公司;中心站更名为合肥汽车站。合肥汽车站有职工156人,是无自有营运车辆的综合服务性车站,共开通47条长途客运线路,日发51个客运班次(不含短途客班)。1983年9月,迁至明光路104号新建站房。新站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其中站房建筑面积9577平方米,停车场面积9400平方米,可同时停放150辆大、中、小各类客车。五层主站房大楼,装备有电梯、升降机、电动大门;售票厅开设18个售票窗口,发售当日和3日内客票;候车大厅可容纳2000名旅客候车,厅内设有服务台、阅览室、小卖部和卫生医疗台等配套服务设施;19个检票门上端均装有大型电子显示器,可自动显示各班次发车方向和时间;行李房装有传动机,可将乘客的大宗行李包裹传送到车顶平台。
1985年,合肥汽车站隶属市汽车运输公司。拥有职工23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6名,四级以上技工79名;固定资产原值241.1万元,净值230万元。日发135个客运班次,通车站点348个。自11月起,该站敞开大门,允许集体运输企业及个体运输专业户的客运汽车进站与国营企业的客车在同等条件下经营,统一售票,统一检票,定期结算,被交通部授予“优质服务单位”和“文明车站”。
1987年,合肥汽车站共有职工255人,日发车232个客运班次。
1970~1987年合肥汽车站实绩表

肥东汽车站民国19年6月,店埠汽车站开业,办理合(肥)巢(县)公路汽车客货运输业务。民国35年4月,省公路局投资将店埠简易车站建设为正式车站,建土墙草屋站房2间,占地面积30平方米,无停车场地;过往运输车辆停靠公路旁边。
1955年6月,店埠汽车站更名为肥东汽车站,隶属省汽车运输公司淮南汽车运输分公司。该站租赁民房2排9间,占地面积170平方米,其中停车场占地面积40平方米。有正式职工4人;共开通店埠——高亮、店埠——古城2条营运线路,日发2个客运班(次)。1957年,增开店埠——长临河客运班次;路接合肥——梁园客运班车。往返营运客车均是合肥、巢县、蚌埠汽车站的驻点客车。1962年2月6日,该站因汽车加油不慎酿成大火而毁。
1964年初,新建的肥东汽车站启用,有职工17人,日发车7个客运班次。1969年,站内设车队,站队合一,有客车7辆,隶属肥东县交通站(局)。
1970年,肥东汽车站归属巢湖地区汽车运输公司管理,有职工41人,客、货汽车8辆,日发10个客运班次,路接21个过往客运班车,日均客流量1000人次。1979年,巢湖地区汽车运输公司抽调20辆客、货汽车,与肥东汽车站的8辆汽车合并成立巢湖地区汽车运输公司第二汽车队,肥东汽车站成为无车辆的单独服务性的车站。1983年7月,肥东汽车站隶属合肥市汽车运输公司。1984年5月,与巢湖地区汽车运输公司第二汽车队合并成立合肥市汽车运输公司第九汽车队(队、站合一),时有职工320人,隶属关系未变。
1984~1987年肥东汽车站实绩表

肥西汽车站民国21年元旦,占地27平方米的上派汽车站(位于肥西县城上派大桥南端的合安公路右侧)开业办理合(肥)安(庆)公路客运业务,日接发客、货运输车辆45辆(次)。民国26年,日接发汽车61辆(次),并开始为过往的客、货汽车驾驶人员提供食宿服务。翌年5月,该站因合肥县城沦陷,公路毁坏而停业。民国35年7月恢复经营,并将占地面积扩大到140平方米。时有职工4人,仍办理路接往返车辆业务。
1949年3月18日,上派汽车站开业,隶属皖北水陆运输公司六安分公司。时有职工25人,日路接3个客运班次,日均客流量40人次。1952年7月,改属省汽车运输公司六安汽车运输分公司。1953年9月,改属淮南汽车运输分公司(系省设在合肥的运输组织)。1962年10月,改属淮南汽车运输管理局六安总站。1964年,改属省汽车运输公司六安汽车运输分公司。1972年,更名为肥西汽车站。1980年,归属合肥市汽车运输公司管理。11月,公司投资70万元,开工新建肥西汽车站。1984年,肥西汽车站有职工110人,日发车56个客运班(次),日接170辆往返客车,日均客流量4000人次。1985年1月1日,该站由旧址迁至县城南郊3公里处新站址。时有职工56人,日发车55个客运班次;下设花岗、山南、金牛、五十小庙、金桥、三河6个分站和董岗、四合、南岗、半个店4个代办站;年完成客运量415.758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8193.7542万人公里,营收271万元。1987年,日发车84个客运班次,路接200辆往返客车。年客流量346.066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8213.2454万人公里,创利3.78万元。
长丰汽车站1965年10月,长丰汽车站建立,站址在县粮食局大院内,隶属合肥汽车中心站。该站初始有正式职工6人,有简易代客车3辆,日均客运量30人(次),日营收50元。1967年8月,接收合肥汽车中心站调配的3辆简易客车投入营运,有4条营运路线,日均营收120余元。1970年4月,该站隶属合肥市汽车运输公司,日发11个客运班次,路接4个班次,营运线路有长丰——合肥、长丰——淮南、长丰——寿县、长丰——朱巷、长丰——造甲等,日均营收1200元。1984年6月1日,合肥市汽车运输公司所属第一汽车队(客运)的20辆客车和部分驾驶员调至长丰县与长丰汽车站合并,成立合肥市汽车运输公司第十一汽车队。
1985年,长丰汽车站有职工91人,营运客车22辆。经营长丰——合肥、长丰——寿县、长丰——淮南、长丰——定远、长丰——造甲——合肥5条客运线路,日均客流量2000人(次)。年完成客运量170.6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902.56万人公里,利润12.41万元。全站占地2745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038.19平方米,停车场面积1706.81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971.21万元,其中车辆845.95万元,房屋102.99万元。1986年,合肥市政府从能源交通返还资金中拨款投资85万元,于县城西郊新建一座新的长丰汽车站。
1987年,长丰汽车站完成客运量130.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997.8万人公里,营收105.07万元,利润4.5万元。
短途客运
1951年8月,合肥汽车站始开通合肥至肥东梁园短途客运班线。到1953年12月,开通了合肥——梁园、合肥——上派、合肥——舒城、合肥——苏家埠4条短途客运班线,日发客车12个班次。此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至1985年底先后开通合肥至杜集、造甲、炎刘、店埠、忠庙、众兴、上派、三河、官亭等35条短途客运线路;在沿途设有235个站点。是年,该站拥有短途客运汽车102辆、5860个载客座位,日发204个客运班次。年完成客运量1202.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2621.7万人公里,营收357.27万元。1987年拥有短途客运汽车106辆、6040个载客座位,日发276个客运班次;在沿途设有247个站点。年完成客运量174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0472.9万人公里,不仅沟通了城乡人民之间的密切联系,而且大大推动了城乡互补经济的快速发展。
线路与站点抗日战争胜利后至1951年8月,合肥的短途乘客多由长途客运班车搭载。
1951年8月,合肥汽车站开通合肥至肥东梁园公路短途客运线路后,日发1个客运班次,在沿途设有店埠、梁园2个汽车代办站。1953年12月,开办合肥至肥西上派短途客运,日发4个班次,在沿途设有5个站点。1956年2月,开通合肥至吴山庙班线,日发车2个班次,在沿途设有双岗、林小店、梅冲、范小郢、岗集、千古庙、哑叭店、山阁店、斗镇9个站点。翌年2月,开通合肥至肥东卅头、肥西塘西线路,日发车4个班次。1958年7月,增开合肥——店埠、合肥——塘西、合肥——上派、合肥——岗集线路星期六、日短途班车。7月20日,开通合肥——古城线路,日发车2个班次,在沿途设8个站点。1959年3月,始办合肥——上派循环班车,每天晨6时至下午4时每2小时发一班,日发12个往返班次,沿途设南七里站、姚公庙、十八里岗、廿铺、桃花镇等站点。1966~1972年,先后开通合肥——青龙,沿途设12个站点;合肥——忠庙,沿途设4个站点;增开合肥——店埠、合肥——义城、合肥——杨公3条短途班车,日发14个班次。至1972年末,合肥市短途客运线路共开通15条(不含同线路的循环班车、周末班车和增开的班车),在沿途共设有70个站点。
1973年1月1日,合肥——阚集班车运行,沿途停靠7个站点。为了解决农民白日进市区进行农贸交易,晚上返回乘车难的问题,合肥汽车站始办合肥——店埠,合肥——上派夜间短途班车,每夜各发1个班次。9月27日,合肥——刘老圩短途线路班车运行,沿途设14个站点。1976年后,合肥汽车中心站先后开通的短途客运线路有:合肥——桥头集,沿途设4个站点;合肥——复兴,沿途设3个站点;合肥——三河,沿途设12个站点;合肥——造甲,沿途设14个站点;合肥——炎刘,沿途设6个站点;合肥——西山驿,沿途设9个站点;合肥——巨新,沿途设3个站点。1980年,合肥汽车运输公司组建第四客车队,经营18条短途线路,日发120个班次,分别夜驻忠庙、阚集、店埠、长临、上派、三河、青龙、官亭8个站点,翌日晨返回合肥。
1985年,合肥汽车站新开通的短途客运线路有:合肥——黄麓,沿途设12个站点;合肥——藕塘,沿途设7个站点;合肥——石塘,沿途设5个站点;合肥——众兴,沿途设9个站点;合肥——高店,沿途设10个站点;合肥——夏店,沿途设8个站点;合肥——杜集,沿途设5个站点;合肥——双枣,沿途设3个站点。另外,由市公共汽车公司经营的近郊短途线路有:双岗——卅头(25路),大兴集——撮镇(28路),七里塘——南卅岗(29路),七里塘——北卅岗(24路),葛大店——义城(27路),南七里站——廿铺(26路)。市公路运输部门共有短途营运客车102辆、5860个座位,营运线路35条,通车里程1026公里。
1987年,合肥新开通的短途客运线路有:合肥——栏杼,沿途设店埠、西山驿、烟墩岗、苏家湾、青岗等站点:合肥——丙子,沿途设十八岗、烟墩、王岗等站点;合肥——费集,沿途设白龙、东户等站点。市公路运输部门共有短途营运客车106辆、6040个座位,日发班次276个。
运量与营收1970~1980年,合肥市的短途客运由合肥汽车运输公司客车队独家承运,长、短客运统为一体,统一核算。为适应城乡短途客运量不断增长的需要,合肥汽车运输公司于1980年12月组建第四客运车队专营辖区内短途客运。1981年,将原位于胜利路北端的老汽车站更名为市短途汽车客运站,实行站队结合、以站带队。1983年,该队拥有公路短途营运客车近90辆,年完成客运量1121.1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9966.1万人公里,营收299.27万元。1985年完成客运量1202.5万人,客运周转量22621.7万人公里,营收357.27万元。
1986年,随着运输市场进一步开放,国营、集体、个体客运一起上,合肥辖区内乡乡通客车,解决了农民进城乘车难的问题。但是,由于管理工作跟不上等原因,国营合肥——梁园,合肥——造甲、合肥——长丰、合肥——三河短途客运班车的轮胎、车窗玻璃等,常被戳通、砸烂,有的驾驶员还遭殴打致伤,致使国营短途班车一度受阻,客运量明显下降。至年底,第四短途客车队完成客运量105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4.2%。1987年该队短途客运汽车增加到106辆。年完成客运量1740万人,营收403.73万元。
1985年合肥市短途客运线、站一览表

长途客运
民国19年,合肥第一条官办长途汽车客运班线——合巢公路班线开通。此后,合肥——六安、合肥——安庆、合肥——蚌埠客运班线相继开通。民国27年3月,合肥奉令将向外辐射的各条公路毁坏,客运中断;所有客货汽车在被调往大西南途中,或被炸毁或被强征军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征集民夫星夜赶修原毁坏的各条公路,于民国34年11月恢复合蚌、合安、合立(煌)、合巢4条线路的客运业务,后又将合裕、合浦班线开通。客车晴通雨阻,无正常班次。民国36年末,合肥汽车站日发26个客运班次,其中商车11个班次。民国37年3~9月,省公路局为节省开支,先后将因业务清淡而停顿的阜阳、蚌埠、芜湖等21个汽车站裁撤,集中约50辆汽车成立合肥车务管理处,继续经营区间客运。同年12月,合肥临近解放,省公路局奉令集结合肥约50辆客(货)汽车经安庆向江南撤退,合肥向外辐射的公路客运全部中断。
1949年5月,新组建的合肥汽车站利用接收的代客车(货车搭蓬)及私营商行的代客车,陆续恢复合浦、合安、合六3条晴通雨阻的客运班线。至1958年10月,合安、合六、合浦、合裕、合蚌、合寿(至田家庵)等6条客运班线都晴雨畅通。1963年10月,中共安徽省委领导同志在全省交通会议上提出客车拖带挂车的设想,合肥车场第一车队一辆客车率先拖带3吨行李包裹挂车参加营运的办法被全省交通系统推广。1966年后,用客车拖带行李挂车的做法被取消。1976年,合肥专业客运单位拥有122辆崭新的国产客车。使用国产车,修理配件易购,车辆出勤率高。1978年,合肥向各地延增的客运班线47条,其中省内38条,省际9条;日发车共51个班次。
1985年,客运班线增加到81条(含旅游班线),其中省际23条,省内58条。
1987年,客运班线增加到104条,其中省际30条,省内74条。合肥——温州是省际最长的一条班线,全程881公里;合肥——屯溪是省内最长的一条客运班线,全程409公里。
合浦班线民国19年6月,合(肥)——巢(县)公路客运正式通车,全程73公里。车辆沿途停靠店埠、西山驿、柘皋、夏阁至巢县。民国35年,省公路局在合巢线的基础上,开通合肥——浦口客运线路。车辆沿途停靠店埠、柘皋、古河、全椒、将夏、江浦等主要站点。民国37年底,客运中断。
1949年5月,合肥汽车站利用接收的代客车(货车搭篷)恢复合浦线客运。但路况差,车辆晴通雨阻,无固定班次。1955年7月,合肥与浦口日对开客车1个班次,上午4点30分发车,11点30分到达。1958年,交通部门在沿线分设全椒乙等站,店埠、浦口二等站,柘皋、古河三等站,二郎口、乌衣分站,西山驿、苏家湾、油坊集、陈家市、中心集、界首、东葛代办站,卅铺、东山口、太平、武岗、许店、西葛、毛坦桥、高里店、浦镇招呼站。1965年,安徽与江苏两省签订公路客运协议,将合浦客运线延伸至南京汽车站,日发4个客运班次。同年,合肥开辟了经此线分延至江苏淮阴的客运班线,日对开1个客运班次。客车沿途停靠柘皋、古河、全椒、滁县、来安、半塔、汊涧、马坝、蒋坝、洪泽、二河等主要站点。1984年,合肥开通经此线延伸至上海市的客运班线,客车沿途停靠肥东、全椒、南京、句容、常州、常熟等主要站,后因经济效益不佳而停开。
1985年,通过合浦线路的长途客运班线共11条,其中省际客运班线有合肥至无锡、常熟、常州、南京、淮阴、扬州、南通、溧阳8条,省内客运班线有合肥至滁县、天长、全椒3条。1987年,通过合浦线的长途客运班线增加到13条,日发车共47个班次。
合安班线民国21年12月,安(庆)合(肥)公路部分路段始通客车,车辆晴雨通车,无固定班次。民国34年8月,安徽省会迁到合肥。安合线改称合安线,全长185公里。车辆沿途停靠上派、花子岗、桃镇、舒城、南港、沟二口、大关、吕亭驿、桐城、范家岗、新安渡、高河埠、斋仁铺、月形山、西路湾、十里铺、北门等站点。民国36年,合肥——桐城的客运班车每日各对开1个班次。民国37年底合安线客运中断。
1949年5月,合肥汽车站恢复合安线的客运业务。车辆晴通雨阻,日发2个班次。1952年1月10日,合安线首开乘客对号入座客车,日对开1个班次,全程184公里。1955年7月至1958年2月,合肥陆续开通经合安线达枞阳、庐江、潜山、太湖、宿松、望江、岳西、含山等县的客运班线。1958年,交通部门在合安线上分别设舒城、桐城二等车站,小派河、高河三等车站,桃溪、新安渡、月形山分站,南门、花字(子)岗、南港、沟二口、大关、吕亭驿代办站;廿铺、七里河、军埠、小河湾、卅铺、范家岗、茶树、范家塘、总铺招呼站。
1985年5月,合肥开通经合安线延达江西南昌的客运班线,日发1个客运班次。客车沿途停靠肥西、舒城、桐城、高河、潜山、太湖、宿松、黄梅、九江、德安等主要站点,行程564公里。至年底,合肥开通经合安线向外辐射的长途客运班线有20条,其中跨省际的有合肥至南昌、景德镇、九江3条,省内的有合肥至安庆、青阳、东至、望江、舒城、枞阳、贵池、石台、桐城、先锋、塘串河等17条。1987年,由合肥经合安线向外辐射的长途客运班线有25条,日发车共74个班次。
合芜班线民国34年11月,合肥至裕溪口的客运班线开通,全程125公里,每周4个班次。民国36年7月,合裕线官营客车每星期对开6个班次,商营客车每日对开2个班次,沿途停靠撮镇、桥头集、炯炀河、中垾、巢县、林头、东至、桐城闸、沈家巷等站点。民国37年底,客运中止。
1957年3月,合裕班线晴雨通车。至1958年12月,合肥先后开通经此线分达无为、和县、含山3条客运班线,沿途分设巢县二等车站,撮镇代办站和桥头镇、烔炀河、中垾、林头、塔子岗、桐城闸、沈家巷停靠点。1965年6月,合肥开通经合裕线至徽州屯溪的客运班线。客车沿途停靠巢县、无为、二坝、宣城、河沥溪、绩溪、歙县等站点,日发车2个班次。全程434公里。同年,合裕班线从裕溪口延伸至二坝,客车经轮渡驶抵芜湖市。1978年,合裕线改称合芜线。1980年7月,合肥汽车站始开经该线延至黄山的旅游快车班次。客车沿途停靠巢县、芜湖、繁昌、泾县等站点,日对开1个班次。全程356公里。
1985年,由合肥始发经合芜线向外辐射的客运班线有16条,其中跨省际的有合肥至杭州、温岭2条,省内的有合肥至芜湖、铜陵、马鞍山、歙县、屯溪、黄山、泾县、宣城、广德、九华山、巢县、无为、含山等14条。1987年,由合肥经合芜线向各地辐射的客运班线有20条,日发车共63个班次。
合蚌班线民国22年7月合肥至蚌埠始通客车。全线为土路便桥,长180公里。车辆晴通雨阻,无固定班次,沿途停靠店埠,梁园、定远、凤阳等站点。由于此线衔接淝河、巢湖沿岸鱼米之乡,因而客运繁忙,营业兴旺。民国25年6月淮南铁路全线通车后,合肥商旅常常改乘火车到田家庵再乘船达蚌埠,乘汽车赴蚌埠者日渐稀少。民国27年3月公路客运中断。民国34年11月公路改线,合肥公路客车沿已拆轨闲置的淮南铁路路基经水家湖至蚌埠,沿途停靠双墩集、罗集、下塘集、朱家巷(现朱巷)、水家湖、九龙岗、上窑、考城、刘府等站点,晴通雨阻,无固定班次。民国36年1月,合蚌线公路客运缩短至水家湖段。车辆日对开2个班次,上午7时30分发车,中午11时30分到达。民国37年底,客运中止。
1952年5月,合蚌线客运恢复,全程160公里。客车沿途停靠店埠、梁园、获城、官心铺、江巷、张桥、定远、山头店、肖巷、三合树、总铺、凤阳、长淮卫等站点。1958年,交通部门在沿线分设店埠二等车站,梁园分站,高塘埠、定远代办站,卅铺、获城、严桥招呼站和路口埠、八斗岭、响导铺、江巷、张桥、严桥、肖巷、总铺、凤阳、门台子、长淮卫停靠点。
1985年,每日由合肥通过合蚌线向北辐射的客运班线有合肥至定远、凤阳、蚌埠、五河、嘉山、泗县等,日发车共8个班次。1987年,客运班线增至9条,日发车增至11个班次。
合淮班线民国22年6月,合(肥)寿(县)公路始通客车,车辆晴通雨阻,无固定班次。
1955年8月,合肥——瓦埠始通客车。1958年,合肥——瓦埠——寿县始通客车,车辆沿途停靠岗集、哑叭店、吴山庙、杨店、曹巷、杨公庙、东津渡等站点。同年12月,合肥经合寿线分达淮南田家庵客运班线开通,车辆沿途停靠岗集、吴山庙、杨庙、曹庵、大孤堆等站点。
1985年,由合肥经合淮线向外辐射的客运班线有15条,其中跨省际的有至周口、郑州2条,省内的有至太和、阜阳、涡阳、阜南、亳县、颍上、蒙城、寿县、临泉、利辛、淮南、凤台、灵璧等13条;日发车共33个班次。1987年,通过该线通往各地的客运班线增加到19条,日发车共46个班次。
合六班线民国22年初,省建设厅为使合(肥)六(安)公路客(货)运畅通而招商行车。3月,商民李公案集资筹组合六路商办汽车公司,并与建设厅订立营运合同。但因其股金不足,仅有5辆破旧汽车,组织尚未健全即招揽乘客,结果经营亏损,被迫停业改组。商民方星樵接任经理后继续执行招商合同,于8月1日正式运营。但因秋雨绵绵不能通车,加上无证商车与其争运,使其日营收仅20余元。省建设厅虽屡令合肥、六安二县取缔无证商车,但终因商办汽车公司管理不善、经营无力,而于翌年6月改组成立振兴商办长途汽车公司,继续经营合六路的招商客运业务。民国27年3月,合六公路毁坏,客运中断。民国34年11月,合肥——六安——立煌(今金寨)班线恢复客运,全程242公里,沿途停靠官亭、六安、麻埠、流波疃等站点。民国36年春,因该线路六安至立煌段路况差而导致客车停驶。合六段每日上午8时由官办和商营客车各对开1个班次,于中午12时分别到达终点站。
1952年,合肥开通经合六线抵达叶集的客运班线,车辆沿途停靠二十里头、五十小庙、官亭、金桥、杨小店、二十铺、六安、三里街、赛石机、徐集、姚李庙、大顾店、熊店子到叶集等站点,全程151公里。1958年,省公路运输管理局在该线设下列等级站点:六安乙等站,官亭二等站,五十小庙分站,大铺头、卅岗、大柏店、五士店、金桥、四十铺、卅铺代办站,五拐岗、杨小店、廿铺、五里墩停靠点。
1985年,由合肥经合六线延伸分达各地的客运班线有12条,其中跨省际的有至武昌、麻城、南阳、潢川、信阳、商城、固始、武汉8条,省内的有至六安、梅山、霍丘、霍山4条;日发车共51个客运班次。1986年1月29日,合肥汽车站首次开通经此线分达长沙的长途客运班线。车辆行程845公里,沿途停靠六安、商城、麻城、黄陂、汉口、武昌、咸宁、蒲圻、临湘、岳阳等站点。后因载客量低而于同年3月停开。1987年,由合肥经合六线分达各地的客运班线共18条,日发车共77个班次。
1985年合肥市长途客运班线表

运量民国35年,省公路局商请全国公路总局第一运输处经营合肥——水家湖、合肥——裕溪口的长途客运。因线路多为土路便桥,车辆晴通雨阻,故不能满足商旅乘车需要。10~12月,两条班线的营运客车共完成56185延车公里(行驶里程),客运量12320人次。民国37年1~7月,公营合水、合裕、合浦3条线路的客运量有所增长,客运共完成373410延车公里,运量84506人(次),周转量7710777人公里。同年8月,由于物价飞涨,无票乘车者多,途中劫车案件常有发生,故客班减少,客运量大幅度下降,造成营运巨额亏损。同年8~12月,合水、合裕两条班线的一些客车被迫停驶,客运仅完成54508延车公里,客运量12830人(次),周转量1222757人公里。
1949年3月,合肥市商联汽车运输公司经营合六、合舒、合巢等线路的客运,无正常班次。合肥汽车站经营合安、合六、合浦3条营运线路,年完成客运量2.29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29万人公里。1954年,合肥市的23辆营运客车,年完成客运量58.9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598.6万人公里,营收211957.54万元(旧人民币)。1966年,合肥市的66辆营运客车年完成客运量408.7万人次,周转量15584.6万人公里,营收374万元。1967年,市71辆营运汽车因受“文化大革命”“武斗”的影响而常常停开,客运量1967.年比1966年下降19.43%,1969年比1966年下降50%。1970年,虽然客运汽车增加到76辆,但是年完成客运量仅232.3万人次,营收182.04万元,分别比1966年下降43.16%和51%。
1976年,合肥市国营专业客运汽车共122辆,且全部为国产新型客车,年完成客运量、周转量、营收分别比1970年增长184%、85%、117%。1979年客车增加到133辆,年完成客运量906.8万人次,周转量32990.9万人公里,营收619.88万元,分别创历年同期最高纪录。
1984年,市专业客运企业共拥有350辆长途营运客车。这些车全是合肥客车厂、合肥汽车修配厂生产的JT680,JT661A,JT662等优质客车,运力大、运量多。年完成客运量2644.7万人次,周转量99469.5万人公里,营收1675.01万元。
1985年客运市场开放后,全市国营、集体企业拥有公路客运汽车448辆,年完成客运量2706.97万人次,周转量91039.5万人公里,营收1897.05万元,比1978年分别增长224%、196.4%、367.4%。
1987年,运输市场进一步开放,合肥市新增个体客车29辆。全市公路营运客车增加到588辆,年完成客运量7569.37人(次),周转量109965.01万人公里,营收2487.27万元(不含市出租旅游汽车公司客运营收)。
运价民国25年,合肥——安庆汽车客运价为每人公里300元(法币,下同);合肥——六安、合肥——巢县汽车客运价为每人公里225元。
民国36年1月,合肥长途汽车客运价:以汽油、酒精为燃料的客车每人公里120元;以木炭为燃料的客车每人公里108元。民国37年,物价飞涨,客运收入不敷支出,于是交通营运部门就随行就市,提高票价。4月1日,以汽油、酒精为燃料的汽车客运价每人公里7500元。12月,则比原价上涨132倍。私营客运,皆为当面议价,谈妥乘车。
1949年5月10日,合肥普通客运票价每人公里16元(旧人民币,下同)。10月6日,由于汽车油料、轮胎、配件价格上涨,客运价格调整为:不对号普通客票每人公里60元,对号客票每人公里78元。11月19日,汽油、轮胎价格又涨,客运票价调整为每人公里120元。12月9日,汽油、轮胎及修配材料价格再涨,客运运价又调整为每人公里300元。1950年3月30日,合肥客运票价以汽油为燃料的客车每人公里450元;以木炭为燃料的客车每人公里400元,5月28日下降为270元。6月20日,客运对号座位票价每人公里612元。翌年1月1日,普通客车每人公里375元,对号客车每人公里366元。1953年10月1日,普通客车每人公里395元,对号客车每人公里405元。11月2日,液体燃料客车普通客票每人公里380元,对号客票每人公里490元(包括2%的客运保险费)。1955年7月1日,按客车燃料及路面等级确定不同的票价标准:液体燃料普通客车,甲等路面每人公里0.032元(新人民币,下同),乙等路面每人公路0.034元,丙等路面每人每公里0.036元;对号客座甲等路面每人公里0.035元,乙等路面每人公里0.037元,丙等路面每人公里0.039元。固体燃料普通客车,甲等路面每人公里0.028元,乙等路面每人公里0.029元,丙等路面每人公里0.032元;对号客座甲等路面每人公里0.030元,乙等路面每人公里0.031元,丙等路面每人公里0.035元。
1956年2月1日,液体燃料普通客车,甲等路面每人公里0.031元,乙等路面每人公里0.033元,丙等路面每人公里0.034元;对号客车,甲等路面每人公里0.034元,乙等路面每人公里0.036元,丙等路面每人公里0.037元。固体燃料普通客车,甲等路面每人公里0.027元,乙等路面每人公里0.028元,丙等路面每人公里0.030元;对号客车,甲等路面每人公里0.029元,乙等路面每人公里0.030元,丙等路面每人公里0.033元。5月1日,公路运输单位实行客运运价不分地区、路面等级和客车燃料种类,统一按每人公里0.027元计算。
1965年6月28日,简易客车和代客车的客运票价标准,从每人公里0.027元降至每人公里0.024元(不包括保险费),降低幅度11.2%。
1970年,合肥客运票价执行国内统一标准:每人公里0.02448元,其中含旅客保险费0.00048元。1986年1月1日,根据省有关规定,客运票价调整为每人公里0.02648元,其中增收建站集资费每人公里0.002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