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通信
民国25年,合肥火车站的通信设备有5台,其中调度电话分机(使用选别器呼叫)、行车(闭塞)电话机、公务电话机(用长短点数要通对方)各1台(均为德国造“依巴德”牌磁石话机),电报机2台。电报两端分开,由行车人员作报,通信人员维修。民国26年10月,为了不让日军使用淮南线铁路设施,九龙岗至裕溪口铁路及其通信设备被拆除。
民国27年6月,淮南铁路全线沦陷。日军为掠夺淮南的煤炭资源,重新装设淮南铁路线通信设施,恢复合肥站通信。民国33年,日军将水家湖至裕溪口的铁路通信设备撤除,合肥站通信再度中断。抗日战争胜利后,合肥站安装了无线电报机及15瓦手摇发电机,供公路运输部门作汽车运输通信使用。民国37年10月10日,水家湖至合肥铁路线恢复通车,合肥站使用1台20门磁石电话总机。
1950~1952年间,合肥铁路地区通信设施更新,通信线路延伸至裕溪口火车站。同期,合肥通讯试验室建立,时有单工会议机、站场扩音机各1台,单路载波机2台。至此,合肥、九龙岗至蚌埠区间首次有了长途载波话路。
1953~1956年,铁路电务部门陆续在沿线各站安装扳道通讯电话,增设小站电务工区区段电话,并更换使用天津产“中天”牌电话机。
1959~1961年,合肥通信试验室迁至位于大东门的铁路大楼,使用6台共300门的供电式电话交换机和5台载波机工作。1963~1966年,蚌埠电务工程队对合肥铁路电信线路进行大修,将木质电线杆全部换成水泥电线杆,将两篷4线木担更换为两篷8线木担,还将通信明线由8根增加到16根。至1966年底,合肥铁路地区共设置通信明线246.7根长公里,通信电缆14.5皮长公里,电话总容量450门,电话机305台,供电式长途载波机10台,载波话路37条,各种会议机、扩音机10台,音频电报机6台。1967年,水家湖电话所建立,并使用50门磁石电话交换机。
1968~1970年,合肥通信站使用400门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1974年,合肥至蚌埠铁路长途自动拨号电话开通。1975年,铁路电务部门在管辖的铁路正线上的部分车站,装设供行车指挥使用的电话集中机(又称通信集中台)和音频分机,通信的可靠性和使用效率提高。
1976~1978年间,合肥铁路地区通信全部实现自动化。其中,合肥、九龙岗站使用步进制自动电话,裕溪口、巢县、水家湖站使用纵横制自动电话,蚌埠铁路分局与合肥铁路地区管辖内的部分车间、线路间使用长途自动拨号电话,各载波室使用替代电子管通信设备的晶体管通信设备。至1978年底,合肥铁路地区共设置通信明线332.609根长公里,通信电缆62.479皮长公里,电话总容量835门,电话机579台,长途载波机9台,载波话路68条,各种会议机、扩音机20台,电话集中机46台,音频分机177台,音频电报机6台。
1979年,合肥铁路电报所分为普报、确报两个分所。普报所采用DCY型机械电传打字电报机,将电报稿由人工手抄改为机械打字。1982年,合肥至上海铁路长途自动电话。开通。
1985~1987年,合肥铁路地区通信设备有:通信明线335.606根长公里,通信电缆145.368皮长公里,自动电话总容量1355门,自动电话机755台,长途载波机12台,载波话路101条,各种会议机、扩音机60台,电话集中机69台、音频分机201台,音频、电传电报机7台。信号
1949年前,合肥火车站使用简单的臂板信号机(俗称“洋旗”)和加拿大制造的带柄标志道岔转换装置,无联锁、闭塞等成套铁路信号设备,无专业信号人员。
自1949年起,合肥铁路地区各站,开始通过九龙岗电务驻在所从津浦铁路线调进专业信号人员,并配套安装了信号设备。1952年,九龙岗电务段内设九龙岗、合肥2个信号领工区及4个信号工区。
1952~1957年,合肥铁路地区各站陆续安装了联锁箱、路签、路牌和闭塞机。1958年,合肥铁路线上的道岔设备,全部换成不带电锁器的道岔转换握柄和转换闭锁器。1966年,合肥及淮南铁路线的信号集中设备主要有:电锁器联锁道岔总数148组,臂板信号机94架,路签、路阜闭塞机71台。1969~1978年,由铁道部投资,合肥铁路电务段与蚌埠电务工程队共同设计安装了淮南线色灯、电锁器联锁设备和继电半自动闭塞机,代替了原人工操纵的信号握柄、挂油灯显示和接递式路签(牌),缩短了列车停站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和安全系数。1978年底,合肥铁路线上的主要信号设备有:电锁器联锁道岔293组,色灯信号机416架,继电半自动闭塞机82台。
1979~1985年,合肥铁路地区先后开通张家岗、罗集、陶家湖、大通、淮南共2个大站继电(6502型)、3个中站继电(6512型)电气集中设备,用电动转辙机操纵铁路道岔代替了人工扳道岔。使用这种设备,只要几秒钟,进路所有道岔转换和信号开放就自动完成。车过道岔后,信号自动关闭,进路和道岔即自动解锁,全过程即在控制台上显示。
1985~1987年,合肥铁路电务段管辖的主要信号设备有:电锁器联铁道岔359组,电动转辙机联锁道岔130组,色灯信号机646架,继电半自动闭塞机91台。
给水
1950年建立的合肥铁路给水所,位于大东门桥以北,隶属合肥铁路给水领工区;时有给水员4人,给水锅炉2台,华氏水泵2台,50立方米容量的水塔1座,水鹤4座,给水管道长2.05公里。1959年,为解决给水不足,该所迁至火车站1号门内新址。其给水主要设施有:250立方米容量水塔、500立方米容量水池、泵房各1座,6BA——8型离心泵1台,给水管道长4.48公里。1963年,给水所隶属蚌埠铁路分局水电段。1974年,在院内增建300立方米容量水池1座,水鹤2座,增加6BA—8型离心泵、50千瓦发电机各1台。1981年,因南淝河清障需要,将建在南淝河河下的给水设施拆除报废。
1985年,给水所有给水员17人,其中技术员1人。主要设施有:泵房1座,6BA——8型离心泵2台,250立方米和50立方米容量的水塔各1座,500立方米和300立方米容量的水池各1座,水鹤6座,50千瓦发电机2台,配电装置若干,给水管道长8.28公里。年完成供水量102.02万立方米,实际用水量90.81万立方米,其中机车上水量65.57万立方米,生产用水量23.98万立方米,生活用水量5.26万立方米。
供电
1956年,合肥铁路电力工区建立。时有职工3人,主要管辖火车站站场的照明线路。1961年,合肥铁路中心配电所建成,位于合肥火车站四号门内,隶属合肥铁路电务段领导。主要设施有4面高压配电柜,3面低配电柜,供电能力为1732千伏安。1964年,该所隶属蚌埠铁路分局水电段。
1985年1月,配电所大修竣工。时有高压开关柜14面,低压开关柜5面,控制屏7面,变压器2台,高压电容补偿1组。这些设备均采用晶体管保护装置,供电能力同前。两路公用回路电源:一路接市供电局明光路变电所;另一路接市供电局螺丝岗变电所。是年,该所有职工22名,其中技术员1名;年供电3245000千伏安。主要设施有高压配电所1座,车间变电所8座(其中3座分别隶属铁路机务段、站列检所、铁路工务段),配电变压器12台,电力线路长29.89公里。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