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9年前,合肥铁路运输配属使用的机车(火车头)全是由日本国于民国11年前制造的蒸汽机车。这些车维修起来困难,修理费用高,易发生故障。1960~1969年间,使用的是英、美、日本等国于1944年前制造的老式蒸汽机车。作牵引客运列车的有SL15型和SL型两种机车;作牵引货运列车的有JF7型、JF、KP5型三种机车,其中英国制造的JF7型机车原为1747型机车。1970年后,合肥铁路使用的牵引机车有新SL型、QJ型。
1985年,合肥铁路配属使用的机车有87台,其中客运牵引机车10台,货运牵引机车77台。机车牵引吨数3200/2800,运输交路102对。
1987年,配属使用的机车有56台。机车牵引吨数2400/2800,运输交路75对。
QJ型机车
QJ型机车是合肥铁路配属的货运牵引机车之一,由中国大连机车车辆工厂于1956年设计制造,为大功率干线主型蒸汽机车,时称和平型、反帝型,后称前进型。机车轴式1—5—1,计算供汽率为70千克/平方米小时,机车轮周功率2960马力,锅炉蒸发量不能满足运行的需要。1964年厂家对锅炉进行重新设计后,采取加装燃烧室,改变烟管排列,采用全焊结构等技术措施,使锅炉蒸汽压力达到15千克力/平方厘米,火厢传热面积32.5平方米,锅炉蒸发传热面积255.3平方米。
该型机车采用单胀式双汽缸,有五对动轮,每个动轮直径1500毫米。机车粘着重量100.5吨,有4轴、6轴煤水车,能将给水加热到70~100℃。其构造速度每小时80公里,模数牵引力33290公斤。
QJ型机车担负的运输交路有:合肥——裕溪口——合肥,合肥——巢县——合肥,合肥——蚌埠——合肥,合肥——淮南——合肥。合肥铁路配属QJ型机车数1985年计有16台;1987年计有23台。
JF型机车
JF型机车系合肥铁路于1960~1969年间使用的货运牵引机车,原称1751型机车。其构造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模数牵引力为33290公斤,轮周功率有2960马力和2980马力两种。
1970年后,合肥铁路多使用由中国四方机车厂、大连机车厂制造的新式JF型机车(又称解放型机车)。此机车为中等功率的货运蒸汽机车,锅炉非全焊结构,未装加煤机、给水加热器、自动调整楔铁等。机车构造速度每小时80公里,模数牵引力24030公斤,轮周功率1545马力。其担负的货物运输交路为:合肥——淮南——合肥,合肥——蚌埠——合肥,合肥——裕溪口——合肥。
1985年,合肥铁路共配属JF型机车18台,主要作调车用,不作货运牵引。
SL型机车
民国37年至1959年,合肥铁路客运一直使用SL9型机车。此型车是日本国于1905~1922年期间制造的,模数牵引力为14550公斤。曾担负的客运交路为:合肥——淮南,合肥——蚌埠,合肥——裕溪口。1960~1969年期间,合肥铁路在上述区段配属使用SL15型、SL型机车。SL15型机车是美国于1921年制造的,模数牵引力为14660公斤;SL型机车是日本国于1933~1944年期间制造的,其构造速度每小时100公里,模数牵引力16880公斤,轮周功率1475马力。
1970年,合肥铁路客运改用中国四方机车厂制造的新式机车,又称胜利型机车。该型机车系1956年试制成功。其结构特点是增加过热和蒸发传热面积的比值,采用特洛菲莫夫分动式汽阀;煤水车底架、水柜、煤槽场均采用电焊接结构。构造速度每小时110公里。担负的运输交路为:合肥——淮南——合肥,合肥——蚌埠——合肥。
1985年,合肥铁路客运配属此型机车10台;1987年配属5台。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