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合肥农村生活能源是农作物秸杆和薪柴。全市秸杆、薪柴年平均产量6.17万吨,灶具原始、落后,热能利用率低,人均耗能不足1100千卡/日,一般农户缺烧半年左右。同时,把大批可作牲畜饲料、农业肥料和工业原料的作物秸杆烧掉,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建国后,为解决农村生活燃料不足,合肥市广泛开展农村能源的节约和开发工作,大致经历了推广省柴节煤灶,“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炉灶、改水井、改畜圈、改厕所、改环境),积极发展沼气,利用太阳能、风能,逐步形成农村能源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
柴草与煤炭能源利用
1954年,合肥市遭受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农村严重缺烧。人民政府拨给灾区救济煤,并研制、推广了简易燃煤灶,有的还增设了烟囱、炉篦或配置手拉风箱,热效率可达12%左右。50年代中期,部分农户自发地改造老式柴草锅灶,采取减小炉膛、降低吊火、缩小灶门,改进炉篦和烟囱等措施,使热效率提高到15%以上,形成了省柴灶的雏形。1963年,在学习、推广无锡市省煤炉的基础上,制成莲蓬头炉底的蜂窝煤炉。1965年,试制并推广了自然通风式省煤灶,其性能、技术指标优于“无锡灶”。1967年底,市科技局、煤建公司等单位在长丰县试点,研制成新型省柴灶(称“长丰省草节柴灶”),比老式灶省草20%左右,热效率20%。接着,“肥东——I型省草灶”、“郊区W——I型节柴灶”和“节煤炉”先后研制成功,并在全市推广。1984年,全市农村推广、使用新灶84355户,超额26%完成省下达的推广任务。1985年,为加快推广步伐,全市举办技术培训班73期,培训技术骨干2300人(次);推广新灶74000个;安装节能水箱4500只。
沼气应用
1958年,在湖北武昌办沼气的启发下,合肥市农村开始试办沼气。4月7日,郊区高潮农业社沼气发电试验成功。6月,肥东县三十埠建成30立方米砖结构沼气池,部分农户用沼气照明和烧水。1959年秋,省沼气推广办公室在市郊蜀山公社、稻香楼宾馆和肥西姚公庙分别设点试验,建造小型固定盖式沼气池获得成功。1959年10月28日,毛泽东主席视察蜀山公社范小店的沼气后说:“沼气又能点灯,又能烧饭,又能做肥料,要大发展”。从此,合肥市出现办沼气热潮。由于仓促上阵,缺乏成熟经验,各地建池“百花齐放”(结构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建材为砖石或三合土,工艺简单,管理和使用技术跟不上,池体漏水、漏气问题未彻底解决,有些池体建好不久,就无法使用。“三年困难时期”,沼气“热”降温,推广和利用工作基本停止。
70年代,农村生活燃料问题日益突出。1978年,安徽省推广四川绵阳地区办沼气的经验,强调要与农村“两管五改”结合起来,加强沼气技术队伍的建设,实现“沼气化”(即建、用沼气户达70%以上);建池坚持社员自办为主,国家、集体扶持为辅原则。市沼气办公室在郊区优胜公社夹塘大队抓点,72%农产共建单砖薄壳式(连带厕所猪圈在内)沼气池110口,成为合肥农村第一个沼气化大队。同时,市沼气办在长丰县双墩公社举办100多人的短期技术培训班,采取上课和建池相结合的方法,边学边干,进行现场指导。1979年底,全市累计兴建沼气池842口,使用率65%,年产沼气15立方万米。建池材料有红砖、条石和片石,采用水泥浆砌,内壁用水泥浆粉刷,也有用“三合土”建池。单砖薄壳沼气池整体结构性较砼结构差,易裂、漏,每池可用3~8年。“三合土”池体密实性更差,漏水、漏气,大出料困难(池底深2~3米),久不进料即风干裂毁,每池可用2~3年。80年代,市农村能源办公室根据1984年国家标准局颁布的《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标准图集》、《质量检查验收标准和施工操作规程》,要求建沼池布局要相对集中,成片发展,并强调“三结合”;池型要按国家规定“圆、小、浅”,并采用活动盖,直管进料,方便出料;各口加盖并持平,池顶矢跨比在f1/D=1/5,池底反拱矢跨比f2/D=1/8;池墙高=1米,池容积一般在8~10立方米;要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模具施工,振捣密实,分层粉刷;要求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培训,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沼气建设队伍,做到建池、发酵、安装、检测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加强技术培训,开展综合利用,充分利用沼气发酵残留物,使用率在90%以上;确保沼气池,建一口,成一口,发挥一口效益。1980~1985年,全市共建沼气池2754口,使用率已由65%提高到90%,年产沼气70立方万米。
太阳能利用
合肥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太阳能年平均辐射总量为119.1千卡/平方厘米;最大年份为130.9千卡/平方厘米,最小年份为100千卡/平方厘米;最多的7月为14.2千卡/平方厘米,最少的1月为6.1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62小时,最多的8月为254.4小时,最少的2月为137小时。全年积温(>0℃以上)为5720℃,年平均气温为15.1~15.7℃,最热的7月为28~28,2℃,最冷的1月为1.0~2.1℃。光热资源丰富,潜力大。建国初,合肥建有砖木结构玻璃温房,附设“地火龙”,用于园艺花卉保温。50~60年代,农业科研机构和公园利用太阳能搞农业科研和花卉培育越冬,郊区部分菜农用于蔬菜育苗。70年代,太阳能热水器开始应用。随着塑料薄膜和大棚应用技术的推广,太阳能被用于蔬菜育苗和冬季培育,部分农户用于西瓜、棉花、花生育苗及水稻育秧。80年代,农作物育苗技术得以广泛普及和推广。全市农户开始推广应用牲畜暖棚(圈)技术,提高了农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塑料薄膜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被称为“白色革命”。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