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81年,合肥市政府成立了农业区划委员会,下设农业区划办公室,负责领导合肥地区的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从1982年开始,长丰县和市郊区先后成立土地、土壤、气象、水利、水产、畜牧、林业、种植业、蔬菜、农村经济、农村能源、乡镇企业等专业组27个、综合组2个,抽调农业科技人员270人,进行农业资源调查,并编写出部门区划报告27份,综合农业区划报告2份。在此基础上,1985年编写的《合月巴市综合农业区划》,荣获安徽省综合农业区划成果三等奖。
根据农业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实际,为便于行政领导,利于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合肥市综合农业区划》把合肥地区划分为北部丘岗粮油棉林区、东北丘岗粮油牧区、中部丘岗副食品区、西南丘岗粮油林桑区、南部圩畈粮油渔禽区、东部低山粮林牧矿区等6个农业类型区。
北部丘岗粮油棉林区
位于合肥北部,包括长丰县的28个乡镇,有108009农业户,487272农业人口。劳动力208936个。总面积1514.7平方公里,农业人口人均耕地2.15亩。劳均耕地3.02亩。境内有池河、窑河、庄墓河3个水系,主要湖泊有瓦埠湖、高塘湖,两湖湖底高程均为15米,正常控制水位分别为17,5米和17米。境内年均气温15℃,由北向南逐渐提高。年平均降水量958毫米,年平均降水日107天。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分别为119.04卡/平方厘米和2183小时,境内生物资源比较丰富,水田率达57.30%,粮食作物占86%以上。有广阔的水域,可养水面积占总水面81%,境内气候和水资源也有利于林业、畜牧业的发展。
合肥市民自古即有在村、宅、水、路等“四旁”栽树的习惯。
本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是:以稻、麦、油等生产为主,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和林、牧、渔业,积极发展副业生产,逐步建设成城市的粮油棉林生产基地,种植业要稳定秋粮面积,恢复发展大豆、高粱、玉米的生产,适当扩大午粮面积,主攻小麦单产。油料作物要增加花生、芝麻的生产。林业要以四旁植树和农田林网化为主攻方向,保护和发展现有林业资源,加速荒山荒地的绿化,重点发展用材林、防护林,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畜牧业要充分利用饲料资源,以养猪为主,大力发展禽、牛、羊。渔业重点是发展养鱼,增加放养密度,提高单产。利用山地资源,发展乡镇企业。
东北丘岗粮油牧区
位于合肥东北部。江淮分水岭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北属池河流域,南属滁河流域。整个地貌是一个岗冲交错、水旱相间、起伏较大的典型江淮丘陵区,海拔在49~90米。包括34个乡,有94850户,478753人。其中农业户数91737户,农业人口470282人,劳动力198719人。总面积14771.1平方公里,耕地934238亩(水田568005亩,旱地371064亩),水面178450亩,人均耕地1.99亩,人均水面0.41亩。境内年均气温15.2℃,年均降雨量900毫米以下。干热风、寒露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土壤有黄棕壤和水稻土2个土类,缺酸少氮,氮、磷、钾养分不足,比例失调,经测定,有机质一般在0.5~1%,速效磷在4~8ppm,速效钾只有40ppm。境内土地面积大,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24人,劳均耕地4.7亩。耕作粗放,生产率不高,人均占有粮食1253斤,属低产地区。境内降雨少,水库蓄水不足,每年约有50万亩耕地水源不足,其中40万亩水源无保证。
本区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发挥现有水利工程效益。大修塘坝,充分拦蓄地表径流。广开肥源,扩种绿肥,提高土壤的肥力。因地制宜调整作物布局,水稻面积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多种早稻、早中稻和晚稻,避开用水高峰。尽可能扩大黄豆、山芋高旱粮面积,油菜维持现有面积。发展以养猪为主的畜牧业,鸡、鸭、鹅、兔要大发展。抓好“四旁”植树为中心的绿化造林,搞好村庄和公路绿化,对人口稀少、岗地面积大的荒滩隙地,可栽植成片的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江淮分水岭上要栽植防风林带。
中部丘岗副食品区
属江淮丘陵地带,环抱合肥四周,辖郊区10个乡镇,长丰县6个乡镇。有68964户,289797人。劳力138432人。耕地面积314101亩。人均耕地1.084亩。劳均耕地2.23亩。境内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差50米左右。年均降雨量982.6毫米,年均气温15.7℃,太阳辐射总量119.1千卡/平方厘米,日均14.1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2122小时,年均无霜期227天。土壤有黄白土、黄土、白土、黑芦土、黄黑砂土等,有机质含量在1.90~2.27%,含氮0.09~0.11%,速效磷30.2~33.6ppm,速效钾136~158ppm,PH值6.2~6.5。水资源:东南有巢湖,西北有淠史杭水利工程——滁河干渠和大蜀山干渠,中部有南淝河,西有董铺水库,还有板桥河、四里河、史家河、二里河、十五里河和60多条支渠。
本区地处亚热带北缘,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水土资源较好,人口稠密,劳畜力强,机械动力多,交通方便,经济条件较好。发展方针是:“服务城市,富裕农民,活跃市场,方便群众”。粮油和经济作物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改进品质,提高商品率。蔬菜生产要稳定菜地面积,安排好品种和茬口,改良品种,推广新技术,实现高产、优质、多品种,使蔬菜周年均衡上市。畜牧业要大力发展草食动物,奶牛、猪、禽要提高商品率。进一步搞好渔业基本建设,充分发挥现有以养鱼为主的副食品基地作用,利用现有水面发展渔业生产。依据城市特点,发展林果花卉生产。
西南丘岗粮油林桑区
位于合肥西部偏南。总面积1682平方公里。包括肥西县36个乡镇,南面长江流域1097平方公里,北面淮河流域585平方公里。境内耕地89%以上处在地形波状起伏,岗冲相间的丘陵地带,海拔30~65米。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区,以江淮分水岭为界,南部多年平均气温15.5~15.7℃,无霜期223天,年日照2036小时;北部气温15.4~15.5℃,无霜期220~230天,年日照2100~220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南部为970~1050毫米,北部为900~1000毫米。区间河流及沟渠纵横交错,水库塘坝星罗棋布,水域面积27.11万亩,可养水面12.22万亩。
本区农田灌溉设施基础较好,农业气候条件适宜,土地资源占有相当优势。今后农业发展方向,应以稳定粮、油、棉生产为基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林、牧综合经营,种(植)、养(殖)、加(工)协调发展,把单一的商品粮基地建设成为农业商品基地。治水改土,建设稳产、高产农田,达到人均1亩。适当扩种水稻面积,水田复种指数维持在140~150%。旱粮以小麦为主,适当种植大麦,为城市制作啤酒提供麦源。豆类要恢复到60年代的3万多亩,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左右。安排林业布局,实现薪炭林、水土保护林、农田保护林的合理结合,使山地的覆被率从18%提高到35%。丘岗从1.5%提高到10%。渔业要充分利用12.22万亩的可养水面,在保护自然,增殖经济鱼类的同时,积极发展人工放养。合理利用畜牧资源,发展猪、禽生产。
南部圩畈粮油渔禽区
位于合肥南部,地处巢湖及其主要内河沿岸,跨丰乐河、派河、南淝河及其他沿湖小河。总面积1326平方公里,包括肥东县、肥西县和市郊区的43个乡镇。有72.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47万。耕地面积81.19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2亩。区内年日照总数为2036~2081小时,年均辐射总量115~12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5.5~15.6℃,无霜期223~234天。全区有效灌溉面积67.7万亩,占总耕地的83%;旱涝保收面积40.3万亩,占总耕地的49.6%。有水面10万亩,可养水面8万亩。
本区要真正成为合肥的“鱼米之乡”,就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水热资源,发挥水稻的增产优势,主攻单产;加速治水改土;堤防要加高培厚,完善排水设施;提高圩区的防洪排涝能力,使主要河流的防洪能力提高到10~20年一遇标准,全部圩区的排涝能力提高到5~10年一遇的标准,促进农业稳产高产;充分利用水资源,进一步发展渔业、水禽(群鹅、群鸭)和莲藕、菱、茭瓜、芡实及芦苇、蒲草等水生植物。
东部低山粮林牧矿区
位于合肥东部。自西南向东北延伸,属大别山余脉,长约71.5公里,宽约9公里,为一狭长地带。境内最高峰桴槎山高418米。还有小顶山、白马山、青阳山等,高程100~350米。地貌主要为低山残丘岗地。辖14个乡。有220690人,其中,农业人口215686人,农户46283个,劳动力95665人。人均耕地1.23亩,人均山林0.56亩。境内地形复杂。地质主要由第四纪花岗岩、花岗片麻岩、云母片麻岩、云母片岩、石英岩构成。土壤有地带性土壤的黄棕岩石灰土和泛碱性的水稻土,特点是耕层浅,肥力低,物理性状差,不耐旱。本区山地面积较大,有119499亩。矿产资源初步探明有磷矿320万吨,大理石760万吨,花岗石1.33亿吨,石灰石1400万吨,石英石250万吨,白云石500万吨。
由于塘、库、坝不多,拦蓄地面径流能力差,发展本区农业要大修“当家塘”,搞好水利配套工程。利用饲料资源,发展畜牧业。绿化荒山和“四旁”,提倡搞“小五园”(小菜园、小果园、小桑园、小竹园、小油桐园)。发展落花甜梨、玛瑙石榴、磨盘柿、大枣、水蜜桃,要引进良种和应用新技术。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广开门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