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合肥油料作物有油菜籽、花生、芝麻3种,以花生、油菜籽2种为主。
建国初期,油料作物只有4200亩,单产77公斤,总产323.4吨。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新品种的引进,到1972年,油料面积11万亩,单产50公斤,总产5427吨。1985年,油料面积175.57万亩,单产117公斤,总产20.54万吨,是历史最高水平,总产量是建国初期的635倍多。
油菜
合肥种油菜较久,但面积不大。民国时期,合肥县油菜面积在7~10万亩,且限于岗塝水田内。油菜不下冲田,冲田基本是冬闲田。油菜充作绿肥,在未成熟前放水翻犁入土,沤制成肥料,等待栽插水稻。建国初期,合肥市油菜籽面积3000亩(占油料作物的71.4%),单产75公斤,总产225吨。60年代中期,抓油菜下大冲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7O年代,逐步将冲田改冬沤为冬季作物,冬闲冲田得到利用。国家下达指令性计划,要求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油菜也主要用来制作食用油,只少数田块因生长不好或迟播使产量不高,才沤制油菜作肥料(后被红花草代替)。1971年,油菜面积l.6万亩,单产79公斤,总产1264吨。80年代后,国家提高了油菜籽的收购价格,油菜面积迅速发展。1982年,油菜41.47万亩,单产129公斤,总产5.35万吨。1985年,油菜面积143.83万亩(占油料作物的81.9%),单产112公斤,总产16.11万吨。面积比建国初期增长了12.3倍,单产增加70公斤。全市油菜籽面积每年基本稳定在150万亩左右。
油菜籽主要种植在一季稻区域,肥东、肥西2县面积较大。80年代后2县油菜籽面积在35~50万亩,是合肥产油大县,也是全省的产油大县。1984年,肥西、肥东2县的油菜籽产量分别是全省的第一和第二。肥东县梁园镇、撮镇、八斗镇,肥西县严店乡、丰乐镇、小庙和南岗镇,长丰县的吴山镇、朱巷镇、杨公镇、水湖镇已建立了油菜生产基地和丰产示范片,开展油菜丰产、示范等竞赛活动。
栽培建国前至60年代初,油菜籽的播种密度大,几乎全是撒播,间苗很少,上土杂肥,人工中耕除草,没有防治病虫害习惯,多为弱苗过冬,菜籽产量低。70年代,控制播种量,直播一般每亩O.3公斤,部分田块点播和条播。及时间苗、定苗,以农家肥作基肥,配合少量化肥(亩施碳铵10公斤、磷月巴20公斤);进行中耕除草,促使壮苗越冬,并做好防寒、防冻、防治病虫害;清沟沥水,防止受渍,油菜产量不断提高。80年代中期,冬闲田除了种夏粮和留早稻茬口外,基本上均种油菜,油菜面积上升较快。撒播面积占40%左右,点播、育苗移栽等面积占60%左右。肥料以化肥为主(亩施碳铵50公斤,尿素5~10公斤,磷肥50~80公斤),并推行配方施肥、硼肥和其他微肥作辅助肥料。注意对油菜施足基肥,适时播种、移栽,及时间苗、定苗、补缺、补差,结合中耕除草(逐步使用化学除草剂),追施腊肥,在开花初期和盛期分别喷洒硼肥,做好病虫害防治(发现病虫,立即防治,一般防治3~4次)。
育苗移栽选择背风向阳、水源近的田块为苗床。床上施足基肥、深耕耙平、整墒、抽沟。用硼肥拌种后播于苗床,及时追肥,防治病虫害。苗床内以湿润为主。菜苗25天即可移栽到大田内。大田基肥要足,深翻耙平,整成1.7米宽的畦面,抽好田头沟、墒沟,打宕。株行距20~25厘米。移栽时选择壮苗、大苗,淘汰弱小苗,拔除杂株。每宕栽2苗。宕内浇上粪水。活棵后及时追肥、灭虫、除草。冬前做好冬灌、壅根等防冻措施,促使壮苗越冬。移栽田块的产量比直播每亩增加20%以上。全市以长丰县移栽面积最大(占70%左右);肥东县路口乡以南大部分点播和育苗移栽,其他以直播为主;肥西县以直播为主,少数点播和育苗移栽;合肥郊区以育苗移栽为主,直播面积很少。
1984年,在双季稻区推行稻田免耕播种油菜,结合化学除草或人工除草进行点播或直播,产量与耕播相差不多。此法不习惯,只是在秋种时遇连阴雨数日,不能翻犁播种才用免耕法。
品种建国初期基本是传统的白菜型品种黄鳝籽、油冬儿。1956年,先后引进甘蓝型胜利油菜、宁油七号、当油早一号等。70年代引进大乌籽、芜湖104、武油一号等。80年代引进中油821、滁油二号和从陕西引进的杂交油菜秦油二号,从江苏引进的双低油菜荣选二号等,以杂交油菜秦油二号为主栽品种(面积占油菜面积的57~68%),还有部分滁油一号甘蓝型品种。黄鳝籽品种因种皮薄、出油率高、产量居中,通过提纯复壮,目前仍有种植。
花生
合肥种植花生可追溯到明朝,时称长生果。
1951年,合肥花生种植面积960亩,单产90公斤,总产86.4吨。1956年,面积增到3230亩,单产142公斤,总产459吨。
1965年,由于长丰县归属合肥,全市花生面积增至6.4万亩,单产68公斤,总产4352吨。70年代维持在3~4万亩。1980年,国家提高花生的收购价格,当年花生面积达6.07万亩,单产91公斤,总产5524吨。80年代后,新品种不断引进,栽培技术不断提高,产量也随之上升。1985年,全市花生面积30.97万亩,单产141公斤,总产4.37万吨。单产与总产均居历史较高水平。
分布花生主要种植在肥东县的中、北部广大区域,长丰县东部、肥西县北部和合肥郊区亦零星种植。其中肥东县花生面积占全市花生面积的60%左右。1949年,肥东县种植12.5万亩,占83.7%。1956年19.69万亩,占全市的76%。1985年18.92万亩,占全市花生面积的51.4%。肥东县是安徽省花生生产重点县,1979年,花生果交售量居全省第一位。农业部下达给合肥的10万亩花生丰收计划项目也在肥东县的八斗、响导、白龙、梁园等乡镇实施。
品种50年代前,以“肥东大花生”和从定远引进的“小二洋”为主。60年代,从山东引进山东伏,从广东省白沙农场引进白沙1016。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从广东农科院引进粤油116,粤油169和256等,以白沙1016为主栽品种,粤油116次之。80年代中期,引进山东中花不流、中花32、中花37,粤油551,徐州花不流一号、四号、五号和湖北的中花二号、海花一号等品种。目前仍以粤油116、白沙1016为主栽品种,其他品种的种植面积只在几千亩左右。
1959年,肥东县农业局何家华发现两株特大型花生,一株结果370多粒、一株420多粒,是花生种植史上所罕见。后送安徽省博物馆展出并收藏。
1972年,在引进外地良种的同时,合肥市在肥东县组建了花生原种场,担负着新品种的引进、试种、示范和老品种的提纯、复壮及原种培育等工作。已选育出杂交品种810和88——l,正在试验、示范中。
种植方式建国前,合肥在春闲地只种一季,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实行稀播,一尺挂两头,花生以蔓生型为主,产量不高。50年代开始在麦田套种花生,一直延续到60年代。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种植从山东引进的早熟品种“山东伏”。至此,合肥花生分为春播与夏播的早熟伏果和迟熟秋果两类。同时,开始密植(株距一般为5~6寸,亩株数0.9~1万株)。目前的花生品种主要以直立型为主。
建国前种花生没有施肥习惯。五、六十年代只是撒些灰粪或土杂肥作基肥。70年代中、后期,开始重视施肥,并推行温汤浸种催芽,提高出苗率和出苗速度。70年代末,追施过磷酸钙,促使多结果。80年代初,增施氮肥,与磷肥配合使用;推行轮作换茬、根瘤菌拌种等措施。1982年,推广地膜覆盖。早春气温低,盖膜保温,防冻,促其生长,增产显著。地膜覆盖的花生产量比不盖膜的产量提高20%左右。
在花生生产上,用硼肥、锌肥等微量元素实行配方施肥,并在开化结果期喷洒生长激素920,提高结果率和单果重。应用生根粉等激素,进一步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病虫害70年代初,开始使用六六六粉、樟脑丸、煤油等拌种,防治地下害虫与田鼠的为害。70年代末,使用锌硫磷拌种。80年代,使用菊虫灭脂等高效生物农药,既防地下害虫,又防花生的叶斑病、锈病和根腐病。
芝麻
合肥零星种植芝麻,多与豆类、瓜类作物套种,只在塘埂、沟边、家前屋后等单种。以白芝麻为多,黑芝麻被认为是野芝麻,多被中耕时除去。品种以中芝七号为主。由于面积少,农民只播不管,靠天收。1951年,市郊芝麻面积240亩,单产42公斤,总产10吨。60年代后,人们认为黑芝麻营养丰富,又有药用价值,多改种黑芝麻。1965年,市郊芝麻面积5616亩,单产88公斤,总产573吨。1971年,芝麻单产降为26公斤。70年代,芝麻面积在0.3~0.4万亩,单产在26~54公斤徘徊。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引进豫芝四号、三号和华农87——2等优良品种。1985年,全市芝麻面积0.76万亩,单产69公斤,总产524吨。国家对合肥市的芝麻生产没有指令性计划,由农民自由种植。因此,芝麻生产基本不稳定。
下一篇:第三节 棉花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