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合肥植棉可追溯到公元十世纪。但建国前,合肥棉花产量低,品质差。建国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扶持棉花生产政策。合肥市在平整土地、削高填低、建造水平梯田、增加中耕松土次数、增施有机肥、调整氮磷钾比例、改变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的同时,注意棉田布局的调整、良种的推广、栽培技术的改进,使棉田播种面积、产量和品质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1949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30.57万亩。经过3年国民经济的恢复,植棉面积逐年增加。1953年达到35.39万亩,是50年代植棉面积发展高峰,然后面积开始逐年大幅度减少。1961年,面积4.87万亩,是建国以来最低水平。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棉花单产未过11公斤。其中,1954年因遭特大洪涝灾害,单产2.5~3公斤。1962年后,植棉面积逐渐扩大。1964年后,单产逐年上升。1966年,植棉面积57.4万亩,为历史上植棉面积最大年份。总产12039.8吨,创历史最高水平。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植棉面积在35万亩以上。随着植棉技术的提高,长丰下塘乡平均亩产出现过50公斤以上水平。1974年,棉花总产11743.7吨,创第二个高峰。1980~1984年,植棉面积28~30万亩。1980年,总产4527.7吨。1984年,总产升到9761.8吨,创棉花总产第三个高峰。1985年,植棉面积18.5万亩,平均亩产34公斤。
棉田布局
80年代以前,合肥市棉花种植分散。个别地区由于种植习惯,形成种植区。肥东县10.5万亩棉花,分散在142万户种植,平均每户不到1分地。80年代初,棉田开始调整,相对集中,在长丰县下塘、杨庙、杨公,肥东县西山驿、复兴、山王、新河、龙城和肥西小庙、山南逐步形成大面积种植区。与其同时,开始农业区划工作,全市将棉区规划在合肥市北部,西连寿县,北交淮南,东接戴集、朱巷、柘塘、陈刘、造甲等乡,南邻五十头、三十头、双墩、土山、吴山等乡,土地总面积151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49217亩。该区称“北部丘岗粮油棉林区”。
良种推广
建国初,合肥市棉花品种主要有“小白花”、“小紫花”,品质差,产量低。1953年,肥东县建立了植棉技术指导站,最初在店埠、石塘、长临一带重点推广由美国引进的“德字531”,面积达300~400亩。1954年从滁县专署棉科所引入岱字14,最大推广面积达1000多亩。50~60年代,全市主要推广品种是岱字棉15。70~80年代初,先后引进岱字16、沪棉204、沪棉479、萧县107、泗棉2号、徐州553、鲁棉1号、中棉所10号、皖棉1号等。
栽培
建国前,全市植棉多习惯撒播或在麦行中套种,耕作粗放。建国初期,棉花种植一般是稀植大棵,每亩2000株左右。50年代开始育苗移栽试验,并采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但较盲目,不管有无病虫,每周防治1次。60年代以后,逐步改为大垄条播或点播,提倡因地制宜、合理密植。肥力好的3000多株,肥力差的4000株。但施肥不科学,往往是底肥足,次数多;利用少,流失多。70年代,开始推广两熟制栽培,强调施足底肥,重施花铃肥,后期看苗补施。由于各县先后建立了病虫测报网点,开始根据病虫为害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70年代中期,逐步强调种子处理、灯光或性诱剂诱杀、化学药剂防治和利用天敌灭虫等综合防治措施。
80年代初,育苗移栽范围和面积逐年扩大。随着早熟品种引进,油菜茬直播夏棉迅速发展。1985年,全市棉花育苗面积达2万亩左右。肥东县从安徽农学院引进皖棉1号,在西山驿重点繁殖,亩产皮棉达58.5公斤(前茬大麦、油莱)。
纤维品质
建国初期,合肥市棉花品种多为单一的亚洲棉(中棉)。棉花绒长一般在18~23毫米。1953年,开始推广良种,推广科学植棉技术。肥东、肥西、长丰县先后建立了轧花厂,淘汰了建国初期的脚踏式皮辊轧花机,采用80片锯齿轧花机全配套生产流水线加工工艺,棉花纤维长度明显提高。1985年,全市收购的皮棉,绒长多在27毫米以上。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