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合肥蜀山种鸡场
合肥蜀山种鸡场位于合肥市西郊合六路。前身是1976年筹建的合肥市蜀山化肥厂。因化肥厂对董铺水库污染严重将其撤走。1977年,改建合肥市蜀山试验养鸡场,隶属市郊区,主要饲养肉鸡。1980年,改属市农林局,并更名为蜀山养鸡场。1981年,从上海市新杨种畜场引进来航白壳蛋鸡,开始饲养蛋鸡,但白壳蛋不受市民欢迎。1983年,引进罗斯褐壳蛋鸡。同年,蜀山养鸡场改属市畜牧水产局,并在原有基础上扩大种鸡的生产规模,发展成以生产种鸡和商品蛋鸡为主的机械化国营养鸡场,成为合肥市重点“菜篮子”工程之一,场名改为合肥蜀山种鸡场。1985年,合肥蜀山种鸡场有职工27名,其中技术人员8名。全场占地面积105亩,建筑面积10657平方米。其中,蛋鸡舍6幢,可批量饲养商品蛋鸡4.5万只;育雏舍3幢,可批量培育雏鸡2.8万只;配套育成鸡舍3幢,可批量培育后备鸡2.6万只;种鸡舍4幢,可批量饲养种鸡5000套;孵化厅1幢,有4台大型全自动立体式电热孵化机,可批量孵化种蛋44640枚,并配套出雏机2台,一次出雏22000只;饲料车间l幢,有1套饲料加工配合机组,生产鸡、猪饲料200吨。场拥有固定资产160万元,流动资金104万元。累计产值85万元,利润8万元左右。
合肥市蜀山湖种猪场
合肥市蜀山湖种猪场位于合肥市西郊董铺水库北岸青风岭处,隶属合肥市畜牧水产局,是安徽省引进国外良种猪的最大繁殖场。1985年,有职工165人,其中技术人员15人。全场占地面积840亩。其中:猪舍及配套设施占地28亩,淡水养殖水面300多亩。全场固定资产44万元,年产值90万元。
该场前身是1958年建造的安徽省委养猪场,建于西七里塘,1959年搬迁于董铺水库。1963年交省农业厅后改建为安徽省农业厅种猪场。1966年改属合肥市农办。1983年改属市畜牧水产局。该场改建为种猪场后,主要任务是饲养、繁育、推广从国外引进的良种猪,为“三化”养猪提供父本。1985年底,引进了杜洛克母猪,丹麦长白母猪,英瑞系考长白母猪,大、中、小型约克夏母猪,汉普夏母猪;地方良种猪有定远型母猪;基础种公猪有4头杜洛克公猪,5头丹麦长白公猪,8头老长白公猪和7头中约公猪。全年饲养断奶仔猪1500头左右。建场20多年来,为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提供优质瘦肉型种猪3千多头,瘦肉型商品猪5万多头。同时,利用猪粪尿养鱼,每年向市场提供8万多公斤鲜鱼。
安徽省合肥市家畜检疫站
1953年6月成立,业务受安徽省农林厅畜产处领导,行政由合肥市政府建设科代管。检疫站位于大西门口皖北农林处西门农场场部(现省团校对面农机大楼),是建国后安徽省最早建立的家畜检疫站。主要业务范围是运输与产地的牲畜与畜产品检验。首要任务是制止畜疫扩散。合肥市检疫站开展的检疫项目有:
一、运输检疫。(一)牲畜进出口检疫,包括牛、马、猪、羊及其他小动物,当时主要是对猪检疫,防止“猪瘟”为首项。工作点设在淮南铁路水家湖至桥头集各站。按铁路规定:无检疫站检验证不予装车,收货站见无证者就地处理;(二)对皮、毛、羽、角、肠衣、鲜肉等畜产品检疫,主要检炭疽、猪瘟及数种烈性人畜共感传染病源,阻断传染来源。
二、产地检疫。(一)对乳牛场结核病与流产病定期检验,对猪产地、禽产地临时发生的传染病检验及不定期卫生检查指导,对合肥市奶牛场进行一年两次常规的结核病检验,合肥地区乳牛群无结核病蔓延史,原因盖出于此;(二)对农村集体、个体饲养的牲畜作疫病检验与防治。
三、市场白肉(主要是猪、牛、羊肉)检验。50年代初,中央规定这项任务由卫生防疫站执行。因省、市卫生防疫站无兽医,1956年,将此项业务委托市检疫站代管,卫生防疫站提供检验章与收据;市检疫站负责经费和业务,按期提供疫情和检验统计报告。重大问题两站协处,收费归检疫站。
四、对国营宰牲场监督检疫。对进场的猪、牛、羊活体检验,复检原产地检验证,剔除病畜;对屠宰场出口产品进行检疫监督。“文革”时停止。80年代中,虽再度强调,但只在出口需要检疫时协办。
同时,执行政府保护耕畜规定,对牛市监督检查,签发准宰证。
五、农村畜禽疾病防治与畜牧生产技术指导。
1955年,家畜检疫站改属合肥市委农工部,在双岗老街北侧(现双岗菜市场入口附近)租民房设站。次年,安徽省政府拨款在双岗街建立新站。1959年,改属合肥市农林局。1964年,安徽省农业厅拨款2万元建检疫化验楼一幢。1966年后,农贸市场关闭,市场肉检业务中断。1984年,农贸市场开放,市场肉检工作恢复。
1985年,检疫站有职工29名(科技人员14名),管辖郊区乡镇兽医、卫生检疫员14名。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有各种化验仪器13台,年检肉猪111540头,剔除病猪1204头。年创产值10余万元。
下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