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根据安徽省水文总站编《安徽地表水资源》资料查对,肥东县地表水年平均径流量为23.03万立方米。该县总面积为2222平方公里,除去巢湖水域45平方公里外,陆地面积为2177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总量为5.014亿立方米。50年代初,唯一拦蓄地面径流的塘坝,仅拦蓄径流量1.2亿立方米,利用率42%。该县农业生产,按年播种水稻100万亩,每亩需水量650立方米计算,年需水量6.5亿立方米。干旱是该县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
灌溉工程规划
肥东县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着眼点,首先从提引巢湖水开始。50年代初,除修复塘坝蓄水工程外,即着手开发提取湖水,扩大县西南部地区农田灌溉的规划。按照规划,从50年代起就实施建成了撮镇、龙塘、秦桥、十八联圩几座国营电力排灌站,并建成一批乡营乡管小型电灌站,年提引巢湖水1.9亿立方米。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及工业生产需水量的增加,同时淠史杭灌溉工程、驷马山引江工程的兴建,给肥东县提供了新的水源。于是该县在省水利局帮助下,1970年规划全县分为三大灌区进行水利建设,以求解决县境北、东北部高地灌溉水源问题。
南片提巢灌区提巢灌区灌田56万亩(计算亩),经过50年代建成的电灌站,一级站提水能力达到45.73立方米/秒,年平均提水1.9亿立方米,全区平均每亩农田供水量468立方米(指提巢湖水,本地径流除外),大旱年亦可基本保收。为了进一步发挥提巢工程效益,规划该灌区逐步更新改造设备,进一步配套灌溉渠系,并将渠系向北延伸,在西北灌区水源紧张时,引巢济滁(滁河干渠)。
西北片淠河灌区(滁河干渠)该片耕地面积68.4万亩(计算亩),在地面高程45米以上的江淮分水岭两侧,属典型的高岗区,易旱缺水。1966~1970年滁河干渠通水,并建成了众兴、管湾、袁河西3座反调节水库。干渠、水库建成后,为充分利用水源,规划在70年代兴建众兴、撮八、高塘、众西4座国营电灌站和罗岗、孙庄、护城3处乡管电灌站。
全灌区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生活用水,年总量为4.34亿立方米,规划滁河干渠三十头节制闸至众兴节制闸段灌溉期间设计流量16.5立方米/秒,保证率达80%,多年平均提水5500万立方米,灌区塘坝水库供水1.549亿立方米,不足量通过店埠河提巢湖水1.55亿立方米补给,以保灌区农业生产用水。
东北片驷马山引江灌区驷马山引江工程肥东灌区为滁河流域,耕地面积61.7万亩(计算亩)。该灌区水源奇缺,极易受旱。根据驷马山可供水量的外部条件和本地径流产水量的情况,规划按保证率90%的标准,年引水2.57亿立方米。灌区规划分为滁南灌区,灌田7.6万亩;杨塘灌区,灌田18.52万亩;黄町灌区,灌田20.9万亩;龙山灌区,灌田9.5万亩;大黄站灌区,灌田1.3万亩。
规划三大灌区在梁园沟通,水源余缺调剂,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最终解决全县灌溉用水问题。
防洪除涝规划
肥东县南部沿巢湖、南淝河、店埠河一带地势低洼,50年代初有圩口72个,耕地面积7万亩,人口5.11万人。圩内地面高程7~9.5米,堤顶高程12米以下,堤长210公里。由于堤身单薄,1954年大水全部溃破。洪水退后总结经验,一致认为圩口分散,堤长难防。1955年,对于全县圩区防洪除涝制定了治理规划,其内容是:对于分散小圩,决定联圩并圩,缩短堤防,减轻防汛压力;单薄圩堤,加高增厚堤身,高程达到1954年洪水位超高1米;沿巢湖、南淝河岸的主要圩堤,做块石护坡;在圩区上部12米高程处开挖撇水沟,撇开岗塝入圩洪水,圩内兴建排涝站(或排灌站)。以上规划于1956年开始实施,后三年内均已实现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为了加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速度,以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肥东县于1975年3月,进行了十年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共培训2600名规划技术人员,先由龙塘和西山驿乡试点,然后在全县展开,掀起“书记亲自抓,全民搞规划”的热潮。
规划任务是:改岗治冲,平整土地,治山治河,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目的。具体六条,即:平整土地;保水、保土、保肥;深耕深翻,改良土壤;遇旱有水,遇涝排水;保证防涝安全;沟渠路林配套。粮食产量超《纲要》(即农业发展纲要提出的肥东县粮食亩产400公斤,皮棉亩产50公斤)。
根据该规划,1975~1980年,全县平整土地、格田成方49.2万亩,治冲治河30余道。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