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合肥县的圩,是在各自为政、自由围垦,争相霸占甚至以邻为壑的状况下兴建的。工程分散,堤坝矮,沟汊繁纷,水系紊乱,圩防洪排涝能力薄弱,有“圩田好做,五月难过”之说。五月(农历)破圩在建国前是常事。即使是平水年,也往往发生洪涝灾害。圩内生产耕作方法,基本上都是沤水田,田间积水,春耕夏栽秧,一年一季中稻,产量不高。建国前,圩区曾做过冬季复堤、联圩建涵、开沟疏渠等工程。现属肥东县的杨千圩,清同治六年(1868)修过一次,注重工程质量。有“铁打杨千圩”之称。龙周联圩、九联圩内的新毕黄、杨杜徐、白马圩3个小联圩和新仓联圩内的崇圣圩(原7个小圩),都是民国时期联并而成。建国前的圩区治理工程,都是局部的;分散的,效益甚微。系统地、全面地综合治理圩区,是在建国以后。
堤防修整
合肥市共有大小圩口256个,其中万亩大圩8个,千亩大圩24个。圩堤总长143.1公里。圩区面积453.2平方公里,农田38.55万亩。建国39年来,初步治理了巢湖大堤,并对南淝河、店埠河、派河、蒋口河、丰乐河、杭埠河也进行了整修,共修堤防442.24公里。迎水坡全线进行了干砌、浆砌石护坡,护砌高程达13~13.5米,加高培厚堤埂,高程达13.5~14.0米。总计共完成土石方7.1374亿立方米,总投资1.8264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2612亿元,群众自筹0.5652亿元。
肥东县圩堤建设肥东县圩堤面临巢湖和南淝河。巢湖水面辽阔,风大浪高,圩堤崩塌严重。1955年,首先对沿巢湖的七甲圩堤,采用浆砌和干砌块石护坡,防浪效果显著。继而对红湖、黑石、迎霞等临湖圩堤逐段进行块石护坡。1984年,开始将施口至长临河7公里长的巢湖大堤做了浆砌块石防浪墙,1985年底竣工。墙顶高程12~13米,进一步培厚加固堤埂。
肥西县圩堤建设建国以来,计修建圩堤防83.7公里。除历年冬春岁修外,较大规模的修堤施工有8次,由县统一规划,具体组织领导。巢湖沿岸堤防治理:巢湖在肥西县东南部,湖岸线29328米,其中堤防25128米,保护农田6万亩。建国前堤防高程11~11.5米,外坡1:4~1:5,内坡1:2,顶宽2~3米。湖水位达10米时,即溃堤成灾。1949年冬和次年春,在国家经济困难的情况下,结合堵口复堤,对巢湖沿岸圩区,用以工代赈办法,进行堤防整修,临湖圩堤外坡除造福(现已联人滨湖联圩内)、莲花两圩部分堤段有条石防浪墙(长850米)外,其余没有砌护,采取春天栽草皮,汛期扎草龙防浪。另外,利用部分湖滩植芦苇、蒲草、杨柳防浪,一般水位防浪有效,稍遇较高水位和较大风浪,即难抗御。
1958年建成巢湖闸后,枯水季节巢湖控制水位7.5米,湖滩防浪草木淹没。该县总结了湖堤治理“土方是基础,砌护是关键”的经验,历年结合岁修、防汛和堵口复堤,除做了大量土方外,还砌护块石15万立方米,其中1973~1976年砌护8万立方米,投资53.4万元。1983年水位高,风浪大,持续时间长,大兴圩等堤防决口,沿湖砌体摧毁10000多立方米,湖堤土方崩塌严重。灾后,对巢湖堤防统一规划,拟定根治措施,按防御20年一遇洪水位(即12米)的堤防标准,动员岗区劳力支援圩区,共同兴修,一冬春完成堵口复堤和加高培厚计划土方93万立方米,集中力量翻修和扩建了堤防砌护,提高了抗洪能力。另外,对于内河堤防也进行了多次整修。1956年春,派河疏浚,部分堤防进行了加高培厚。1969年冬春,结合堵口复堤动员5个区劳力,圈了西大圩。1976年,进行了丰乐河桃溪以下堤防的退建。1977年,动员全县劳力彻底改造了杭埠河堤防。
1949~1988年,肥西县砌护河堤长35281米,砌体240554立方米。其中丰乐河12910米,砌体56672立方米;杭埠河4330米,砌体14350米;巢湖18041米,砌体169530立方米。国家投资砌护经费378万元。
合肥市郊区圩堤建设郊区原沿南淝河、巢湖堤埂高程都在12米以下,堤顶狭窄坡陡,稍遇大水即溃破。1954年大水,大部分圩堤溃破。当年冬和次年春,在岗区支援下,对圩堤普遍加高培厚。1969年、1973年、1980年和1985年,先后多次对圩堤加固。现巢湖大堤顶高程13.5~14.2米,宽3~6米,背水坡1:2~1:2.5,迎水坡1:2.5~1:3。南淝河堤顶高程12.5~14米,顶宽2~4米,迎水坡1:1~1;1.5,背水坡1:2~1:2.5。巢湖、南淝河堤顶高程,大都超过了1954年12.96米。为了加固堤防,郊区圩堤已砌石护坡26162.6米,占总堤长170公里的百分之十五(有部分系毁而复砌重复数)。
1949~1988年,郊区整修圩堤170公里,完成土方860万立方米。
涵闸斗门改建
原圩区涵闸斗门,多系建国前修筑,简陋分散,口径小、质量差,操作不灵。为了提高圩区排灌能力,建国后,全市对沿巢湖堤及内河诸堤涵闸斗门,进行了整修改造。或并或废,位置不当的,易地新建。用混凝土浆砌条石或预制涵管更换瓦管,用混凝土闸门装启闭机更换木板或石板闸门。1949~1988年,郊区将原来107座涵闸斗门封闭35座,现有72座涵闸斗门,除新建者外,维修加固旧涵29座,改造旧涵3座。现郊区涵闸斗门,质量坚固,启闭灵活,管理制度完善,安全保险。
建国39年来,肥西县在修建堤防的同时,根据圩内排灌渠系,新建和改建较大涵闸121处,大大地改善了涵闸斗门设备状况。
建国初期,肥东县多沿用旧涵闸斗门。为便于湖河低水位时灌溉,涵口都较低。1958年巢湖闸建成后,枯水季节水位控制在7.5米,涵闸斗门多淹没于水底,难以控制运用。1958年开始,将原300多个涵闸减少到255个。联圩并圩后,又减少一部分,现保留208个。对保留的涵闸,全部进行了维修、加固、改造,并加强管理,达到了安全运用的要求。
联圩
十八联圩肥东县七甲、马新、龙潭、秀才、曹沙、姚埠、李小等18个小圩挤集在巢湖北岸、淝河东岸、长乐河南岸。三面临水,一面靠岗丘,堤线长,无统一防御措施,抗御外水能力低;圩小零乱,圩内无撇洪渠道,上口岗丘来水,各圩常受山洪倾注灾害。1956年,18个小圩实现了农业集体化,群众要求运用集体力量,联圩并圩提高抗灾能力。根据群众要求,肥东县人民政府决定并圩,名“十八联圩”。工程于1957年12月14日开工,并圩配套工程于1962年完工。工程项目:沿圩东岗塝,自孙合村经贺铁关村至回龙巷开挖一条撇洪渠道,长5.9公里,将岗塝洪水向南直接引入巢湖;将黄神庙、兴隆桥、店子口、三湾等4条入南淝河的河口修闸控制,使其发挥排灌作用;将联圩后的外围大堤加高培厚,形成一个整体大圩,原小圩圩堤保存,成为大圩内的小圩堤,保持各小圩分片的独立性。计完成土方68.2万立方米。联圩后,完成开挖岗塝撇洪渠长5.9公里。另外,国家投资60万元,在贺铁关村,修建18联圩排灌站1座。因大圩内小圩地面高程不等,又分别于姚埠、马新、龙潭等圩口,修建排涝站3座。堤防由60.3公里缩短到21公里,土地面积由2.2万亩,扩大到3.52万亩,其中圩田3.04万亩,岗塝地0.48万亩。巢湖大堤自1l米加高到13米高程,增强了抗洪能力,减轻内涝灾害,促进了圩区农业生产。
三十二联圩肥西县方圩、神灵圩、任倪圩、王小圩、王家、东城圩等32个小圩,堤防高程均不足12米,1954年大水时,除方圩、任倪圩外,其余全部决口破堤,12.5米以下的畈田全部被淹没。肥西县政府决定将32个小圩联成一个大圩,定名为“三十二联圩”。联圩位于肥西县南部,跨丰乐河、杭埠河两水系,西起神灵沟小河,东至原三汊河,南堤隔河与舒城汪家圩、三河镇、庐江同大圩相望,北截洪沟,西起束家瓦屋,经阮大郢至罗蕲村入巢湖。圩内地面高程11.5~7.5米,面积31.8平方公里,农田20.1万亩,其中畈田3497亩。
1954年冬勘查规划联圩,工程包括:沿河圩间入河排洪建胡桥、王桥、大龙塘3处控制闸;岗圩分界处自束家瓦屋沿11.5~12.5米等高线,向东开挖撇洪沟,经阮大郢、陈大沟、三汊河入巢湖;神灵圩、方圩迎顶冲段,砌条石护岸890米,
1955年2月下旬动工,7月中旬竣工,共完成土方41万立方米,砌石2570立方米。但在联圩施工中,堤防未有完全达到设计要求,以后受益地区逐年分段增补了土方。
1971年肥西县水利工程第四个五年规划要求,防洪能力提高到1954年洪水标准,经过1976年、1977年丰乐河、杭埠河的治理,除东堤2400米(高程13.5米)外,沿河13506米堤防,堤顶高程全部达到14,5~15.0米。
联圩三十年来,堤防历经1956、1969、1975、1980、1983等年份的洪水考验,均确保安全。
滨湖联圩东安、五合、幸福、大兴、鱼滩、四合、复兴、同兴、段兴、合兴、太平大部分是在清末至民国时期圈成。圈圩时留出水路,形成诸圩之间的三汊河。原杭埠河分洪道在三河与丰乐河汇合后,河道从肥西、庐江两县间穿过后直下巢湖。民国15年,在这条河道上筑了老龙坝,河水改绕三汊河入巢湖。这条防洪堤长4公里,由于堤线长,防守劳力不足,经常溃堤成灾。
1978年,舒城、庐江、肥西三县联合治理杭埠河,拆除了老龙坝,恢复原河故道并加以拓宽。同时封堵了三汊河和太平、罗小圩两处建闸控制排灌。三十二联圩原截洪沟不再穿滨湖联圩,而从阮大郢改道至罗靳出口入巢湖。滨湖联圩从此形成。防洪堤缩短四分之三。联圩南隔杭埠河与庐江大同圩相望,西、北与三十二联圩相接,东临巢湖,面积17.73平方公里,地面高程7~8米,耕地11684亩。
由于联圩时间仓促,沿巢湖大堤10300米防洪标准偏低,1980年、1983年两次湖堤决口。1984年组织岗圩协作,动员上派、花岗、山南、丰乐4区20个乡,4万民工,完成堤防加高培厚土方61.5万立方米,大堤全部砌石护岸,砌护高程12.5~13.5米,使防洪能力达到了20年一遇标准。
西大圩联圩西大圩位于肥西县西南部,丰乐河北岸,西自程家堰小河,东至桃溪镇,南临丰乐河,北以截洪沟为界。
圩内地面高程17~13米,高低差4米,保护面积26.63平方公里,农田14058亩,其中原为余家、廖渡、和平、徐小、大湾、杨家、郭家、油坊、垱南、垱北、瓦碟、永安、掇簸、朝家、崔小、胜利、范小、红卫等18个小圩圩田7489亩,易涝的畈田6569亩。
西大圩地处丰乐河中游,此处河道弯曲狭窄,有“九里十三弯”之称。圩区下游桃溪河床断面仅能泄洪596立方米/秒。1969年洪峰达763立方米/秒,水位壅高,堤坊全溃。1949~1975年,就有1949、1954、1956、1964、1969、1974、1975等8年破圩成灾,圩畈田也大部淹没。
1969年灾后,沿丰乐河的小圩堤防,退建联成一线,龙潭河以东畈田圈成新圩,面积4.37平方公里。1974年冬,山南区组织岗、圩协作,加大堤防断面,从五里井到桃溪做堤防土方38万立方米,但是防洪标准仍然很低。
1975年冬,肥西县再次组织岗、圩协作,完成西大圩联圩规划工程。这些工程是:
修建沿河堤防14500米,达20年一遇防洪标准。龙嘴段高程23.2米,界河段高程22.5米,桃溪段高程19.0米;堤顶宽5米;外坡1:2,内坡1:3。
龙潭河改道,从龙潭寺起,经汪小庄、欧家岗至桃溪入丰乐河,长5.5万米,排洪量530立方米/秒。
在圩西北岗塝沿22~21米等高线,开南、北截洪沟2条。南沟从道塘水库起,经唐祠、喜庄、徐嘴入丰乐河,长5600米,排洪量142立方米/秒;北沟从潘家沟起,经刘嘴至龙潭寺人龙潭河,长3300米,排洪量10.4立方米/秒。联圩工程由山南、丰乐、上派、义城等5个区5万民工施工。1976年3月完工,总计完成土方232万立方米。西大圩联圩十多年来,工程效益显著,未发生破圩灾,但存在排涝问题。
新仓联圩新仓联圩位于丰乐河北岸。外河堤防上起黄泥滩,下至姚湾桥。构成新仓联圩的刘小、邵小、石狮、街东、汪坡、西章、武家、崇圣、董小、凌冲等10个圩和0.45万亩畈田,计田1.03万亩,1969年大水,堤防均溃。沿圩的汪家畈6个生产队,千亩河滩田,十年九不收,年年吃“回销粮”。
1970年栽8次秧,淹8次。这年冬,由花岗公社划出的新仓公社新组建的党委一班人,在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了复勘,决定联圩治畈。组织岗圩协作,动员劳力5500人,圈了汪家畈外河堤,完成土方11万立方米。次年春,做联圩外河堤土方10万立方米,把原来内圩28公里堤防缩短为8.5公里。汪家畈当年保收。1971~1973年连续两个冬春,公社集中领导,集中劳力又开挖联圩截洪沟5公里,完成土方87万立方米,使岗、圩分家,岗水不再下圩。联圩建5×50千瓦电力排灌站一座。配套建筑物60多座。联圩工程国家投资23.9万元,公社自筹21万元(劳务在外)。
其他联圩永丰联圩:1975年由鱼荡、舒合、杨家、罐子、永丰、郭小等6圩联成,1970年开挖截洪沟扩人一部分畈田.计10200亩。
六九联圩:1969年,由义城、姚家、薛家、大泊、小泊、高洲、毛章、王小88圩联成,计1891亩。
沙家联圩:1964年,由肖家、七合、三里、新稍、北阮、沙滩6圩联成,计田10002亩。
莲花圩:1969年将洪小圩并入,计田3189亩。
下九连圩:1955年,小新、毕条、黄圩、杨圩、杜圩、徐圩、白露、马小、王桥坝等9圩联成,计田3300亩。
龙周联圩:1964年由周小郢、陈小郢、龙兴、复兴、乐平、杨圩等6圩联成,计田1400亩。
司圩与庙横斗圩:两圩原联于1952年,名“上九联圩”。1968年,中派电灌站引水渠,穿圩中心,分为司圩与庙横斗两圩。司圩由上司、下司、五丰、刘大泊、乌龟5个圩联成,计田2364亩。庙横斗圩由庙圩、横圩、斗门、王小4个圩联成,计田2351亩。
上一篇:第一节 古圩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