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粮油储存
清光绪年间,合肥的粮油行多利用店后房屋储存粮油;收购量多时,则租赁公房、民房作周转仓。外地来肥粮商多租赁码头简易仓库储粮。这一时期,合肥县建有义仓、社仓、常平仓、海宁仓等65间官方粮仓,长年储粮4000石,备以赈荒。
民国初,合肥县扩建县仓1座,按人口数储备3个月的口粮。民国25年后,县存赈灾粮常被当局挪用,修缮粮仓的经费亦被层层克扣,以致粮仓陈旧破败,难以为继。日军占领合肥之时,县粮仓毁废。
解放初,皖北支前司令部合肥粮草供应站建囤粮简易仓5幢(后转归国营粮食部门使用)。从1950年起,国家投资在孝肃桥东南角兴建合肥市第一粮库。至1954年,共建成苏式粮仓3幢,民式粮仓12幢,合计仓容量为16760吨。另外,还搭盖了仓容为1.5万吨的草仓。1955年,市粮食部门在城东陈老岗征地200亩兴建市第二粮库,建成100×20米苏式粮仓7幢。翌年,又建成同种粮仓5幢。与此同时,市第一粮库增建2幢民式粮仓。由于推广了露天堆存粮食的方法,粮库将总储存量提高到13万吨。
1970年,市粮食部门曾在市第二粮库院内建土圆仓26个。后此仓因土质差、潮湿重而告废。翌年,市粮食系统共兴建土圆仓137个,仓容达8190吨。1975年,在市第二粮库后岗新建拱仓5幢,仓容为4200吨。1976年1月,在西七里塘兴建市第三粮库,建成房式仓5幢,混凝土油罐5个,后来,这几个油罐因渗油而停用。
1979~1980年,市粮食部门改造第二粮库,新建房式粮仓4幢、容量8245吨。同时在第一粮库院内建成的还有储量为500吨的钢板储油罐和仓容为7500吨的新粮仓。1982年,在第三粮库建成拱型式叠板粮仓5幢、容量2000吨。1983年,在第一粮库建成储油1.15万吨的钢板圆柱型油罐5座及与之配套的油脂精炼车间。至1985年,市粮食部门共拥有正规粮仓50幢,拥有登高运输机、移动式烘干机、吊装机械、地中衡、油脂计量器等设备80余台。
保管方法解放初至粮油统购统销前,合肥市区粮库依赖人力清扫、翻晒、流筛,储粮条件差,仓内粮食虫蚀霉变现象时有发生。实行统购统销后,粮食库存品种逐年增多,原土法保粮已不能与之相适应。1955年,市区粮库采用夏粮高温储粮法。方法是将入仓前经过曝晒的粮食,趁热进仓,密封储存。这样既能杀灭害虫,又可降低水分,防止霉变。之后,粮库采用自然通风方法保粮(又称“双降法”)。方法是选低温干燥的冬春季节,根据仓内外温度、湿度情况,选择有利于降低粮食温度和水分的天气,打开仓房门窗,翻动粮堆表层,增加粮表通风面积;如果是包装粮,则堆成通风堆。另一种方法使用化学方法保粮:1956年前,熏杀粮虫时使用氯化苦药剂;后改用氢氯酸药剂;自1965年起,改用磷化铝剂。
1975年,市第二粮库开始采用“缺氧保粮法”。此法系用塑料薄膜密封粮堆,利用粮食本身的呼吸作用消耗部分氧气,一个月之内,可将粮堆内的氧气基本耗光,从而抑制害虫及微生物的活动、生长。1978年,该库524万斤进口小麦未用任何药剂熏蒸,采用缺氧法保管,粮温一直平稳,无虫害、无霉变。1979年,该库240万斤粳米用此法保管7个月后启封时,粳米色泽正常,气味、口感与新鲜大米基本无异。1985年,市第二粮库建成了仓容为2500吨的空调低温仓,用低温方法保粮。另外,不少库房采用机械通风法保粮。
粮油运输
清代,输入合肥市场的粮油多用船载、车装、畜驮、人挑方式运输。其中用木料制成的独轮车,每辆可装300~500斤。民国25年淮南铁路通车后,粮商始通过铁路向外输出粮油。
1953年,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市粮食部门将粮油运输业务委托交通运输部门代办。有的粮店为了节省运输费开支,还发动职工从粮库运粮供销售。1954~1957年,通往市第一、二粮库的两条铁路专用线先后建成。该线总长1438米,其中一库200米,二库1238米。1958年,市粮食部门在第一粮库迎河大门边建成200米长的粮食专用码头,安装了3台吊装机,使水陆运粮条件大大改善。1964年,市粮食系统车队成立,拥有汽车13辆、39.5吨位,不仅承揽市内运输工作,而且还派出车辆至邻县运输粮油。1980年,市第二粮库兴建了长105米、高14米、跨度29.2米的铁路跨线货位棚1座,即使是雨雪天气亦可进行粮油装卸。1985年,市粮食系统共拥有汽车30辆,总吨位达243吨。
下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