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百货厘金
百货厘金征收范围包括工、农、牧、渔、林业产品以及家庭副业产品。民国3年《新订安徽厘金税则》将应税货品分成粮食、油货、皮货、绸羽布匹、洋广货、杂货、纸张、海货、腌腊、鲜果、竹木柴炭、棕革棉麻、陶器石料、颜料、杂物、金属、牲畜鱼虾、药材等18类1192种。行厘和落地厘征收税额:米每石各征5分3厘;小麦每石各征4分3厘;麻油每百斤各征2角2分;菜油每百斤各征2角;大毛竹每根各征l角8分;木货每百斤各征1角2分;石膏每斤各征4分。
厘金开办之初,各种货物税率均为1%,以后逐渐提高,安徽定为2%。由于货品在运销途中,遇卡即要缴纳厘金,一般百货负担率实际达6~8%。
厘金收入款项,在设卡之初系由卡员自给票据,并就近送军营充饷。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设总局后,始由总局刊发三联大票。商人完厘时,填写姓名、货物件数,并于骑缝处填写银、钱数额,所用三联大票,以一联给商人,谓之“护照”;另一联随解款送查,谓之“尾照”;再一联存卡,作为存根。解款时以钱1700文折合湘平银1两;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钱1560文易库平银1两。距省城路远的,可全数换银报解;路近的,钱银分别按实收数并解。解款限期,光绪三十二年,合肥卡解款到总局,期限为20天。民国时期,按地区远近,每月税收分别于次月10日、14日、20日解到省库。各正卡、分卡建有按比额考核的制度,超收按成记功,短收按成记过。
杂项厘捐
坐贾捐坐贾是与行商相对而言的。咸丰十一年皖省厘金总局下设坐贾专局,委派当地绅董襄办。办法是将起岸之货先行查明,给予起票,货到行后,令行户将每日售货及货价登记循环印簿,再按货价每售银1两抽2分(买卖方各出1分),经绅董查明后携同印簿3日一缴。后坐贾捐并入百货厘内征收。
落地税落地税亦属厘金性质,是在货物上岸时抽收,与行厘抽之于途中不同。光绪年间开征。民国3年实施省长公署批准的《征收落地厘金暂行简章》,征收范围扩大,所有在城乡销售的各种货物,统征落地厘金。税率与行厘并列,分18大类计1192个品种。其中除绸羽布匹及洋广杂货两类落地税率略高于行厘外,其余货物均以2%税率为标准。
土药税光绪十八年(1892)庐州设立分卡(隶属设于芜湖的南路总卡),开始征收土药(本产鸦片)税。土药每担征行厘银30两、落地税银20两,按7折收。光绪二十年,改减税则,每百斤征收行厘银20两、落地税银l0两,除5~7月内新浆厘、税准作7折报纳外,其余均以实数填票,不准折收。隔省土药过境及落地,每担皆收银10两。光绪二十五年,土药行厘每担加收银6两,落地税加收银3两;外省过境的土药,照章减半核加。光绪三十年,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广东、广西、江苏、福建八省试办土膏(鸦片)捐,统一规定捐款在湖北办理征收,纳捐之后运销八省,如非落地销售,概不重征。光绪三十二年,改土膏统捐名称为土药统税,每净土100斤,不分税、捐共征正项统税库平银100两,另随征经费库平银15两,规定在产地土膏局征收,运销各省,不再重征。但自产土药在本省境内销售者,仍由各省按章自行征收。宣统二年(1910),土药税每百斤征银增至230两。
民国元年6月,安徽都督柏文蔚下令禁卖禁吸鸦片,取消“土膏委员”,但因局势混乱,未能禁绝。及至民国16年12月,国民政府规定至民国17年止,所有鸦片烟类药品,一律按其价值的50%征税;民国18年,税率改为100%;次年提高为200%。民国21年5月,禁征鸦片捐税。
吸烟(鸦片)牌照捐宣统元年(1909)清廷以“寓禁于征”为名,开征吸烟牌照捐。每购土一两捐钱40文,购膏一两捐钱60文。当年五月,庐州设分卡,分卡以下由土药统税查验局办理此捐。征收办法是:将牌照发给各土膏店,于吸烟户购买时给照补填,由各店代收汇缴。
棉税民国19年,合肥设查验所(属巢县棉税局领导)负责棉税稽查任务。皮花每担征税0.32元,子花每担征税0.12元。
牛皮鹅鸭杂毛统捐民国3年,合肥、巢县、运漕3厘局开办牛皮、鹅、鸭杂毛统捐。合肥起运的牛皮每捆(300斤)征收统捐2元,鹅毛每包(200斤)征收0.90元,鸭毛每包(200斤)征收0.72元,鸡毛每包(200斤)征收0.36元。合肥厘局征捐后,填四联统捐大票,经巢、运两局验票放行。在丰乐河(属合肥县)起运的牛皮禽毛,于巢县厘局缴纳统捐,按合肥厘局应征捐额8折计征,亦填四大联票,经运漕厘局验票放行。
鸡蛋统税民国13年4月,合肥厘局开征鸡蛋统税。对贩运鸡蛋(包括鹅、鸭蛋),每篓(800只)征收统税0.3元。合肥蛋税稽征所责成鸡蛋行依率向卖方征收。
邮包税民国17年5月,合肥设立邮包税分局,开征邮包税。邮包税专征邮寄属厘金征收范围的商品,故又称包裹厘金,按厘金税率征收。此税开征后,对厘金局、卡难以检查的贵重物品及奢侈品,如人参、燕窝、麝香、银耳、珠玉、钻石、金银等税源的管理较为有效。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烟酒税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