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企业民主管理
1949年12月,根据老区的经验和华北人民政府颁发的《关于在国营、公营工厂企业中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与工厂职工代表会议的实施条例》,合肥市公营企业开始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12月12日,合肥汽车修造厂首家选出7名工人参加工厂管理委员会,企业重大问题由工厂管理委员会决定,厂部执行,为合肥市首家实行民主管理的企业。
1950年,合肥新华染织厂、人民烟厂、合肥电厂、皖北日报社印刷厂等公营企业,先后建立了工厂管理委员会,吸收工人参加企业管理,让职工行使民主权利,扩大了企业民主管理面。
1954年,合肥市各国营、公营企业推行一长制,工厂企业原先实行的民主管理制度,停止执行。
1956年,全市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合营后的企业管理形式先是由公方代表、私方代表、职工代表三方面共同组成工厂企业管理委员会,后逐步过渡到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1957年,根据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在工矿企业中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后又决定在企业推行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合肥矿山机器厂首先进行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试点。后随着推广鞍钢“两参一改三结合”经验,合肥市中型以上企业普遍试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并在班组内设生产、安全、工资、宣传、生活等八大员,改变了过去由少数代表参加企业集体领导机构直接管理企业的作法。
“文化大革命”期间,企业民主管理遭到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国工会“九大”以后,合肥市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80年11月,市工会就推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几个问题,专题报告市委,并根据市委意见,于年底在95家企业恢复和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占全市企业总数14.5%。并有6个单位试行由职工民主选举车间领导、工段长和班组长。合肥无线电一厂还作了民主选举厂长的尝试。
1982年11月,市委批转市工会关于进行全市企业民主管理情况检查补课的报告,由市工会与市委组织部以及工交、财贸、基建等部门联合,对全市企业民主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是年底,全市有213家企事业单位建立职代会。
1985年,全市建立职代会(含教代会)制度的单位达1267家,占应建总数的96.1%。文教系统市属中学全部建立教代会制度。全市有300多个单位开展了民主评议干部的制度,相当数量的企业开展职工来访接待日、厂长回答职工质询会、问答会等活动。职工代表大会议事的重点,由过去的着重于职工生活福利逐步转到审议企业重大决策、改善经营管理、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方面。
劳动模范管理
1949~1954年,合肥市各条战线在劳动竞赛活动中,共涌现出市级以上劳动模范37名。1853年,市工会组织20名劳模、先进人物去青岛、太湖等地疗养。
1955年,合肥市工厂企业一度出现劳模落选和评模降档次等现象,市工会进行调查之后,组织职工开展向模范人物学习活动,并逐一给劳模建立档案,加强劳模教育、管理工作。
在“文革”期间,合肥市各条战线上的劳动模范、先进人物,先后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迫害,部分劳模被诬陷为“假劳模”、“黑典型”、“工贼”、“反革命”,蒙受不白之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工会不断遇有劳模来信、来访。1978年下半年,市工会指派专人对劳模受诬陷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向市委提出落实劳模政策的建议。对此,市委十分重视,对受诬陷的劳模进行逐个研究,给予平反。10月,市工会召开有劳模、职工、干部参加的五千人大会,宣布为文革期间惨遭打击迫害的原省木材加工厂顾思仁,原安纺一厂宣国英、赵凤英、臧永珍,原安纺二厂黄桂兰等17名劳动模范彻底平反,恢复名誉。市委领导亲自给平反劳模披红戴花,组织游行,扩大为劳模平反、恢复荣誉的影响。
1980年,合肥市一度出现“劳模难当”现象。9月,市工会按系统分八片召开劳模座谈会,听取了60多位劳模的意见和要求,并针对出现的情况,选择部分劳模事迹,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台,广为宣传。另在《合肥晚报》开辟专栏,开展“怎样对待先进人物”的大讨论,在市工人文化宫开设光荣廊,展示劳模、先进人物的事迹图片,在全市开展向劳模和先进人物学习活动,以造成当劳模、先进人物光荣的社会风气。
1981年,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加强劳模队伍建设的意见,市工会组织7名同志,深入42个基层单位,采取座谈、走访形式,听取劳模意见,了解劳模情况,并就劳模中存在的工资过低、住房拥挤等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专题报告市委。年底,市委直接下达调资指标,为40名劳模调整了工资;劳模住房问题,经对一轻局、纺织局、机械局三个系统了解,其中35名劳模,有21名先后优先搬进新房,劳模家庭住房拥挤的情况得到改善。
1985年统计,在此前后10余年间,全市有50余名劳模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有近40名劳模走上领导岗位,有3名劳模出席全国党代会,3名劳模出席全国人代会。
上一篇:第一节 组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