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等额选举
1954~1965年,合肥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第一届至第六届)是按照国家选举法规定,以等额选举方式,采用无记名投票办法,由市辖各县、区及驻肥部队选举产生。代表名额,是按人口最少不少于50人比1,最多不多于800人比1的比例确定。代表总额确定后,再按照代表人员成份构成比例要求,分别下达各选举单位。此间,市人大代表成份构成情况,机关干部、工人、农民、文教卫工作者所占比例最高,四项合计约占总数60~70%。其他各界人士,所占比例较小,但都有一定名额的代表。
差额选举
合肥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从第八届起,按照国家在1979年颁布的《选举法》规定,由原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产生。幅度为:代表候选人的名额为应选代表名额的1/5~1/2。代表名额数是按10万不足50万的市为100~250名,人口超过50万的市为255~455名,最多不超过500名的比例确定的。此阶段,代表构成情况,与前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代表中所占比例超1O%的人员是机关干部、基层干部、知识分子、工人、农民等。代表的文化素质较前有明显提高,平均年龄下降幅度较大。以1983年合肥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为例,在全部代表中,具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代表占29.4%;中青年代表占89.8%,并且,妇女代表占有逾20%的比例。
上一篇:第一节 机构
下一篇:第一节 机构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