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26年末,沪宁相继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合肥濒临前线。翌年5月,国民党军48师某旅驻守梁园。皖中日报社长童杏荪率队20余人前往慰劳。临战前夕,月明星稀,全旅官兵席地环坐于古峏塔(位于梁园中部,民国30年被日军炸毁)下聆听抗日演说,观看曲艺表演。
合肥解放后,每年元旦、春节、“八一”建军节前后,市党政机关均组织慰问团慰问驻军及伤病员,并组织军民联欢活动。区、乡、街道成立慰问组,慰问烈军属、残废复员军人,还分赠慰问品。
慰问团组
1950年春节,皖北区及合肥各界代表组成劳军团赴大别山慰劳剿匪部队。1951年后,每年春节、“八一”建军节,市党政负责人率慰问团慰问驻军以及伤病员、休养员和残废军人。1957~1960年初,每逢春节、“八一”建军节,省成立慰问总团,合肥市成立分团,由市长或副市长任分团长,慰问驻军。
1967年初,值“文化大革命”造反派夺权高潮,春节慰问计划未能实现。翌年,由“合肥地区、省暨市无产阶级革命派春节拥军优属慰问团”慰问驻军及伤病员。1969年后,每年都由安徽省拥军优属慰问团合肥分团组织对驻军进行慰问。自1978年起,由省暨市春节拥军优属慰问团分组慰问驻军和军人家属。1980~1985年,市党政领导率有关部门负责人走访驻军单位征求军队对地方工作的意见。1986年“八一”,全市组织了100多个慰问组慰问烈军属和回家探亲的参战人员。
1987年“八一”节,中共合肥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人和有关部门、人民团体代表,除慰问驻肥官兵和烈军属外,还组成海防前线慰问团赴舟山群岛慰问37951部队和“合肥舰”官兵。10月,副市长马学模带领市民政局和中市区的领导人登门看望了一等功臣王国卿的父母,并授予王国卿“对越防御作战人民功臣”匾额。
1988年7月,市民政局石德保副局长率区、县民政局负责人赴上海武警总队慰问合肥籍指战员,并向他们汇报了家乡建设、拥军优属、退伍安置等工作,通报了人才需求信息。
慰劳活动
1949年8月,市属各区人民踊跃捐献钱物汇至皖北军区转送前方,犒劳解放军。慰问品除现金之外,还有慰问袋、布鞋、香烟、毛巾、肥皂、牙刷、鸡蛋等数十种。1950年元旦,市政府宴请革命烈士家属、军人家属和荣誉军人,并向他们赠送了贺年片。
1951年春,合肥工农商学各界捐款捐物,由市抗美援朝分会汇转,慰劳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1954~1959年,市区各居民委员会和郊区各乡的干部群众每逢年节都捐赠肉食、糕点、毛巾、肥皂等几十种副食及日用品慰问烈军属。5年间,共赠猪肉3万余斤、鱼类近2万斤。
1960年后,每逢春节,由中共合肥市委、市人委在《合肥日报》上刊登慰问信(或由市领导人在市广播电台讲话),慰问驻军和烈军属及复转退伍军人。各区、乡、街道的干部群众还携带光荣匾、光荣灯、春联、糕点水果等,登门慰问烈军属。
1969年后,由市革命委员会发出公开信,慰问驻军指战员、伤病员和烈属、军属、残废军人、复员、转业、退伍军人。
1985年春节,市属各区人民政府都分别发信慰问云南前线合肥籍指战员。郊区政府还随信附寄钢笔、笔记本、贺年卡等。“八一”节,市人民政府发信慰问432名抗越前线的合肥籍指战员,并赠给他们每人一本《合肥画册》;对82名立战功者,还加赠每人收录机1台、手表1块、奖金50~100元。12月,为慰问云南前线指战员,由政府拨付,机关、团体、街道、乡镇、个人捐献计76922元,购名人书画60幅,毛巾、手帕2500条,罐头11616听,瓜子1000斤,香烟1350条,酒500斤,日用品4260件,以及部分军人的父母、妻子的谈话或歌声音像带100余盒,一并汇交送往昆明。
1987年,“八一”建军节,市委、市政府向驻军指战员、伤病员及全市优抚对象发了慰问信,分别向他们赠送袖珍影集、旅行卫生包、毛巾被,还向东海舰队“合肥舰”(1987年4月17日命名)全体官兵赠送《合肥画册》和锦旗。
联欢活动
1951年春节凌晨,各区由机关、团体、学校及居民代表组成的拜年队,高举红旗,扭起秧歌,敲锣打鼓到烈军属家拜年。8月1日,皖北及合肥市党政军民2.5万余人共庆建军节,军乐声、歌声、锣鼓声响遍全城。省军区文工团、军区后勤部、合肥文艺干校分别到苗圃(今市体育场)、新民戏院演出“战士舞”、“马刀舞”等节目。嗣后,每年春节、“八一”,市、区、乡分别组织多种形式的军民联欢会。
1957年春节,合肥军民8000余人在逍遥津游园联欢。爱好射击者,围绕在众多的汽枪射击处,争显身手;游艇上,军民共把桨;表演场上,军民并肩观赏精采节目。
1960年春节,省黄梅剧团、市京剧团随慰问团到军营和驻军医院作慰问演出。以后近20年,每年春节都有3~5个剧团到部队演出。鉴于剧团慰问人数众多,驻军款待隆重开支大,故自1980年春节起,改由地方党政负责人赴驻军营地走访,征求部队对地方工作的意见,帮助驻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