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红军
民国24年4月,活动于合肥寿县地区的皖西北独立游击师师长孙仲德、政委张如屏率部分部队进入苏区,和中共皖西特委书记徐成基及其领导的红28军82师246团在舒城和潜山交界的主薄园、麦黄园会师。经双方协商,246团派出一支部队配合皖西北独立游击师打回皖西北筹集军需。两支部队并肩战斗,从舒城打到合肥地区,沿途消灭一些反动民团,缴获不少武器弹药和大批钱粮、布匹、药品,补充了部队;同时,发动群众分了地主粮食。
新四军
新四军驻合肥主力部队先后有新四军江北指挥部、4支队、江北游击纵队、新编4支队、新编5支队、2师、7师及其所属旅、团级部队。
第四支队新四军4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参谋长林维先、政治部主任肖望东,辖7团、8团、9团和手枪团。民国27年下半年,支队率7团、8团先后进入合肥地区,积极对日作战,发动群众抗日,扩大人民武装,建立地方政权。民国28年6月,高敬亭司令员在肥东青龙厂新四军江北指挥部被错误处决(1982年平反)。随后,新四军军部及江北指挥部前委对4支队进行改编:8团扩编为5支队,进军津浦铁路以东开辟路东根据地;7团、9团,改编为新的4支队,辖7团、9团、14团,开赴淮南铁路以东,津浦铁路以西,在定远、凤阳、滁县、嘉山、合肥地区开辟路西根据地。
江北游击纵队民国28年1月,根据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指示,新四军4支队将所辖2游击纵队与江北地方武装合编成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由4支队政治部主任戴季英兼纵队长。5月,江北游击纵队整编,孙仲德任司令员、黄岩任参谋长、桂逢洲任副参谋长、桂蓬任政治部主任。该纵队初辖3个大队,驻于合肥东乡青龙厂的褚老圩及周围地区。民国29年2月,2大队扩编为新8团,10月又改称为3团。3月,1大队扩编为新7团,6月又改称2团。新建的4支队14团则为该部1团。6月,谭希林任司令员,孙仲德任政委,朱绍清任参谋长,王集成任政治部主任。纵队主要活动于皖中、皖东津浦路西地区。民国30年皖南事变后,江北游击纵队大部编为新四军2师6旅。原辖3个团分别编为6旅16团、17团和18团。
第四支队第七团民国27年8月,奉命进入合肥境内,团长杨克志,政委曹玉福,参谋长林英坚,政治处主任胡继亭。7团在合(肥)安(庆)、合(肥)六(安)公路全线出击,破坏日军运输线,阻滞日军向六安、安庆方面的进攻。年底,7团1营在合肥东乡山王集、王铁一带发动群众抗日,7团民运股长与民间自发武装“山王自卫队”取得联系,在自卫队中培养了10多名党员,使这支部队由小到大,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最终上升为新四军主力部队。民国28年1月,进驻合肥东乡青龙厂、褚老圩。6月,新四军4支队改编为4、5两个支队,7团仍属4支队,改编后即随支队向淮南铁路以东,津浦铁路以西挺进,开创淮南津浦路西根据地。
第四支队第八团民国27年9月,8团奉命由寿县越过淮南铁路进至合肥青龙厂、白龙厂和梁园地区,在石塘桥与东北挺进团会合。团长周俊鸣,政委林凯,参谋长赵启民,政治处主任徐祥亨。10月,8团赴全椒大马厂休整,于年底前返回合肥。12月15日,8团击溃龙城葛传江、杨建舟700余人的汉奸武装;民国28年1月,全歼三十埠汉奸刘孟乙部200余人,将刘孟乙枪决;2月29日,在游击队的配合下,于梁园和东山口地区英勇阻击前来偷袭的千余日军,毙敌100多人,余敌溃退;3月,协助地方党建立了7个地方党支部;在马集大张庄组织了百余人的抗日义勇军;在青龙厂褚老圩整编了谢禄轩领导的地方武装,建立梁园游击队。6月,新四军4支队奉命整编,以8团为基础成立新四军5支队,司令员罗炳辉,辖8团、10团和15团。支队成立后,即向津浦路东挺进,开创淮南津浦路东根据地。
第二师民国30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的4支队改编为新四军2师4旅,旅长梁从学,政委王集成,辖10团、11团和12团。该旅编制一直保持到民国34年8月抗战结束。在抗战期间频繁活动于合肥地区。
民国32年8月以后,新四军2师5旅由津浦路东根据地调到津浦路西根据地活动,曾转战于合肥东乡。旅长成钧,政委赵启明,辖13团(团长饶守坤)、14团(团长宋文)和15团(团长李仕怀)。旅长和政委分别兼任路西分区司令和政委。民国33年,5旅调往路东根据地。
民国29年6月,津浦路西根据地成立联防司令部。民国32年7月,撤销联防司令部,成立路西军分区。民国30年皖南事变后,以江北游击纵队为主成立新四军第2师6旅,旅长兼政委谭希林,辖16团、17团和18团。民国31年7月,6旅奉命撤销,旅长谭希林调任新四军7师师长,16团随调7师;第17团划归2师5旅,改称15团;18团大部分连队拨到各县加强县大队,剩4个连队保持18团番号,归路西军分区建制。民国33年在盱眙县重建2师6旅,原18团重新集中恢复建制,以寿县独立团、巢北支队为主重建16团和17团。旅长陈庆先(兼路西分区司令员),政委黄岩(兼路西分区政委)。民国34年9月,6旅撤出路西,与5旅一起编入新四军新2师。
新四军2师在抗日战争中、后期均轮番在合肥地区广泛活动,其中部分部队是由合肥(含长丰)地区地方武装上升主力编成。民国34年4月,在肥东黄疃庙地区反顽战役中,上述三个旅均参加战斗。日军投降后,上述部队均撤离合肥,至皖东地区执行新的战斗任务。
解放军部队
渡江战役总前委1949年2月11日,中央军委决定淮海战役总前委行使渡江作战和支前的统一指挥权。1949年3月28日,邓小平和陈毅率总前委、华东局、华东军区联合组成的精干班子进驻肥东瑶岗。总前委机关设参谋处、机要处、通信处、管理处和秘书处,共80余人。警卫分队为第三野战军特务团2营及1个侦察连、1个警卫排。常驻瑶岗的领导人除邓小平、陈毅外,还有饶漱石、张鼎承等。总前委在瑶岗期间,主要做了四方面的工作:搜集研究敌情、水情、气候,提供给军委决策;统筹渡江作战的准备工作;贯彻执行军委决策,统一指挥协调各军事集团行动;协同华东局筹划接管江南新区工作。渡江成功后,总前委于1949年4月25日离开瑶岗到南京。
渡江先遣纵队民国37年5月31日组建于河南濮阳地区。司令员孙仲德,谭启龙兼政委。7月,纵队进入安徽境内。1949年1月21日,驱走国民党刘汝明部,解放合肥城,其大部驻合肥。1支队担任合肥城防。支队长谢忠良,政委杨思一,参谋长洪隆,政治部主任陈雨笠。所属1大队首先进入合肥,大队长李锡风,政委齐平。同年3月,渡江先遣纵队在合肥使命结束,干部队交归地方党政机构,部队团以上干部调往第三野战军各部队,部队开赴蚌埠编入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
皖北军区1949年4月20日成立于合肥,由皖西军区和豫皖苏军区3分区和45分区合并而成,隶属华东军区。曾希圣任司令员兼政委,辖警备1旅、2旅、3旅和警备团、军政干校及阜阳、宿县、滁县、巢湖、六安、安庆军分区。1952年1月25日,皖北、皖南军区合并为安徽军区。
皖北军区警卫团1949年3月,皖北军区警卫团(兼合肥城防司令部)正式成立。该部由原江淮军区警卫营、阜阳军分区1个营和宿县军分区、定远县等单位抽调的部队共5个营编成。机关设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司令部设作训股、通信股、人事股、管理股;政治处设组织股、宣传股、保卫股、民运股;后勤处设军需股、财务股、营防股、团卫生队。辖1营、2营、3营、4营(每营各辖3个步兵连、1个机炮连)和1个直属营(辖通信、侦察、山炮、警卫、高机5个连),共3600余人。皖北军区警卫团团长(兼城防司令部司令员)赖德明(同年6月赖调走,由金仕华接任),副团长刘凯顺,第一政治委员李广涛(中共合肥市委书记兼),政治委员张宏盛,副政治委员张文宏(同年5月张调走,由余树棠接任),参谋长韩延,政治处主任陆光明,后勤处主任江虹。团部(城防司令部)驻合肥北门(今安徽工学院所在地)。1950年,警卫团改称警备团。11月,该团奉命抽调3个营又2个连及部分机关人员近2000人组成新编团,在团长刘凯顺、副政委余树棠率领下入朝参战,余部继续担负合肥城防任务。1951年上半年,全团兵力为1968人,编为4个营。1952年初,改编为皖北军区独立营,合肥城防司令部随之撤销。
第七兵团兵团司令王建安,政委谭启龙。1949年1月中旬,兵团部进驻合肥市小书院(现合肥第九中学)。所辖21军、22军和24军及特纵炮兵2团、骑兵团分驻于合肥及周围地区。1949年4月中旬,兵团渡江南下。
第九兵团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政委郭化若。1949年1月中旬,兵团部进驻合肥市小书院。所辖25军、27军、30军和33军及特纵炮兵4团等部,部署于无为至和县沿江地区。1949年4月,全部渡江南下。
第二十四军前身为华东野战军6纵队。1949年1月,纵队机关率16师进驻合肥,整编为24军,军长王必成(皮定均接任)、政委廖海光。1949年2月,移驻无为县。
安徽军区1951年1月25日,华东军区命令,皖南、皖北军区合并组建安徽军区。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驻合肥市。
安徽省军区1960年4月19日,安徽军区奉中央军委命令改称为安徽省军区,驻合肥市屯溪路。
6408部队1967年8月,奉中央军委命令,由苏北调来安徽,执行“三支两军”任务。除部队机关驻合肥市外,还有数个团级建制单位先后驻防合肥地区执行任务。1969年下半年,根据党中央指示精神,除少数干部留地方继续执行“三支两军”任务外,其余人员陆续撤回。至此,该部“三支两军”任务基本完成,建制团队陆续撤离合肥。1975年,安徽生产建设兵团撤销,该部队派往生产建设兵团的1000余名干部全部撤回。1978年9月,该部队驻合肥部队,除留守机构外全部移防。
安徽省军区独立第二师1966年9月,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安徽省总队归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改编为安徽省军区独立2师,师部驻合肥市庐江路。所属各团更改番号。各地、市公安大队、县公安队分别改编成各军分区独立营、连和市县大队、中队。所属部队主要担负全省内卫、看押等任务。
1967年9月,师转隶陆军6408部队。1969年11月,又改归安徽省军区领导。
1976年5月,安徽省军区独立2师师部及直属分队撤销,所属各团分别改编为安徽省军区各独立团。师医院移交江苏省石油勘探指挥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内卫第四十二团1955年8月由安徽省公安总队直属1、2中队、省公安大队1个连、部分大队人员和安徽军区新兵212团1个营部、安徽省直属公安大队6中队一部,巢湖、六安、安庆公安大队部分人员为基础组建,直属安徽军区,辖3个营,共13个连。团部驻合肥杏花村。担负着省属劳改单位所管犯人的看押任务。1956年7月,3营9连参加平息肥西县会道门暴乱。
1959年1月,内卫42团团部和部分部队及内卫43团2个营,合编为安徽省公安厅人民武装警察总队第2队,归安徽省公安厅人民武装警察总队领导。全团驻安徽省无为县。
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内卫第四十三团1955年8月,公安军内卫43团在安徽省公安厅直属公安大队基础上成立。1956年6月,移防至无为。
安徽省军区独立第六团1959年1月,安徽省公安厅直属民警大队扩编为安徽省公安厅人民武装警察总队3支队,驻合肥。辖8个中队,担负合肥的省、市党政机关和重要目标、设施的保卫、守护工作,是警备合肥的主要力量之一。1963年3月,改称为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安徽省总队3团。1966年7月,改编为安徽省军区独立2师步兵6团,属安徽省军区2师建制。1967年9月,随师调归12军建制,番号不变。1968年底,仍随师调归安徽省军区建制。1970年11月,该部除1营继续在合肥担负内卫执勤外,其余移防蚌埠等地。1977年,该部1营调离合肥。
安徽省军区警备团1969年11月11日在南京市白水桥组建。1976年4月1日,调归安徽省军区独立师建制。1980年12月改建为安徽省军区警备团。团部驻合肥市亳州路古城郢(1982年11月迁至肥西三十里岗的北岗。1983年迁至合肥市大蜀山)。主要担负合肥市警备任务和省军区的机动任务。团机关设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1985年9月整编时撤销。
安徽省军区训练部队军政干校改编。1951年12月26日,皖南军区教导团改编为华东军区直属队转业干部文化补习学校。1952年改编为安徽省军区教导大队。1953年5月改编为安徽省军区教导营,担负军区部队干部的军事训练和民兵训练任务。
1954年10月,改编为安徽军区干部学校,增加了轮训战士骨干(班长)的任务。1955年1月,安徽军区部队和安徽省公安部队整编,原公安总队教导队编入安徽军区干部学校,负责公安军军士人员训练工作。
1957年11月,安徽军区干部学校整编为安徽军区轮训大队。
1958年,兵役局划归省军区成为武装部后,也担负轮训人武干部的任务。1959年11月,安徽军区干部轮训大队整编为安徽军区教导团。1960年7月改称安徽省军区教导团至1961年12月。下设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1961年11月30日至1963年2月20日,该部曾迁蚌埠。在1972年、1974年整编后仍为安徽省军区教导大队,恢复军教股、政工股、供应股,下辖训练中队。担负任务基本不变。1970~1973年还负责主办省军区营、团、师干部马列主义读书班。1977年,安徽省军区教导大队改为安徽省军区教导队,取消股建制,下设训练中队。担负任务不变。
1981年4月,改为安徽省军区教导大队,从1983年起,增加了普及初、高中的教育任务和新兵训练任务。
汽车第三十一团1949年下半年,华东野战军汽车2团改为华东野战军汽车1团。1952年改为汽车31团。1972年起驻合肥市北门双岗。1985年12月21日在精简整编中撤销编制。
合肥军分区独立营该部前身是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合肥市大队,长期担负省会合肥市的首脑机关警卫、要害部门守护及看守所看押等任务。1966年9月,公安部队归人民解放军建制,该部编入合肥市人民武装部,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合肥市大队”,除完成固定目标的警卫、守护任务外,仅据1970年、1971年、1975年、1976年4年的统计,共警卫首长79人,警卫国家级、省级会议118次,押解现金118次,押解罪犯21批,行程59066公里,处决罪犯5批。1976年,军队实行精减整编,合肥市大队改编为独立营。主要担负省、市党政军机关、电台、银行等重要目标的警卫、守护任务。据1978年、1979年2年统计,警卫国家和省级大型会议206次,首长176位,外宾24批500余人。押解罪犯12批,押运现金11次。配合有关部门接待上访人员21847人次。组织警卫目标周围地带社情调查组10个,抓获翻围墙及泅水进入警戒区的不法分子9名。1982年12月,合肥军分区独立营奉命移交武警部队。
安徽生产建设兵团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安徽省军区、6408部队根据南京军区指示精神共同负责组建,经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批准,于1969年9月在合肥市正式成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领导的政治、军事、经济三位一体的,不脱离生产的人民武装部队。主要任务是屯垦戍卫后方,协同驻军、民兵和专政机关防空降,防暴乱,维护社会治安;积蓄强大的后备力量,随时准备参战;在巩固、提高原有农场的基础上,逐步开垦荒地和围垦湖洼地区;因地制宜地积极发展工业和副业。兵团部驻合肥。
兵团属南京军区建制,在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和安徽省军区领导下工作。有关兵团的各项具体工作,凡属地方的向省革命委员会有关部门联系解决。
兵团由省属28个国营农场和3个林场按照军事编制组成。所属团和独立营以现有农、林、茶场为基础组建。连以下以农场生产队为基础组建。兵团各级干部,由军队和地方干部共同组成。兵团群众,凡符合民兵条件的男女青年称兵团战士,其余人员称为兵团职工。
兵团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辖4个农业师。总人口20万人,其中干部1万余人(现役军队干部2874人,地方干部4424人,以工代干2977人),职工8万余人。兵团所属各部队先后两批装备轻武器共2779件。
1975年8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指示精神,安徽生产建设兵团撤销。所属农场、工厂9月1日起改由地方有关部门领导。
安徽省公安总队1952年6月成立,设司令部、政治部、干部处、后勤处。同年12月,司令部改称总队部。
1955年5月,奉中央军委、国防部、公安部之命,安徽省公安总队机关撤销。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军区司令部兼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军区公安军司令部。
安徽省公安厅人民武装警察总队1958年11月,安徽军区奉南京军区指示,将所属公安内卫部队整编,大部移交安徽省公安厅,组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安徽省总队。其中,内卫43团部分部队与安徽省公安厅民警处合并,组建安徽省公安厅人民武装警察总队1支队;内卫42团和内卫43团部分部队合编为安徽省公安厅人民武装警察总队2支队。1959年1月,安徽省公安厅直属民警大队扩编为安徽省公安厅人民武装警察总队3支队,驻合肥。
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安徽省总队1962年1月,安徽省公安厅人民武装警察总队各支队改称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安徽省总队”各团。武装警察安徽省总队辖3个团,数个专区大队,1个合肥市大队,7个直属分队。1963年3月,武装警察安徽省总队改称“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安徽省总队”,增加了2个专区大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安徽省总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安徽省总队于1983年5月30日成立,正师级单位,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纪检办、审计室(按中央文件规定,司、政、后为同级单位)。安徽省总队所属部队,主要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省军区移交的内卫部队组成。总队机关组建时驻合肥市亳州路古城郢,1985年4月迁至合肥市金寨路78号。
安徽省武警总队第四支队1983年10月15日组建,团级单位,隶属于武警安徽省总队。机关设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驻合肥市古城郢。
安徽省武警总队合肥市支队1983年6月组建,正团级单位,设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消防科(副团级,下设股)、警卫处,驻合肥市桐城路与芜湖路交叉口处。辖直属中队、县中队、消防中队。隶属武警安徽省总队、市公安局。
支队主要任务是看守、护卫、押解、警卫、消防和城市武装巡逻。自组建以来,参加了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第一、二战役,收捕罪犯,押解人犯,执行对死刑犯的处决,执行有关会议、会场的警戒保卫任务及对重要目标和市领导的警卫任务,还完成了城市消防任务。
解放军院校
解放军第十六步兵学校1950年1月,皖北军区教导团改编为皖北军区军政干校,同年9月改称为军政学校;1951年3月扩编为华东军区第5步兵学校;1952年4月6日改称为第16步兵学校。驻合肥市北门(今安徽工学院所在地)。
第16步兵学校为师级单位,隶属华东军区。机关设训练部、政治部、校务部和干部管理处,辖3个学员大队。全校共有工作人员和学员1738人。其中工作人员779人(排至师职干部364人,班以下战士435人),学员929人,职工20人。
1952年7月16日,该校与第13、14、15步兵学校合并,组建为第4步兵学校。原训练部体育系全部上调华东初级步校;以校务部为基础,组成安徽军区教导大队;以政治部为基础,组成安徽军区文化速成小学;训练部和干部管理处工作人员分配到教导大队和文化速成小学工作。
解放军安徽军区文化速成小学1952年下半年在原第16步兵学校政治部的基础上组建,驻地合肥。机关设教务处、政治处、校务处,辖第一级部至第八级部8个教学单位,附属西岗小学。1954年7月,奉安徽军区命令撤销番号,改为第6步兵预备学校。
解放军第六步兵预备学校1954年7月,在安徽省军区文化速成小学的基础上组建,驻合肥市六安路口一带(现为工学院),直属中央军委建制,由安徽军区代管。机关设教务处、政治处、校务处。辖2个学员营;每个营各辖4个学员连,共8个连。每个连编制学员百余人,学员包括排至团级干部。主要教学内容为文化实习,设置小学至中学课程。
1958年6月,奉安徽军区命令撤销,集体转业移交安徽省。
解放军南京军区“五·七”干部学校1967年4月,南京军区司政‘五·七’学校成立,校址位于合肥市大蜀山麓。1971年10月,改编为“南京军区‘五·七’学校”,归南京军区领导,执行师级权限。1978年6月,南京军区司令部、政治部通知将校名改称“南京军区‘五·七’干部学校”。
校机关设行政、政工、后勤3个组,编制50人。辖4个学员队。
根据南京军区通知,该校于1979年4月撤销。
解放军炮兵技术学院1978年7月,由中央军委批准成立,同年12月11日,在合肥市西郊大铺头、三十里岗院址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技术学院成立暨七八级学员开学典礼”大会,学院正式成立。1979年6月起,逐步迁至合肥市合作化路与望江路交叉口西北一公里处新院址。该院建有现代化的教学实验大楼,共有各类实验室数十个,可完成实验项目近百个。还建有军事专业楼,各类兵器教育,汽车驾驶训练场、晴雨炮场、枪管射击场、队列训练场等大型教学、实验、训练场地。有门类比较齐全的图书资料数十万册。
该院有一支以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为骨干,以讲师、工程师为主体的数百名教师队伍。到1983年底,已向部队输送数百名各专业毕业生。该院还接受国防科工委和总参谋部下达的数十项科研课题,均较好地完成了任务。有些课题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1977年筹建。1978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在合肥市西郊洪岗村成立。
学院拥有以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为骨干,以讲师、工程师为主体的数百名教师队伍。有现代化的较为完善的教学设施和设备。学院的任务是培训掌握电子装备的指挥军官和技术军官。已为部队输送了上千名合格的专业人才。
武警合肥指挥学校1980年8月,省公安厅民警处成立武装民警教导队,驻合肥市西郊大蜀山南。1983年5月,在公安厅武装民警教导队的基础上,成立了武警安徽省总队教导大队,位于合肥市古城郢。大队长蒋元科、政委黄世忠。1983年10月25日,教导大队由古城郢迁至合肥市西郊大蜀山南原省公安厅武装民警教导队驻地。1984年1月27日,武警合肥指挥学校成立,隶属武警安徽省总队,内设训练、政治、校务3个处,辖4个学员队、1个轮训队、1个文化补习班。主要任务是培训武警部队排、连级指挥员和司务长。
解放军医院
解放军第104医院该院是以江淮军区卫生部直属医疗队和江淮军区野战医院一所为基础逐步扩建而成的安徽省驻军第一所综合性医院。1954年12月,由全军统一命名为解放军第104医院,并为安徽省驻军中心医院,正团级单位,设医务处、政治处、后勤处。此后,业务科室调整,扩充至21个,病床扩充到300张。1957年下半年后科室缩减,加强妇产科、儿科,增设了小儿科和脑外科专业。由中心医院改为具有专科性质的驻军医院。1964年10月,该院由长江路迁入青年路17号。此后,第105医院门诊部合并到该院,设立了有18个专科的门诊部。十年动乱期间,撤销科室,编成了3个医疗所,1973年,又恢复科室建制。1985年8月1日,第104医院和第105医院合并,仍称105医院。该院成立以来,救治了大批军队和地方伤病员。自1952年至1985年6月,共收容住院病人107816人次,接受门诊病人1777022人次,派出各种医疗队下部队72批,共治病和体检148794人次,多次组织医疗队参加抢险救灾,救死扶伤。
该院大力开展科研工作,取得一批成果。其中“荷味降血脂及其有效成分的提取”等4项科研成果荣获全军和安徽省数项二等以上奖。
几十年来培训本院和外单位医务人员2842人次。
解放军第105医院1951年10月至1952年1月,志愿军后勤第2、3、4分部的10、11、12、13医院(中南军区),16、17、18医院(西南军区),20兵团1、2总医院(华北军区),19医院(华东军区)正式组合为志愿军后勤第二基地医院,配属于志愿军后勤第二分部。医院机关设政治处、干部处、医务科、行政科、供给科,辖重伤一院、重伤二院、轻伤病院、内科一院、内科二院、传染科病院、分类后送医院,总编制床位1000张。1954年部队整编,院部并入志愿军后勤部二分部卫生处(下属医院体制未动)。处机关设政治处、干部科、计划科、训练科、医管科、防疫科、药材科、行管科。
1955年整编后,改称志愿军511医院(编制床位500张),原下属分院改为科。原卫生处所属政治处、干部科、医管科、行管科、药材科等有关干部并入医院,医院设政治处、医务处、后勤处。
1957年,医院奉命与驻合肥市的第105医院对调换防并互换番号(511医院改为105医院,原第105医院赴朝后改为志愿军511医院)。
1985年8月1日,第104医院并入,编制400张床位。
1957年回国进驻合肥后长期负责合肥地区及长江以北部分地区部队的医疗保障任务,同时为地方群众服务。1969~1985年,共门诊1653529人次,收治伤病员74067人次,手术27989例。该院还应地方政府要求,派出大量人力物力,执行抢险救灾,计划生育,建立基层卫生机构,培训医务人员等任务。1978年以来,先后有《耳鼻喉科学》、《骨科论文》、“野战胸腔闭式引流器”等41项成果分获全国全军、南京军区、安徽省军区各级奖励。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1967年12月26日,解放军第696野战医院随第12军进驻安徽省合肥市。1968年7月,根据总参谋部令,医院由分科制改为分所制,组建1、2两个医疗所,床位200张。1969年11月,奉命由合肥调至安徽省庐江县白湖农场东大圩。1982年12月2日进驻合肥市亳州路古城郢营房。1985年7月20日,隶属总队后勤部领导,等级、编制不变。
军事代表处
驻皖安机械厂军事代表室1979年4月1日正式成立,副团级,有总代表、副总代表各1人,一般代表数人。
驻江淮仪表厂军事代表室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江淮仪表厂军事代表联络组成立,正团级。其中负责军代表1人,一般军代表数人。后勤供给由省军区代管。总军事代表朱春兰于1969~1975年担任该厂军管会主任。1976年,联络组改为军事代表室,仍为正团级。1985年底,军事代表室设有总军代表1人,副总军代表2人,一般军代表10多人。
驻合肥电机厂军事代表室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驻合肥电机厂军事代表室成立,为正团级单位。1967年4月至1968年5月,军事代表室负责人奉命对合肥电机厂实行军事管制,同时代管的有合肥模具厂和计量厂。1979年7月18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合肥电机厂军事代表室。1985年,设总军事代表1人,一般军事代表2人,仍为正团级单位,隶属关系不变。
驻合肥无线电一厂军事代表室1980年5月成立,为正团级单位。设总军事代表1人,副军事代表1人,一般军事代表及其他人员10余名。1982年调整编制,其中总军事代表1人,一般军事代表数人。
驻合肥火车站军事代表办事处合肥火车站在50年代初曾设军事代表办事处,50年代末撤销,1973年12月恢复,正营级单位,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蚌埠铁路分局军事代表办事处。驻合肥火车站军事代表办事处设主任1人,参谋数人。
驻安徽省航务军事代表处1979年10月筹建,1980年4月1日正式办公,为正团级单位,配军事代表处主任、政委各1人,参谋和其他工作人员数人。1985年12月执行新编制,设军事代表处主任1人,其余工作人员数人,级别未变。
中国人民解放军6408部队留守处1978年9月在合肥组建,驻原部队机关大院(现安徽农业大学)。设行政组、政工组、后勤组,辖6408部队驻守合肥市的团级单位留守处,部队司、政、后机关留守处和一个防化连及利民制药厂。1982年,防化连撤离合肥。1984年,各团级单位、部队机关各部留守处因留守任务完成撤销。6408部队留守处奉命于1984年7月进行精简,撤销了行政组、政工组、后勤组,减少了人员,仍辖利民制药厂。
解放军老干部局和干部休养所
安徽省军区合肥老干部局1983年7月组建,驻合肥市青年路,为正团级单位。辖第一、二、三、四、五干部休养所。1984年2月编制调整,合肥老干部局等级体制不变。1986年5月,合肥老干部局又接收铁道兵离职干部休养所为该局第六离职干部休养所。
安徽省军区合肥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1963年3月,安徽省军区合肥干部疗养所扩建为安徽省军区合肥第一干部休养所,正营级单位。驻合肥市西市区蜀山路乐农新村。1979年升格为休养干部工作处。1981年3月,隶属安徽省军区离休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1982年12月,隶属安徽省军区政治部干部处老干部办公室。1983年7月,隶属安徽省军区合肥老干部局,副团级单位。
安徽省军区合肥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1966年4月25日组建,驻合肥市霍山路,正营级单位,隶属省军区。离休干部进点由南京军区统一安排。1977年5月,第二干休所由正营级单位升为正团级单位。
1980年组建第四干休所,驻霍山路,为正团级单位,隶属安徽省军区政治部离休干部工作处。
1983年7月,第二、第四干休所合编为安徽省军区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为副团级单位,隶属安徽省军区合肥老干部局。
安徽省军区合肥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1966年6月组建,为正营级单位,驻合肥市金寨路跳伞塔,后移驻金寨路87号。1979年升格为正团级单位,隶属安徽省军区政治部离职休养所干部工作处。1983年7月降格为副团级单位,隶属安徽省军区合肥老干部局领导。
安徽省军区合肥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1983年10月17日组建,驻合肥市青年路18号,为副团级单位,隶属安徽省军区合肥老干部局。
安徽省军区合肥第五离职干部休养所合肥军分区干休所于1980年11月筹建,位于合肥市三里庵官亭路。1983年7月奉命移交安徽省军区老干部局管理,改称安徽省军区合肥第五离职干部休养所。
安徽省军区合肥第六离职干部休养所1981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11师后方基地筹建处进驻合肥市。1982年8月,铁道兵合肥离职干部休养所正式成立,驻合肥市青年路,为正团级单位,隶属铁道兵善后工作领导小组,后勤供应由安徽省军区老干部局代管。1986年9月,全所移交安徽省军区合肥老干部局管理,原编制不变,称“安徽省军区合肥第六离职干部休养所”。
83226部队合肥寓职干部休养所1982年2月动工兴建,位于合肥市合作化北路。为正团级单位,隶属83226部队。1984年6月正式接收安置离休干部。
兰州军区合肥干部休养所1980年5月在合肥市正式成立,驻合肥市南郊卫岗,为正团级单位,隶属兰州军区所属某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