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6年,安徽省地质研究所在合肥成立。1958年,合肥工业大学设置了地质系,有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矿产地质普查及勘探3个专业。1970年初,中国科技大学在地球与空间科学系设立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专业。地学科研机构逐步建立,科研人员不断增多,各分支学科有了很大发展。地球物理学
安徽省地震局汪永平等建成无线电传输地震遥测台网,具有抗干扰性能强、中断积累噪声小、易于和微机联接等优点,并且提高了地震观测的自动化程度。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物理系研究项目“安徽张八岭群变质岩系同位素地质年龄”获1980年度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
地质学
1965年,安徽地质研究所完成了“安庆地区与铁铜矿床有关侵入岩研究”和“长江中下游某地区两期侵入岩的特征及成矿关系的研究”。
1978年以后,安徽省地质局、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杨清和、郑文武等完成的“苏皖北部震旦亚界的划分和对比”,系统地总结了苏皖北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同位素地质年代学资料,确立了地层层序,提出了划分、对比方案,为解决我国南北方震旦亚界的衔接和对比提供了依据,获198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队、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1∶500000安徽省构造体系图”、“1∶500000安徽省铁铜矿产分布规律图”、“1∶500000安徽省地震分布规律图”及说明书,首次运用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安徽的地质构造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安徽铁铜矿产与构造体系的时空关系、展布规律,以及新构造运动与地震的关系,为安徽地质勘探和国民经济其他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安徽省地质局326地质队完成的“怀宁月山岩体含矿性研究”,对月山岩体地质特性、控矿因素及其含矿性进行了详细研究,预测了月山区有利找矿地段,为普查找矿和合理布置地质工作提供了依据。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完成的“弓长岭型富铁矿床的成因、找矿标志及成矿预测”,对矿床成因理论的研究,对在“鞍本地质”以及我国太古代地层分布寻找同类型富矿,具有重要意义。
气象学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张锋生等完成的“江淮梅雨期暴雨的预报研究”,研究出一套物理量的暴雨预报方法,明显地提高了暴雨的预报准确率。
中国科学院空间物理研究所与安徽电子计算机厂共同完成的“气—5雷达探空测风数据处理设备”,具有数据回放、快速复算、断电信息保护和预先贮存10个探空仪检定证等功能,与“气—5”或“气—1”雷达配套使用,能够完成探空和测风数据处理任务。
水文学和水文地理学
安徽省水利厅和安徽省水文地质总站,完善了水文观测网站,编制了水情手册和水文图集,并进行了水资源地区分布和供需平衡的研究,撰写了水文区划报告。
1984年,安徽省水文地质总站关于“安徽省淮北平原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报告”,详细论述了地下水的储存、边界条件及动态特征,建立的7组国家标准参数获地矿部颁发的“黄淮海平原水文地质典型参数证书”,提出了浅层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议和农业规划的治水意见,获1986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地图学
安徽省地质局完成的“百万分之一国际分幅一套综合地质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1∶40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4年,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队编纂了“安徽省区域地质志”,绘制了1∶500000安徽省变质地质图及说明书,志书全面系统地归纳、综合和分析了本世纪、特别是建国30多年全省区域地质调查、地质普查勘探的科研成果。
国土资源调查和国土规划
安徽省测绘局编绘了1∶1000000安徽省土地利用图,安徽省土质类型图及相应的说明书。安徽省计划委员会国土办公室分别组织编写了《安徽省国土资源》,制定了安徽省的国土规划。
上一篇:第四节 天文学
下一篇:第六节 生物学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