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报告制度
1951年3月,合肥市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列入报告管理的传染病有:麻疹、流脑、白喉、痢疾、伤寒、斑疹伤寒、回归热等。疫情报告的一般程序为逐级上报,即:私人开业人员(诊所)或市民→区卫生所→市卫生事务所→皖北行署卫生处。每周填表报告一次。1955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颁发《传染病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列入管理范围的甲、乙两类传染病共18种,需定期逐级上报。当时,合肥市因未设立卫生防疫站,传染病漏报率达98%。1956年,市卫生防疫站建立,由专人担任疫情监督员,同时推行传染病报卡制度,漏报情况下降至60%。
1961年,卫生部进一步明确医务人员均为法定传染病报告人,病人家属、亲邻、街道委员会负责人、居民小组长、生产队长、各单位负责人均为义务报告人,发现法定管理传染病时,均应立即就近向各级卫生防疫机构作口头、书面或电话报告。据此,1969年,合肥市卫生部门印发《进一步做好法定传染病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医疗单位门诊和病房,在发现法定管理传染病时,必须进行传染病登记和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并在24小时内报出。凡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白喉、流脑、乙脑,必须先用电话报告,再补卡报。
1984年,合肥市卫生部门对传染病卡片填写质量和报送时间等,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全市共查5所医院和5个街道居委会。调查结果表明,对法定管理的传染病报告,居民漏报率为88.64%,漏诊率为15.65%;医院漏报率为67.83%。
预防接种
民国20年,安徽省推行接种牛痘和注射霍乱防疫针,但接种人数极少。民国30年初,安徽省分发300打(每打12支)疫苗给全省17个县接种。民国35年8月和9月,中央政府善后救济总署先后拨给安徽霍乱疫苗500瓶。其中100瓶分配省会医疗防疫机构,余分各县卫生院。1950年,卫生部根据政务院“关于发动秋季种痘运动”的指示,颁发《种痘暂行规定》。据此,合肥市实行普遍种牛痘,连续3年未断,有效地控制了天花的流行。60年代,合肥市对适龄儿童进行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及注射减毒麻疹活疫苗和精制吸附白喉类毒素,有效地控制了脊髓灰质炎、白喉的流行,大幅度降低了麻疹发病率。此外,合肥市还在预防流行病方面推行接种流脑、伤寒、百日咳、钩端螺旋体、乙脑等疫苗,使相应的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另外,合肥市还先后于1961年、1966年、1972年、1978年,四次大规模普种牛痘苗,直至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世界已消灭了天花病,合肥市才停止种痘。
接种管理
合肥市预防接种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956~1971年,城区、乡村实行统一预防接种疫苗,并逐人登记备查;1972~1983年,城区人口预防接种实行一人一卡制,乡村人口预防接种实行登填分户册和登记表,详细记录备查;从1984年1月开始,合肥市预防接种工作,在城区实行一人一证一卡制,在乡村实行按年龄组建册。儿童“四苗”(百日咳混合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麻疹疫苗、卡介苗。下同)接种,按国家规定程序进行。为避免血源性感染,各级医疗单位在实施预防接种时,一律实行一人一管一针制。
1950~1985年,合肥市共普种18种疫苗1700余万人次。其中有5次为大规模普种牛痘苗,分别在1951年、1961年、1966年、1972年、1978年。
计划免疫
根据国家卫生部《1982~1990年全国计划免疫工作规则》提出到1990年以前使全部儿童都能接种上述四种疫苗,以达到预防相应的六种传染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麻疹和结核病)的目标,合肥市于1983年在全市试行预防接种制度,建立计划免疫档案,并提出到1987年,全市幼儿一律凭证入托、入学的目标。1984年,全市广泛使用了9种表、卡、证、册。即:儿童计划免疫证,儿童计划免疫卡,预防接种通知单,儿童计划免疫登记簿,儿童计划免疫年龄组登记表,各项疫苗接种人数年度汇总统计表,预防接种任务通知、回报单,生物制品领发通知单,预防接种人数完成情况汇报单。同时在市区建立常年预防接种站,市内各大医院建立计划免疫门诊,并实行邮发接种通知单,预约幼儿家长,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上门为幼儿接种。1985年,合肥市妇幼保健所为全市1981年1月1日及其后出生的11.3万余名婴儿建了计划免疫卡。
1985年,安徽省卫生防疫站组织各地、市防疫站计免人员,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对“四苗”接种状况进行调查。合肥市在1984年1月至1985年6月30日出生的幼儿计有197人。调查结果表明:全市婴幼儿计免接种建卡率为96%,“四苗”接种合格率为65%,“三苗”接种合格率为67%,口服小儿麻痹糖丸全程合格率为84%,百白破混合制剂全程合格率为82%,麻疹疫苗接种率为86%,卡介苗接种率为94%。另抽查90名幼儿,建卡发证率为82%;用卡率为90%。
合肥市1950~1985年各种预防接种任务完成情况统计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