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76年以后,为了配合处理历史问题,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新增加了特殊救济、补助对象,主要是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宽大释放的国民党党政军特人员,摘掉右派分子(未改正)帽子的人员,错划地、富成份造成生活困难人员,平反释放后无家可归人员等25种。1976年1~5月底,淮南市接收了省内和上海、四川、云南等省市宽大释放的国民党党政军特人员共10名,除给予妥善安置外,对其年老体弱以及家庭赡养有困难的,由民政部门根据当地一般群众生活水平,按6~12元给予生活补助,凭市民政局发给的《宽大释放人员补助卡》分月领取。1981年对其家居农村的按每月11~13元,家住城镇的按每月15~17元补助。1982年9月,对丧失劳动能力、家庭或亲友赡养确有困难的,视情况给予临时和定期社会救济。其定期救济标准:家居农村的每人每月8~12元,家居城镇的每人每月15~17元。所需社会救济经费,由民政部门编造预算,财政部门拨专款解决。1986年对66名国民党宽大释放人员给予了救济,1990年全市有特殊救济对象72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