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8年,在“全民大办工业”的热潮中,淮南开始兴建以煤为主要原料的化工企业。淮南化工原料的生产,经历了规模由小到大、品种由单一向多品种系列化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企业一面对工艺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一面坚持大力开发新产品。1965年淮南化工总厂投产时,合成氨装置年生产能力仅5万吨,单一生产硝酸铵。到1990年,市拥有10多家化工厂,生产数十种化工原料。主要企业有淮南化工总厂、皖淮化工厂、淮南电化厂、市有机化工厂和东风化工厂。主要化工原料年生产能力:液体合成氨16万吨、浓硝酸5万吨、精甲醇5万吨、纯碱4万吨、甲醛2万吨、硝酸钠1万吨、亚硝酸钠1万吨、电石1万吨、烧碱1万吨、盐酸1万吨、液氯4000吨、聚氯乙烯3000吨、苯酐1500吨、液体二氧化碳1500吨、次氯酸钠1500吨、二丁酯1000吨、氯丁胶乳沥青500吨、硫磺400吨、无水氯化钙100吨、溶解乙炔40万立方米、氧气40万立方米、硫酸铝3000吨;小批量生产的化工原料有脲醛树脂、酚醛树脂、草酸、黄磷、磷酸、三氯化磷、三氯化铝、碱式氯化铝等。此外,大宗产品尿素、硝酸铵、氯化铵、氨水,除大量用于农业肥料外,部分还用作化工原料;炼焦及焦化的一系列产品也都是化工原料。淮南的化工原料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在省内占据重要地位。精甲醇、硫酸、盐酸、纯碱、液氯、硝酸铵、尿素等获化工部优质产品称号;甲醛、硝酸钠、硫酸铝、烧碱、电石、次氯酸钠、溶解乙炔、轻苯、煤焦油、硫酸铵等获安徽省优质产品称号。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