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PVC塑料硬管
市塑管工业生产始于80年代中期,主要生产企业是电化厂。1985年2月,电化厂与奥地利辛辛那提·米拉克朗公司签订合同,引进塑管生产线。1987年7月,在奥地利及上海化工厂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试车成功。塑管生产线设计规模为年产1500吨,可生产2"、3"、4"、6"排水管和2"、3"、4"化工压力管。总投资252万元,年创产值可达525万元。投产当年,塑管产量为32吨,填补了市塑料工业的一项空白,1990年达300吨。产品经上海建筑研究所和上海化工厂物理实验室鉴定,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塑管注册商标为八公山牌,产品行销全国各地。
二、氯丁胶乳沥青
1984年初,有机化工厂自筹资金28万元,从重庆市长寿化工厂引进年产200吨氯丁胶乳沥青生产工艺和技术,当年试生产胶沥19吨,投放市场,很受欢迎。有机化工厂制定的皖Q/淮南SLL-84标准,得到市标准计量局的认可。同年11月1日,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氯丁胶乳沥青是将聚氯丁二烯液体与乳化石油沥青在一定条件下均匀混合乳化制取而得。其主要生产设备有2立方米沥青烘箱、1000升乳化剂配制搪瓷釜、1000升乳化搪瓷反应釜。胶沥产品主要原材料是10号石油沥青、60号氯丁胶乳、四氯化碳、聚乙稀醇等。1985年,胶沥产品以销定产,全年生产胶沥74吨。1986年产品进入生产销售高峰,产量165吨,创产值46.2万元,利税9.6万元。1987年,胶沥生产装置经技术改造后,原辅材料消耗下降了9.7%,当年按省优质产品标准组织生产104吨,产品合格率达100%,其中粘度、离心稳定性、总固物都提高了两个百分点以上,干燥时间缩短了2小时。1988~1990年,由于原辅材料供应紧缺,生产资金缺少,致使产品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3年仅生产胶沥105吨。市有机化工厂生产的氯丁胶乳沥青1984年获市新产品开发一等奖;1987年产品注册为腾飞牌商标,同年获得省优质产品称号。
三、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
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是皖淮机械厂利用停产的军品生产线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民用产品。1980年1月,工厂开始进行产品的试制和生产线的建设,在安徽大学高分子研究所指导下,1982年1月20日,试制出第一块长8米、宽1.1米、高0.18米的泡沫体。1983年5月开通了生产线,整个生产线利用旧工房1500平方米,新建工房250平方米,设备共20台(套),形成年产300吨泡沫塑料的生产能力。8月,产品通过省级鉴定,并开始转入批量生产。当年生产200吨,填补了省化工行业的一项空白。为适应市场需求,工厂不断对生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1985年,从意大利引进1台NHP-2型高压发泡机组。1990年产量达403吨。产品的规格为宽1500毫米、厚为3~200毫米,弹性强、保暖性好、耐腐蚀。1986年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1972~1990年主要化工原料产量表
单位: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