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上窑陶器萌芽于明初。明洪武年间,浙江人陈运成来上窑,利用当地储量丰富的陶土,建窑生产各种陶器。明初生产的陶器以缸为主,兼烧坛、盆、罐、壶、钵等。釉色以黄、青为主,也有少量酱釉和黑釉,均为手工制作,设备简陋,规模小,产品粗糙,质量低劣。明朝中期,开始用较好的“白拌子”为原料,产品畅销。明末清初,是淮南陶业生产的鼎盛时期,上窑云集众多制陶手工艺者,制陶技术提高,品种增多,出现了建筑、园林陶。前清名士沈昶亭有“洛涧帆船林立,商贾云集,秦墟日进斗金”的描述,陶业的兴旺,带来了街市的繁荣。清末至民国时期,由于连年战乱,淮南陶业生产遭到很大破坏。特别是抗日时期,由于日军入侵,制陶艺人背井离乡,窑体、厂房及泥矿无人管理,陶业生产被迫停止。民国34年(1945年)日本投降,制陶艺人还乡重整家园,恢复生产。至解放前夕,已有8家手工制陶作坊开业,每户经营1座龙窑,有工人20余人,季节性短工10余人,牛、马6~8头及简易生产工具,年产值约3万元。
1954年4月成立公私合营上窑缸厂。1958年为适应“大跃进”的需要,淮南陶瓷厂、上窑公社陶瓷厂、田家庵陶瓷厂、新庄孜公社卫星碗厂相继建成投产,主要生产工业用陶和日用陶,1959年综合产量为124.29万件。1962年精简机构,下放人员,除上窑缸厂和上窑公社陶瓷厂保留外,其余各厂被并转。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各造反派组织成立,以“革命”代生产,1967年综合产量下降到10.5万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企业进行了整顿。1981年,省投资15万元建成1条大缸自动生产线,改变了大缸由手工制坯的生产方法。同年,市投资30万元建成厂房3000平方米,生产能力扩大,品种增多。截止1990年底,已有日用陶、建筑陶、园林陶、工艺陶4大类150个品种。陶器企业有职工334人,厂房面积1.1万平方米,机械设备101台(套),固定资产原值367.13万元,净值219.17万元,年综合产量158.3万件。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