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上窑码头搬运装卸
上窑是古寿州瓷发源地,窑缸生产更是闻名遐迩,销售的窑行也应运而生。凡商人来此购缸,都由搬运工人承运,别人不得参与,搬运工人则以“24条扁担”为主,此种规定可追溯到清朝末年,只有享有“扁担”名号者,才能参加搬运。“扁担”名号可以卖,可以出租,也可以自己参加干活。当时“扁担”的归属为:苗廷3根,李志和2根,沈立贤、王友军、王继成、常茂之、唐歪嘴、周为顺、陈守功、沈守中各1根,其余无从查考。买一根“扁担”需十几块银元。一根“扁担”只准一人干活。大件活的工资,“扁担主”分一半,零活工资归个人。“24根扁担”干大件活时,如运缸下河,只能运至河下,不准运货上船。因缸行是沈家所开,砸缸垫子及运缸上船则由沈氏13户包揽,别的搬运工不得染指。此规定一直沿用到淮南解放。
解放初期,凡在上窑河下码头干活的,都可作搬运工人。由于搬运工属粗笨工种,地位低下,当时从事搬运工作的只有4人。1952年,上窑码头成立搬运服务组,后并入搬运公司大通搬运站。长期在上窑从事搬运工作的有40多人,但在河下码头工作的一般在4~5人,年装卸量2700吨左右,其余则由船民自装自卸或农民工承担。
二、洛河码头搬运装卸
民国19年(1930年)洛河建立煤场承运九龙岗矿煤炭.由搬运工人装煤上船运往外地。从事煤炭搬运装卸的有200多人,大多是河南、山东逃荒而来的农民。煤场归九龙岗矿,管理人员称作里工,为九龙岗矿的职员。从事搬运工作的人称作外工,不属矿上工人,归大把头管。下设4个班头,班头称为二老板。工人干活每天发工资0.80元。逢年过节工人要向把头、老板送礼,否则会失去干活的机会。民国20年,淮河发大水,洛河煤场被淹没,煤场由洛河街东侧迁到塘埂。民国24年,淮南铁路建成通车,大批煤炭经火车运往巢县、裕溪口、田家庵等地,洛河码头遂被田家庵码头取代。搬运工人也随之流向巢县、裕溪口、田家庵等地谋生。
三、田家庵码头搬运装卸
民国15年(1926年),田家庵码头初建,只有十几人从事搬运装卸,用口袋条子(长形布袋)装卸起运粮食、食盐、纸张等货物。班头由众人推举,人不固定,其任务主要是同货主结帐,实行就地折帐分配。九龙岗、大通煤矿相继投产后,大批煤炭由田家庵码头外运。田家庵淮河堤旁设有煤场。民国23年煤场搬运工人有100多人,由把头控制。民国24年(1935年),淮南铁路通车,田家庵为淮南线的终点站。物资集散量骤增,搬运力量显见不足。当年从蚌埠转来搬运工人100余名,负责火车站货物的装卸及转运工作。日伪时期,煤场由日本人把持,每班有工人50多人,主要是扶歪歪车、卸火车等。另外,街市上运有搬运工人约150名,包揽粮、盐、日杂等货物的搬运装卸。搬运收入的10~40%归把头所有。淮南解放前夕,街市搬运工人约有300多名,下设8个班,每班根据业务不同而各有分工。
1949年9月,市搬运工会联合会成立,田家庵地区656名搬运工人组建成4个基层搬运工会,黄包车100余人组成第一基层工会;船头班、打班、驳运班、交包班、轮船码头接运班200余人组成第二基层工会;木业班60余人组成第三基层工会;煤场300余搬运工人组成第四基层工会。50年代,田家庵的搬运装卸工作,一般小船货物由船民自装自卸,搬运工人用平板车转运;而驳船和拖船队的货物,由田家庵搬运站实行装卸转运一条龙服务。1958年后,水运社船民有70多人组织起来从事驳船货物的装卸工作。
1961年成立水上红旗人民公社,同年11月14日成立港口装卸大队,80余人从事港口装卸。到1973年港口装卸大队发展到300多人,经市交通局批准并入市搬运公司,划归田家庵搬运站领导。1976年9月23日,原港口装卸大队又从田家庵搬运站划出,成立田家庵港口作业区,归淮南搬运办事处领导。
四、八公山码头搬运装卸
民国36年(1947年)新庄孜小煤窑投产,煤炭绝大部分从八公山码头装船外运,煤矿所需物资及生活资料也从水路运入。当时八公山码头的搬运工人有100余人,属八公山矿管理。1952年10月30日成立八公山搬运站,这批工人大多划入搬运站。自此,搬运站在八公山河下码头长期从事装卸服务。
五、东津渡码头搬运装卸
东津渡码头装卸搬运基本为船民自理。1967年,谢家集搬运站抽调8名工人成立装卸服务组,在东津渡口从事装卸业务,3个月后服务组撤回。东津渡码头装卸业务仍由船民和附近农民承担。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