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油厂
建国前,淮南无机榨油厂。1950年1月,田家庵成立光华油厂,为私人集资合股经营,厂址在淮建西路(现木材加工厂),厂房25间,职工10余人。6月,恒大油厂在东升街成立,有厂房18间,职工15人。是年,市政府投资兴建红旗油厂,厂址在淮河路南(现医药商店),职工20多人,两班生产,以后又购置碾米机,在榨油原料不济时即加工大米。同年,建成米厂购置木榨兼营油脂加工,1951年下半年停止碾米,改称建成油厂。
1951年4月,恒大油厂因亏欠公款而破产,为政府接收,改名红星油厂,11月合并于红旗油厂。1952年,红旗油厂划归省供销合作总社经营,改名淮南油饼加工厂。1954年购地2.7万平方米建造新厂房,易名为淮南油厂,为地方国营。1955年11月,建成油厂实行公私合营,清产核资为28727元,职工40人。1958年隶属淮南油厂,为淮南油厂第二车间,1963年二车间设备与一车间合并。1990年,淮南油厂有职工326人,年产值2616万元,利润71.8万元。
1950年私营建成米厂有木榨12盘,以后增加到24盘。基本上是旧式土法榨油。其他3家油厂各有铁螺旋榨6部、轧胚辊1对、电动机1台,半机械半手工操作。榨油原料主要是大豆,榨出来的毛油靠自然沉淀后出售。
1953年建成油厂使用蒸汽锅炉,增设烘籽机和蒸汽绞笼。1955年使用电动吊锤代替人工大榔头,大大减轻劳动强度,不久淘汰木榨改用千斤顶榨油。
1956年,淮南油厂淘汰螺旋榨,安装5台200型榨油机,2台3层蒸炒锅,以后又增添4层蒸炒锅和5层蒸炒锅。1978年加工设备得到较大程度的更新,生产工艺改为预压浸出制,安装2台4吨自动锅炉,经筛理、蒸炒、轧胚到压榨出油以后,将胚料投入浸出车间,经过平转浸出器浸出的油脂再进入炼油车间,进行真空脱酸、脱臭、脱腊、脱胶、脱色使油脂达到二级油标准,然后通过管道将油输入储油池。
1984年新建一个年处理油料16000吨的预榨浸出车间。
〔产品〕建国初,地方国营油厂和私营建成油厂每天生产用大豆约2.5万公斤。每百斤大豆出油率,木榨9斤5两(16两制,下同),机榨10斤5两至11斤10两。随着机械生产和榨油工艺的改进,出油率不断提高。1954年建成油厂每百斤大豆出油率达到13.5斤,居全省之冠。1954年,开始加工米糠油,出油率7.5斤,产量较少,以后停止生产。
大豆既是油料也是粮食作物,随着粮食供应形势的紧张,大豆用于榨油数量便日渐减少。
1958年豆油年产量2155吨,1959年下降为1330吨,1960年只有440吨。“大跃进”以后,中央调整工业布局,确定油脂工业以油料产地加工为主的方针,由于淮南属于非油料产区,食油供应国家统一调拨,故油厂加工步入原料短缺,开工不足的困难时期。
1963年一度恢复米糠油生产。1973年始大量加工米糠油,当年生产185吨。
1980年开始加工菜籽油。进入80年代,食油产量稳步上升,1982年起一直在5000吨以上,1986年达到7092吨,1987年为6624吨。1985年起粮食部门实行“双轨制”经营,食用油脂油料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市场对精制食油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1987年淮南油厂与市日化厂联合开发人造奶油项目,共投资48万元,新建1座日处理50.5吨连续式精炼油车间,将原有的精炼油车间改造成日产30吨精制食用油的炼油车间。1988~1990年间,生产部分色拉油及高级烹调油投放市场。1988年淮南油厂与中国科技大学、市煤化所联合研制利用油脚生产脂化代燃油项目,投资92万元新建一个既能生产脂化代燃油,又能生产谷维素等产品的多功能综合利用车间。脂化代燃油项目于1990年5月完成中试并通过了国家级验收,当年获得国家专利。
二、农村加工
建国后,市郊农村有木榨116盘,多系家庭作坊,季节性生产。油脂油料实行统购统销后,曾一度接受国家委托加工。由于木榨设备落后,出油率较低,相继停止。1978年,农村油坊纷纷恢复生产,普遍使用机械加工。
1983年5月,上窑油厂成立,集体经营,资金5万元,有榨油机3部,职工10余人,年产食油500吨。
1985年6月,泥河油料加工厂成立,集体经营,资金10万元,职工12人,设备为榨油机1部、精油机1部、搅拌机1部,年产食油500吨。同年7月,潘集油料加工厂成立,供销社经营,厂房面积750平方米,榨油机2部,资金15万元,职工20人,年产食油1000吨。
1986年,田集粮油加工厂成立,集体经营,厂房面积880平方米,榨油机1部、面粉机1部、挂面机1部、麻油磨2台、职工24人,年产面粉1500吨、挂面300吨、食油100吨。
1983年成立上窑镇永才油厂,开始由个体户杨永才购买1台95型榨油机,建成日投料5吨的小油坊。1984年榨油机发展为4台,日投料达到20吨,职工人数增加到110人,榨油之外,还从事副产品长途贩运并为上海国营厂家代购代销及从事饼粕出口。1985年投资550万元兴建新厂。厂区占地面积5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拥有精选、破碎、榨油、炼油、浸出、储油等大型机器设备,生产采用先进的浸出工艺,设计能力为日处理饼粕80吨(即日投料大豆100吨或菜籽150吨),年产值达5000万元。
三、麻油加工
芝麻油,淮南称香油,因传统加工方式用石磨,故又称小磨香油。建国初,全市有石磨73盘,都是家庭作坊,一盘石磨每天可磨芝麻45公斤。粮油统购统销以后,家庭作坊接受国家委托加工。全市城镇14户,农村15户,每月加工芝麻37500公斤。1955年,田家庵12家小磨麻油加工户成立麻油生产合作社,生产设备除石磨、炒锅和晃锅之外,还有12头推磨毛驴。1956年麻油生产合作社归口市粮食局,在此基础上成立麻油厂,又增添两盘电动石磨,日加工芝麻1800公斤,出油率每百公斤最高达到26公斤,居全省之冠。1959年麻油厂与酒厂合并成立综合利用厂,“大跃进”之后,原料短缺,生产断断续续。1962年小麻油车间安装自动炒锅,1971年安装自动晃油锅,至此小麻油生产全部机械化。1983年曾将石磨换成金钢砂磨,但金钢砂磨电动转速过快,温度过高,磨出来的麻油失去香味,也降低出油率,1985年仍改用石磨。1987年小磨麻油生产拥有自动炒锅(炉)3台,电动石磨7盘,自动晃油锅12口,日产麻油500公斤左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油料产量增多。市场开放后,一些有传统技艺的小磨麻油家庭作坊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每个集镇上都出现三四家。1990年,小磨麻油家庭作坊已发展到100余户。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