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73年税制改革后,为支持生产,对符合减免政策规定的企业,给予大力扶植。1974~1978年,经批准211户次减免税款达374万元,其中一轻系统199万元,二轻系统26.5万元,建材系统9.4万元,街道企业40.5万元,“五小”企业30.7万元,社队企业65.6万元。
1979年,对新办和安置待业青年的企业,实行减免税优惠政策,符合3年免税条件的共有123户,占小集体企业总户数的73.65%,共免税款1250万元。
从1980年起,在减免税上,重点支持企业的挖潜、革新、改造,鼓励开发新产品,支持出口产品、名优产品的生产,支持城镇兴办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和急需扶植的商业企业。方法上由过去的照顾困难型减免,而扩展为支持生产型减免。淮南瓷器厂连年亏损,税务部门从1980年起连续5年给予减免税照顾,税款达200多万元,当厂技改资金困难时,除对使用银行贷款给予免征新增产品税用于还贷外,并对其从京、沪等地集资的254万元,经专案报省批准,亦给予减税还贷的特殊照顾,使之从一个亏损大户变为一个盈利大户。1985年,年税利达274万元以上,1986年实现产品税金180万元,为1981年的7.2倍。淮南钢铁厂,在调整时期,长期亏损,补贴无来源,外债累累。税务部门从1981年连续3年给予减免税款120万元,使其得以生产和发展,1986年实现利税达300多万元。对于集体企业税务部门给予税前还贷的优惠政策,仅1985年到期的37户企业,还款金额即达188万元。在鼓励开发新产品方面,对光纤光缆、AM—50掘进机、瓦斯测报仪、FDB5安全闭锁装置、耐燃带、高级旅游鞋、卫生巾、JE2型煤气灶等均给予减免税款,为企业增添了活力。1985年以来,税务机关实行减税还贷,对引进项目予以支持,使其设备尽快发挥技术优势。为促进横向经济联合,1986年规定,对企业扩散产品零配件实行扣除已交纳的税金后计税。为促进商业服务、公用事业的发展,方便人民群众生活,对一批新建、改建、扩建的商业网点,给予不同程度的减免税照顾。
1986年,税务部门进一步改进减免税管理办法,对大中型企业推行减免税目标管理,使企业既有活力又有压力。从1987年对18个给予减免税的单位经济效益调查分析来看,当年减免税985万元,其产值比1986年新增3100万元,增长12.13%;增加利润159万元,增长6.55%,保持了企业发展生产的后劲。
1988年全市减免产、增、营3税计373户,减免税款2662万元,比上年减免税总额增长22%,增加减免税额492万元,其中用于发展生产的2519万元,占94.6%。同时还减免建筑税等28户,减免税款146.76万元。对见效快的税源大户,继续实行减免税目标管理,并由1987年的18户增加到1988年的28户,给予减免税款达1521万元,有力地促进企业挖、革、改和新项目的开发,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在这28户企业中,当年共实现销售额48253万元,比上年增长28%;实现利润1469万元,比上年增长9.8%;实现税金4394万元,比上年增长26%;实交税金2783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安徽造纸厂实行减税目标管理后,抓技术改造,全年产值达9224万元,比上年增长8.7%;销售额达127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7%;实现税金2069万元,比上年增长24.3%;上交税金1569万元,比上年增长14.95%。市橡胶管带厂由于老产品强力运输带滞销,企业处境困难,为支持其开发新产品,改产适销对路的耐燃带,给予减免产品税50%。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摆脱了困境,恢复了生机,实现销售额2138万元,比上年增长83.4%;实现税金254万元,比上年增长78.87%;实交税金127万元,比上年增长38%。同年,为了鼓励企业引进新项目,尽快发挥效益,市税务局还对5户有引进项目的企业给予减免税款用于还贷,减免税金额107万元,促进了企业扩大再生产。在扶持城镇集体企业方面,同年制定了集体工业企业所得税目标管理办法,确定了30户作为目标管理单位,这30户企业,1988年与1987年相比,产值增长35.15%,销售增长10.84%,实现税金增长65.7%,利润增长51%。应纳所得税增长161%,实征所得税增长109.74%。
1989年减免产、增、营3税的企业由1988年的373户增加到599户,减免税款由1988年的2662万元增加到3200万元。其中用于帮助企业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归还贷款的2600万元,用于帮助企业解决暂时困难维持生产经营的有600余万元。化工总厂由1988年实现税金1607.2万元,增加到1989年的2069.6万元;橡胶三厂1987、1988年一度处于停产和严重亏损状态,经过扶持,1989年实现销售1664万元,税金299.5万元;市针织厂和制药五厂实现税金由1988年的56.2万元和30.1万元,达到1989年的81.6万元和67万元。同时,对社会效益好,经营有困难的行业和公用事业,如燃料、煤气、自来水、运输、航运和文、教、体、卫所办企业,在税收上也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为了社会稳定和帮助部分停产、半停产企业渡过难关,对这些企业和部分基层供销社、食品行业、集体商业共200多户减免税款在300万元以上。
1990年为380户企业减免工商税收3200余万元,其中用于帮助企业归还贷款的140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1100万元;用于帮助企业解决暂时困难,维持再生产的700万元。淮南化工总厂生产的化肥系支农产品,原材料成本高、亏损较大,全年为其减免税款和“两金”600万元,用以弥补亏损,发展生产。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