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耕地
太和自解放以来,随着水利、交通、造林、建筑等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呈逐年减少趋势。
1949年,耕地面积238.96万亩(扣除1953年划入界首部分),人均耕3.578亩。
1955年,全县实现农业初级合作化,经过丈量,实有耕地243.03万亩,农民人均3.14亩。
1958年,实有耕地192.47万亩,比1955年减少50.56万亩。农民人均2.597亩。这三年耕地大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大搞河网化,兴修公路和营造皖西北防护林。
1971年至1985年,全县耕地稳定在188.6万亩左右,农民人均耕地1.65亩。
另据1981~1985年全国第二次土地普查统计,全县土地总面积为275.5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12.5万亩,比原来统计数增加23.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7.12%。非耕地(含园地、林地、水域、居住、交通等)63.0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2.88%。
全县耕地中76%为砂姜黑土,24%为潮土(详见《自然环境、土壤》)。建国前全为旱田。建国后为提高产量,提倡改种水稻,在一些水源充足的地方改旱田为水田。1958年,曾改种水稻19万亩。1960年以后又多改为旱田。经过长期农田水利建设,1985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为49.24万亩。
1949~1985年耕地面积、农业人口统计表

二、劳力
1949年,全县有劳力33.86万个,其中男劳力17.5769万个,女劳力16.2831万个。每个劳力平均负担耕地7.05亩。
1957年,全县劳力40.0227万个,其中男劳力20.8780万个,女劳力19.1447万个。每个劳力平均负担耕地5.78亩。
1961年,全县有劳力33.1233万个,其中男劳力17.1910万个,女劳力16.9323万个。每个劳力平均负担耕地5.83亩。
1985年,全县有劳力56.3993万个,其中男劳力29.2732万个,女劳力27.1261万个。每个劳力平均负担耕地3.34亩。
男耕女织是男女劳力的传统分工。建国前,男劳力承担种田,女劳力承担家务。劳动人家的妇女,也只是在大忙季节到田间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建国后,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逐渐从家务中解脱出来,成为农业生产的一支重要力量。合作化时期,即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同样评定底分。一般妇女每年出勤150个劳日左右,真正成为农村“半边天”。
建国初期,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劳力90%以上是文盲或半文盲,其生产技术全靠长辈口传手教。陈陈相因,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50年代以来,由于大力开展农民业余教育和普及小学教育,开办农业中学,加之军队两用人才的培养,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特别自三中全会以来,许多农村青年积极钻研科学技术,研究市场信息,成为勤劳致富的能手,促进了太和农业的迅速发展。
三、工具
民国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耕播上有犁、耙、耧。收获上有镰、铲、戳子、头(又叫扒铲、专作砍收高梁、玉米杆用)。脱粒上有石滚、耢石、碌碡(俗叫打地滚子、碾麦和平地用)、木杈、、略筢、扫帚。刨土有铁锹、铁板锹、抓钩、镐(俗叫大头)。灌溉上有辘轳(在颍沙河沿岸常见),吊杆、戽斗。田间管理有锄。粮食加工有石磨、石臼(俗叫碓窑子)。棉花加工有轧车(1人操作、脚蹬手摇。另有铁制轧花机,工效高于轧车数倍),纺车、织布机。粉丝加工有粉磨(即石磨、里面纹路与面磨有别),摆缸、粉瓢。运载有太平车、独轮红车。上述传统工具,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比较难掌握的是摇耧和钹麦。
耧是主要条播工具,有耧身和耧杆两部分组成。耧身比较复杂,有耧腿、耧铧、耧斗、耧蛋、耧眼、摇把等零部件。操作时一人摇耧,一畜拽拉,一人帮耧(牵牲口)。用骡马拽拉一天可播10~15亩,用牛拽拉可播5~8亩。摇耧者必须根据品种、土壤、肥料、时令等情况,播得疏密合理,深浅适宜。耧铧下端.庠残危品菏逼诜呵镱挠眉獾缎危凶骼镱蛴倌嗖灰追庵帧
钹麦是以前最快的收麦方法。工具叫戳子,形如大簸箕,木质框架,中间用竹丝编成,一边上有钐刀(很薄的长方形利刀),一边有长柄,传说此工具是诸葛亮制造的。操作时在钐的一边拴一条绳,操作者一手持柄,一手提绳,一次可钹六、七垅,一天可收5~7亩。操作者背后还用绳子拽一条大席,每钹一次,把麦杆倒在席上,等席上堆满,即倒作一堆,再往前钹。一般钹麦人后边要有一人帮助推席倒麦。钹麦的缺点是留茬较深。解放后戳子已淘汰。被淘汰的还有太平东、独轮红车、面磨、手摇脚蹬式轧花车等。
建国以后,根据中央“农业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指示,积极发展农业先进机械。1955年春,县建立马拉农具站,购进钉齿耙5部,园盘耙3部、条播机8部、耘锄3部、收割机1部。1957年,阜阳插花拖拉机站派一机耕队到太和工作,有拖拉机5台。当年机耕面积达3.7万亩。1958年6月正式建立太和县拖拉机站,又购进拖拉机15台,当年机耕面积达24万亩。1959年又购进2台联合收割机,1台脱谷机,7台园盘耙。9台播种机。各区(人民公社)也相继建立拖拉机站,机械逐年增加,机耕面积也逐年扩大。与此同时,灌溉机械也得到发展。到1959年,全县有抽水机237部,3155马力。以后虽受到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影响,但农业机械还是不断发展。1980年以来,由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逐年提高,小型农业机械受欢迎,全县出现1户或联户购买农机热的高潮。至1985年,全县主要农业机械总动力已达191476马力。其中柴油机动力164194马力;电动机动力20476马力;汽车机动力5850马力。
耕作机械有:大型农用拖拉机154台,8493马力;小型及手扶拖拉机7571台,91386马力;大中型拖拉机机引农具187部,小型及手扶拖拉机机引农具4185部。
排灌机械有:柴油机1988台,32395马力;电动机919台,6123千瓦,8327马力。农用水泵4923台,喷灌机893套。
收获机械有:联合收割机两台,150马力。机动收割机85台,机动脱粒机3814台。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有:碾米机66台,磨面机3327台,轧花机884台,榨油机769台,淀粉加工机械3529台。
农用载重汽车132辆,8256马力。大中型拖车117辆,小型拖车974辆。
全县农用平板车205477辆。比1979年增加38.7%。


四、种子
民国时期太和作物种子主要是传统土品种。小麦种子有小红麦、小白麦(又叫三白麦)、三月黄(又叫糙小麦)、和尚头、玉麦等。大麦品种有长芒、葫芦头、猪屎大麦、米大麦等。黄豆有紫花糙、白花糙、平顶四、弯角黄、黑豆、绿豆等。红芋品种有洋红芋(又叫小叶白)、红红芋、紫花头。高梁有黑壳、黄壳、散秒子等。芝麻有红白二种,体形又分三股杈、五股杈、一条鞭(又叫霸王鞭)等。棉花为小株形的白花、紫花,民国30年(1941年),曾推行斯字棉,但种植面积很少。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种子工作十分重视,把推广优良品种作为农业上一项重要任务。贯彻自繁、自育、自选、自用和国家调剂方针,开展良种繁育、引进、示范和推广工作,对促进粮、油、棉的增产起了很大作用。
1950年至1955年,是种子大更换时期,引进推广的小麦良种有碧蚂1号,南大2419,金大、阜农4号,中农等。本县试种结果,以碧蚂1号效果最好。1956年,斤沟乡青春农业社种植9亩碧蚂1号。平均亩产达200公斤。叶堂乡的茨比农业社种植4亩,亩产达300公斤。宋集乡张浅农业社种植20亩,亩产达338公斤。旧县乡华联四社种植7亩,亩产达358公斤。1954年引进的胜利百号红芋,当年在倪邱新兴社试种,亩产为800公斤,1955年该社又种植27亩,亩产达1650公斤,1956年在倪邱建国社和茨北社分别达到亩产3017公斤,2415公斤。从此胜利百号成.鞠睾煊蟮牡奔移分帧R挠衩灼分钟薪鸹屎蟆茁硌篮投嗨胗衩祝懊媪街质灾中Ч己茫恫200~400公斤。多穗玉米只种二年便被淘汰。
60年代,小麦品种又有更新,阿勃、阿夫、早洋、济南2号、博爱7023、内乡5号、丰产3号等皆在境内大量种植。70年代又引进泰山1号、南矮6号、新宿7号、矮丰3号、徐州14、岳571、岳2037、反修4号、蒙丰9号、阎邱703号、安徽533、辉勃、宿麦1号、郑引1号、马场2号、郑州763、许丰1号、遂平703、泗麦117、博爱74—22、郑州761、百农3217、宝丰7228、阜南7964、陕农7859等。经过试种筛选,增产性能好,抗灾能力强的有博爱、郑引、泰山4号、丰产3号、百农3217等。
先后引进的大豆品种有莒选23(即溜地拉)、阜南大紫花、小茧壳、大茧壳、天鹅蛋、茶豆、黑豆、白花糙、沛县大白角、涡阳大浆壳、跃进5号等。红芋品种除胜利百号外,还有北京553,一窝红、252、徐州1~2、徐州新大紫、丰收黄、烟薯1号、徐薯18、宁薯9号、淮阴85、济薯5号等。玉米引进品种有华傲、烟三六号、庆单1号、长单7号、丹玉6号、沪2058、掖单2号、烟草14等。棉花引进品种有长绒1号、长绒2号、徐州1818、岱字15、徐州142、鄂光等。
据农业部门1978年对全县农作物品种调查,全县当年播种小麦107万亩,品种124个,经农民和技术人员比较鉴定,较好的品种有7023、郑成1号、泰山4号、博爱74—22、丰产3号、阿夫、津丰1号等13个品种。大豆播种面积46万多亩、品种44个,种植面积5万亩以上的有莒选23、弯角黄、大紫花三个品种。种植面积万亩以上的有陈寨大豆、小茧壳、大茧壳、天鹅蛋、茶豆、黑豆、白花糙等7个品种。红芋面积60万亩,11个品种,其中胜利百号56万亩,北京553一万多亩。水稻面积1.15万亩,其中南京11号3144亩,一棵栽3644亩,珍珠矮2511亩。棉花面积15.7万亩,22个品种,其中岱字15、16两个品种为9.7万亩,郑光4.2万亩,徐州142为0.41万亩、中棉2号为0.66万亩。芝麻面积6.3万亩,6个品种,其中霸王鞭3.1万亩,八股杈1.6万亩。油菜面积1.2万亩,主要是甘兰型品种。
太和在繁育良种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从1949至1968年,县良种繁殖场每年繁育小麦良种约15万公斤,大豆良种约7.5万公斤。1966年开始,县种子站建立玉米制种基地110亩,每年繁育杂交玉米约1.5万公斤。1968年、1969两年,派技术干部和农民育种员30余人,去海南岛培育杂交高梁和杂交玉米3.5万公斤,到1979年,全县建立玉米制种基地1.11万亩,年育种75万公斤,除本县自用外,还调给本省52万公斤。1980年以后,外地制种工作发展很快,加之本县技术、资金不足,制种面积逐年缩小,每年仅繁育玉米良种2.5万公斤左右。对小麦、大豆良种繁育,除县农场外,自1973年起,每年在社队建立良种生产田块2万亩左右,每年繁育小麦良种500万公斤左右,大豆100万公斤左右,占全县小麦、大豆用种量的50%。为促进良种繁育工作,县还制订了一些制度和奖励办法,如加价收购、资金补贴、责任赔偿等。自1982年至1984年,太和为推广良种获省、地奖5次。虽然如此,太和在良种繁育上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长期以来,主要农作物使用的良种,大部分是从河南、山东等地引进。
五、肥料
民国时期,种田全用农家肥。种类有人尿粪、厩肥、饼肥、草木灰、老屋土、土杂肥、河泥等。解放初期也全用农家肥。太和对农家肥十分重视,除沿用传统积肥方法外,建国后还大力推广沤绿肥和高温推肥等办法,以提高农家肥的数量和质量。并引进紫穗槐、苕子、柽麻、田菁、水花生等绿肥植物,为农家有肥辟资源。据统计:1947年,全县施用农家肥222万大车(每车约800公斤);1953年施用443万大车;1957年施用963万大车;1970年施用673万大车;1980年施用786万大车。
化肥在太和使用最早是1945年,由农推所经营推销,购用者了了无几。1947年春,救济总署曾发一次救济化肥,每保约得30公斤,中农以上的农户每家分得一把,都称作“洋粪”,大都仍到粪池去了。建国后正式推广使用化肥是在1955年,商业部门在予付棉花予购定金时,供应一部分化肥,但当年销售量全县一共3吨。经过某些初级的使用,取得明显增产效果,才逐渐推广开来。真正大量使用化肥,是在1980年实行责任田以后,农民比任何时期都舍得投资,种一亩小麦往往施50公斤磷肥,50公斤碳铵。或者是25公斤尿素、50公斤磷肥、50公斤复合肥。1970年全县使用化肥6974吨,1980年则达到5.85万吨,1985年高达10.49万吨。平均每亩施用量为55.65公斤。
化肥的大量使用,促使全县农作物产量的大幅度增长。而农家肥的施用则相对减少。因而出现了有机肥与无机肥在施用上的比例失调,肥力下降、土壤板结、投资过高、增产不增收或少增收等情况。为改变这种状况,正提倡运用土壤普查成果,实行配方施肥,注意培养地力。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