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旧时,入学儿童进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县境私塾一般有如下几种类型:一是塾师自设的学馆,如城内的华溪书塾等;另是地主,仕宦、商人设立的家塾,专供自己和亲属的子女就读。少数地方有以祠堂、庙宇的公产收入或私人捐资举办的义塾(又称义学),学生可免学费,如县义学(址设城隍庙右)、白洋义学(依南唐汤悦读书遗址建)、根香义学(唐村,今属石台县)等。
明代曾在城内设社学四所,后剩两所延至清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知府喻成龙又令各乡设社学,其中以兴仁乡(今属殷汇镇)合保公建的兴仁社学时间较长。社学教育对象为十五岁以下之幼童,性质与义学基本相同。
私塾学童入学之初,教学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和封建道德教育,教材一般有《孝经》、《百家姓》、《三字经》、《增广贤文》等。学制不固定,塾师采用个别教学,注重背诵练习。一、二年后,课程内容逐步加深。除背诵指定的课文外,从“四书”到“五经”,塾师给予讲授,并定期出题,由学生作文(时称“成篇”),送请塾师批改,有时塾师让学生即席联对(俗称“对对子”)。大小楷书法练习是学生每日的必修课。
私塾学费(即学俸)无统一标准,视学生家境贫富而异。本县城乡学生旧时有向塾师“送三节”之俗,即每年三大节日(端阳、中秋、春节),由学生家长亲送学俸(称“束修”)至塾师家中,并附节日礼品(糕点、白糖、肉、蛋等)。家塾教师食宿均在学生家。每年元宵节后坐馆,日供三餐两点,学俸从优,至当年腊月二十三日放假,由家长筵宴送行,翌年再聘。
戊戍维新前,学生在私塾修完课程称童生,即可进入童子试,童子试由知县主持,每年二月在县举办,择优进入县儒学为秀才,其中成绩特优生进府儒学就读深造。
清光绪年间,新学校创办,私塾锐减,而广大农村由于交通不便,绝大部分学生仍入私塾。民国26年(1937年),县政府奉令开办塾师训练班,试图对私塾改良。其改良内容主要是废止体罚,增设数学、常识等课,但因无检查督促措施,收效甚微。抗日战争时期,刘街、桃坡、棠溪、丁香、詹坡,大演、牌楼、小河等乡,因公办学校停办,失学儿童就近就读于私塾。抗战胜利后,虽然学校增多,穷乡僻壤仍有私塾存在,一直延至解放初,全县仍有各类私塾284所。
建国前,本县较有声望的塾师有:城内孙必达、李廉、汪瀚章;观前包桂芬,乌沙纪澹诚、王耀斋;梅龙胡筱峰;马衙董光斗等。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书院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