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县内果树种类繁多,历有猕猴桃、柑桔、苹果、桃、梨、杏、李、枣、柿、石榴、花红、杨梅、葡萄、枇杷、板栗、毛栗、山楂、木瓜等,以葛公板栗、迭山蜜枣、官港牛奶柿、猕猴桃著称。近年县园艺场培育的东至早红苹果,以上市早、颜色红、脆嫩香甜闻名。板栗、楷把、桃、柿等多为房前屋后、庭院和山坡栽培,猕猴桃、毛栗、杨梅、山楂多为野生,分布于丘陵山区。1987年,全县果园面积4314亩,产鲜果616.6吨。
一、猕猴桃
境内野生猕猴桃(亦名羊桃、杨桃),资源丰富,年产约126万公斤,主要产地在官港、葛公、香隅、昭潭和尧渡5个区。
1983年,县科委引进海沃德、布鲁诺79—1、79—3、79等国内外优良品种,在官港、洪方等地嫁接3.2万株(接后单果一般重80克,最大的重132.4克)。建栽培园40亩、母穗园1.5亩、苗圃5亩。1987年,省外贸部门将东至县定为猕猴桃鲜果出口基地。
二、柑桔
1918年,利安乡中途村农民用桔果种子繁殖,1940年有实生朱红桔百余棵。现尚存45棵,年株产量25—60公斤。石城乡乌竹村40年前种的一棵实生桔,1982年产桔百余斤。
1957年,至德县河溪果树苗圃育朱红桔苗40亩,1959年扩建为东至园艺场,栽种衢桔、本地早、早桔等实生苗500亩,因品种不适当地气候,受周期性低温冻害,效益不佳,结果毁桔种粮。1973年,改栽温柑145亩,1984年,产果3万多公斤。
1978年到1985年,先后从浙江黄岩、临海,江西南丰,以及四川等地引入和栽培桔苗101.57万株。主要品种有温州蜜桔、南丰蜜桔、金桔等。
1982年,县农、林部门始建柑桔母本园,共购枳壳种650公斤。东流苗圃、梅城林场、官港农技站、县茶场及果树育苗户均培育嫁接柑桔苗,并将华中农学院、四川省引入的国庆1—5号、龟井、宫川、兴津、尾张、本地早等14个品种(尺系),1.4万根接穗,嫁接柑桔苗5万多株。1985年春,梅城林场建柑桔母本园7亩,栽植兴津、宫川品系苗2100株,为全县发展柑桔生产,打下了基础。1987年,全县桔园面积达2311亩,产桔143.9吨。
三、板粟
板栗是县内主要干果树种,多系零星栽植。60年代后,平原乡双蓬材及国营梅城、香口林场等单位发展成片栗园共384亩。板栗品种主要有红袍、油栗两种。马坑乡元口村大冲山谷有一片栗园,是1920年栽植,1934年产栗千斤,现保存大栗树百余株,年产栗1000—1500公斤。主要产地葛公、官港、昭潭、尧渡4个区,年产1.5万公斤左右。
四、桃
桃树多为散生,品种有大白桃、五月桃、水蜜桃、蟠桃和野生毛桃。现有桃园644亩,年产桃4万公斤左右。
五、梨
梨是县内栽培多、分布广的果树之一,品种繁多,除原有的康德犁外,陆续引进砂梨系统的明月、菊水、二十世纪,又引进八云、沙罐、钝子、紫酥、博多春、黄香、吾妻锦、今甘秋、细皮,西洋梨系统的康德、佳白、日面红、巴梨、开华等,白梨系统的酥梨、金花早等。其中博多春、菊水、明月、黄香、开华、酥梨、金花早、康德等品种品质好,产量高。全县现有梨园1500亩,年产梨35万多公斤。
六、枣
县内枣树栽培历史悠久。《建德风土记》载:“枣,邑所产颇著,然不甚大。”后经长期选育和引进,人工栽培的枣树主要品种有葫芦枣、蜜蜂枣、冬瓜枣、山东大枣及宣城水冬枣等。枣树多为四旁零星栽植。全县有成片枣园80余亩,正常年景年产鲜枣10万公斤左右。主要产区有洋湖、五丰、合镇、长岭铺、查桥、马田等乡。洋湖乡迭山村于1949年栽植枣园近百亩,最高年产鲜枣5万公斤,从70年代初开始加工蜜枣。由于枣树老化,病虫危害,尚存50余亩枣园,1982年产枣只有2万多公斤。
七、柿
主要分布于官港、昭潭、葛公、尧渡等区。品种有牛奶柿、八棱柿、磨盘柿和从福建引进的朱红柿,并有老鸦柿、启迁子等野生资源。1987年,全县产柿187吨。牛奶柿乃柿品中上乘,单株产量50公斤左右,果实呈橙黄色或橙红色,10月前后上市,可鲜食或加工柿饼,红褐色透明,甜而不腻,运销安庆、九江、南京等地。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