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境内古为池州、饶州、九江3府交通要冲,宋代就建有驿站,明初曾有朱元璋“日战鄱阳,夜宿兰溪(建德县别称)”之说,从鄱阳入境至兰桥出境,东流、建德100多公里皆成为官马大道。清以后两县有官路4条,主要古道16条。即:建东(建德至东流)、东池(东流经长安、兰桥、唐田至贵池)、景池(景德镇至池州)、东安(东流至安庆)官路;建德至石门街、贵池、东流、徽州、闪里、浮梁,利安至石门街,葛公至仙寓山、金家村、丁香,东流至贵池、大浩山、洋湖、石潭、茅林州、彭泽等古道。县与各集镇和集镇之间,都有类似官路的砂石路、卵石路、石板路,但遍布乡村的是人行小道泥土路。县西北部东流、胜利、大渡口、香隅一带,属长江平原区,多力泥上路,居住在此地的农民,利用土路,拓宽填平,以牛车运粮运草,沟通相互往来;西南部属低山丘陵区,多泥砂路,住在这里的昭潭、东胜、青山、铁炉、永丰、泥溪和官港部分居民,多以手推车(又名鸡公车)运输;中部及东南部属皖南山区,山高岭多,溪河交错,建德县城通往祁门、徽州的古道——良禾岭,海拔1112米,岭长15公里,道路崎岖,行旅艰难,过者无不称苦。僻为一隅的马坑,地处崇山峻岭间,居民开门就见山,出门就爬坡。旧社会曾流传一首民谣:“四十里马坑,四十八道水,九十六座山,出门脱赤脚(脱鞋涉水),运输靠肩挑。”据宣统二年《建德县志》记载,全县有46条岭,岭上建有36座凉亭,供行人歇息。坐落在尧渡镇梅山的普门岭,建于宋代(朱熹访志南禅师到梅山,曾书“普门岭”额于此),岭上岭下,铺有石级,建有凉亭,越过此岭,有人行小道通香隅畈、香口到彭泽县城。这些古道,解放后多被改造和利用。1967年,由国家投资206万元,历经5年,于1972年将公路修到红旗岭头,使昔日的良禾岭,如今已被查(查桥)红(红旗岭)公路所代替,山区人民再不受爬山越岭之苦。马坑乡1978年架设桥梁,修通公路,客货车流动量日益增多。久负盛名的马坑“紫石塔”茶叶及香菇、木耳、木材,不断运往各地。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公路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