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水稻
种子处理本地区传统做法是:浸种催芽前,将种子放在阳光下翻晒1—2天,以增强种皮透性,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然后再进行筛选或风选,提高种子净度,但不易达到种子质量要求。60年代推广泥水选种,70年代发展为盐水选种。方法是根据种子多少,按照不同品种和种子质量,配制泥水或盐水溶液,将种子放入溶液中,把浮在水面的瘪粒杂草种子等捞除,再将稻种淘洗干净。70年代初,推广种子消毒,多采用石灰水浸种,1斤生石灰加水100斤配成溶液,将精选过的种子倒入溶液,早稻在15℃—20℃的溶液中浸种3—4天,晚稻在25℃溶液中浸种1—2天。催芽。建国前至50年代前期,本地区稻催芽.普遍采用“走水芽”的方法,即用稻草将稻种打成“稻包”放大池塘中浸泡3—4天,捞上来淋清水,让其自然发热后定期淋水,待稻萌发习惯叫破胸露白后再松包放在室内堆捂,这种催芽方法一是容易造成稻种混杂,二是若稻包里馒水未能淋尽或淋水不及时,极易造成高温烧芽,三是稻包内外温度不同,湿度不一,出芽不齐。50年代中期,本地区推广“早捂芽”,即将稻种放在水缸或水池中浸泡3—4天,捞出后放在稻箩中淋清馊水堆捂,堆子下铺上盖芦席和稻草,定期淋水和检查温度,待稻萌发后,由上而下,由外到内,徐徐翻动,使稻种受热均匀,出芽整齐健壮。70年代曾推广过“地窖催芽”、“温室蒸汽催芽”和“5406菌肥催芽”。80年代除滁州市一些地方采用“温室蒸汽催芽”外,其它各地很少采用上述三种催芽方法。本地区内大部分地方仍以采用“早捂芽”为主。
育秧本地区传统的育秧方法是“大板秧田”育秧,秧田水耕水整,整块秧田一块板,一般只在中间并一条竖沟,田里有薄水层,把催芽后的稻种撒在田里,水播种,水育秧。这种育秧方法存在着“秧板”面大,秧田难整平,稻芽入土深,出苗难,常被闷死,低处被淹,高处受干,容易烂芽和干枯成苗率低,秧田管理不方便。50年代开始推广“合式秧田”湿润育草,秧田先是水耕水整,后为干耕水整,然后再开沟作畦,在畦面上铺泥浆,做成上实下虚的透气秧田,稻种播下后采用浅水勤灌,晴天满沟水,阴天丰沟水,雨天排干水的灌水方法。这种育秧方法有利于管理和培育壮秧。50年代和60年代初,本地区有的地方还采用冰播水育和早播水育。旱播水育就是把没有经过处理和催芽的稻种直接撒在整好的旱秧田里,待出苗后再灌水育秧。70年代,本地区推广双季稻,为抢季节早稻秧推行“小苗带土移栽”的育秧方法。首先选择地势平坦、靠近水源的地方做好苗床,在苗床上铺上塘泥,抹坪后播上稻芽。再在苗床上搭成拱形棚架盖上薄膜。历时12—15天,苗长到3—4寸时,将秧苗连塘泥铲起移栽到大田里。这种育秧方法播种密度大,秧期短,省秧田,有利用抢季布。秧根植伤小,返青快,分蘖位低,分蘖力强。但因播种量大,秧苗素质差。春季温度低时讨活棵慢,易僵苗,前期生长期长,后期温度高时已到抽穗期,出现早衰,分蘖成穗率差,产量低。80年代基本不被采用。70年代本地区还推广塑料薄膜育秧,即在湿润育秧的基础生加益薄膜,利用薄膜的保湿、增温性能,改变秧田小气候,抵御前期低温,培育早稻秧苗。因薄膜成本高,后被地膜取代。80年代初,本地区还采用过稀播壮秧,早稻播种每亩控制在30—40公斤,中稻40—50公斤,晚稻50—60公斤。这种育秧方法突出稀播加强管理,培育壮苗移栽,秧苗营养面积大,秧苗粗壮、根多,栽后活棵、扎根、返青快,能够高产。80年代中期,本地区推广“两段育秧”新方法。即先按照“小苗带土移栽”的方法育成小苗,称为秧苗阶段,待秧苗长到两叶一心或三叶一心时,再将秧苗带土移到秧田寄秧假植,继续培养多蘖壮秧,称为寄秧阶段,小苗寄秧40—45天后,再分棵移栽到大田里去。“两段育秧”是滁县地区独特的育秧方法,由滁州市(县级)农民在生产实践中首创,它克服了原先.助“小苗带土移栽”育秧的缺点,具有节省稻种(4公斤稻种可寄秧0.5亩左右,栽大田5亩多)、秧苗素质好、抗性强、产量高、增产效果明显。1986年以后,“两段育秧”在全地区大可积推广,并逐步得到普及,成为本地区水稻育秧的主要方法。1990年全地区“两段育秧”移栽面积达到350.4万亩,占水稻总面积84.1%。“湿润育秧”、“地膜育秧”移栽面积越来越少。“大板育秧”除为少量瓜茬二季稻田所需外,己基本不再采用。1992年3月,由滁县地区科委下达试验课题,滁州市农技推广中心、全椒县农科所、地区农科所,开展“水稻旱秧秧苗素质好”试验,试验面积10亩多。地区农科所试验结果表明:时育稀植秧苗比两段育秧秧苗素质好,分蘖节位低,分蘖多,分蘖不确(缺)位,出现了叶龄超同伸的关系,叶色深绿,叶片直立,叶鞘短,基部壮,栽后不发黄,活棵快,4—5天见新蘖,穗粒结构和熟相好,每亩成穗23.7万,产量678公斤,增产14.5%。地区农科所的旱育稀植秧苗试验受到日本水稻专家原正市的高度赞扬。但是本地区两段育秧技术己经普及,旱育稀植技术一时还未被人们认识,所以难推广,只迈开试验这第一步。
栽秧建国前,本地区各县栽插密度不尽相同,多数地方行株距为6×4寸,每穴8棵左右。全椒县栽秧的行株距为10×8寸或8×6寸,每穴10棵苗左右,每亩约万穴左右,蜜度不足。天长县栽秧为乱插棵,只是行株距稍大,密度较高,每亩约6万穴左右。1954年后;推广“小株密植”法,使水稻栽插密度逐步趋向合理。70年代后,早稻栽插密度为5×3寸或5×4寸,中稻为6×4寸或6×3寸,杂交稻为7×3寸或6×3寸,也有8×3寸或7×4寸。80年代中期,本地区推广“宽行窄株,定向栽插”技术,其技术要求是扩大行距,缩小株距(7×3寸或8×4寸),保证栽插密度(亩栽2.5万穴左右,亩基本茎苗8万左右),实现每亩有效穗18—20万;并根据本地区夏季多东南季风和日照的特点,实行东西行向、南北株向定向栽培。推广这种栽插技术,改善了稻田中后期通风透光条件,提高了光能利用率,使水稻穗数、穗粒数、粒重都有增加)同时便于管理,对病虫害的滋生蔓延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因本地区地形复杂,岗丘地区旁田、冲田杂乱相间,实行东西行向定向栽插具有实际困难;平畈地区已经推广。宽行窄株栽插在全地区各地普遍采用。
水分管理50年代以前,本地区水稻田间是长期浸水,阻碍养分的分解,不利根系发育,影响分蘖。60年代后,推广浅水勤灌,适时适度烤田。水稻生长前期一般灌上浅水捍稻在低温情况下灌止深水,防止冷害。分蘖期进行轻烤,拔节后至稻穗分化前进行重烤一次。孕穗期再进行浅水勤灌,到籽粒灌浆后保持田间湿润,以促进茎秆健壮,增强抗病和抗倒伏能力。1988年起,本地区开始引进示范“水稻叶龄模式”栽培技术,规范两段育秧沸育叶菜同伸壮秧。它利用水稻出叶、分孽、发根、拔节、穗分化等器官建成的同伸关系,通过掌握叶龄动态,推广“寸水护苗促返青,浅水勤灌促分蘖,多次烤田促根系,寸水分化促大穗,间歇灌溉增粒重”的经验,把握秧苗各个生长期的生育规律,使秧苗健壮生长,促进增产增收。
二、小麦
选种建国前,本地区小麦传统的选种方法是:播种前晒种1—2天,再进行筛选或风选,提高种子净度。50年代开始推广泥水选种,按100:40的比例,将水和粘性较大的泥土放入水缸,充分搅拌,待泥水和匀后,放入新鲜蛋,以鸡蛋浮出水面约伍分硬币面积为宜。再将麦种装在稻箩里,放到水缸中淘洗,清除浮在泥水上面的瘦麦、野燕麦、毒麦、草种子等杂物;沉在下面的麦种再清洗干净,凉晒干后即可播种。为防止地下病虫害,各地还采用“六六六”药剂拌种;境南片四县市还采用过“小苏打”、“小尿”拌种。60年代和70年代,小麦有腥黑穗病、线虫病危害,各地还推广过用盐水、石灰水选种笔浸种,较好地防止了病虫害。
播种60年代以前,本地区小麦播种耕作粗放,一般是边耕翻边播种,很少耕田晒垡和施肥,麦籽深浅不一,出苗不匀。50年代,小麦品种90%以上为冬性品种一般每亩播种.量为5公斤左右。1958年,由于生产上的“瞎指挥”,有些地方违反小麦栽培技术规程,种小麦“卫星田”,每亩播种量达50公斤左右,结果麦苗倒伏,连麦种都未收到。有的地方每亩播种量甚至高达300—400公斤,结果是颗粒无收。60年代,冬性品种减少,春性品种得到推广使用,冬性、半冬性、春性品种所占比例大体为50:20:30:播种量为每亩7.5公斤至10公斤左右;小麦一般从9月下旬开始播种,12月上旬结束,播种期70天左右。70年代初,境南片四县市小麦田做成“鱼瘠式”小墒面,境北片三县小麦田做成“大板式”大墒面,墒沟深而宽,土地利用面积只有60%左右。70年代后期,学习外地小麦主产经验,要地区推广“深沟平墒”栽培技术。滁州、全椒、来安等县推广“回改种麦”,即窄床(墒)改宽床(一般床宽3—4米)、宽沟改窄沟(由原宽50厘米改为30—40厘米)、浅沟改深沟(由原深10厘米左右改为20厘米左右)、粗播改细播(改过去耕后就播为耕后碎垡,粗耙再播,播后细耙),提高了秋种质量。此期,小麦品种以春性品种为主,春性、半冬性、冬性品种所占比例大体上为70:20:10:每亩播种量在12.5公斤左右其一般从9月下旬开始播种,11月下旬结束,播种期为60天左右。80年代后,全地区小麦田普遍采用“宽墒窄沟”,墒面宽一般为3—4米左右,沟深30—50厘米,沟宽25厘米左右,土地利用率提高80%。由于推广使用小麦优良品种,小麦播种期推迟,一般从10月上旬开始播种,11月下旬结束,播种期为50天左右)每亩播种量增加到15公斤左右。在播种方法上,一直沿用撒播撒种面积占小麦播种总面积的90%以上。只有沿淮地区小面积实行条播,条播工具为“耩”。60年捻冲期以前,耩脚距离为30—40厘米,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为25厘米左右,70年代中期以后改为20厘米左右,逐步做到合理密植。80年代后,该地区普遍采用条播机播种,一般行距为15—20厘米,播幅为7行或9行。1983年起,本地区推广免耕种植小麦技术,即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的板茬田直接播种(条播、点播、撒播)后,用土杂肥或开沟土盖籽,每亩播种量10公斤以下,容易一次出苗,一般每亩增产10%以上。1984年,全地区推广天长县小麦“宽墒深沟”防湿害、夺高产的经验,提出用窄铲挖深沟,特别是圩田必须做到“三沟配套”(即墒沟、腰沟、围沟),沟沟相通,以利排水降湿。1986年,天长县、滁州市引进江苏省生产的2BG-6A型稻麦免耕条播机,在稻茬田进行免耕条播小麦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每亩比翻耕撒播田多收小麦51.4公斤,增产17.5%;而且省种、省工、省成本,平均每亩可增产纯收入23.72元。但因机械不配套,技术措施和综合服务跟不上,免耕机条捉技术一时难以推广。1992年,全地区实行免耕条播面积仅22.92万亩,其中条件较好的天长县达12.5万亩。1991年秋种时,全地区各县市开展学习推广江苏省兴化县小麦“早稀壮高产”栽培技术,建设“指挥田”、“样板田”,进行试验示范。通过适期早播试验,适当降偏针种量,精细播种,达到了适当降低基本苗数,培育个体健壮的合理群体,实现高产高效,播期掌握在10月15—20日左右,并非越早越好。据天长县石梁、仁和等地试验结果表明;早稀壮小麦平均亩产穗数28.28万,穗粒数46.1粒,平均每亩实收小麦397.2公斤,比传统栽培方式小麦单产301公斤增产30%。为了抢种或补种,本地区还进行过小麦催芽播种。运用该项技术要提早出苗3—5天;但一定要墒情偏湿,催芽前一定要把种子多晒几天,进行精选,可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利形成壮苗。本地区大多数地方小麦都零星、点片种植,60年代以前只有凤阳和嘉山的沿淮地区有小面积的连片种植。70年代起,各地开始建立“丰产田”、“种子田”、“样板田”,小麦种植面积相对集中,最小的连片面积30亩以上,大则1000亩以上。80年代,各地又搞小麦“丰产片”、“丰产线”建设,小麦成针面积不断扩大。至1985年已初步形成相对区域化种植的雏形。是年,中共滁县地委、地区行署直接抓滁(州)来(安)万亩麦油丰产线建设。此后,“丰产片”、“丰产线”面积逐年有所增加,以此作为技术示范,带动和指导面上的技术推广工作。1986年以后,本地区开始推广稻麦吨粮系列化栽培技术,滁州市珠龙乡和凤阳县的凤城区各试验种植1万亩。之后,试验面积逐渐扩大。1990年至1992年,项目区累计实施面积36.3万亩,其中天长县为21.3万亩,年均亩产粮食919公斤。吨粮田高产综合技术的应用,实现了高产高效。但因技术要求高,尚未得到普及。
田间管理与施肥60年代以前,麦田管理比较粗放,各地麦田缺苗断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地方只进行冬锄或春锄。70年代以后,小麦田间管理有所加强。一是补苗,缺苗田块一般用于麦种或浸种催芽后的麦种补种,有的地方进行移栽补栽麦苗。二是中耕除草,主要进行春锄,一般1—2次。80年代后推广化学除草,效果较好。三是推广冬灌,一般姓在干旱严重时实施。
60年代以前,全地区小麦施入基肥的约占30—40%,每亩施土杂肥二、三十担;有的地方用塘泥或人粪尿追施腊肥,肥料投入量较少。60年代后期开始使用化肥作追肥。70年代后,随着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不仅重视施基肥、追肥,而且讲究氮、磷、钾配合使用。小麦田施入基肥的约50%左右,每亩投入农家肥50担左右。追肥以碳酸氢铰为主,一般在每年元月份下旬至二月上旬,对三类苗和迟弱苗采用“打洞穴”施腊肥。1990年,为了避免农民盲目施肥,地区农业部门提出“因苗补施肥料,合理肥水运筹”的指导意见,对小麦高产田采取。“苗期促,返青控,拔节以后攻穗重”的两促施肥法;小麦一、二类苗在元月份不搞穴施化肥,而在春后(3月初)追施拔节孕穗肥。
三、玉米
种子处理60年代中期之前,一般不进行种子处理,播种后发芽率低,出苗不齐。60年代后期起,一些地方开始进行晒种、筛选、浸种等处理,提高了发芽率,出苗比较整齐。
播种50年代和60年代,春玉米田块一般进行秋耕冻垡,耖田播种,拖沟做墒,墒面不平,大小不一。一般只有20%的田块施基肥,每亩施土杂肥30担左右,少数地方苗期追施人粪尿或氮化肥。春玉米一般在4月中旬开始播种,4月下旬结束,历时15天左右。每亩播种小粒型品种1.5—2公斤,每亩留苗2000—2500棵。70年代后,随着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玉米田块做墒亦比较讲究,墒面由大变小,抽边沟,拖腰沟,沟沟相通,雨过田干。推广双行(1.5米宽墒面)或四行(2—2.3米宽墒面)种植。播种施基肥的面积达到50%左右,每亩施基肥土杂肥40担以上,苗期施氮素化肥10—15公斤,在喇叭口期重追化肥25公斤以上,对提高产量起到一定的效果。春玉米一般于3月底至4月上旬播种,4月下旬结束,比60年代玉米播种期提前10天以上。夏玉米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抢种”,或在其它作物中套种、混种。由于推广大粒型玉米品种,每亩播种量增加到3—4公斤。一般每亩留苗3000—3500株。玉米播种方法一直是点播为主,少数地方实施条播。70年代初,有的地方采用玉米营养钵、塘泥方块育苗移栽,也有实行免耕条播的。
田间管理60年代以前,玉米地一般只进行2—3次中耕除草,缺苗亦不补种,不取苗移栽,因而缺苗较多,产量低而不稳。70年代后,缺苗及时补种或疏密移栽,以达到全苗。中耕除草3—4次,基本没有草荒。玉米扬花传粉一直是靠自然传粉,受粉率不高,空头严重。8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人工辅助授粉,提高了结实率,增加了产量。
四、山芋
种子处理历来山芋是冬季挖地窖贮种,即选择地势较高而干燥的地方挖地窖,上搭木棒,用秸草铺盖后再用土封严,留出入口,内堆山芋,这种贮藏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但费工费事,温度、湿度难以掌握,山芋易烂。60年代和70年代,本地区曾推广用稻糠麦稳山芋混堆的方法贮藏山芋,但占用室内面积大,费用大,不卫生。70年代还推广过大屋窖贮藏方法,即建成半地下室窖贮藏山芋,因建窖费用大,技术要求高,80年代后不再采用。70年代还推广露天泥芋堆贮藏山芋,即选择地势高燥处,底层锦上稻糠或麦稳,再铺一层泥土,上推山芋,然后再分层盖上泥土、稻糠,盖实泥严。这种方法贮藏的山芋色泽鲜艳;做种发芽势较弱。
育苗传统的山芋育苗方式是清明前后在田间露地育苗。这种育苗时间迟,田间土温低,山芋发芽慢,出苗不齐,大田栽插时间晚,产量低,如遇春雨低温往往会烂种苗;80年代后一般不采用这种育苗方式。50年代初推广温床育苗,即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燥之处做苗床,床深50厘米左右,宽2米左右,苗床内放猪牛粪等酿热物,再填沃土后栽插山芋种,用浇水控制温度。但温床育苗难以控制温度,出芽慢,操作费工,80年代后一般不再被采用。60年代初,推广火炕温床育苗,在温床的底层砌成火坑,用火加温使苗床保持一定的温度。但操作复杂,费燃料,70年代逐渐不被采用。70年代中期推广薄膜复盖育苗,在露地育苗的基础上将一垄一畦改为一垄两畦,上盖薄膜,四周用泥土封严,利用日光加湿,薄膜保温。采用这种育苗方法操作简单,出芽早生长快,一直被大部分地方采用。1975年,全椒县省劳动模范、马厂公社农民沈诗明研究出“山芋藤越冬育苗”新方法,采用与温床育苗同样的方法做成苗床,在霜降前从大田里剪下健壮无病的新鲜山芋藤,插在温床里,适时浇水,待活棵后再浇稀薄人粪尿。立冬前后遇低温床上盖上薄膜保温,越冬期尤要注意保温,翌年春剪苗栽插。此外,70年代普推广过“山芋结子育苗”特殊技术,即通过控制温度和光照,人为地使山芋结子,再用种子育苗栽培。因技术要求高而未能推广。
栽插山芋种植一直是人工栽插,短蔓叙插。70年代后采用平插、直插。60年代以前每亩栽插2000—2500株,70年代每亩为3000株以上,80年代每亩为4000株以上,有的达到5000株以上,逐步达到合理密植。除上述栽培方法外,70年代还推广过“大窝栽插”,即在冬闲田里每平方米挖一穴,土分层放置,冬天进行冻土,翌年春分前后分层施入土杂肥和化肥,谷雨后在穴内栽插山芋苗,每穴二株,可收山芋5公斤左右。但费工较多,很少采用。还推广过“大畦双垄”、“山芋下蛋”、“水平插”、“船形插”等特殊栽培方法,但很少采用。
田间管理山芋田间管理的主要方法是查苗补苗和中耕除草。缺苗的从苗床里剪苗补栽,或者从大田山芋苗剪蔓补栽,保证大田全苗,每季中耕除草、培土3—4次。60年代前,山芋种都是地方土种,蔓长而细,农民习惯在山芋生长中期进行若干次翻蔓,这样容易操作蔓叶,影响生长。70年代后推广山芋新品种,蔓短而粗,有的地方不再翻蔓或减少翻蔓次数,产量还略有增长,又节省人工。
五、大豆
播种历来种植大豆的田块耕作粗放,一般在前茬作物夏收后耕耙一次即播种,很少施基肥,耕作层在10厘米左右,土壤水肥保持较差,出苗不齐,缺苗率在20%左右。凤阳、嘉山的沿淮地区土质疏松,在前茬作物收获后,不翻耕就用“耩”进行条播,少数地方用机械播种。60年代以前,大豆一般在6月上旬播种,6月下旬结束,播种期20天以上,每亩播种量4—6公斤。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一般在6月初播种,6月中旬末结束,播种期18天左右,播种量7—10公斤。80年代以后,一般于5月底播种,6月中旬结束,播种期15天左右,播种量10—12.5公斤。
田间管理本地区历来对大豆管理不细,种后除查苗补苗、中耕除草外,很少追肥和加强管理。80年代以后,本地区农民开始重视大豆生产,特别是沿淮地区农民注意适时灌溉、排涝、追肥,用化学除草剂除草。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促、控、防”的大豆管理方法,即在大豆生长期促进大豆生长发育良好,增花、增荚、增重;控制不正常生长和滋生杂草;防治病虫害,减轻危害程度。
六、高粱
播种60年代以前,本地区高粱品种90%以上为农家品种,生长期较长,因此,以春种秋收,一年一熟为主。一般在秋收后耕翻土地,冬季冻垡,春季耖田播种,拖沟做墒,耕作粗放。春高粱一般在4月中旬播种,夏高粱在5月底至6月初播种,每亩播种量1—1.5公斤,每亩留苗3000—5000株。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整地质量提高,因田做墒,四周拖沟边,中间拖腰沟,积水易排,为一播全苗打下基础。春高粱一般在3月底至4月上旬播种,比60年代前提早10天左右,夏高粱在6月上旬播种,推迟5天左右,每亩播种量1.5—8公斤,留苗6000株左右。
70年代推广杂交高粱品种后,少数地方推广再生高梁技术,即春高粱收获时,在根部地面之上部分留1—2个节让其继续生长,及时中耕培土和追施肥料,秋后仍可收获,并使保持较强的杂交优势。
田间管理高粱一般每季中耕除草3—5次,第一次中耕时进行间苗,第二次中耕时进行定苗。60年代以前,只有40%的田块施茎肥,但不追肥。70年代以后,施茎肥的面积增加到50%,70%的田块进行追肥。杂交高粱一般都在大喇叭口期追施化肥,每亩约追施尿素15公斤。
七、棉花
种子处理建国前,棉种在播种前一天用水浸淘后堆在湿地上,再用草履盖;次日拌以草木灰,搓开即行播种。50年代以后,开始推广温汤浸种、药剂浸种,促使棉种早萌发早出苗,又可杀死附在棉种上的病菌,防止棉花病虫害。
播种建国前,本地区棉花品种多为中棉,该棉种生长期短,大多数地方在午季作物收获后翻耕土地即播种,少数地方利用冬闲田种植,播种形式多为撒播;有的在其它农作物田间套种,播种形式为点播或条播。平地多系平作,坡地则用畦作,浅沟平墒。每亩播种量一般为2.5公斤,少则1.5公斤,多则5公斤;每亩密度1500—2000株。50年代推广“陆地棉”新品种,该棉种生长期较长,一般在冬闲田里种植,并普遍实行点播或条播。60年代本地区曾试行过棉花方块育苗,后因效果不好被淘汰。70年代后,棉花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80厘米左右,窄行50厘米左右,有利通风透光和田间操作,每亩密度为3000—5000株。70年代末,本地区推广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其方法有用制钵器制钵、手捏泥碗、纸袋装营养土等,其中以制钵器制钵质量最好,增产效果显著,一般比直播棉田增产15—20%。1984年起,境南四县种植棉花基本做到用营养钵育苗移栽。1985年,全地区棉花育苗移栽面积达11.6万亩,占棉花播种面积40.6%。有的地方还推广薄膜苗床育苗移栽和地膜复盖栽培技术,效果亦较好。
田间管理建国前,棉花种植粗放,播种后任其生长,疯枝多,养分无效消耗多,落花、落蕾、落铃严重。50年代开始推广“脱裤腿”(击公枝)、粗打顶心技术。60年代推广去公枝、抹赘芽、打边心、摘顶心、除老叶、剪空枝等项技术。通常在棉花现蕾后及时去公枝,赘芽随生随抹,边心自上而下分期打,一般棉田的顶心在大暑前后摘,瘦田适当提前,肥田适当推迟,有效地控制养料无效消耗,促进棉花早熟、高产。在施肥方面,建国前棉花只施基肥,不加追肥。5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追肥。60年代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棉花施肥技术大大提高,推广“足、轻、稳、重、补”施肥技术,即施足基肥,轻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看林补施盖顶肥,促苗早发、稳长、多结、不早衰,以达到早熟、高产目的。70年代还推广施“接力肥”。80年代普遍推广根外追肥和叶面喷施技术。
八、油菜
种子处理50年代以前,本地区使用白菜型油菜品种,一般不进行种子处理。60年代似后,有的地方推广清水选种、盐水选种和泥水选种等方法,清除油菜种子中的杂物,保证出苗率,减少病虫害。
播种50年代以前,种植油菜一直耕作粗放,一般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耕翻一次即播种,种后拖沟成墒。油菜播种形式以撒播为主,撒播占油菜播种面积的90%以上,施基肥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少数地方实行施穴点播,不追肥;播种期在10月下旬。60年代以后推广点播、条播,但撒播仍居多数。70年代,油菜田整地做墒质量较前有所提高,但墒面不平,墒沟宽而浅,不利排涝。此期,本地区开始逐步推广油菜育苗移栽技术,就全地区而言,推广面积不大,各地进展不同。天长县在1975年以后油菜育苗面积每年都达到油菜面积的80%左右。油菜育苗方法是:选择土质疏松、排灌方便、具有上等或中上等肥力的田块作为油菜育苗田,精耕细作,深沟窄墒,每亩施入农家肥100担;过磷酸钙40公斤、碳酸氢氨25公斤作基肥,育苗田与油菜大田比例为1:7左右。油菜育苗一般在9月上、中旬,播种方式为撒播。待油菜苗长到第二片真叶平展时进行第一次间苗,7天后进行第二次间苗;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进行定苗,株距2寸。每次间苗和定苗后都要浇水,施入少量氮肥,促进幼苗生长,并防治病虫害,35天后进行移栽。移栽时间一般在10月上旬。80年代,本地区把油菜育苗移栽作为重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之一,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甘兰型杂交油菜秦油2号,取代原白菜型品种,改直播为育苗移栽,改原来的“冬养、冬壮”栽培为“冬壮、冬发”栽培,实行早育苗、早移栽、早施巧施苗,秦油2号油菜一般在9月上旬育苗,10月上、中旬移栽。推广天长县油菜项目区的播种经验,即“精耕细耙、直沟平墒、内外三沟配套、宽行窄株、五带(带肥、带水、带土、带硼、带菌药)条栽。”同时,在全地区示范推广“底施硼肥、合理密植、宽行窄株、规格移栽、模式栽培”等油菜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此外本地区一些地方还因时因地制宜,推广过“免耕育苗”、“免耕移栽”、“免耕直播”等油菜栽培技术,主要是为了抢季节,不延误播种期而采取的应急措施。其中免耕移栽栽培技术效果较好,免耕直播技术效果甚差,不宜采用。
田间管理传统的油菜管理方法,一是间苗、定苗,多在春节后进行,不利“冬发”。60年代以前每亩30万株左右,70年代每亩20万株左右,80年代每亩10万株左右。二是中耕除草,培土壅根,一般中耕3—4次;80年代有的地方使用除草剂除草,效果很好。三是推广冬灌、春灌,追施腊肥,重施苔肥。80年代,推广优良品种,育苗移栽、模式栽培等综合配套技术,油菜管理更加科学化,越冬旺长油菜苗在冬前喷施多效唑调控旺长,花期喷施硼肥以提高产量。
九、花生
本地区种植花生一般种子不作处理就直接播种,只有少数地方在播种前将种子放在水里浸泡3—4小时,晒1—2天,再用草木灰搓拌后播种,也有催芽播种的。
60年代以前,种植花生普遍采取大墒点播,春播花生田块一般是秋耕冻垡,春季耖田播种。夏花生是抢耕抢种,整地做墒比较粗放,有的在麦田里套种。70年代推广花生条播技术。全椒县古河农技站农艺师陈荣谟针对花生果针难以扎土的情况,研究出“花生条播壅针”栽培技术,即在花生进入花期进行培土壅根,使果针不必延伸过长即可扎入土壤中,以发挥第一对侧枝优势,提高结果率。在该县推广效果很好,一般增产10%以上。这项栽培技术只在本地区少数地方推广,多数地方因其费工而未推开。凤阳、嘉山县的沿淮地区土质松疏,多采用免耕播种,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按照一定行株距进行点播或条播。1984年,凤阳县板桥区农技站利用地膜复盖栽培花生,平均单产300公斤以上,最高单产达450公斤,比露地栽培花生增产一倍以上。1985年全地区开始花生地膜复盖栽培技术。80年代,定远县示范推广花生起垄栽培技术,垄宽60厘米左右,沟深20厘米左右,每垄播种两行。起垄栽培花生能加厚土层,保肥蓄水,便于清棵蹲苗和培土壅根,通风透光,荚果膨大。比平地播种花生增产20%左右。1988年后,本地区实施花生中低产升级开发综合配套技术,起垄播种、地膜复盖栽培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同时推广根瘤菌、农药、微肥拌种,合理施肥,即施足基肥,重施磷肥,少施氮肥,增施钾肥;花生生产得到发展。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