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生活风俗
一、道德风尚
(一)尊老爱幼
尊敬老人爱护晚辈是本区人民的传统美德。无论是本宗族还是外宗族,长辈都受到年轻晚辈的敬重。见面总忘不了招呼一声“大伯”、“大妈”。老一辈人还要在前面加“老”字,如“老伯”、“老爹”、“老叔”、“老大娘”等。而长辈对晚辈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尽管穷人家的孩子生活更艰苦,但其享受到的父爱和母爱都是难以言表的。
建国后,尊老爱幼更成一种新风尚。各县都成立了老干部局,大多基层单位都设有老干部活动室。不少地方还成立了福利院、养老院、敬老院为老年人提供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各地托儿所、幼儿园、学前班如雨后春笋,保证了儿童的学前教育。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和医疗单位定期为儿童体检,打防预针。特别是每年“六一”儿童节,各地都要为孩子们举行庆祝活动,并送去食品、图书等。
滁城北门街道张家巷家庭妇女杨万云,侍奉隔壁孤寡老人王蒋氏20多年如亲娘。1987年被评为省“尊老敬老”先进个人。定远县职工小学穆耀学,6个子女,个个成才,因“教育子女有突出贡献”,1984年被省妇联、省少工委联合授予“好家长”光荣称号。
(二)扶困济贫
建国前,遇上天灾人祸,百姓之间常常互相接济,互相帮助。一些心肠好的富裕人家也常常施舍一些饭菜,帮助穷苦百姓度过难关。
建国后,扶困济贫的传统风尚又赋予了新内容。遇到大的自然灾害,人民群众积极捐款捐物。机关、团体干部职工更是纷纷捐钱捐物支援灾民。1991年,本区发生历史上罕见的水灾,在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灾区人民顺利渡过难关。这一事实充分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三)拾金不昧
捡拾钱物,归还原主,是本区人民的传统美德,各地公共场所、大街小巷都普遍设立“遗物箱”、“拾物招领处”等。各地学校也纷纷对学生开展“拾金不昧”的教育,对拾物缴公者予以表扬。滁州市乌衣镇五金厂待业青年蔡国祥在公路上捡到一只提包,内有现金1000多元和1万余元的发票,因一时找不到失主,便将提包上交到派出所。定远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窦胜松于1990年4月5日拾到3千多元存折,当即交到学校。拾金不昧在本区已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四)男女平等
解放前,罪恶的封建制度使广大妇女遭受极大摧残。建国后,封建礼教受到批判和摧毁,妇女获得广泛的自由,身心得到解放,其地位也得到很大提高。在参与政治、参加工作、接受教育、继承遗产、恋爱婚姻等方面和男子享受平等权利。
各地有关部门在社会分工和劳动强度等方面,根据妇女的特点给予适当照顾。在家庭,家务一般多由男女双方共同承担。
(五)学雷锋
1963年3月5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本区人民踊跃响应。上起老人,下至孩子,纷纷学雷锋做好事,助人为乐蔚然成风。各地教育系统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创三好”、“人人争戴小红花”等活动,利用节假日、星期天走上街头,到公共场所打扫卫生,给军烈属、五保户买煤、买粮。这些优良品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已代代相传。滁州市城郊乡胡桥村女村民陈友华长年照顾94岁的五保户,为老人挑水、洗衣洗被。1983年正值午收,老人忽然病到,陈友华不顾自家的抢收抢种,为老人请医拿药,端茶倒水,服侍一个多月,直到老人病愈。
(六)舍已救人
本区人民淳朴忠厚,见义勇为,舍已救人事例屡见不鲜。1983年3月,滁州市城郊乡青年王体喜冒着早春严寒,三次潜入城西水库的深水中,抢救落水群众。1986年7月,滁州市司法局职工陈学年和市二中高二班学生马劲,在文德桥边听到落水人的惨叫。衣服没顾得上脱,就纵身跳进水中,救出在挣扎中的一妇女。
(七)精神文明建设
1982年3月,党中央规定每年3月作为“全民文明礼貌月”,本区掀起了“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秩序、讲卫生;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精神文明活动高潮。全区各县均成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机构,如定远县的“创建文明县城指挥部”、凤阳县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等。各机构下设办公室,开展活动,检查评比,树立典型,表彰先进。1984年,定远县全县开展“三优一学”(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学雷锋和先进人物)活动,并把文明街道、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建设纳入活动内容。各单位相继制定了优质服务措施和文明公约。一大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文明街道、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受到表彰。
(八)“五好”家庭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全区各县妇女联合会开展了“五好”家庭的评选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好婆媳,好夫妻的和睦家庭。并有不少户受到省妇联和全国妇联的表彰。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的全椒县三圣乡牌坊生产队陈正偿一家,是个“四世同堂”的17口之家,陈正偿上有90多岁的老母,下有两、三岁的孙子、侄孙,全家人敬老爱幼,三代婆媳、妯娌之间团结友爱,亲密无间,是个和睦的大家庭。
(九)尊师
自1984年国家确立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以来,全区树立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领导,深入学校,了解教师疾苦,帮助教师解决困难。逢年过节,到离退休教师家问寒问暖。教师受到人们的普遍尊敬。全椒县委、县人民政府还规定每年2月为全椒县的“尊师月”,并于此月开展各种尊师活动。
二、服饰和佩戴
(一)衣着
本区境内人民着装大同小异,只是随着时代变迁,又有各个时期的特点。
1、式样清末,男子多着大襟长衫,富人外加马褂。女子上衣,一般长齐膝盖,大袖口镶有几道花边,名曰“大镶滚”。其后,男子服装无大变化,而女子服装演变为大襟褂、折腰裤,系围裙。名门闺秀则穿高领、大襟、宽袖上衣,下着长裙。出门时,多着旗袍。辛亥革命后,部分男子开始脱去长袍,换上中山装等短服,而女子也换上大襟短褂短裙。一些在外留学的学生开始着西装。建国初期,在青年学生中出现了学生装、青年装、列宁装,中山装在中年干部中成为普遍。60、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草绿色军装风靡,无论男、女,都以穿军装为美。到了80年代,男女服装都有了很大变化。男子服装有羽绒服、西服、茄克衫等,夏季有T恤衫、短袖衫、西装短裤等。女子服装更是千姿百态。除了羽绒服、西服外,还有各色各样羊毛衫、毛线衣。尤其是夏季,五彩缤纷的连衣裙、套裙,短裙飘然上市,给人耳目一新。还有近年来流行的踩脚裤、摆裤,裤裙更是使得女子潇洒浪漫。
2、质地建国前,贫民百姓穿自织自染的家织布,只有富裕人家、官宦人家才能穿上绫罗绸缎和皮毛。职员、商人一般穿“洋布”。50、60年代,家织布被淘汰,主要衣料为平布、咔叽、华达呢、府绸、灯心绒等,其次是丝绸、呢子、皮毛。70、80年代,由棉织发展到化纤生产,衣料主要是尼龙、涤确良,涤卡、中长纤维等,还有中高档的毛线、真丝、毛料等。近年来,衣料也开始返朴归真,丝棉、全棉、亚麻等成为流行。
3、色彩建国前农家以红土、锅烟灰为染料,服装颜色不外乎本色(本白)、蓝色、灰色和土红。建国后,50年代以蓝、黑、青为主,部分地区有苏联大花布。60年代,青少年以草绿色为时髦,中老年则以蓝、黑、灰为主。70年代后,衣服色彩发生很大变化。男子以蓝色为主,又增添咖啡色、银灰色、米黄色等多种色彩。女子服装色彩更是万紫千红。一般有红、黄、桔黄、墨绿、藕色等,每一时期都有流行色。尤其是近年来流行的各种花面料,图案美观、色泽艳丽,受到年轻女姓的青睐。
(二)鞋帽
1、鞋民国初年,官绅穿云字头双梁厚底靴。妇女穿绣花鞋。城镇居民多穿元宝口和鸭舌布鞋。农民在劳作时穿草鞋或赤脚,冬穿蒲草麻绳编的麻窝子,只有上街或走亲访友时才穿布鞋。30年代城镇居民中出现了钉鞋、胶鞋等。有钱人家太太、小姐多穿皮鞋。建国后仍以布鞋为主,同时球鞋、胶鞋日渐增多。60年代盛行穿松紧口布鞋、军用解放鞋、黄球鞋、塑料凉鞋等。70、80年代,农民生活有所改善,多数农民雨天穿上了胶鞋,夏天穿上了凉鞋。而城镇居民中日渐普及了各式皮鞋、凉鞋、球鞋等。近年来,鞋的花样越来越多,旅游鞋、登云鞋、休闲鞋,还有各式各样的童鞋,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魅力。
2、帽俗话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帽子作为一种装饰,各人凭兴趣而定。一般来说,建国前,流行瓜皮帽、礼帽,中老年妇女戴勒子或包头,农村妇女喜扎头巾,农民多戴马虎帽,小孩戴和尚帽、猫头帽。根据职业不同,工人多戴工人帽,干部多戴解放帽。农民在田间劳作,夏季戴草帽,雨天多戴斗笠。农村妇女仍然喜戴头巾。建国后60、70年代流行戴军帽。80年代,帽子的花样得到很大翻新,冬季有各色绒线编织的绒线帽,春秋两季有单帽,还有夏季流行的各种太阳帽、凉帽等。近年来,中老年男子喜戴鸭舌帽;年轻女性喜戴竹编或草编的沙滩帽;农村妇女戴头巾至今流行。
(三)发式
清朝,男子多蓄发,留一根独辫子。民国时,男子一般为平顶、西装头等,老人孩子多为光头。也有金贵男孩12岁(有的地区是10岁)前留胎毛辫子,到了12岁(或10岁)生日这天将辫子剪去。女孩多梳独辫子于脑后,前额有刘海。出嫁后将辫子绾上梳成髻。发髻为馒头式或插簪式,或别梳插花,或用发网簪子卡住。老年妇女梳巴巴头。30年代后,城乡妇女逐渐剪短发。40年代开始有电烫。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男女发型都比较简单。男子多为平顶头,女子多为运动头,或梳两条叉叉辫子。进入80年代后化学烫发兴起,男女发型都出现了大变化。女子流行的发型有“菊花”、“波浪”、“自由”等;男子发型有“西发”、“游泳”等,有些年轻男子留长发,称大鬓角或大包头。青年学生发型简便,男孩多剃学生头,女孩多梳马尾巴。
(四)装饰
旧时,妇女梳头喜用发油、刨花水(梧桐树皮浸泡),有钱女子还要扑粉、描眉,搽胭脂。农村妇女入秋后喜用凤仙花染红指甲,并在绣白花的围裙上配以桃红色丝带,两端垂在腰际。富家女子戴首饰很普遍,质地有纯金、包金、镀金及银质。种类有戒指、项链、耳环、耳坠、手镯等。农村妇女喜在头上插各式发夹。建国后,佩戴首饰者日渐减少。尤其是“文化大命革”期间,首饰均被视为“四旧”,或没收,或收藏,几于绝迹。80年代后,佩戴首饰者逐渐增多,除了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金手镯外,还有各式各样的珍珠项链、水晶项链、玉坠、玉手镯等。
三、饮食
(一)饮食结构
本区人民一日三餐,主食米、面,外加一些粗杂粮。副食品有肉类(猪、牛、羊等)、禽类(鸡、鹅、鸭、鸽子、野鸡、野鸭等)、水产类(鱼、鳖、虾、蟹、鳝、泥鳅等)、豆制品(豆腐、豆芽、千张、干子、粉丝等)、蛋类(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等)。蔬菜的品种更是繁多,有青菜、萝卜、芹菜、韭菜、茄子、菠菜、豆角、四季豆、马铃薯、西红柿、冬瓜、黄瓜、丝瓜、茭白、藕等。一年四季,均有蔬菜可食。
建国前,饮食结构贫富人悬殊很大,穷苦人家主食以黍面、玉米面、红薯等为主。蔬菜也只能捡便宜的买。灾荒之年则以芋干、秫秫(高梁)、野菜、树皮等充饥。而富裕人家则不同,除了平时精米细面、鸡鱼肉蛋外,还食用一些补品,如人参、燕窝、桂圆,莲籽等。建国后,人民生活有所好转。早晚餐稀饭、小菜,中餐干饭、熟菜。七八十年代,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早、晚餐吃稀饭、馒头、面条、小菜等。中饭吃米饭、熟菜,各种鱼肉荤菜增多。近年来,由于时间关系,集镇居民一般不做早餐,从街上买回现成的早点,如馒头、包子、油条、烧饼等。午餐仍以米饭为主,炒菜、烧汤,荤素兼备。家境好的人家,晚餐也经常烧几个菜。如有亲朋好友登门,则菜肴更为丰盛。农村村民吃菜,以自家菜园自种的蔬菜为主,荤菜则去集镇购买。城镇居民吃菜,以郊区农民种的蔬菜为主,副食品则从街上购买。
(二)筵席菜肴
1、筵席境内各地婚丧喜庆均要宴请宾客,旧时筵席分级别等次。如全椒县,筵席分为上、中、下席。上席一般为八碗八盘(也有六碗六盘),中席为八碗,下席为四碗。天长县旧时筵席也分三等。上等八大四小十二碟带烧烤,俗称烤席。大多以第一碗主菜为名,如燕窝席,鱼翅席、蹄筋席。中等是皮鱼席或海参席,八碗八碟,其中有不少是传统名菜。下等是八大碗、荤素各半。在凤阳、定远一带,喜事多用八八席(八盘八碗),十全席(十盘十碗)。丧事多用四六席(四盘六碗)。一般家宴用四大碗或四大盘。滁州一带,建国后,设宴请客的习俗变化不大,一般分中午、晚间两餐,中餐叫“面席”,晚餐为“正席”。农村的正席,多为八大碗,以猪肉为主。城镇正席有八碗四碟、八碗八碟和八碗十二碟不等。亦有办“四六八”席者,即八大碗四小碗和六碟。近年来,随着各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每逢设筵酬宾,多在饭店包席,每席多为十几至二十样菜。乡村农民宴客多数也是十几样菜。
2、菜肴建国初期,家常菜一般以蔬菜为主。筵席菜不外乎凉拌、煎炒,烧烤等。七八十年代,家庭菜桌上和筵席菜肴都得到很大改善。家常菜有:韭菜炒蛋、豆角烧肉、蒜瓣烧小公鸡、板栗烧鸡、蒜苗烧黄鳝、糖醋鱼、糖醋排骨、枸杞头炒蛋、螺蛳肉炒韭菜等。本地民间还有“吃肉不如喝汤”的说法。汤的种类很多,有骨头汤、鸡汤、牛羊肉暖锅汤、莲籽汤、杂烩汤、蕃茄汤、清炖鱼汤、冬瓜汤、辣糊汤等。筵席菜肴更是名目繁多,冷盘、炒菜、烧菜、烩菜、炖菜、火锅等,有些菜肴除了色、香、味,还有不同的造型,俨然是一种工艺品。
本区各地菜肴,因所处地域不同,还各有特色。如天长地近扬州,菜肴具有淮扬风味,咸淡适宜,味偏甜。凤阳地处淮河,以淮扬菜为主,味偏咸辣,甜味也占一定比重。
本区各地还有自腌咸菜的习俗。“小雪”以后开始腌制鸭、鹅、猪肉等;春天腌鸭蛋、芥菜、雪里蕻、萝卜茵;夏天晒豆酱;秋天酱扁豆、酱瓜;冬天腌白菜、磨辣椒酱、晒萝卜干。一年四季,均有咸菜可食。
本区各地传统名菜肴有:天长的龙冈溜鸡汤、铜城樱桃肉、秦栏卤鹅等。全椒的赤镇油炸麻雀、兔渣子。滁州市的鸟衣板鸭。来安的雷官板鸭。凤阳的酿豆腐。定远的炉桥桥尾,三河千张,定城卤鹅等。
(三)饮品
本区最常见的饮品有两种:茶和酒。茶多在家庭饮用或待客用,而酒多在餐桌席上用。农村饮茶通常以山里红茶解渴,集镇上多以茶叶冲泡。定远炉桥镇有“吃早茶”的习俗,清晨起床,多数中老年人,端上一把紫砂茶壶,泡上一壶浓浓的茶,或蹲、或坐、或站,聚在茶馆里、家门前,海阔天空地边聊边饮。然后才开始吃早饭、干活。这一习俗至今仍存。
本区各地宴客均以酒助兴。素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建国后,饮酒多以自家自制的米酒、烧酒为主。60、70年代,多以瓶装白酒待客。80年代后,特曲及各种名酒、啤酒、各色甜酒,还有各种高档饮料逐渐上席。酒席上,往往猜拳、打杠子、猜火柴棒、翻扑克牌花样繁多,其目的为劝酒、敬酒,以喝醉为欢。否则,易被人认为寒酸,对客人敬意不诚。本区凤阳、定远、嘉山一带,饮酒之风盛行,酒桌上,人人见面,见面两杯酒,称为“有来有往”,“好事成双”。也常常有人按序轮一周,称为“打通关”。但此人必须是酒量很大的。
四、住宅
(一)结构
旧时,由于人们经济地位的不同,住房差别很大。一般来说,上等住宅均为官宦和富户居住。官宦人家的住宅,外筑围墙,内有厅堂,有的兼有楼阁和花园。如晚清滁人黄道十,就在南城墙根北处(今地委大院内)建有“黄家花园”。富户人家的住宅多为二三进四合院,每院正房3至5间,厢房2间。一般为青砖斗墙、鳞瓦盖顶,室内方砖铺地,前有屏门,内有隔扇。院门多取东南或西南向,建门楼、甬道。城镇居民住房多沿街而建,面街开门。一些临街工商户设门面房,制木板门窗,早下晚上。农村住房多为土墙草顶。有的贫苦人家住的仅仅是茅草庵棚,每遇天阴下雨,便到处漏雨,再加上没有窗户,整个室内阴暗潮湿。而地主庄园却大不一样,往往是砖木结构,扶梁扶柱,排山板壁,天棚地板。如天长县的老孙庄,前后六进,房屋240余间,门前有石鼓,屋后有花圃,为典型的乡绅住宅。建国后,人民的住房逐步得到改善。50至70年代,房屋多为土木结构,不少地区出现了砖瓦结构的住房。80年代后,民间住房普遍是砖瓦结构,还出现了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特别是农村建房,多是正房3—4间,侧房2间,建有围墙门楼,自成院落。城镇居民住房多以楼房为主,室内墙壁多以涂料粉刷,并有配套的卫生间、阳台、厨房等。实行宅基地统一规划后,不少城镇、乡村都建起了居民新村、居民点、商品楼等。滁县1983年实行农村宅基地统一规划,均以户为单元或二户为单元,建成上二间下二间,或下三间上二间,或下四间上三间的朝阳二层小楼房,两侧有的建厨房或牛房。窗门宽阔,阳光充足。
(二)建造
本区建制房屋多南向,东西向次之,北向最少。俗谚:“朝南砌上几间屋,子子孙孙多享福。”旧时,只有富裕人家才能盖起新房,且有许多讲究。首先,请风水先生择地,看门相,再选吉日动工。建房时如大门迎空旷地或迎别家山墙(名为暗木箭),就在门侧嵌一石块,镌刻“泰山石敢当”以避邪。墙砌成后架中梁,俗称上梁,在整个建房过程中最为热闹。“上梁”要选黄道吉日,并在新房框柱上张贴“立柱喜逢黄道日,上梁正遇紫微星”等吉利对联,脊桁中间贴上写有“吉星高照”四字的红纸。中梁中间包上由出嫁女儿送来的红布,先用四枚铜钱钉住红布四角,红布中心钉上形似孔雀开屏的中梁巴钩,巴钩系上一把筷子(意即快生贵子)。架梁的前一天晚上,把中梁两头用土坯垫起,中间放上糯米饭、糕等。然后家主放炮、焚香、叩头,并伴之过夜,俗称“祭梁”。第二天辰时,由工匠师傅用布质的带子(万不可用绳子)拴住中梁两头,在一片爆竹声中缓缓拎架屋脊。伴着说好声,主人撒糖、爆米花团子、馒头和钱币等,给看热闹的人欢抢,俗称“撒欢团”。房屋落成,主人摆酒设席宴请宾客。
建国后,除了架梁放炮,落成宴宾外,其它习俗基本消失。
(三)乔迁
乔迁俗称搬家。旧时,乔迁有两种,一是佃户乔迁,二是富裕户买田上庄。乔迁一般要选择吉日,黎明前动身。所搬东西有一定秩序:家主挑锅担(锅里一定要有饭),走在最前面,家堂(也称书几,供放天地、土地、祖宗牌位之用)次之,其它家具在后面。迁居后,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多带有中堂画、钱、物等贺礼。在滁州一带,进入新宅这天,要在旧居煮好一锅饭,由家人抬着,女主人拿着火叉火钳,进宅后即放鞭炮庆贺。天长等地“进宅”后,在新灶上做饭(俗称热锅),需烧芝麻秸或豆秸,意为“节节高”,做菜必用鱼,意为“年年有鱼”。嘉山一带,乔迁贺礼多带豆腐、鱼、糕等意为“腐(富)鱼(余)糕(高)”。建国后,乔迁要征得当地主管部门的同意。迁居大都用车辆装运家具。旧时的一些礼仪已不复存在。但迁居后,亲朋好友送点礼物,登门祝贺乔迁之喜,仍作为一种礼貌交往保留下来。
五、行乘
清末,官绅富商出门,或坐轿,或骑马,平民百姓多步行,有的骑驴。民国初年,本区境内滁县、嘉山、定远炉桥三地通上火车,人们外出可以坐火车。本区其它地区交通工具多为独轮车、黄包车、马车。独轮车分两种,一曰“红车”,一曰“土轱车”。红车可以左右两旁坐人,车夫在后面推。土轱车也称手推车,车面平稳,备有芦席和枕头,乘客可坐可睡,车夫推动。黄包车又称东洋车,多在城镇里使用,人坐在车上,车夫在前面拉。马车多用来载运货物。民国后期,一些较大的集镇出现了车行,拥有数辆马车、黄包车等,供贫苦无力购车夫租用,车行老板从中渔利。另有一些穷苦百姓备制布帘小轿,二人抬着,运送行李和客商,称为“双人杠”,以此赚钱维持生计。
建国后,本区修筑了四通八达的公路。除了少数偏僻乡村还有土路面外,其余均为各种水泥路、石子路所取代。汽车、拖拉机往来穿梭,络绎不绝。人们的行路难问题得到解决。自20、30年代出现自行车后,到70年代,自行车普及到家家户户,不论男女老少,上班上学,进城购物,走亲访友均喜爱骑自行车。80年代后,除了国家办的公共汽车站和客运公司外,还出现了许多私人客车、中型面包车、小三轮车,运送旅客、拉货载物,十分方便。近年来,各种摩托、轻骑成了城镇居民、小商小贩的交通工具,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外出游玩增添了风采。
六、婚嫁
本区,境内旧时婚嫁习俗大同小异,除少数细节差异外,大致可归纳为如下:
(一)说媒
旧时婚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必须门当户对。男女青年没有自由选择配偶的权利。媒人(俗称老红)受一方之托(多是男家),根据男女两家条件相当,登门提亲。如双方父母都同意,便开始履行婚嫁程序。
(二)传庚
男家把庚帖(在印有龙凤图案的红绿纸上分别写上男女的出生年月日时干支八字)放入拜盒(1尺长、4寸宽的红色盒子),并放入银元、银器和万年青植物,由媒人带到女家。女家若同意,就回赠笔、墨、帽子,连同从女孩头上剪下的一撮头发一齐放入拜盒,并互换庚帖,由媒人带回男家,男方父母从男孩头上剪下一撮头发和女孩的头发缠在一起连同庚帖都由男家保存。这就是“结发夫妻”的由来。
在滁州一带,男方要将男女庚帖放在祖宗牌位前的香炉下压着,通常经过10天“天合”后,再请算命先生“命会”,生辰若无“冲克”,媒人就告双方愿结百年之好。俗称“合八字”。
(三)过礼
“过礼”又称“下聘”,滁州称“纳采”。由男家备大量彩礼,包括衣物、聘金、边猪(半个猪)、对鹅、对鸭、对鱼、坛酒等,送给女家。女方家至亲都来“捧场”,男方家还要包份茶礼(小茶壶和茶叶)给女方至亲。当日,女家置办礼品回赠,称为“回好”。
(四)送期
也称“择日”,男家择出完婚的吉日,一般择两个日子,分写在两个帖子上,由媒人将帖子送至女家。女家选出其中一个日子,并收下帖子,表示同意此日完婚。
有的地方送期要备有礼物,女家同意结婚后,还将成婚必需的衣服、首饰等开出清单,交给男家预备,于婚期前送交女方家备用。
(五)开剪
婚期确定以后,男家就要为迎娶新娘做准备。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开剪,为女方做四套暖轿衣。开剪一般在婚期前10天进行。
(六)迎娶
新娘于婚前二三日“扣茶饭”。临嫁前将陪嫁妆奁(包括箱柜、桌椅、灯、盆、桶、化妆品等)送往男家,以便布置新房。也有的地方嫁妆随人一起。迎娶之日,男方备花轿,雇乐队,带礼品,由全福小孩压轿,到女家接新娘。其赠礼中必有满坛酒和连条肉,酒为“丢娘酒”,肉为“离娘肉”。新娘黛眉粉妆,头蒙红盖头。出门时须由其兄弟背上花轿,意不带走娘家土。新娘离家时必哭一场,称为哭嫁或哭喜,有出嫁不哭对娘家不利的说法。轿至男家时,男家关闭大门,新娘等一会才许进,称为“育性子”。开门后,新娘下轿。接轿妇人用红布袋两条在地下轮流翻转,新娘由伴娘搀扶从红布袋上走过,意即代代相传。拜堂时,先拜天地,次拜高堂(父母),最后夫妻对拜。继而向亲友长辈行礼。进入洞房,由新郎揭去新娘头上的红盖头,吃洞房饭,喝交杯酒。晚上众人闹洞房。“闹洞房”三天不分大小,青年人随意出难题,摆布新娘,逗引哄笑。洞房内的被单、床下摆有花生、红枣、桂圆,意为早生贵子。
(七)回门
婚后第二天,有的是第三天,新郎新娘回门。也有人家当天回门,称为“连亲会”。回门这天,新郎新娘须在日落前回家,否则会瞎婆婆眼。
(八)会亲
婚后第三日也有的是婚后四日、六日、八日不等,男方家长请女方父母乃其舅父母、姑父母、姨父母等亲戚宴会,表示互相认亲行走。
此外,旧时还有一些其它婚俗。如:孩时,由父母作主定下婚事,得成年后再圆房,称为“箩窝亲”;未出世时,由男女两家父母定下亲事,为“指腹为婚”。还有“换亲”、“冲喜”等。建国后,人民政府大力宣传《婚姻法》,废除了封建婚姻制度,提倡婚姻自主,恋爱自由。严禁包办、买卖婚姻。旧社会的“箩窝亲”、“换亲”等封建婚姻已基本绝迹。城乡男女青年双方从相识、相知到两厢情愿,定下婚事后到人民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婚事也多简化。迎亲、回门以步行代替花轿,择日也不凭八字推算,而只选双日或节日。部分青年男女更除旧习,女方不要彩礼,男到女家落户,或举行旅行结婚,或由单位组织集体婚礼。80年代后,婚事大操大办风有所抬头。女方索要彩礼风又兴。除衣饰外,还须购置组合家具、彩电、冰箱、收录机、洗衣机、电风扇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有的人家还要金戒指、金项链等高档物品。多数县城集镇,迎亲均用轿车,少则三四辆,多则十几辆。婚事办完,往往要耗资上万元。
七、寿诞
旧时,老人到50岁生日开始做寿,往后每十年一次。做寿的人被称为“寿星”,花甲之年称“60大寿”;年逾花甲的人,被称为“老寿星”。庆寿一般提前一年举行,谓之“做九不做十”或叫“晋九”、“庆九”。一般人家,逢到有人做寿,全家聚在一起,吃点寿面、寿桃(面做的,形状象桃,象征长寿),表示庆贺。富裕人家逢到长辈做寿,则比较隆重。头天晚上亲戚朋友到家拜寿,称作“暖寿”。做寿当天,做寿者本人不过问,到别人家串门闲聊,家里大小事务,全由下人忙做。来拜寿者礼品繁多,一般按亲疏、辈份送寿匾、寿对、寿幛、寿屏、寿星或福禄寿三星(一般是瓷的)、寿面、寿桃、寿糕等。送匾者一般都是有身份的人,东家也以隆重礼节迎接送匾者。迎接时,燃放爆竹,用红毡铺地接匾放家堂上,送匾者对匾跪拜,东家儿子也分站两旁一同跪拜。下一块匾到,上一块匾则悬挂到梁头上,接匾礼仪如前。中午,东家大宴宾客,晚上(有的人家是早晨)吃寿面、寿桃。东家吃饭用的碗大都被拜寿的人拿走,东家毫不介意,俗称“讨寿碗”,象征长命百岁。有的东家回赠送礼者一对寿碗,一般都是细瓷饭碗,上写“年月日和××老先生或××老孺人×十大庆”等字样。
建国后,做寿者寿仪简化。逢老人整十岁数生日,亲朋、晚辈给老人买点礼品,做套衣服,定做生日蛋糕等,以表尊敬之心。或全家团聚,拍张“合家欢”照片,留作纪念。近年来,祝寿铺张之风又起。有的人家收重礼,宴宾客,往往造成很大浪费。
在定远农村,每逢父母亲接近整十岁数如69岁、79岁等,还有“垫缺”的习俗。所谓垫缺,即出嫁女儿按照父母的年龄包上相同数目的饺子。(如69岁就包69只饺子),送到娘家,同时还带上糕。出门遇到第一条沟坎,就把糕铺在上面,称为“垫缺”,走过以后,这些糕就被围观的孩子捡去吃掉。据说女儿“垫缺”,父母就会免去灾难,健康长寿。
八、生育
(一)催生
妇女在分娩第一胎前一个月,娘家母亲要去瞧一次,俗叫催生。同时要请女儿回家吃催生饭。
(二)报喜
婴儿出生后三天,婴儿父亲要携带红鸡蛋到女方家报喜,并要在岳父家门前放一串鞭炮。红鸡蛋数为男单女双,送去的红鸡蛋由女家转送给其近房。旧时报喜,是男孩还得带上公鸡,岳母家回赠一只母鸡,俗称“扎根鸡”。
(三)过十二天(做朝)
孩子生后十二天,娘家要备厚礼去看产妇和婴儿。礼物有挂面、散子、鸡、鸡蛋、红糖、箩窝、衣服、包被等。(有的地方“催生”时便将箩窝、包被等礼物送去,称为“催生礼”)。女婿家要在这一天大宴宾客。同时还要向宾客散发红鸡蛋。有的人家宾客进门,便要吃一碗红糖鸡蛋,然后才正式入席。
本区有的地方过十天或九天,礼仪大致相同。
(四)满月
婴儿满月,娘家要把女儿,外孙(女)接回家吃饭,称吃满月饭。也叫“离尿窝”,说是以后小孩好长。回来时,外婆要为外孙(女)买一顶帽子,一套衣服,俗称“衣帽堂堂”。满月这天,要给婴儿剃头,俗称“剃胎毛”。
(五)过百岁
孩子一百天,称为百岁。亲朋聚会,赠礼相贺。多赠长命锁、项圈,手镯、脚镯等。据说以此能使孩子外邪不入,长命百岁。有的孩子认干爹干妈多在此日。近年来,多数家庭在此日给孩子照张相,题上“百日留念”或“××百日”等字样,以作纪念。
(六)抓周
婴儿满周岁,外婆家前来祝贺。所带礼物有衣服、布料、鞋袜、玩具、童车等。婴儿家备办筵席款待宾朋。席散后,在筛子里放上书、笔、算盘、尺子、玩具、食品等物,让孩子随意抓取,以此来预测孩子的志向和前途。如:抓到书,就表明孩子以后会好好念书。抓到算盘就表明孩子以后会做生意等。此习俗称为“抓周”。
九、丧葬
旧时,丧葬仪式繁杂,充满迷信色彩。死者咽气后,家人要到城隍庙烧纸轿、纸马等,以备死者“升天”乘坐。死者刚咽气,要放断气炮,烧落气纸钱。为死者洗脸穿送老衣,然后入棺。此时街坊邻居闻讯纷纷前来磕头烧纸,俗称“送倒头纸”,孝子披麻戴孝,前往亲友家报丧。入殓时,要先行奠酒仪式,至亲三拜(跪)九叩首。遗体下放上土包和石灰包(一岁一包),两侧入死者生前喜用之物(金银首饰,烟具等)作殉葬品,亲人围柩转三圈,在哭泣声中盖棺。夜间,死者晚辈至亲,宿于棺侧守灵,俗称“焐材”。
第二日为吊丧日。死者棺木放在正堂屋,棺木前点一盏素油灯,称“长明灯”,并摆上一碗饭,饭上直插一双筷子,称“倒头饭”。并设置一钵,供烧纸用,叫做“老盆”。正堂屋内还设有孝堂,孝子全进孝堂守孝,不得随便走动。家里一切事务由请来的“支客师”统一安排。死者后辈皆穿孝服,男戴白帽、女戴白手巾,称为孝帽、孝手巾,皆穿白鞋。亲友来吊唁,晚辈哭泣相迎。
第三天出殡,也叫出棺。一般是在上午,出殡前举行仪式,亲友按远近和长幼由主持人安排,分别到棺头祭奠,鞠躬或叩头。孝子跪守棺前。同时要将棺盖“磕钉”,主钉由死者长辈或娘家人磕。出殡时,长子端起老盆摔掉;同时将一只公鸡头斩掉。八人抬着死者的灵柩,长子捧死者牌位,长孙打幡(招魂幡),其他亲属随后,送到事先请地理先生择定的墓地安葬。一路撒冥币,放爆竹,意为给死者“送盘缠”。沿途亲戚“路祭”(家门前供公鸡、鲤鱼、猪头三牲),孝子须叩首致谢。中途妇女退回,不得到坟地去。抬棺快到墓地时疾跑,称“发龙”,棺材落地后,抽“龙杠”(抬棺竖木)猛跑,杠夫接受死者家属“发龙糕”。长者铲土撒在棺上,随后鸣炮填土。送殡人返回死者家中时,进大门要跨过一堆火,表示家庭轰轰烈烈。送殡人还要喝“回丧茶”,“吃回丧饭”,以图吉利。年过花甲人去世,吊丧人还可以带走少量碗盏,名曰“偷寿”。死者安葬当日,天黑前,孝子要到坟地烧一堆火,称曰“送火”,也称“送灯”(有的地区要连送三天火)。安葬后第三天,孝子要到坟地用衣襟兜土放到坟上,谓之“圆坟”。以后就是“烧七”,从“头七”开始,每七都到坟地烧纸祭奠,到了“五七”,其吊丧活动更加隆重,至亲好友都来祭奠,儿女还要为死者糊扎童男、童女、车轿、楼阁等,抬到坟上烧掉。再后烧百天纸,周年纸。如是“丘坟”,三年后,要挖坑深埋,称为“落茔”或“落土”。
建国后,丧葬形式和礼节不断改革,办丧事逐渐从简。但是戴孝,亲友吊唁,圆坟等习俗在民间仍然存在。70、80年代,本区各县相继建立殡仪馆,人民政府大力提倡火葬。机关干部、厂矿职工去世一般都由机关单位出面开追悼会,并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亲朋、好友一般只戴黑纱,死者家属也只接收挽联、挽词、花圈等。这样既破除了迷信,又节约了土地,既文明又卫生。但是在一些乡村仍有土葬的。对于少数民族,国家有政策规定可以实行土葬。并安排一定的墓地,但主要根据自愿。滁州市1986年在筹建滁州陵园时,专门划出一面山坡作为回民墓地,是执行民族宗教政策的体现。近年来,丧事大操大办屡禁不止。有的死者家属不仅收钱、收物,送葬时还动用大批机动车辆,浩浩荡荡,造成不好的影响。
十、庙会
(一)琅琊山庙会
琅琊山庙会集会场所在滁州市西南郊的琅琊山。传说农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诞辰纪念日。每逢此日,本区境内众多的香客信土来到寺院烧香拜佛,无论阴晴雨雪,人们不计路遥,奔赴寺院进香结缘,祈祷平安,称“赶庙会”。
80年代,农村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连年丰收,加之旅游业的开发,城乡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使传统的庙会又充实了新的内容。近年来,每逢庙会,除了少数宗教活动外,已成为广大群众欢庆丰收、旅游观山、商业贸易的集会。庙会日前三天,人们就早早赶来,摆摊设点、搭蓬结架,营业网络布设在景点周围及古道的两侧。参与营业服务的不仅有本地市县国营、集体、个体户,还有江苏扬州、南京、无锡、苏州等大中城市的营业服务点。参加庙会活动的还有各县、市的业余文艺表演队伍,有花鼓、花船、龙灯、杂技、魔术等地方传统的文化娱乐节目,游人乐而观瞻。参加庙会活动的游人也遍及江淮两岸,有上海、南京、扬州、蚌埠、合肥诸多城市的客人,日盛时,来山游人达数万余众。
(二)定城庙会
建国前本区定远县定城、藕塘、仓镇等地百姓都有赶庙会的习俗。各地庙会中以定城的庙会规模最大。每年从清明节开始,持续三天。三天里,定城附近乡民纷纷前往城隍庙,玩灯的、烧香许愿的、做生意买卖的,百家云集,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建国后,城隍庙被拆除,庙会也随之终止。
(三)九华山庙会
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是凤阳县九华山庙会日。传说远在唐代金地藏曾在凤阳九华山苦修,乡民便在九华山上建庙,供奉泥身。农历七月三十是金地藏的成道日。凤阳九华山例行香火庙会,周围数百里香客都来此朝拜施舍。清咸丰年间,庙宇曾遭兵火,一度成为荒山。但七月三十日,河南及山东仍有香客来进香,望空而拜。光绪九年至十二年,庙宇得到重修。解放初,凤阳县九华山庙保存完好。逢会这天四乡八里的群众早早聚于九华山下,烧香朝拜的同时,还进行一些物资交流。1955年,凤阳九华山庙被拆除。九华山庙会被物资交流会替代,一直沿续至今。然而当地群众仍称物资交流会为九华山庙会。
(一)尊老爱幼
尊敬老人爱护晚辈是本区人民的传统美德。无论是本宗族还是外宗族,长辈都受到年轻晚辈的敬重。见面总忘不了招呼一声“大伯”、“大妈”。老一辈人还要在前面加“老”字,如“老伯”、“老爹”、“老叔”、“老大娘”等。而长辈对晚辈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尽管穷人家的孩子生活更艰苦,但其享受到的父爱和母爱都是难以言表的。
建国后,尊老爱幼更成一种新风尚。各县都成立了老干部局,大多基层单位都设有老干部活动室。不少地方还成立了福利院、养老院、敬老院为老年人提供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各地托儿所、幼儿园、学前班如雨后春笋,保证了儿童的学前教育。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和医疗单位定期为儿童体检,打防预针。特别是每年“六一”儿童节,各地都要为孩子们举行庆祝活动,并送去食品、图书等。
滁城北门街道张家巷家庭妇女杨万云,侍奉隔壁孤寡老人王蒋氏20多年如亲娘。1987年被评为省“尊老敬老”先进个人。定远县职工小学穆耀学,6个子女,个个成才,因“教育子女有突出贡献”,1984年被省妇联、省少工委联合授予“好家长”光荣称号。
(二)扶困济贫
建国前,遇上天灾人祸,百姓之间常常互相接济,互相帮助。一些心肠好的富裕人家也常常施舍一些饭菜,帮助穷苦百姓度过难关。
建国后,扶困济贫的传统风尚又赋予了新内容。遇到大的自然灾害,人民群众积极捐款捐物。机关、团体干部职工更是纷纷捐钱捐物支援灾民。1991年,本区发生历史上罕见的水灾,在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灾区人民顺利渡过难关。这一事实充分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三)拾金不昧
捡拾钱物,归还原主,是本区人民的传统美德,各地公共场所、大街小巷都普遍设立“遗物箱”、“拾物招领处”等。各地学校也纷纷对学生开展“拾金不昧”的教育,对拾物缴公者予以表扬。滁州市乌衣镇五金厂待业青年蔡国祥在公路上捡到一只提包,内有现金1000多元和1万余元的发票,因一时找不到失主,便将提包上交到派出所。定远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窦胜松于1990年4月5日拾到3千多元存折,当即交到学校。拾金不昧在本区已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四)男女平等
解放前,罪恶的封建制度使广大妇女遭受极大摧残。建国后,封建礼教受到批判和摧毁,妇女获得广泛的自由,身心得到解放,其地位也得到很大提高。在参与政治、参加工作、接受教育、继承遗产、恋爱婚姻等方面和男子享受平等权利。
各地有关部门在社会分工和劳动强度等方面,根据妇女的特点给予适当照顾。在家庭,家务一般多由男女双方共同承担。
(五)学雷锋
1963年3月5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本区人民踊跃响应。上起老人,下至孩子,纷纷学雷锋做好事,助人为乐蔚然成风。各地教育系统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创三好”、“人人争戴小红花”等活动,利用节假日、星期天走上街头,到公共场所打扫卫生,给军烈属、五保户买煤、买粮。这些优良品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已代代相传。滁州市城郊乡胡桥村女村民陈友华长年照顾94岁的五保户,为老人挑水、洗衣洗被。1983年正值午收,老人忽然病到,陈友华不顾自家的抢收抢种,为老人请医拿药,端茶倒水,服侍一个多月,直到老人病愈。
(六)舍已救人
本区人民淳朴忠厚,见义勇为,舍已救人事例屡见不鲜。1983年3月,滁州市城郊乡青年王体喜冒着早春严寒,三次潜入城西水库的深水中,抢救落水群众。1986年7月,滁州市司法局职工陈学年和市二中高二班学生马劲,在文德桥边听到落水人的惨叫。衣服没顾得上脱,就纵身跳进水中,救出在挣扎中的一妇女。
(七)精神文明建设
1982年3月,党中央规定每年3月作为“全民文明礼貌月”,本区掀起了“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秩序、讲卫生;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精神文明活动高潮。全区各县均成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机构,如定远县的“创建文明县城指挥部”、凤阳县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等。各机构下设办公室,开展活动,检查评比,树立典型,表彰先进。1984年,定远县全县开展“三优一学”(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学雷锋和先进人物)活动,并把文明街道、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建设纳入活动内容。各单位相继制定了优质服务措施和文明公约。一大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文明街道、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受到表彰。
(八)“五好”家庭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全区各县妇女联合会开展了“五好”家庭的评选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好婆媳,好夫妻的和睦家庭。并有不少户受到省妇联和全国妇联的表彰。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的全椒县三圣乡牌坊生产队陈正偿一家,是个“四世同堂”的17口之家,陈正偿上有90多岁的老母,下有两、三岁的孙子、侄孙,全家人敬老爱幼,三代婆媳、妯娌之间团结友爱,亲密无间,是个和睦的大家庭。
(九)尊师
自1984年国家确立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以来,全区树立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领导,深入学校,了解教师疾苦,帮助教师解决困难。逢年过节,到离退休教师家问寒问暖。教师受到人们的普遍尊敬。全椒县委、县人民政府还规定每年2月为全椒县的“尊师月”,并于此月开展各种尊师活动。
二、服饰和佩戴
(一)衣着
本区境内人民着装大同小异,只是随着时代变迁,又有各个时期的特点。
1、式样清末,男子多着大襟长衫,富人外加马褂。女子上衣,一般长齐膝盖,大袖口镶有几道花边,名曰“大镶滚”。其后,男子服装无大变化,而女子服装演变为大襟褂、折腰裤,系围裙。名门闺秀则穿高领、大襟、宽袖上衣,下着长裙。出门时,多着旗袍。辛亥革命后,部分男子开始脱去长袍,换上中山装等短服,而女子也换上大襟短褂短裙。一些在外留学的学生开始着西装。建国初期,在青年学生中出现了学生装、青年装、列宁装,中山装在中年干部中成为普遍。60、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草绿色军装风靡,无论男、女,都以穿军装为美。到了80年代,男女服装都有了很大变化。男子服装有羽绒服、西服、茄克衫等,夏季有T恤衫、短袖衫、西装短裤等。女子服装更是千姿百态。除了羽绒服、西服外,还有各色各样羊毛衫、毛线衣。尤其是夏季,五彩缤纷的连衣裙、套裙,短裙飘然上市,给人耳目一新。还有近年来流行的踩脚裤、摆裤,裤裙更是使得女子潇洒浪漫。
2、质地建国前,贫民百姓穿自织自染的家织布,只有富裕人家、官宦人家才能穿上绫罗绸缎和皮毛。职员、商人一般穿“洋布”。50、60年代,家织布被淘汰,主要衣料为平布、咔叽、华达呢、府绸、灯心绒等,其次是丝绸、呢子、皮毛。70、80年代,由棉织发展到化纤生产,衣料主要是尼龙、涤确良,涤卡、中长纤维等,还有中高档的毛线、真丝、毛料等。近年来,衣料也开始返朴归真,丝棉、全棉、亚麻等成为流行。
3、色彩建国前农家以红土、锅烟灰为染料,服装颜色不外乎本色(本白)、蓝色、灰色和土红。建国后,50年代以蓝、黑、青为主,部分地区有苏联大花布。60年代,青少年以草绿色为时髦,中老年则以蓝、黑、灰为主。70年代后,衣服色彩发生很大变化。男子以蓝色为主,又增添咖啡色、银灰色、米黄色等多种色彩。女子服装色彩更是万紫千红。一般有红、黄、桔黄、墨绿、藕色等,每一时期都有流行色。尤其是近年来流行的各种花面料,图案美观、色泽艳丽,受到年轻女姓的青睐。
(二)鞋帽
1、鞋民国初年,官绅穿云字头双梁厚底靴。妇女穿绣花鞋。城镇居民多穿元宝口和鸭舌布鞋。农民在劳作时穿草鞋或赤脚,冬穿蒲草麻绳编的麻窝子,只有上街或走亲访友时才穿布鞋。30年代城镇居民中出现了钉鞋、胶鞋等。有钱人家太太、小姐多穿皮鞋。建国后仍以布鞋为主,同时球鞋、胶鞋日渐增多。60年代盛行穿松紧口布鞋、军用解放鞋、黄球鞋、塑料凉鞋等。70、80年代,农民生活有所改善,多数农民雨天穿上了胶鞋,夏天穿上了凉鞋。而城镇居民中日渐普及了各式皮鞋、凉鞋、球鞋等。近年来,鞋的花样越来越多,旅游鞋、登云鞋、休闲鞋,还有各式各样的童鞋,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魅力。
2、帽俗话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帽子作为一种装饰,各人凭兴趣而定。一般来说,建国前,流行瓜皮帽、礼帽,中老年妇女戴勒子或包头,农村妇女喜扎头巾,农民多戴马虎帽,小孩戴和尚帽、猫头帽。根据职业不同,工人多戴工人帽,干部多戴解放帽。农民在田间劳作,夏季戴草帽,雨天多戴斗笠。农村妇女仍然喜戴头巾。建国后60、70年代流行戴军帽。80年代,帽子的花样得到很大翻新,冬季有各色绒线编织的绒线帽,春秋两季有单帽,还有夏季流行的各种太阳帽、凉帽等。近年来,中老年男子喜戴鸭舌帽;年轻女性喜戴竹编或草编的沙滩帽;农村妇女戴头巾至今流行。
(三)发式
清朝,男子多蓄发,留一根独辫子。民国时,男子一般为平顶、西装头等,老人孩子多为光头。也有金贵男孩12岁(有的地区是10岁)前留胎毛辫子,到了12岁(或10岁)生日这天将辫子剪去。女孩多梳独辫子于脑后,前额有刘海。出嫁后将辫子绾上梳成髻。发髻为馒头式或插簪式,或别梳插花,或用发网簪子卡住。老年妇女梳巴巴头。30年代后,城乡妇女逐渐剪短发。40年代开始有电烫。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男女发型都比较简单。男子多为平顶头,女子多为运动头,或梳两条叉叉辫子。进入80年代后化学烫发兴起,男女发型都出现了大变化。女子流行的发型有“菊花”、“波浪”、“自由”等;男子发型有“西发”、“游泳”等,有些年轻男子留长发,称大鬓角或大包头。青年学生发型简便,男孩多剃学生头,女孩多梳马尾巴。
(四)装饰
旧时,妇女梳头喜用发油、刨花水(梧桐树皮浸泡),有钱女子还要扑粉、描眉,搽胭脂。农村妇女入秋后喜用凤仙花染红指甲,并在绣白花的围裙上配以桃红色丝带,两端垂在腰际。富家女子戴首饰很普遍,质地有纯金、包金、镀金及银质。种类有戒指、项链、耳环、耳坠、手镯等。农村妇女喜在头上插各式发夹。建国后,佩戴首饰者日渐减少。尤其是“文化大命革”期间,首饰均被视为“四旧”,或没收,或收藏,几于绝迹。80年代后,佩戴首饰者逐渐增多,除了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金手镯外,还有各式各样的珍珠项链、水晶项链、玉坠、玉手镯等。
三、饮食
(一)饮食结构
本区人民一日三餐,主食米、面,外加一些粗杂粮。副食品有肉类(猪、牛、羊等)、禽类(鸡、鹅、鸭、鸽子、野鸡、野鸭等)、水产类(鱼、鳖、虾、蟹、鳝、泥鳅等)、豆制品(豆腐、豆芽、千张、干子、粉丝等)、蛋类(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等)。蔬菜的品种更是繁多,有青菜、萝卜、芹菜、韭菜、茄子、菠菜、豆角、四季豆、马铃薯、西红柿、冬瓜、黄瓜、丝瓜、茭白、藕等。一年四季,均有蔬菜可食。
建国前,饮食结构贫富人悬殊很大,穷苦人家主食以黍面、玉米面、红薯等为主。蔬菜也只能捡便宜的买。灾荒之年则以芋干、秫秫(高梁)、野菜、树皮等充饥。而富裕人家则不同,除了平时精米细面、鸡鱼肉蛋外,还食用一些补品,如人参、燕窝、桂圆,莲籽等。建国后,人民生活有所好转。早晚餐稀饭、小菜,中餐干饭、熟菜。七八十年代,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早、晚餐吃稀饭、馒头、面条、小菜等。中饭吃米饭、熟菜,各种鱼肉荤菜增多。近年来,由于时间关系,集镇居民一般不做早餐,从街上买回现成的早点,如馒头、包子、油条、烧饼等。午餐仍以米饭为主,炒菜、烧汤,荤素兼备。家境好的人家,晚餐也经常烧几个菜。如有亲朋好友登门,则菜肴更为丰盛。农村村民吃菜,以自家菜园自种的蔬菜为主,荤菜则去集镇购买。城镇居民吃菜,以郊区农民种的蔬菜为主,副食品则从街上购买。
(二)筵席菜肴
1、筵席境内各地婚丧喜庆均要宴请宾客,旧时筵席分级别等次。如全椒县,筵席分为上、中、下席。上席一般为八碗八盘(也有六碗六盘),中席为八碗,下席为四碗。天长县旧时筵席也分三等。上等八大四小十二碟带烧烤,俗称烤席。大多以第一碗主菜为名,如燕窝席,鱼翅席、蹄筋席。中等是皮鱼席或海参席,八碗八碟,其中有不少是传统名菜。下等是八大碗、荤素各半。在凤阳、定远一带,喜事多用八八席(八盘八碗),十全席(十盘十碗)。丧事多用四六席(四盘六碗)。一般家宴用四大碗或四大盘。滁州一带,建国后,设宴请客的习俗变化不大,一般分中午、晚间两餐,中餐叫“面席”,晚餐为“正席”。农村的正席,多为八大碗,以猪肉为主。城镇正席有八碗四碟、八碗八碟和八碗十二碟不等。亦有办“四六八”席者,即八大碗四小碗和六碟。近年来,随着各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每逢设筵酬宾,多在饭店包席,每席多为十几至二十样菜。乡村农民宴客多数也是十几样菜。
2、菜肴建国初期,家常菜一般以蔬菜为主。筵席菜不外乎凉拌、煎炒,烧烤等。七八十年代,家庭菜桌上和筵席菜肴都得到很大改善。家常菜有:韭菜炒蛋、豆角烧肉、蒜瓣烧小公鸡、板栗烧鸡、蒜苗烧黄鳝、糖醋鱼、糖醋排骨、枸杞头炒蛋、螺蛳肉炒韭菜等。本地民间还有“吃肉不如喝汤”的说法。汤的种类很多,有骨头汤、鸡汤、牛羊肉暖锅汤、莲籽汤、杂烩汤、蕃茄汤、清炖鱼汤、冬瓜汤、辣糊汤等。筵席菜肴更是名目繁多,冷盘、炒菜、烧菜、烩菜、炖菜、火锅等,有些菜肴除了色、香、味,还有不同的造型,俨然是一种工艺品。
本区各地菜肴,因所处地域不同,还各有特色。如天长地近扬州,菜肴具有淮扬风味,咸淡适宜,味偏甜。凤阳地处淮河,以淮扬菜为主,味偏咸辣,甜味也占一定比重。
本区各地还有自腌咸菜的习俗。“小雪”以后开始腌制鸭、鹅、猪肉等;春天腌鸭蛋、芥菜、雪里蕻、萝卜茵;夏天晒豆酱;秋天酱扁豆、酱瓜;冬天腌白菜、磨辣椒酱、晒萝卜干。一年四季,均有咸菜可食。
本区各地传统名菜肴有:天长的龙冈溜鸡汤、铜城樱桃肉、秦栏卤鹅等。全椒的赤镇油炸麻雀、兔渣子。滁州市的鸟衣板鸭。来安的雷官板鸭。凤阳的酿豆腐。定远的炉桥桥尾,三河千张,定城卤鹅等。
(三)饮品
本区最常见的饮品有两种:茶和酒。茶多在家庭饮用或待客用,而酒多在餐桌席上用。农村饮茶通常以山里红茶解渴,集镇上多以茶叶冲泡。定远炉桥镇有“吃早茶”的习俗,清晨起床,多数中老年人,端上一把紫砂茶壶,泡上一壶浓浓的茶,或蹲、或坐、或站,聚在茶馆里、家门前,海阔天空地边聊边饮。然后才开始吃早饭、干活。这一习俗至今仍存。
本区各地宴客均以酒助兴。素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建国后,饮酒多以自家自制的米酒、烧酒为主。60、70年代,多以瓶装白酒待客。80年代后,特曲及各种名酒、啤酒、各色甜酒,还有各种高档饮料逐渐上席。酒席上,往往猜拳、打杠子、猜火柴棒、翻扑克牌花样繁多,其目的为劝酒、敬酒,以喝醉为欢。否则,易被人认为寒酸,对客人敬意不诚。本区凤阳、定远、嘉山一带,饮酒之风盛行,酒桌上,人人见面,见面两杯酒,称为“有来有往”,“好事成双”。也常常有人按序轮一周,称为“打通关”。但此人必须是酒量很大的。
四、住宅
(一)结构
旧时,由于人们经济地位的不同,住房差别很大。一般来说,上等住宅均为官宦和富户居住。官宦人家的住宅,外筑围墙,内有厅堂,有的兼有楼阁和花园。如晚清滁人黄道十,就在南城墙根北处(今地委大院内)建有“黄家花园”。富户人家的住宅多为二三进四合院,每院正房3至5间,厢房2间。一般为青砖斗墙、鳞瓦盖顶,室内方砖铺地,前有屏门,内有隔扇。院门多取东南或西南向,建门楼、甬道。城镇居民住房多沿街而建,面街开门。一些临街工商户设门面房,制木板门窗,早下晚上。农村住房多为土墙草顶。有的贫苦人家住的仅仅是茅草庵棚,每遇天阴下雨,便到处漏雨,再加上没有窗户,整个室内阴暗潮湿。而地主庄园却大不一样,往往是砖木结构,扶梁扶柱,排山板壁,天棚地板。如天长县的老孙庄,前后六进,房屋240余间,门前有石鼓,屋后有花圃,为典型的乡绅住宅。建国后,人民的住房逐步得到改善。50至70年代,房屋多为土木结构,不少地区出现了砖瓦结构的住房。80年代后,民间住房普遍是砖瓦结构,还出现了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特别是农村建房,多是正房3—4间,侧房2间,建有围墙门楼,自成院落。城镇居民住房多以楼房为主,室内墙壁多以涂料粉刷,并有配套的卫生间、阳台、厨房等。实行宅基地统一规划后,不少城镇、乡村都建起了居民新村、居民点、商品楼等。滁县1983年实行农村宅基地统一规划,均以户为单元或二户为单元,建成上二间下二间,或下三间上二间,或下四间上三间的朝阳二层小楼房,两侧有的建厨房或牛房。窗门宽阔,阳光充足。
(二)建造
本区建制房屋多南向,东西向次之,北向最少。俗谚:“朝南砌上几间屋,子子孙孙多享福。”旧时,只有富裕人家才能盖起新房,且有许多讲究。首先,请风水先生择地,看门相,再选吉日动工。建房时如大门迎空旷地或迎别家山墙(名为暗木箭),就在门侧嵌一石块,镌刻“泰山石敢当”以避邪。墙砌成后架中梁,俗称上梁,在整个建房过程中最为热闹。“上梁”要选黄道吉日,并在新房框柱上张贴“立柱喜逢黄道日,上梁正遇紫微星”等吉利对联,脊桁中间贴上写有“吉星高照”四字的红纸。中梁中间包上由出嫁女儿送来的红布,先用四枚铜钱钉住红布四角,红布中心钉上形似孔雀开屏的中梁巴钩,巴钩系上一把筷子(意即快生贵子)。架梁的前一天晚上,把中梁两头用土坯垫起,中间放上糯米饭、糕等。然后家主放炮、焚香、叩头,并伴之过夜,俗称“祭梁”。第二天辰时,由工匠师傅用布质的带子(万不可用绳子)拴住中梁两头,在一片爆竹声中缓缓拎架屋脊。伴着说好声,主人撒糖、爆米花团子、馒头和钱币等,给看热闹的人欢抢,俗称“撒欢团”。房屋落成,主人摆酒设席宴请宾客。
建国后,除了架梁放炮,落成宴宾外,其它习俗基本消失。
(三)乔迁
乔迁俗称搬家。旧时,乔迁有两种,一是佃户乔迁,二是富裕户买田上庄。乔迁一般要选择吉日,黎明前动身。所搬东西有一定秩序:家主挑锅担(锅里一定要有饭),走在最前面,家堂(也称书几,供放天地、土地、祖宗牌位之用)次之,其它家具在后面。迁居后,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多带有中堂画、钱、物等贺礼。在滁州一带,进入新宅这天,要在旧居煮好一锅饭,由家人抬着,女主人拿着火叉火钳,进宅后即放鞭炮庆贺。天长等地“进宅”后,在新灶上做饭(俗称热锅),需烧芝麻秸或豆秸,意为“节节高”,做菜必用鱼,意为“年年有鱼”。嘉山一带,乔迁贺礼多带豆腐、鱼、糕等意为“腐(富)鱼(余)糕(高)”。建国后,乔迁要征得当地主管部门的同意。迁居大都用车辆装运家具。旧时的一些礼仪已不复存在。但迁居后,亲朋好友送点礼物,登门祝贺乔迁之喜,仍作为一种礼貌交往保留下来。
五、行乘
清末,官绅富商出门,或坐轿,或骑马,平民百姓多步行,有的骑驴。民国初年,本区境内滁县、嘉山、定远炉桥三地通上火车,人们外出可以坐火车。本区其它地区交通工具多为独轮车、黄包车、马车。独轮车分两种,一曰“红车”,一曰“土轱车”。红车可以左右两旁坐人,车夫在后面推。土轱车也称手推车,车面平稳,备有芦席和枕头,乘客可坐可睡,车夫推动。黄包车又称东洋车,多在城镇里使用,人坐在车上,车夫在前面拉。马车多用来载运货物。民国后期,一些较大的集镇出现了车行,拥有数辆马车、黄包车等,供贫苦无力购车夫租用,车行老板从中渔利。另有一些穷苦百姓备制布帘小轿,二人抬着,运送行李和客商,称为“双人杠”,以此赚钱维持生计。
建国后,本区修筑了四通八达的公路。除了少数偏僻乡村还有土路面外,其余均为各种水泥路、石子路所取代。汽车、拖拉机往来穿梭,络绎不绝。人们的行路难问题得到解决。自20、30年代出现自行车后,到70年代,自行车普及到家家户户,不论男女老少,上班上学,进城购物,走亲访友均喜爱骑自行车。80年代后,除了国家办的公共汽车站和客运公司外,还出现了许多私人客车、中型面包车、小三轮车,运送旅客、拉货载物,十分方便。近年来,各种摩托、轻骑成了城镇居民、小商小贩的交通工具,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外出游玩增添了风采。
六、婚嫁
本区,境内旧时婚嫁习俗大同小异,除少数细节差异外,大致可归纳为如下:
(一)说媒
旧时婚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必须门当户对。男女青年没有自由选择配偶的权利。媒人(俗称老红)受一方之托(多是男家),根据男女两家条件相当,登门提亲。如双方父母都同意,便开始履行婚嫁程序。
(二)传庚
男家把庚帖(在印有龙凤图案的红绿纸上分别写上男女的出生年月日时干支八字)放入拜盒(1尺长、4寸宽的红色盒子),并放入银元、银器和万年青植物,由媒人带到女家。女家若同意,就回赠笔、墨、帽子,连同从女孩头上剪下的一撮头发一齐放入拜盒,并互换庚帖,由媒人带回男家,男方父母从男孩头上剪下一撮头发和女孩的头发缠在一起连同庚帖都由男家保存。这就是“结发夫妻”的由来。
在滁州一带,男方要将男女庚帖放在祖宗牌位前的香炉下压着,通常经过10天“天合”后,再请算命先生“命会”,生辰若无“冲克”,媒人就告双方愿结百年之好。俗称“合八字”。
(三)过礼
“过礼”又称“下聘”,滁州称“纳采”。由男家备大量彩礼,包括衣物、聘金、边猪(半个猪)、对鹅、对鸭、对鱼、坛酒等,送给女家。女方家至亲都来“捧场”,男方家还要包份茶礼(小茶壶和茶叶)给女方至亲。当日,女家置办礼品回赠,称为“回好”。
(四)送期
也称“择日”,男家择出完婚的吉日,一般择两个日子,分写在两个帖子上,由媒人将帖子送至女家。女家选出其中一个日子,并收下帖子,表示同意此日完婚。
有的地方送期要备有礼物,女家同意结婚后,还将成婚必需的衣服、首饰等开出清单,交给男家预备,于婚期前送交女方家备用。
(五)开剪
婚期确定以后,男家就要为迎娶新娘做准备。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开剪,为女方做四套暖轿衣。开剪一般在婚期前10天进行。
(六)迎娶
新娘于婚前二三日“扣茶饭”。临嫁前将陪嫁妆奁(包括箱柜、桌椅、灯、盆、桶、化妆品等)送往男家,以便布置新房。也有的地方嫁妆随人一起。迎娶之日,男方备花轿,雇乐队,带礼品,由全福小孩压轿,到女家接新娘。其赠礼中必有满坛酒和连条肉,酒为“丢娘酒”,肉为“离娘肉”。新娘黛眉粉妆,头蒙红盖头。出门时须由其兄弟背上花轿,意不带走娘家土。新娘离家时必哭一场,称为哭嫁或哭喜,有出嫁不哭对娘家不利的说法。轿至男家时,男家关闭大门,新娘等一会才许进,称为“育性子”。开门后,新娘下轿。接轿妇人用红布袋两条在地下轮流翻转,新娘由伴娘搀扶从红布袋上走过,意即代代相传。拜堂时,先拜天地,次拜高堂(父母),最后夫妻对拜。继而向亲友长辈行礼。进入洞房,由新郎揭去新娘头上的红盖头,吃洞房饭,喝交杯酒。晚上众人闹洞房。“闹洞房”三天不分大小,青年人随意出难题,摆布新娘,逗引哄笑。洞房内的被单、床下摆有花生、红枣、桂圆,意为早生贵子。
(七)回门
婚后第二天,有的是第三天,新郎新娘回门。也有人家当天回门,称为“连亲会”。回门这天,新郎新娘须在日落前回家,否则会瞎婆婆眼。
(八)会亲
婚后第三日也有的是婚后四日、六日、八日不等,男方家长请女方父母乃其舅父母、姑父母、姨父母等亲戚宴会,表示互相认亲行走。
此外,旧时还有一些其它婚俗。如:孩时,由父母作主定下婚事,得成年后再圆房,称为“箩窝亲”;未出世时,由男女两家父母定下亲事,为“指腹为婚”。还有“换亲”、“冲喜”等。建国后,人民政府大力宣传《婚姻法》,废除了封建婚姻制度,提倡婚姻自主,恋爱自由。严禁包办、买卖婚姻。旧社会的“箩窝亲”、“换亲”等封建婚姻已基本绝迹。城乡男女青年双方从相识、相知到两厢情愿,定下婚事后到人民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婚事也多简化。迎亲、回门以步行代替花轿,择日也不凭八字推算,而只选双日或节日。部分青年男女更除旧习,女方不要彩礼,男到女家落户,或举行旅行结婚,或由单位组织集体婚礼。80年代后,婚事大操大办风有所抬头。女方索要彩礼风又兴。除衣饰外,还须购置组合家具、彩电、冰箱、收录机、洗衣机、电风扇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有的人家还要金戒指、金项链等高档物品。多数县城集镇,迎亲均用轿车,少则三四辆,多则十几辆。婚事办完,往往要耗资上万元。
七、寿诞
旧时,老人到50岁生日开始做寿,往后每十年一次。做寿的人被称为“寿星”,花甲之年称“60大寿”;年逾花甲的人,被称为“老寿星”。庆寿一般提前一年举行,谓之“做九不做十”或叫“晋九”、“庆九”。一般人家,逢到有人做寿,全家聚在一起,吃点寿面、寿桃(面做的,形状象桃,象征长寿),表示庆贺。富裕人家逢到长辈做寿,则比较隆重。头天晚上亲戚朋友到家拜寿,称作“暖寿”。做寿当天,做寿者本人不过问,到别人家串门闲聊,家里大小事务,全由下人忙做。来拜寿者礼品繁多,一般按亲疏、辈份送寿匾、寿对、寿幛、寿屏、寿星或福禄寿三星(一般是瓷的)、寿面、寿桃、寿糕等。送匾者一般都是有身份的人,东家也以隆重礼节迎接送匾者。迎接时,燃放爆竹,用红毡铺地接匾放家堂上,送匾者对匾跪拜,东家儿子也分站两旁一同跪拜。下一块匾到,上一块匾则悬挂到梁头上,接匾礼仪如前。中午,东家大宴宾客,晚上(有的人家是早晨)吃寿面、寿桃。东家吃饭用的碗大都被拜寿的人拿走,东家毫不介意,俗称“讨寿碗”,象征长命百岁。有的东家回赠送礼者一对寿碗,一般都是细瓷饭碗,上写“年月日和××老先生或××老孺人×十大庆”等字样。
建国后,做寿者寿仪简化。逢老人整十岁数生日,亲朋、晚辈给老人买点礼品,做套衣服,定做生日蛋糕等,以表尊敬之心。或全家团聚,拍张“合家欢”照片,留作纪念。近年来,祝寿铺张之风又起。有的人家收重礼,宴宾客,往往造成很大浪费。
在定远农村,每逢父母亲接近整十岁数如69岁、79岁等,还有“垫缺”的习俗。所谓垫缺,即出嫁女儿按照父母的年龄包上相同数目的饺子。(如69岁就包69只饺子),送到娘家,同时还带上糕。出门遇到第一条沟坎,就把糕铺在上面,称为“垫缺”,走过以后,这些糕就被围观的孩子捡去吃掉。据说女儿“垫缺”,父母就会免去灾难,健康长寿。
八、生育
(一)催生
妇女在分娩第一胎前一个月,娘家母亲要去瞧一次,俗叫催生。同时要请女儿回家吃催生饭。
(二)报喜
婴儿出生后三天,婴儿父亲要携带红鸡蛋到女方家报喜,并要在岳父家门前放一串鞭炮。红鸡蛋数为男单女双,送去的红鸡蛋由女家转送给其近房。旧时报喜,是男孩还得带上公鸡,岳母家回赠一只母鸡,俗称“扎根鸡”。
(三)过十二天(做朝)
孩子生后十二天,娘家要备厚礼去看产妇和婴儿。礼物有挂面、散子、鸡、鸡蛋、红糖、箩窝、衣服、包被等。(有的地方“催生”时便将箩窝、包被等礼物送去,称为“催生礼”)。女婿家要在这一天大宴宾客。同时还要向宾客散发红鸡蛋。有的人家宾客进门,便要吃一碗红糖鸡蛋,然后才正式入席。
本区有的地方过十天或九天,礼仪大致相同。
(四)满月
婴儿满月,娘家要把女儿,外孙(女)接回家吃饭,称吃满月饭。也叫“离尿窝”,说是以后小孩好长。回来时,外婆要为外孙(女)买一顶帽子,一套衣服,俗称“衣帽堂堂”。满月这天,要给婴儿剃头,俗称“剃胎毛”。
(五)过百岁
孩子一百天,称为百岁。亲朋聚会,赠礼相贺。多赠长命锁、项圈,手镯、脚镯等。据说以此能使孩子外邪不入,长命百岁。有的孩子认干爹干妈多在此日。近年来,多数家庭在此日给孩子照张相,题上“百日留念”或“××百日”等字样,以作纪念。
(六)抓周
婴儿满周岁,外婆家前来祝贺。所带礼物有衣服、布料、鞋袜、玩具、童车等。婴儿家备办筵席款待宾朋。席散后,在筛子里放上书、笔、算盘、尺子、玩具、食品等物,让孩子随意抓取,以此来预测孩子的志向和前途。如:抓到书,就表明孩子以后会好好念书。抓到算盘就表明孩子以后会做生意等。此习俗称为“抓周”。
九、丧葬
旧时,丧葬仪式繁杂,充满迷信色彩。死者咽气后,家人要到城隍庙烧纸轿、纸马等,以备死者“升天”乘坐。死者刚咽气,要放断气炮,烧落气纸钱。为死者洗脸穿送老衣,然后入棺。此时街坊邻居闻讯纷纷前来磕头烧纸,俗称“送倒头纸”,孝子披麻戴孝,前往亲友家报丧。入殓时,要先行奠酒仪式,至亲三拜(跪)九叩首。遗体下放上土包和石灰包(一岁一包),两侧入死者生前喜用之物(金银首饰,烟具等)作殉葬品,亲人围柩转三圈,在哭泣声中盖棺。夜间,死者晚辈至亲,宿于棺侧守灵,俗称“焐材”。
第二日为吊丧日。死者棺木放在正堂屋,棺木前点一盏素油灯,称“长明灯”,并摆上一碗饭,饭上直插一双筷子,称“倒头饭”。并设置一钵,供烧纸用,叫做“老盆”。正堂屋内还设有孝堂,孝子全进孝堂守孝,不得随便走动。家里一切事务由请来的“支客师”统一安排。死者后辈皆穿孝服,男戴白帽、女戴白手巾,称为孝帽、孝手巾,皆穿白鞋。亲友来吊唁,晚辈哭泣相迎。
第三天出殡,也叫出棺。一般是在上午,出殡前举行仪式,亲友按远近和长幼由主持人安排,分别到棺头祭奠,鞠躬或叩头。孝子跪守棺前。同时要将棺盖“磕钉”,主钉由死者长辈或娘家人磕。出殡时,长子端起老盆摔掉;同时将一只公鸡头斩掉。八人抬着死者的灵柩,长子捧死者牌位,长孙打幡(招魂幡),其他亲属随后,送到事先请地理先生择定的墓地安葬。一路撒冥币,放爆竹,意为给死者“送盘缠”。沿途亲戚“路祭”(家门前供公鸡、鲤鱼、猪头三牲),孝子须叩首致谢。中途妇女退回,不得到坟地去。抬棺快到墓地时疾跑,称“发龙”,棺材落地后,抽“龙杠”(抬棺竖木)猛跑,杠夫接受死者家属“发龙糕”。长者铲土撒在棺上,随后鸣炮填土。送殡人返回死者家中时,进大门要跨过一堆火,表示家庭轰轰烈烈。送殡人还要喝“回丧茶”,“吃回丧饭”,以图吉利。年过花甲人去世,吊丧人还可以带走少量碗盏,名曰“偷寿”。死者安葬当日,天黑前,孝子要到坟地烧一堆火,称曰“送火”,也称“送灯”(有的地区要连送三天火)。安葬后第三天,孝子要到坟地用衣襟兜土放到坟上,谓之“圆坟”。以后就是“烧七”,从“头七”开始,每七都到坟地烧纸祭奠,到了“五七”,其吊丧活动更加隆重,至亲好友都来祭奠,儿女还要为死者糊扎童男、童女、车轿、楼阁等,抬到坟上烧掉。再后烧百天纸,周年纸。如是“丘坟”,三年后,要挖坑深埋,称为“落茔”或“落土”。
建国后,丧葬形式和礼节不断改革,办丧事逐渐从简。但是戴孝,亲友吊唁,圆坟等习俗在民间仍然存在。70、80年代,本区各县相继建立殡仪馆,人民政府大力提倡火葬。机关干部、厂矿职工去世一般都由机关单位出面开追悼会,并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亲朋、好友一般只戴黑纱,死者家属也只接收挽联、挽词、花圈等。这样既破除了迷信,又节约了土地,既文明又卫生。但是在一些乡村仍有土葬的。对于少数民族,国家有政策规定可以实行土葬。并安排一定的墓地,但主要根据自愿。滁州市1986年在筹建滁州陵园时,专门划出一面山坡作为回民墓地,是执行民族宗教政策的体现。近年来,丧事大操大办屡禁不止。有的死者家属不仅收钱、收物,送葬时还动用大批机动车辆,浩浩荡荡,造成不好的影响。
十、庙会
(一)琅琊山庙会
琅琊山庙会集会场所在滁州市西南郊的琅琊山。传说农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诞辰纪念日。每逢此日,本区境内众多的香客信土来到寺院烧香拜佛,无论阴晴雨雪,人们不计路遥,奔赴寺院进香结缘,祈祷平安,称“赶庙会”。
80年代,农村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连年丰收,加之旅游业的开发,城乡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使传统的庙会又充实了新的内容。近年来,每逢庙会,除了少数宗教活动外,已成为广大群众欢庆丰收、旅游观山、商业贸易的集会。庙会日前三天,人们就早早赶来,摆摊设点、搭蓬结架,营业网络布设在景点周围及古道的两侧。参与营业服务的不仅有本地市县国营、集体、个体户,还有江苏扬州、南京、无锡、苏州等大中城市的营业服务点。参加庙会活动的还有各县、市的业余文艺表演队伍,有花鼓、花船、龙灯、杂技、魔术等地方传统的文化娱乐节目,游人乐而观瞻。参加庙会活动的游人也遍及江淮两岸,有上海、南京、扬州、蚌埠、合肥诸多城市的客人,日盛时,来山游人达数万余众。
(二)定城庙会
建国前本区定远县定城、藕塘、仓镇等地百姓都有赶庙会的习俗。各地庙会中以定城的庙会规模最大。每年从清明节开始,持续三天。三天里,定城附近乡民纷纷前往城隍庙,玩灯的、烧香许愿的、做生意买卖的,百家云集,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建国后,城隍庙被拆除,庙会也随之终止。
(三)九华山庙会
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是凤阳县九华山庙会日。传说远在唐代金地藏曾在凤阳九华山苦修,乡民便在九华山上建庙,供奉泥身。农历七月三十是金地藏的成道日。凤阳九华山例行香火庙会,周围数百里香客都来此朝拜施舍。清咸丰年间,庙宇曾遭兵火,一度成为荒山。但七月三十日,河南及山东仍有香客来进香,望空而拜。光绪九年至十二年,庙宇得到重修。解放初,凤阳县九华山庙保存完好。逢会这天四乡八里的群众早早聚于九华山下,烧香朝拜的同时,还进行一些物资交流。1955年,凤阳九华山庙被拆除。九华山庙会被物资交流会替代,一直沿续至今。然而当地群众仍称物资交流会为九华山庙会。